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金:感覺像是活在我的小說裡?很抱歉

2020-12-04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李天宇】據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NPR)4月9日報導,美國作家史蒂芬·金(Stephen King)在當地時間8日表示,對於那些因新冠疫情而聯想到自己作品的粉絲,他感到「很抱歉」。

史蒂芬·金說:「我最近一直聽到人們說:『噫,我們就像活在史蒂芬·金的小說裡一樣!』對於這些人,我只能說『很抱歉』。」

他還表示,儘管自己以「恐怖題材作家」而聞名,但他更專注於探索「意外或是異常事件」對於普通人生活的影響。

史蒂芬·金現年72歲,是美國著名懸疑恐怖題材作家。他有多部作品被改編為電影並大受好評,如《閃靈》、《小丑回魂》(《死光》)、《迷霧》和《肖申克的救贖》等。

1978年,史蒂芬·金曾發表過一部名為《末日逼近》(The Stand)的末日題材小說。該小說的背景設定為:美國秘密研製用作生物武器的一種新型流感病毒發生洩露並迅速擴散,最終殺死了全世界超過99%的人口。《末日逼近》在出版後獲得了1979年世界奇幻獎最佳小說獎的提名,而在四十多年之後,這部小說又因新冠疫情而再度進入美國公眾的視野。

《末日逼近》初版封面

值得一提的是,史蒂芬·金一直是川普當局的批評者,甚至還因此被川普「拉黑」了。川普在此次新冠疫情中的作為也再度引發了他的不滿。4月3日,他在社交媒體上曾表示「川普沒有科學上的專業知識,而在經濟學方面則以欠債和借款為專長。在所謂的『新聞發布會』上,他只是像根蘿蔔(蕪菁)一樣站在那裡,並尋求連任」。

史蒂芬·金吐槽川普。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恐怖小說大師,流行文化符號,史蒂芬·金的人生往事
    然而,史蒂芬·金的崛起並非一帆風順。從童年的艱苦生活到險些喪命的交通事故,恐怖小說之王在成名道路上遭受的痛苦堪比他的小說。史蒂芬·金小時候在閣樓發現了一箱父親收藏的恐怖小說,從此他就迷上了恐怖小說,並立志成為一名恐怖小說作家。史蒂芬·金的父親是一個吸塵器推銷員。儘管史蒂芬·金實際上對他的父親沒有什麼記憶,但他形容他父親是一個"腳癢的人"。史蒂芬·金說:"我母親曾經告訴我,他是銷售人員中唯一一個經常在凌晨2點向年輕的寡婦推銷吸塵器的人。"
  • 驚悚小說大師史蒂芬·金:我選擇退出臉書 有興趣可以到推特找我
    驚悚小說大師史蒂芬·金:我選擇退出臉書 有興趣可以到推特找我  Connor Feng • 2020-02-05 11:00
  • 《肖申克的救贖》:影史第一的背後,是作者史蒂芬·金的人生寫照
    在他寫小說的過程中,他的朋友、親人都勸說他不是寫作的料,說他寫的小說沒人看,小說的風格和題材也不是市場的主流……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他感覺自己像是一個人在對抗全世界,心灰意冷,甚至有時候他想過放棄。但每到這刻,他的內心深處就會有一個聲音出現:再堅持一下,說不定下一次就成功了。
  • 史蒂芬·金:對電影的熱愛,讓我的作品不斷登上銀幕
    當被問及我作為小說家為什麼這樣成功時,我的第一任編輯比爾·湯普森如是說:「史蒂芬的腦袋裡有架投影儀。」我可沒有(那玩意兒的塊頭可不小,而且肯定沒法通過機場的金屬探測),不過的確有時候會有類似的感覺。我的書就是我在腦海中看到的電影。我把它們寫了下來,然後某個製片人說:「嘿,這本子能拍部好片子。」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已經是一部電影了。 從第一次看電影起,我就愛上了電影。
  • 《城堡巖》串聯多部作品 史蒂芬·金親手打造恐怖宇宙
    《城堡巖》開啟恐怖宇宙 所謂「城堡巖」,是史蒂芬·金在小說中虛構的一個美國小鎮,地處作者的老家緬因州,史蒂芬·金筆下的許多恐怖故事都發生在此。當地的標誌性建築,是鼎鼎大名的「肖申克監獄」——沒錯,就是經典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的發生地。
  • 抱歉了,我的國——《厲害了,我的國》觀後感
    ,內心也隱隱地生出一絲絲愧疚,因為,在某個瞬間,我對我的祖國,曾經有過苛責、誤解、甚至嫌棄,所以今天,我要鄭重地對我的祖國說聲:抱歉。  抱歉了,我的國,那些年我看外國的科幻片羨慕不已,心裡黯然:怎麼我們沒有這麼高大上的尖端科技呢。
  • 《城堡石》將史蒂芬·金的恐怖宇宙一網打盡
    喜歡恐怖懸疑小說的胖友們,恐怕沒幾個不認識史蒂芬·金的。英國作家克萊夫·巴克形容他小說的受歡迎程度,和聖經相差無幾。「每個美國家庭都擁有兩本書,一本是《聖經》,另一本就可能是史蒂芬·金的小說」。史蒂芬·金老金寫作,不僅質量上乘,效率還極高,把隔壁拖延症晚期的馬胖子(《冰與火之歌》的作者喬治·馬丁)羨慕得是不要不要的。
  • 「你很好,不要感覺抱歉,也不要有負擔,希望你永遠好好的」
    她以為她真的又喜歡上一個人,一切的歡喜憂愁卻抵不上過去的一個背影,甚至她不願意承認,她的喜歡只是因為他給她講實驗流程的聲音和那個人那麼像,這是她記憶裡最甜蜜的景象,後來再也沒有過,這種怦然心動又甜甜的觸動。
  • 一生抱歉的太宰治,也曾在這兩部作品裡寄託燈籠般溫樂的內心
    太宰治在作品裡寫到的,可謂他人生和文學的最好註腳,也從某個角度勾勒出他一生的心理軌跡的,諸如「我過的是一種充滿恥辱的生活」「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等格言式的短語,為他們耳熟能詳。他每年的誕辰日也幾乎都有讀者撰文紀念。有讀者甚至杜撰了魯迅先生的「評價」——精神的潔癖,讓像太宰治一樣的人容不得半點的傷害,他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卑微而自由。他想要打破什麼,卻又沒有方向。他的痛苦在於他用心看著漆黑的世界。
  • 史蒂芬·金推出短篇小說新作《血如泉湧》
    1982年,金髮表了著名的四部曲系列《四季奇譚》,其中包含了他最為優秀的代表作、最終被改編為令人難忘的電影作品的《肖申克的救贖》和《伴我同行》。自那之後將近10年的時間裡,金又產出了另外三部類似的系列作品集,藉此契機嘗試了各種各樣的主題、場景和劇情設置。新作《血如泉湧》(If It Bleeds)收錄了四部十分精彩的全新短篇小說,再一次印證了他在這一創作領域的駕馭能力。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什麼意思什麼梗? 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姿勢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什麼意思什麼梗? 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姿勢時間:2020-08-06 17:31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什麼意思什麼梗?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姿勢 這句話出自日本詩人寺內壽太郎的作品《遺書》,後來在太宰治的小說《人間失格》中被借用並廣泛傳播,用來表示自己存在給這個世界帶來麻煩,自己失去了做人的資格。後來很多人用這句話表示傷心、絕   原標題: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什麼意思什麼梗?
  • 這裡有新鮮出爐的史蒂芬·金和暢銷榜No.1等著你!
    ……如果你在看書或看電影時腦子裡冒出無數與科學有關的問題這套屢創佳績的酷炫科學系列佳作就是你的不二之選它們能解決困擾你許久的那些難題!通過採訪,文學和電影分析以及令人不寒而慄的發現,《這很科學之史蒂芬·金》深入研究了史蒂芬·金的獨特恐怖世界,以揭示傳奇小說背後的科學,這些傳奇小說已成為現代流行文化的組成部分,並回答了諸如此類的問題:√ 時間旅行和平行宇宙(如《黑塔》系列和11/22/63)背後的科學是什麼?✔ 失眠如何像失眠症一樣影響人體?√ 恐怖生物是否有可能像夜班中那樣存在?
  • 說「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那些人,真心懂活著的意義嗎?
    不知道你對我有何期待 沉重的壓抑之下,依照你的軌跡亦步亦趨 (在思想激流中掙扎,在思想激流中掙扎) 我每走一步對你來說都是錯誤 我變得如此麻木,感覺不到你的存在 我變得好疲憊,卻更警覺
  • 夏活的劇情又十分歡樂(突然輕鬆)文案其實也不錯,很有感覺
    這麼久了居然沒寫過評價,那就來說說,方舟,吧首先是劇情,雖然是ppt式的,但卻總能讓我沉浸其中,特別是六章和七章的劇情(雖然很刀)。夏活的劇情又十分歡樂(突然輕鬆)文案其實也不錯,很有感覺。然後是人物,太贊了!!!立繪是我喜歡的畫風。幹員們的皮膚也吊我胃口,特別是泳裝(lsp)。
  • 萬聖節前看完13部史蒂芬·金的電影 就能賺1300美元
    今年膽子大的人可以接受USDish網站的挑戰,在10月31日前看完13部史蒂芬·金經典小說改編成的電影,完成挑戰的勇敢觀影者將有幸獲得1300美元(約合人民幣9217元)的嘉獎。fortitude['fttjud]: n.
  • 專訪|王佔黑《小花旦》:我和小說裡的人,一直「在路上」
    「我也特別願意去處理那種好像需要滯後一段時間才能夠進入的內容。我最近寫的小說,真的就有一種衝在現場的感覺。」城市空間變化,一直是王佔黑關心的話題。至於後來沒當,是一些經歷和見聞,還有連軸轉的周期讓她覺得跑新聞不像寫小說那麼自由。「將來如果有機會,或許我會想當那種獨立記者,自己出錢、定周期,然後去完成自己想做的選題。」「不過我總覺得,想像也是介入社會的一種方式。」她最近寫完的一個小說是關於快遞員和年輕女性的情感故事,和《去大潤發》一樣,想以某種「言情」的方式切開陌生人之間的口子。
  • 王安憶贊小說《風眼》把上海灘的能人寫活了
    「我在出版圈子泡了40年,很多見聞和素材可以說手到擒來。它們強烈衝擊著我,這份激情一直湧動著,不寫出來,它就會折磨我、跟著我。」許多老熟人勸他:放一放吧,吃力不討好的辛苦活兒;孫顒自己也有種「近鄉情怯」的謹慎——他此前寫了幾百萬字小說,其中描寫知識分子生涯的故事不少,唯獨沒涉及出版編輯領域,甚至可以說是小心翼翼避開了自己最熟悉的專業。「素材只會多到需要取捨,但之所以沒有輕易使用這方面的素材,說明我的珍惜。」最終,放不下佔了上風。「我的思緒,漸漸如波濤洶湧,很難平靜下來。
  • 培養科學大腦 讀玄幻小說不如讀科幻小說
    ,科幻小說雖然也天馬行空匪夷所思,但它不是完全蹈空,而是與科學有著或深或淺的連結,它表達了作者對人類未來的暢想和反思。  為科幻世界打造一個「帝國」  (阿西莫夫:《銀河帝國》)  如果你是星球大戰、阿凡達、異星戰場的粉絲,要選擇讀一本科幻小說,那麼,阿西莫夫的科幻系列《銀河帝國》是不二之選。
  • 【書單】從歐裡庇得斯到史蒂芬·金:十部小說中的憤怒女性
    《復仇》(The Furies)是一本關於迷戀、魔法和謀殺的小說,在創作這本小說時,我並沒有意識到作品中表達的憤怒程度有多深。但憤怒是不可避免的,小說的核心就是年輕的女性們渴望向對她們不公的男性進行報復,她們知道自己擁有怎樣的力量,只有真正獲得才能感受這份力量。我曾顧慮這本書是否有些出格了,是否只有我才會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