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動物生下來就是專門被吃的,為什麼它們沒有進化出反抗能力?

2020-11-25 騰訊網

小的時候特別喜歡看動物世界,尤其是非洲大草原上的動物,獅子、鬣狗、豹子以及大象長頸鹿等,但有一點一直無法釋懷,一群的草食性動物竟然可以被少數幾隻的獵食者偷去幼崽,有的時候感覺很悲傷,這些食草動物難道天生就是被吃的?為什麼不進化出反抗的能力?

其實進化論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簡單,哪裡不足就進化哪裡?這又不是在施魔法。

這個世界還是很公平的,草食性動物個體數量往往十分龐大,而肉食性動物的數量就相對較少了,並且是隨著食物鏈頂級越高個體數量可能就越少,這跟能量金字塔有關係。

生命的發展繁衍最不可或缺的就是能量,而地球上的能量都是來自於太陽,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可以儲存太陽能,此後經過食物鏈把這些能量一級級向上傳遞,但是能量的傳遞並非百分之百,在每一級都有能量的損害,以草食性動物為例子,它們獲取的能量可以分為多個方向,首先是自身的運動消耗、其次是屍體殘骸上的能量等等,這些都無法傳遞至下一級。

因此說能量隨著食物鏈的傳遞在逐漸的減少,那麼也就意味著供養的生物數量會越來越少。

草食性動物並非天生心甘情願的就被獵食者吃掉,在發展進化的過程中,它們具備一定的反抗能力,首先體型上佔據優勢,陸地上的生物如非洲象、長頸鹿、犀牛等等,它們被食肉動物捕食的概率相對較低一些。

而在海洋中像一些大型的鯨魚,如鬚鯨類,它們的體型都非常龐大,而主要食物都是磷蝦以及浮遊生物等。真正能捕食藍鯨等大型鯨魚的也就是虎鯨了,但這也並不常見。

非洲大草原上有五霸,其中兩種是草食性動物如非洲野水牛和黑犀牛,即使對於人類來說這五種動物都是非常危險的存在。

在非洲大草原上獅子挺喜歡捕食非洲野水牛的,但是非洲野水牛體型龐大還兼具攻擊性,因此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畫面,獅子被野水牛追,這就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草食性動物為了應付獵食者的捕殺實際上也進化出許多反抗能力,首先是體型上、其次是自身攻擊力,你可能不知道「被吃」也是它們的能力之一。

為什麼這麼說?

首先前邊已經提到了,作為食物鏈中下級的草食性動物,它們獲取的能量相對較多較充足,因此可以供養更大的群體,所謂林子大了各種鳥就都出現了,從一個種群的角度來思考,當然希望所有的個體都是優質的,擁有優良基因,但結果往往不是。

種群數量多,往往會出現優質的個體同時也會出現各種「殘次品」,那麼清楚這些老弱病殘最有力的辦法就是「被吃」,而像獵食者同時也是尋找這類生物個體去捕殺,因為成功率可能就更高一些。有這樣的壓力存在,也可以讓種群發展的越來越好,畢竟很多「糟粕」都被剔除了,能留下的大多數都是優良個體。

進化的單位並非是單獨的生命個體,而是一個種群。

上邊這一點經常被人所忽略,一切都要以種群的數量為首要目標,只要在食物鏈上達到一個穩定的平衡過程,那麼就可以保證物種可以存活下去,而被獵食者吃掉的那些個體,就當完全是為了種群做貢獻,同時也是因為自身的缺陷性才被淘汰掉,自然就是這樣殘酷,達爾文早都說過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那麼不適合者自然就要被淘汰掉了。

人類算是逆襲比較成功的物種了!

人類的祖先在遠古時期也是處在弱勢地位,例如和恐貓同一個時代的南方古猿,就經常性的被這種大貓所捕食,因為相對於其它靈長類動物,當時人類的祖先並沒有任何優勢。但是隨著發展人類直立行走解放了雙手,開始製造工具和使用工具,徹底的崛起。

可以靠著智慧去團結合作共同捕獵,人類進化出的這種能力讓我們迅速的走到了食物鏈的頂端,甚至不再受食物鏈上下級之間的困擾,壽終正寢在野生動物之間很少看到,因為一些老年行動不便的個體大多數時候都被天敵所捕殺了。即使像獅子這種頂級獵食者,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存在,猶如雄獅晚間時刻很多時候都被鬣狗捕殺。

而人類除了受到自然環境以及疾病的影響,大多數的時候都可以安度晚年,並不用擔心天敵的襲擾。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有些動物生下來經常被天敵獵食,為什麼它們沒有進化出反抗能力?
    小的時候特別喜歡看動物世界,尤其是非洲大草原上的動物,獅子、鬣狗、豹子以及大象長頸鹿等,但有一點一直無法釋懷,一群的草食性動物竟然可以被少數幾隻的獵食者偷去幼崽,有的時候感覺很悲傷,這些食草動物難道天生就是被吃的?為什麼不進化出反抗的能力?
  • 面對食肉動物,食草動物只會逃跑,那為何它們沒有進化出反抗能力?
    我們很多人在小的時候都喜歡看動物世界,尤其是非洲大草原上面的動物,那些獅子、大象還有長頸鹿之類的,但有一點是沒有辦法忘記的,就是一群食草動物竟然可以被幾隻食肉動物給吃掉,有的時候感覺很悲傷,這些食草動物只能被食肉動物活活的被吃嗎?為什麼不進化出反抗的能力來呢?
  • 食草動物為什麼始終沒有進化出擺脫食肉動物捕殺的能力?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因為在自然界中,食草動物們確實大都處於食物鏈的底層,它們整天過著提心弔膽的生活,甚至有些食草動物剛生下來,還沒來得及看看這個五彩斑斕的世界就成為了食肉動物的食物。那麼,為什麼食草動物沒有進化到可以改變自己命運的程度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食草動物天生被吃?他們為何不進化出反抗能力?原因令人深思
    然而,真正的進化並非如此——如果按照上述進化邏輯,現在的動物應該要比當初的恐龍更為強大,可事實上,現存的動物戰鬥力遠遠不及恐龍。那麼,問題出在哪裡呢?問題其實在於,進化的真正規則是更好的適應環境,是生存下來,繁殖下去,而不是比誰的攻擊力更強大,畢竟再強大的攻擊力也是不能當飯吃的。
  • 有些食草動物比食肉動物體型更大,為什麼它們被捕殺時不會反抗?
    地球上有各種各樣的動物。雖然有些動物是食肉動物,但總體上說,食草動物還是佔有更大的比例。雖然動物界體型大意味著戰鬥力強,但有些食草動物比食肉動物體型要大得多,可當這些食草動物被食肉動物捕食時,食草動物卻不會反抗。這又是為什麼呢?難道食草動物打不過食肉動物嗎?
  • 為什麼自然界沒有進化出進攻性的食草動物?
    食草動物,顧名思義是以草為食物,因此它的進攻性主要體現在吃草。因為草是靜態的,所以談不上防禦,只能乖乖被食草動物吃掉。之所以講這個問題,其實簡單地就想說明,食草動物基本上在捕食方面沒有花什麼力氣。所以,如果食草動物依靠吃草就可以填飽肚子,那就不用訓練出來什麼進攻性。他應該把他全部的力量都放在防守上,也就是避免其他捕食者的追擊。
  • 面對食肉動物,食草動物總是選擇逃跑,它們為什麼不進行反抗?
    而要生存就必須要獲取能量,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出能量,而食草動物通過啃食植物,消化並利用植物中的養分。相比較食草動物而言,食肉動物對於能量的利用就要低得多了,它們無法直接從植物中獲取能量,它們必須要通過捕食食草動物來維持自身的生存。
  • 為什麼有些食肉動物很少會吃食肉動物的肉,即便是殺死對方?
    為什麼有些食肉動物很少會吃食肉動物的肉,即便是殺死對方?是的,相當多的人知道,雖然其他食肉動物可能不是更強大食肉動物的主要獵物,但較弱的食肉動物是可能被機會主義者吃掉的。其他食肉動物的屍體也經常被「清道夫」們清理掉。
  • 為什麼豬沒有在進化中滅絕?看看它們的祖先你就知道了
    一說到世間萬物,我們會不經意想到為何會有一些動物沒有因此在進化中滅絕呢?例如我現在所講的豬,那就讓我們來看看它們的祖先你就知道了。其實世間萬物的動物們都有一個進化的過程,只是它們最終沒有進化成功而已曾經在達爾文提出的生物進化論的法則中,有曾說過,生物為了生存它們不得不適應環境的變化,一但未能適應環境的變遷,那將被大自然所淘汰。恐龍是一個極其兇猛而具有戰鬥力的生物,它們最終也未能躲過滅絕的危機,那麼豬為什麼能夠頑強的生存下來,那我們就來看看它們的祖先就能知道了。
  • 為什麼有些動物沒有大腦?
    原文標題:有些動物的大腦為何丟了?浪費能量無作用據國外媒體報導,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一些極為簡單的動物已經成功「擺脫」它們的大腦,例如海綿,因為大腦對它們的存活沒有任何作用。我們很多人認為進化是一個從簡單到複雜的過程。這種觀點並非始終成立,某些生物沿著相反的方向進化。海綿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它們沒有思想,沒有可供它們進行思考的大腦,但它們仍在地球上生存了數億年之久
  • 為什麼有些動物,靠吃素都能吃出一身腱子肉?
    究竟是怎麼吃出一身腱子肉的?佔了胃容積的80%聚集了大量的微生物它們的使命就是工作——繁殖——被吸收一部分會被牛身體吸收利用而另一部分像甲烷、二氧化碳等就會被排出體外這就是為什麼會說如果人類還像動物那樣天生就能擁有發達的肌肉的話就得和它們一樣吃了睡睡了吃才能補充能量
  • 為什麼人類沒有進化出可以無限生長和再生的牙齒?
    乍一看,牙齒能夠無限生長而且還能夠再生,確實是一種很強的能力,這樣我們就不用擔心牙齒磨損問題,也不用擔心掉了一個牙後不美觀了,反正有再生和無限生長的能力,隨便「揮霍」就好了呀。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人類在進化中為什麼沒有進化出再生牙齒的能力和牙齒無限生長的能力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一種沒有腦子的生物,身體被吃不知反抗,卻不會滅絕!
    世界上有許多聰明的生物,也有一些蠢笨的動物,它們有許多讓人無法理解的行為,比如世界上最傻的魚,被稱為翻車魚,它的成長曆程極其艱難,一路上跌跌撞撞,令人欣慰的是不必擔心它會被滅絕的風險,那麼翻車魚到底是什麼樣的生物呢?一種沒有腦子的生物,身體被吃不知反抗,卻不會滅絕!
  • 動物大都進化出攻擊性的器官,人類為什麼沒有?
    然而,地球環境在不斷改變,沒有哪個物種能夠永遠存在,99%都已經消失掉。為了能夠適應環境,讓物種更好地延續下去,動物紛紛進化出了強大的生存能力。沒有強大生存能力的物種,在生存競爭中會敗下陣來,它們會被自然界淘汰掉,這就是自然選擇的過程。
  • 動物大都進化出攻擊性的器官,人類為什麼沒有?
    然而,地球環境在不斷改變,沒有哪個物種能夠永遠存在,99%都已經消失掉。 為了能夠適應環境,讓物種更好地延續下去,動物紛紛進化出了強大的生存能力。沒有強大生存能力的物種,在生存競爭中會敗下陣來,它們會被自然界淘汰掉,這就是自然選擇的過程。
  • 食腐動物為何不怕細菌病毒,吃了腐肉一點事也沒有?
    食腐動物從字面意思上來看就以腐肉為生的動物。與腐肉相對應的就是新鮮的肉,腐肉的成因主要就是因為存放的時間太長,肉已經腐爛,已經開始散發出屍臭的腐敗味道了,並且滋生了大量的細菌和病毒。在自然界當中,有很多的食腐動物,比如禿鷲和鬣狗等,它們一般就吃獅子、豹子等大型捕食動物剩下的肉。但是這些剩下的肉在自然的作用下,會產生很多有害的物質,比如肉毒桿菌,對於人類來說吃生肉尚且意味著可能感染寄生蟲,更不說生食這些已經腐爛的肉了。那為什麼食腐動物並不怕肉中腐爛所帶的這些細菌和病毒呢?
  • 地球大多數動物,進化出保護自己的攻擊性器官,為什麼人類沒有?
    地球大多數動物,進化出保護自己的攻擊性器官,為什麼人類沒有?在地球上很多生物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進化出了不同的器官,這些器官通常都具有攻擊性。人類作為自然界當中的一員,為什麼沒有進化出具有攻擊性的器官呢?
  • 冷知識普及:為什麼有些動物會吃便便?
    雖然人類確實會吃很多奇怪的食物,但有一樣東西我們從來不碰,那就是糞便。這不僅是因為我們會自然地感到噁心,還因為我們知道糞便中含有很多令人噁心的病原體,這些病原體會讓我們生病。然而,對許多動物來說,糞便實際上是它們的食物菜單上相當常見的一項。那麼,它們為什麼會這麼做呢?
  • 非洲大草原上,小型的動物剛被食肉動物捕獲,一動不動,為什麼?
    首先有些大型捕食動物,比如獅子老虎,在捕食小動物時,先撲向它們,然後咬住它們的咽喉,即脖子,頸部內外都有許多重要的結構,一種是動脈血管,它們造成動物大量失血,使其逐漸失去行動能力;另一種是頸部被咬斷,頸部的骨架結構是頸椎,椎間孔中穿插著脊髓,脊髓負責傳遞一些重要的運動功能,一旦脖子被撕裂,脊髓就會斷裂
  • 為什麼蝙蝠 蟑螂這些存在好久的動物沒有進化出人類一樣的智慧?
    2003年發現的距今5200萬年前的食指伊神蝠,向我們揭示了蝙蝠飛行能力的進化。食指伊神蝠前足五趾都有爪子,不像現代蝙蝠只有1-2個爪子;後肢較長而前肢較短,翅膀較為寬短。這種古代蝙蝠的身體構造是典型的樹棲動物,想必很擅長攀爬,但飛行能力比不上現代蝙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