廣東18年不見蜱感染 瀋陽曾現「食人蟲」就是蜱

2021-01-07 手機鳳凰網

省疾控專家稱,山區的蜱多如蚊子,未必都帶毒,不必聞蜱色變

新快報訊 (記者 陳楊)昨日記者從廣東省疾控中心獲悉,廣東曾在野鼠身上發現帶「毒」蜱蟲,但18年來沒有接到人感染的病例報告。據悉,蜱蟲存在於國內大多省份,尤其在北方山區、林區,蜱蟲就如蚊子般常見。

廣東野鼠曾現帶毒蜱蟲

廣東省疾控中心流行病防治研究所所長何劍峰昨日向記者介紹,其實蜱蟲不是突然冒出來的,除河南外,全國大部分省份都存在,歐洲、亞洲其他國家也都發現過。「它就像蚊子一樣,主要生活在丘陵、林地、草叢中,基本上山區都有,但城市中極其少見。」何劍峰說,一些農村小孩還曾拿蜱來玩,農村人也常說「牛蜱」、「羊蜱」、「草蜱」,其實就是附在各種動物或

植物上的蜱。

據悉,廣東省疾控中心從1992年已開展對蜱及其傳播的疾病的研究和監控,發現蜱既可以傳播細菌,也可以傳病毒,還可以傳播立克次體(一種介於細菌和病毒之間的物質)。工作人員甚至還曾在廣東山區的野鼠身上發現帶「毒」的蜱,可傳播萊母病和斑點熱,但未在城市中的老鼠身上發現。

蜱感染屬傳染病要上報

記者從中山二院、中山三院、省醫、省中醫、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廣州各大醫院了解到,醫院從來沒有接到過有人被蜱蟲咬的病例。

「如果醫院發現有人被咬後感染生病,那就要像遇到有人得麻疹、水痘、肝炎等疾病一樣,必須上報,以利於國家監控傳染病流行的情況。」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醫生表示,醫院對該病的監控非常及時,但至今未接到這類病例。

「我們在人群中確實沒有發現蜱傳疾病的病例,就連可疑的病例都沒有發現。」何劍峰證實了醫院的說法,從1992年開始到現在,確實沒發現因蜱蟲叮咬而出現的病例。

為何有蟲,卻沒人得病呢?何劍峰解釋說,雖然蜱蟲隨處可見,但並不是有蜱蟲的地方就會有病,需要有病原體。「但也有可能有人被咬後去些小診所治好了,沒有報告上來。」何劍峰補充說。

蜱蟲不可怕

群蜱飽吸牛血 娃娃一一踩爆

粵北山區放牛娃關於蜱蟲的犀利回憶——

新快報訊 (記者 陳楊)「以前我在韶關農村放牛的時候每天都會看到蜱蟲,甚至還被咬過一次,也沒出過什麼事。」在廣州天河工作的譚先生昨日說起小時候「玩蜱」的經歷不亦樂乎,弄不明白河南的蜱蟲為何會如此恐怖。

據出身韶關農村的譚先生介紹,1985年前後,當時十多歲的他每天放牛,都會發現牛肚子上沾滿了蜱蟲,「髒的牛身上起碼有一兩百那麼多」。

「牛被咬後可能覺得疼,就會往牆上蹭,我們就拿木棍幫忙把蟲捅下來。牛每當我們一幫它忙的時候,就會很醒目地站定不動配合。」譚先生回憶道,小小的蜱蟲很難弄下來,但吸飽了血的蜱蟲一捅就掉,等地上掉了不少蜱蟲後,他們就用腳踩,蜱蟲便破裂,爆出血來。

放牛接觸那麼多的蜱蟲,少時的譚先生也難倖免,有次不幸中招,腳上被蜱蟲咬了一口。「當時覺得疼,一看是蜱蟲,就把它弄下來了。」譚先生當時並不害怕,之後也沒出現什麼症狀,安然無恙。

「其實這個東西(蜱蟲)真的很常見,不但牛身上有,如果家裡髒,牆壁上都有不少。」譚先生說,由於蜱蟲吸了血漲起來像蘑菇,所以當地人給它取名為「菇皮」,「那時誰家髒就說誰家『菇皮蝨子一大堆』」。

不過,成年工作到了廣州後,譚先生就再也沒有見到過蜱蟲了。「這次看到河南發生這麼嚴重的事,還真有點想不明白……」譚先生說。

蜱蟲也可防

專家支招:防蜱全身武裝 除蜱切忌硬拔

新快報訊 (記者 陳楊 李斯璐)據何劍峰介紹,蜱蟲咬人並不分年齡段,因此到山區的市民防蜱蟲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裸露肢體,被蜱蟲咬住切忌用手硬拔。

何劍峰表示,蜱蟲最愛在早晨和黃昏爬上草尖,以便一有人或動物經過便可鉤住。因此,市民進入草叢或山林,最好全身武裝,穿上長褲、長袖、襪子,避免裸露。

「有人被咬後就直接用手抓住它硬拔出來,這種方法是不對的。」何劍峰說,蜱蟲咬人時,會將前部的螯角鑽進肉裡向兩邊撐開,因此硬拔,就會把螯角拔斷,留在體內;而且若用手擠壓了蜱蟲的身體,其分泌到人體裡的唾液就會越多;如果蜱蟲帶毒或細菌,也就意味著進入人體內的細菌和病毒更多。「正確的方法是用鑷子夾住蜱蟲頭部向上挑出來。」何劍峰說。

據介紹,蜱蟲種類繁多,但被其咬後的主要症狀都是發熱、血小板減少,帶來出血的狀況。「一般早期治療都可以治好,可用抗生素對付。」何劍峰提醒,若市民被蜱蟲叮咬後出現症狀,應該立即到醫院治療。

歷史上的蜱蟲

瀋陽曾現「食人蟲」就是蜱

據《羊城晚報》1998年5月29日至31日一組名為《追蹤「食人蟲」》的報導,瀋陽當地曾出現「食人蟲」,一度引起恐慌。據報導,1998年5月,遭「食人蟲」侵襲去醫院就診的病人數日之內就有十餘例,多為55歲以上的老人。後來經瀋陽農業大學昆蟲教研室專家確認,人們口中的「食人蟲」就是蜱!由於當時病例多為散發,並未出現疫情,因此當地政府並未採取特別措施控制。人們的恐慌也隨著科普知識的宣傳而煙消雲散。(陳楊)

相關焦點

  • Cell:曹務春/趙方慶團隊在蜱及蜱媒傳染病防控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
    2020年8月18日,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曹務春團隊與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趙方慶團隊合作在Cell上發表了題為該團隊歷時20餘年新蜱媒傳染病發現與溯源研究總之,該研究解決了蜱及蜱媒傳染病的防控的重大科學問題:深入挖掘了蜱的生物特性、病原體與宿主互作關係等的特徵,為防控和降低蜱媒病感染提供重要工具;揭示了蜱的遺傳多樣性和分布規律、蜱適應生態環境的演化過程
  • 被蜱蟲咬傷喪命 一家三人被蜱蟲咬傷兩人喪命
    今年4月份以來,南京鼓樓醫院感染科已經收治了17例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的患者,其中有兩例患者因為到院太晚、病情過重,經搶救無效死亡。被蜱蟲叮咬後,2天至1月後都有可能發病南京市鼓樓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吳衛華介紹,被蜱蟲叮咬後,人最短在2-3天後發病,也有會在1個月左右起病,通常1-2周左右。
  • 我國科學家在蜱及蜱媒傳染病防控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
    張振威 攝解放軍報北京8月24日電 特約記者 張振威、王靜怡、記者 邵龍飛報導: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曹務春團隊與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趙方慶團隊合作,在蜱及蜱媒傳染病防控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首次闡明了我國6大蜱種的基因組多樣性、群體遺傳結構,以及病原體分布特點。
  • 奪命蜱蟲 被蜱蟲咬傷如何處理?
    而武漢胡女士端午爬山時被蜱蟲咬傷,幾天後才發覺,只能被迫挖肉取蟲。蜱蟲有芝麻綠豆大小,頭部會扎進肉中,被咬後嚴重可致人死亡,2010年蜱蟲就曾致河南18人亡!  蜱的危害  蜱叮人後可引起過敏、潰瘍或發炎等症狀,更為嚴重的是蜱可傳播多種疾病。
  • 全面解讀無形體病 被蜱蟲咬了該怎麼辦?
    據河南省疫控中心負責人介紹,自2007年5月首次出現疫情以來,截至2010年9月8日,河南省共監測和報告245例疑似無形體病例,死亡2例,主要集中在信陽市商城、溮河區、光山和平橋區。(據新華網)  昨日,長沙市疾控中心有害生物防治科李平非副主任醫師說,長沙也分布有蜱,但沒有發現因蜱咬傷而患上人粒細胞無形體病的患者。
  • 被蜱蟲咬傷喪命 致命蜱蟲長什麼樣子
    先是5月底6月初,小舅子和嶽母先後被蜱蟲咬傷後,因在當地醫院遲遲未能確診,多器官衰竭而病重不治。可誰知在宋先生為嶽母處理喪事的過程中,裸露在外的右小臂也不小心被蜱蟲咬了一口,這讓他也在鬼門關走了一遭。  他去鐵山寺處理嶽母的喪事,當時感覺右小臂被什麼蟲子咬了一口,後來到當地鄉鎮衛生院就醫,因為不能肯定是被蜱蟲咬傷的,就簡單地進行了消毒處理。
  • 我國科學家首次報告六大蜱種基因組
    8月18日,相關成果發表於《細胞》。蜱是一種傳播人獸共患病的重要媒介,能傳播40餘種疾病,如森林腦炎、發熱伴減少症候群、萊姆病等,可導致死亡或慢性後遺症。防控蜱及蜱媒傳染病,急需對蜱生物特性的遺傳背景、物種基因組多樣性、病原體—宿主相互作用等關鍵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然而,全球也僅有肩突硬蜱1個蜱種的基因組發布,嚴重製約了蜱及蜱媒傳染病的防控工作。
  • 三人被蜱蟲咬傷兩人喪命 蜱蟲咬傷後如何緊急處理
    除了蜱蟲叮咬可以感染病毒發病以外,正常人也可以通過接觸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或嘔吐物而感染。近年來,鼓樓醫院已經陸續發現並確診了多例家人照顧病人而感染的實例,不過,這種「人傳人」的二代感染症狀一般較輕。
  • 今日科技話題:穀神星、領雁AG50輕型運動飛機、蜱及蜱媒傳染病、靈芝酸、血癌患者、烏龜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在2006年將穀神星列為矮行星。——新華網2國產飛機又添新成員!▲圖片來源:搜狐網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曹務春團隊與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趙方慶團隊合作,在蜱及蜱媒傳染病防控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首次闡明了我國6大蜱種的基因組多樣性
  • 多用途的有機磷類殺蟲劑~毒死蜱
    毒死蜱又叫氯蜱硫磷、樂斯本。是美國陶氏公司1965年開發研製殺蟲劑。對多種害蟲有效,在我國農業生產應用中,有很多應用。2019年,國家把毒死蜱列為限制銷售類農藥。今天咱們就一起學習交流毒死蜱的具體特性和使用注意事項。
  • 中國科學家首次報告六大蜱種基因組
    作為一種人獸共患病的重要傳播媒介,蜱能傳播40餘種疾病,可導致死亡或慢性後遺症。而防控蜱及蜱媒傳染病,急需對蜱生物特性的遺傳背景、物種基因組多樣性、病原體—宿主相互作用等關鍵問題進行深入研究,但此前全球只發布了1個蜱種(肩突硬蜱)的基因組。
  • 13歲男孩被蜱蟲咬傷 一個月後生命垂危(圖)
    森林腦炎  潛伏期長的可達35天  森林腦炎是由黃病毒屬中蜱傳腦炎病毒所致的中樞神經系統急性傳染病,蜱為其傳播媒介。  潛伏期  一般為10~15天,最短2天,長者可達35天。接種後,可以預防患上被蜱蟲咬傷引發森林腦炎。一旦被蜱蟲咬傷,再接種疫苗,就不起作用了。「因為抗體形成的時間,沒有發病的時間快!」專家說,對於目前周通的情況,已經不適合用疫苗來治療。  4問蜱蟲  1 蜱蟲愛在哪兒「作案」?  蜱(pí),也叫壁蝨,俗稱草扒子、狗鱉、草別子、牛蝨等。
  • 蜱傳腦炎病毒或能利用神經元的運輸系統來誘發疾病
    2017年9月4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北海道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一種致死性的蜱傳播病毒能夠利用宿主神經元的運輸系統來移動其RNA,最終引發病毒的局部繁殖以及嚴重的神經系統疾病。
  • 軍科院曹務春與中科院趙方慶團隊合作發表6大蜱種高精度基因圖譜
    防控蜱及蜱媒傳染病,亟需對蜱生物特性的遺傳背景、物種基因組多樣性、病原體-宿主相互作用等關鍵問題的深度認識。然而蜱基因組研究一直是一項空白,全球也僅有肩突硬蜱1個蜱種的基因組發布,嚴重製約了蜱及蜱媒傳染病的防控工作。
  • 種衣劑進化史—毒死蜱、吡蟲啉、噻蟲嗪?噻蟲胺才是未來趨勢!
    1976年輕工業部甜菜糖業研究所對甜菜種子包衣進行了研究;1978年瀋陽化工研究院研究了甲拌磷與多菌靈或五氯硝基苯復配拌種劑;1981年中國農科院土肥所開發用於牧草種子飛播的種子包衣技術;1964年由美國陶氏益農公司開發,自從日本公司推出佳田佳盛毒死蜱的微囊懸浮劑以來,毒死蜱開始應用在花生拌種上。毒死蜱對花生地下害蟲蠐螬的防治有很好的效果,從而開創了花生拌種的先河,五六年前花生拌種劑市場的60-70%都被毒死蜱佔據。
  • 蔬菜中毒死蜱殘留的前處理方法比較研究
    王雲衢 都麗莉鞍山市檢驗檢測認證中心 遼寧 鞍山 114000摘要:本文對用氣相色譜法測定蔬菜中的毒死蜱殘留方法中前處理的提取步驟所用溶劑乙腈、丙酮,進行回收率的比較研究。關鍵詞:毒死蜱;氣相色譜;前處理;回收率毒死蜱是乙醯膽鹼酯酶抑制劑,是一種高效、光譜有機磷殺蟲劑[1],毒死蜱混用相容性好,與常規農藥相比毒性低,對地下害蟲有特效,殘毒期短[2]。隨著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農藥大量使用帶來了汙染環境、損害人們的身體健康等一系列問題,因此,農產品中有機磷農藥殘留量的快速精準分析就成了一個迫切的問題[3]。
  • TICKLESS禧艾蜱蚤剋星關於超聲波驅蟲實證研究
    Tickless禧艾蜱蚤剋星通過發出人類和寵物都無法察覺的高頻超聲波,來幹擾跳蚤和蜱蟲的哈氏器探測,使寄生蟲失去探測宿主的能力,達到驅離蜱蚤的效果。研究報告:1993年在義大利米蘭大學獸醫學院寄生蟲系C.
  • 夏天被蜱蟲咬了怎麼辦?拍打、硬拔、捏爆、火燒都是錯的!
    受訪者供圖警惕:蜱吸血過程會傳播多種病原蜱,屬於蛛型綱蜱蟎亞綱,是廣泛分布的吸血節肢動物。據重慶市疾控中心病媒生物監測,近期市內多地出現蜱。成蜱多寄生於大型家畜或野生動物,幼蟲及若蟲則多寄生於小型哺乳動物。人或動物經過時會攀爬到身上,主要附著在頭皮、腰部、腋窩、腹股溝及腳踝下方等柔軟部位。
  • 狗狗被蜱蟲咬了該怎麼辦?
    主要傷害之二:巴貝斯蟲感染巴貝斯蟲的體型肉眼基本不可見,只有4到5微米(頭髮一般60到80微米粗),這是一種主要通過蜱蟲叮咬傳染的寄生蟲病,就跟蚊子叮咬可能會傳染心絲蟲病是一樣的。巴貝斯蟲感染會破壞狗狗的血紅細胞,被感染的狗狗可能會出現高燒、貧血、黃疸等等問題,如果治療不及時死亡率還是很高的。
  • 美洲花蜱正在移民加拿大,被咬以後再也不能吃紅肉
    安省居民沃特斯(Les Waters)最喜歡做的事就是打獵,最喜歡吃的就是漢堡、駝鹿肉排和鹿裡脊等肉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