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0月11日報導 美媒稱,地球在很大程度上由太陽提供動力。光子束灑向地球,把能量傾瀉給綠色植物。然後人們食用植物,或者食用以植物為食的動物(依此類推形成食物鏈),人們也間接地吸收那美妙的太陽能。
據美國《大眾科學》月刊網站10月7日報導,流浪行星沒有恆星可供繞其運行,在黑暗的星際空間獨自遊蕩,對它們來說,宇宙射線或具有與地球上的陽光類似的功能。《英國皇家學會界面雜誌》刊登的最新論文提出的這個觀點認為,這些高能輻射光束可以給沒有太多陽光或大氣的星球上的地下生態系統提供動力。
報導稱,這個假說是由地球上發生的現象衍生出來的。在地底深處,名為Desulforudis audaxviator的細菌靠攝入放射性鈾、釷和鉀的副產品存活。一如地表植物利用太陽的能量把水分解成碳水化合物(食物)的基礎材料,這種細菌可以利用放射性巖石釋放出的粒子,那些粒子把水分解成碎塊使之能與其他分子相結合形成細菌的食物。
由藍色大理石空間科學研究所天體生物學家迪米特拉·阿特裡主筆的論文稱,銀河宇宙射線可以提供能量把水和其他分子分解成有用的形式。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天體生物學家克裡斯·麥凱表示,既然地球上有生態系統以類似方式運行,那麼這個假說「聽起來完全是有可能的」。麥凱並未參與這項研究。
報導稱,雖然宇宙射線會對DNA造成致命的損害,但D.audaxviator證明了生物可以且的確進化出保護機制。而且,生活在地下會讓外星微生物躲過最嚴重的輻射。
阿特裡的模擬表明,宇宙射線足夠豐富並穿透到足夠深的地下,有可能維繫月球、彗星、火星、冥王星和木衛二外殼的地下生命。當然,這些假想中的生物會仍然需要食物、水,可能還需要熱源。
麥凱指出,假如真的有生物靠宇宙射線生存,那它們的新陳代謝想必非常緩慢。他解釋說:「同到達地球表面被用於光合作用的陽光量相比,能到達哪怕是真空天體表面的宇宙射線所含總能量很少。」
阿特裡表示,這樣一個生態系統進化出複雜的多細胞生命的可能性極小。「能量本身就少,而由於高輻射,生物必須消耗大量能量修復輻射造成的損害。它在這個過程中要用掉很多能量。」
阿特裡說,如果有依靠宇宙射線繁衍生息的生命,那它很可能類似於D. audaxviator。
報導稱,到目前為止,這個觀點只是一個假說。阿特裡還沒有把理論付諸驗證,但他希望予以驗證。他想先讓D. audaxviator接受來自粒子加速器的輻射(它最接近於宇宙射線),看看這種細菌能否生存並繁衍。如果能,那就證明這個假說至少是可能的,那還會在太陽系乃至更廣闊的地方開闢尋找外星生命的新天地。(編譯/何金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