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外星人或靠宇宙射線生存 與陽光功能類似

2020-12-05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0月11日報導 美媒稱,地球在很大程度上由太陽提供動力。光子束灑向地球,把能量傾瀉給綠色植物。然後人們食用植物,或者食用以植物為食的動物(依此類推形成食物鏈),人們也間接地吸收那美妙的太陽能。

據美國《大眾科學》月刊網站10月7日報導,流浪行星沒有恆星可供繞其運行,在黑暗的星際空間獨自遊蕩,對它們來說,宇宙射線或具有與地球上的陽光類似的功能。《英國皇家學會界面雜誌》刊登的最新論文提出的這個觀點認為,這些高能輻射光束可以給沒有太多陽光或大氣的星球上的地下生態系統提供動力。

報導稱,這個假說是由地球上發生的現象衍生出來的。在地底深處,名為Desulforudis audaxviator的細菌靠攝入放射性鈾、釷和鉀的副產品存活。一如地表植物利用太陽的能量把水分解成碳水化合物(食物)的基礎材料,這種細菌可以利用放射性巖石釋放出的粒子,那些粒子把水分解成碎塊使之能與其他分子相結合形成細菌的食物。

由藍色大理石空間科學研究所天體生物學家迪米特拉·阿特裡主筆的論文稱,銀河宇宙射線可以提供能量把水和其他分子分解成有用的形式。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天體生物學家克裡斯·麥凱表示,既然地球上有生態系統以類似方式運行,那麼這個假說「聽起來完全是有可能的」。麥凱並未參與這項研究。

報導稱,雖然宇宙射線會對DNA造成致命的損害,但D.audaxviator證明了生物可以且的確進化出保護機制。而且,生活在地下會讓外星微生物躲過最嚴重的輻射。

阿特裡的模擬表明,宇宙射線足夠豐富並穿透到足夠深的地下,有可能維繫月球、彗星、火星、冥王星和木衛二外殼的地下生命。當然,這些假想中的生物會仍然需要食物、水,可能還需要熱源。

麥凱指出,假如真的有生物靠宇宙射線生存,那它們的新陳代謝想必非常緩慢。他解釋說:「同到達地球表面被用於光合作用的陽光量相比,能到達哪怕是真空天體表面的宇宙射線所含總能量很少。」

阿特裡表示,這樣一個生態系統進化出複雜的多細胞生命的可能性極小。「能量本身就少,而由於高輻射,生物必須消耗大量能量修復輻射造成的損害。它在這個過程中要用掉很多能量。」

阿特裡說,如果有依靠宇宙射線繁衍生息的生命,那它很可能類似於D. audaxviator。

報導稱,到目前為止,這個觀點只是一個假說。阿特裡還沒有把理論付諸驗證,但他希望予以驗證。他想先讓D. audaxviator接受來自粒子加速器的輻射(它最接近於宇宙射線),看看這種細菌能否生存並繁衍。如果能,那就證明這個假說至少是可能的,那還會在太陽系乃至更廣闊的地方開闢尋找外星生命的新天地。(編譯/何金娥)

相關焦點

  • 外星人不吃飯,那吃什麼?科學家提出猜想,你認同嗎?
    外星人可能靠吃宇宙射線生存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報導,科學家發現有一種生物名為金礦菌,它們生存在地下金礦深處,不需要陽光,不需要氧氣,只需要從其周圍巖石中衰減鈾中獲取能量,說白了,就是可以通過宇宙射線提供能量。
  • 外星人不吃飯,那吃什麼?科學家提出兩種猜想,你認同哪個?
    外星人可能靠吃宇宙射線生存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報導,科學家發現有一種生物名為金礦菌,它們生存在地下金礦深處,不需要陽光,不需要氧氣,只需要從其周圍巖石中衰減鈾中獲取能量,說白了,就是可以通過宇宙射線提供能量。
  • 美媒:外星人在聯絡地球?科學家發現史上最強快速射電暴
    參考消息網3月20日報導 美媒稱,科學家在不到兩周的時間裡發現了3次新的快速射電暴(Fast Radio Burst簡稱:FRB),其中一次是人類觀測到快速射電暴以來信號最強的一次。(編譯/王惜夢)  【延伸閱讀】外星人存在嗎?美媒:人類技術或還難以發現地外文明  參考消息網3月9日報導 美國《新聞周刊》3月9日刊登題為《外星人存在嗎?人類技術或許使我們難以發現外星人》一文。作者為梅根·巴特爾斯。
  • 真的存在外星人?美中情局文件遭曝光,美網友:又想轉移注意力
    不僅為了更好地了解我們生存的宇宙,也是為了弄清楚一個關鍵問題,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生物,也就是所謂的外星人。在此之前,世界各地多次出現過疑似「UFO」的不明飛行物,為外星人存在論增添更多可信度。而與外星人最密切的國家應該就是美國了,美方不僅擁有各種先進武器,最重要的是其造型獨特,簡直不像人類能研究出來的東西。於是便有傳聞稱,是外星人為美國提供技術,雙方存在交易。
  • 星級來客「奧陌陌」是外星人派來的?法媒:沒有確鑿證據
    參考消息網11月8日報導法媒稱,哈佛大學兩名研究人員近日發表的一篇科研論文引起了轟動,因為論文稱一塊在太陽系中迅速移動的雪茄狀巖石可能是外星人派來的。報導稱,「奧陌陌」星是已知的第一個進入太陽系的星際天體,它飛離太陽時的加速度快得出乎意料,因此有一種觀點認為,某種依靠陽光運行的人造風帆——被稱為「光帆」——可能在推動它穿越太空。
  • 探索 美媒:地球是宇宙生命大贏家 外星生命或已滅絕
    參考消息網1月24日報導 美媒稱喬普拉說:「人類為何尚未發現外星人蹤跡這個謎題或許和生命或智能起源的可能性並無太大關係,倒是和行星表面反饋循環出現快速生物調節之罕見有著較大聯繫。」當然,所有這些都是純理論而已。或許地球是中了宇宙彩票的贏家,而人類就是茫茫宇宙中唯一得以進化的生命形態,亦或許智能生命就存在於宇宙深處的某個地方。
  • 美媒:研究表明瑜伽有助加強大腦功能
    美媒稱,一項新的大腦掃描研究也許能給你動力,讓你把瑜伽放在新年待辦事項清單的首位。據合眾社2019年12月31日報導,對11項已發表研究的回顧發現,瑜伽的運動、冥想和呼吸練習與大腦關鍵區域的擴大存在關聯。這些區域參與清晰思考、決策、記憶和調節情緒。
  • 外星人在哪裡?智能文明的最終結局或許都是虛擬生存,數字永生
    10^20個類似地球的行星。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我們早就該邂逅外星人了?但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都不見,人類至今沒有收到任何外星人的消息。外星人你們到底在哪裡?比如外星人潛伏地球五千年、太陽系就是外星人監禁人類的監獄、人類世界是虛擬的等等。
  • 美媒:氣候變暖致海冰減少 危及海象生存
    新華社北京10月16日新媒體專電 美媒稱,海冰減少,海象如何生存,這是一場法律之爭的核心問題:是否應將海象列為瀕危物種加倍保護,以防人類侵蝕?據美聯社10月14日報導,如果在陸地和海冰之間二選一,太平洋海象媽媽通常會選擇在海冰上分娩。
  • 外星人可能生存的七個地方?
    如果只靠自己的能力 ,人類文明在較長的時間內無法失去地球。所以,存在超級文明是危險的,但是沒有超級文明也是危險的。尋找外星人是人類勇氣的體現,那麼外星人在哪裡呢?人類目前有七種外星人的假說。人類文明誕生以後,外星人就一直雜居在人類中,各古文明的神話中的神,耶穌,佛,老子,孔子,達文西,特斯來都可能是外星人或者接觸過外星人,外星人一直以一種間接的方式幹涉人類文明。但是無法解釋外星人為什麼要用這種方式跟人類接觸。
  • 美確認宇宙射線由質子組成
    美國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物理評論快報》上報告稱,他們使用位於猶他州的高解析度蠅眼陣列望遠鏡,確認高能的宇宙射線由質子組成。美國的高解析度蠅眼探測器(HiRes)位於猶他州鹽湖城西的沙漠中,使用高解析度的蠅眼探測器,科學家確認,在每個原子核中發現的帶正電的成分(質子)組成了宇宙射線,而之前,科學家並不能確認這一點。
  • 外星人寶寶降臨墨西哥農場 身體構造與蜥蜴類似
    《圖片報》視頻截圖  國際在線專稿:據德國《圖片報》8月24日報導,墨西哥電視臺近日公布了一條令人難以置信的消息,2007年5月在該國的一個農場內,人們在一個動物陷阱裡發現了仍然活著的外星人寶寶  明星主持人、同時也是一位飛碟專家的茂森在其節目中指著已經被製成標本的外星人寶寶的照片,興奮地說:「我敢肯定這些照片都是真的!」   據稱,當時農場的工作人員由於害怕,將這個外星人寶寶活活淹死。它不停地掙扎、扭動身體,還大聲呼喊。農夫們嘗試了3次,讓其在水中待了數個小時才最終殺死它。
  • 美媒:香港機場增建跑道 或影響中華白海豚生存
  • 難怪美媒給臺軍「航母殺手」潑冷水,大陸「狼群」隨時吞噬它
    畢竟,現代海戰並非和二戰時期那樣,靠一艘或者多艘軍艦用大炮來分出勝負。相反,決定現代海戰勝負的,是靠多維空間的體系化模式。再先進的軍艦,如果沒有先進且完善的海戰體系支持,最終也只能成為對手攻擊的活靶子。所以,就在臺島政客和媒體鼓吹「培江」艦性能的時候,美國媒體卻無情地給它潑來一盆冷水。
  • 地球接受陽光和宇宙射線,這兩者對生物都至關重要,存在不可缺失
    地球接受陽光和宇宙射線,這兩者對生物都至關重要,存在不可缺失。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設想有一些非常仔細和極其耐心的外星觀察者在觀看著地球,他們看到:四十六億年以前,這顆行星完成了它從星際氣體與塵埃凝縮的過程,最後有許多微星落下來,使地球生了巨大的隕石衝擊坑。
  • 今晚宇宙射線來襲務必關手機?純屬謠言
    :1、地球大氣層和地球磁場是人類的兩大保護傘,大部分宇宙射線粒子被阻隔在外。2、仍有部分宇宙射線會達到近地空間,不過他們與中高層大氣相互碰撞,產生的二次粒子對人體輻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3、宇宙射線會影響手機通信,但不會通過手機影響人的身體健康。要注意不法分子利用「宇宙射線」的老舊謠言實施詐騙。
  • 美媒稱中國魚鰾投資威脅小頭鼠海豚生存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海裡的一對小頭鼠海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參考消息網8月7日報導 美媒稱,7月9日理論上是「國際小頭鼠海豚節」,設立這個節日是為了促使墨西哥政府為保護這種瀕危的鼠海豚做出更多努力。
  • 以「手機探測器」追蹤宇宙射線
    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發了能夠追蹤宇宙射線的手機應用程式,以此打造世界上最大的探測器網絡,以手機為載體的網絡將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智慧型手機連成一體,一旦宇宙射線到達我們的地球,科學家即刻獲取宇宙射線的相關信息,智慧型手機用戶將射線信息自動上傳到網站。
  • 高輻射宇宙射線來襲需關手機防護?專家闢謠
    告訴你其他的親愛的親人和朋友:今天晚上從12:30—凌晨 3:30,極度危險的、高輻射的宇宙射線將會貼近地球而通過。所以,請關掉你的手機,不要讓你的手機靠近你的身體,可能會造成傷亡或者損壞。」  這條煞有其事的消息不忘提醒公眾:「請您在谷歌查詢NASA和BBC新聞,請告知這條消息給你關心的人,晚上記得關機,記得群發給你的朋友,關愛身邊的每一個人。」
  • 宇宙射線或決定了生物手性
    一切要從宇宙射線講起:它是一種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穿越宇宙,最終撞擊大氣層生成一系列二次粒子的不帶電子的原子核。這些粒子與早期的生物體作用後,就會產生我們如今看到的手性。該理論如果被證實,不僅能解決手性之謎,還能為我們尋找地外生命提供線索。明確地說,我們當然不是第一個將同手性現象與弱相互作用聯繫起來的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