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還真是烏鴉嘴,說徐達後人三世王爵,結果倒黴了兩代人

2020-12-06 騰訊網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而一個王朝的建立,必然是有一大幫人輔助,而且都是當時極為傑出的人才。在明初時期,人才的確很多,武有徐達、常遇春、湯和、藍玉、李文忠、馮勝、傅友德等,文有宋濂、李善長、劉伯溫等;那誰才是明朝開國第一功臣呢?那就必須是徐達了,因為他是開國「六王」之首。

徐達和朱元璋是兒時好友,雖然出生於農家,但仍是自幼習武,練得一身好功夫;在朱元璋回老家徵兵的時候,徐達欣然應邀,從此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也是奇怪,這徐達雖然自幼習武,但以他家世代務農的條件來看,他是沒有任何機會學習兵法的,但對用兵之道卻是極為敏感,仿佛是天生一般。

而朱元璋也是很快就發現了徐達的才能超乎眾人,於是委以重任,代替自己徵戰四方。而徐達也是沒有辜負朱元璋的期望,一生驍勇有謀,戰功及築邊皆功勞顯赫,被朱元璋譽為「萬裡長城」。兵鋒所向無不克敵制勝,而且徐達還能嚴格約束部隊,所攻克大都會二處,省會三處,府城縣城一百餘處,市井安然,百姓不受戰亂之苦。

公元1384年時,徐達在北平留守時得了背疽,不久稍微好些。然而次年病情加重,隨後去世。徐達死後,朱元璋親至葬禮以示悲瘍,把他列為開國第一功臣,追封他為中山王,諡號「武寧」,贈三世皆王爵。賜葬鐘山之陰,御製神道碑文。但讓朱元璋沒想到的是,徐達這一脈卻是極為坎坷,來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吧。

徐達的兒子叫徐祖輝,這徐祖輝頗有徐達之姿,身高八尺五寸,面如冠玉,英姿非凡,有才氣;在徐達去世後,襲爵魏國公,往山西、北平等地練兵,並回朝掌中軍都督府事。而且徐輝祖常常陪侍於皇太孫左右,因此得以學習經書大義。又隨書法名家詹希元練習書法,擅長寫大字。

在朱元璋去世後,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是為建文帝;建文帝朱允炆對徐輝祖特加信任,登基稱帝後便加拜他為太子太傅,而徐輝祖對建文帝朱允炆也是忠心耿耿。在靖難之役爆發後,徐祖輝率領三萬京軍馳援,於齊眉山一戰中大勝朱棣軍,斬殺燕軍驍將、蔚州衛千戶李斌等。南軍再次獲得勝利,再加上暑熱,朱棣軍陷入窘境。

但就在這時,朝廷訛傳燕軍已兵敗,京師不可無良將,遂召回徐輝祖(也有人說是因為有人進讒稱徐輝祖因燕王是至親之故而未盡力作戰),導致淮北的何福、平安等人因此勢孤而大敗。等到燕軍準備渡過長江時,徐輝祖仍率軍在浦子口迎擊,成功阻擊朱棣的軍隊,但隊友實在不給力,徐祖輝孤掌難鳴,最終朱棣還是順利渡過長江,入主南京。

朱棣入南京後,徐輝祖留在父祠,不肯迎接朱棣,被下獄審問。朱棣親自召見詢問,徐輝祖一言不發,始終沒有推戴朱棣稱帝的意思。法司逼迫他招供,徐輝祖振筆直書:「中山王開國功臣子孫免死。」朱棣大怒,想要誅殺他,因其是元勳之後,且身為國舅,這才作罷。

之後,朱棣勒令徐輝祖返回私宅,革去他的俸祿和爵位;數年後,徐輝祖病逝,有人說,是被勒令自裁,年約四十餘歲。一個多月後,朱棣以「中山王(徐達)不可無後」為理由,命其長子徐欽繼承魏國公。但這個徐欽後來終究還是被朱棣革去俸祿和爵位,直到朱棣的兒子明仁宗朱高熾繼位後,才又恢復爵位。

真的覺得朱元璋那張嘴就是烏鴉嘴,反正被他說過的人,沒幾個有好下場,朱元璋說要賜徐達三世皆王爵,結果徐達的兒子徐輝祖被革去俸祿和爵位,而且還被勒令自裁;後來朱棣覺得自己老爹的旨意還是不能違背,於是封徐輝祖的兒子襲爵,沒過多少年,又奪了爵位;直到明仁宗朱高熾繼位之後,徐家才過上安穩日子……

相關焦點

  • 朱元璋把徐達灌醉後抬上龍床,徐達酒醒後做了一事,朱元璋放心了
    ,不離不棄,是實實在在的開國功臣,然而朱元璋同樣對他留了心眼,為了「考驗」徐達,朱元璋故意把他灌醉後抬上龍床,後來發生了什麼?徐達的結局如何? 徐達,出生於1332年,起初是個普普通通的農民,後來跟著朱元璋建功立業,成為明朝開國第一功臣,位列開國「六王」之首。徐達這個人性情剛毅,為人謙厚,最不喜結黨營私,並且話不多、生活又樸素,所以大家對他都特別尊敬,朱元璋更是稱讚他為「萬裡長城」。
  • 大明開國第一功臣徐達,何以在朱元璋「大清洗」時得以善終
    徐達,字天德,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東北)人,自小習武,與朱元璋是從小長大的好友。後來,朱元璋回家鄉徵兵,徐達應徵入伍,從此戎馬一生,與常遇春一起推翻了元朝的統治,為朱元璋和大明朝立下了赫赫戰功,為明朝開國第一功臣,封魏國公。朱元璋曾評價他:將軍謀勇絕倫,故能遏亂略,削群雄。
  • 朱元璋臨死囑託要善待此功臣後人,建文帝朱棣:將此人兒子殺掉
    明太祖朱元璋之所以能由僧侶成為皇帝,最終君臨天下,這一路上的徵戰與他的部下是分不開的。在這些人中,最受他信任的,同時關係也最好的,是徐達。與朱元璋一樣,徐達也是農民出身,家境貧寒。他們倆在一起,可以說是穿開襠褲長大的。
  • 大明帝國十大名將-徐達
    大敗陳友諒,初現鋒芒至正十九年(1359),徐達受朱元璋之命攻擊池州,池州守將為趙普勝(紅巾軍大將,時受命與徐壽輝,有常勝將軍之說),徐達同水師將領俞通海一起進攻池州,攻破柵江營,趙普勝從陸路逃跑,克池州。
  • 劉伯溫臨死前送給朱元璋一筐魚,朱元璋不解,十七年後長嘆一聲
    飯桌上,劉伯溫邊吃魚邊對胡魏勇說:我希望你能給皇帝一籃子我釣到的魚。 後來吃了「良藥」的劉伯溫病情加重,不久就去世了。朱元璋收到胡帶來的魚,並沒有多想。但很快這籃魚就讓朱元璋心裡有了疙瘩。為什麼?因為籃子裡有大量活魚,只有少數活了下來。朱元璋看到他眼中的這一幕,非常不爽。畢竟,活魚逐漸死去是一件非常不幸的事情。劉伯溫死前為什麼給自己一籃子魚?
  • 歷史上倒黴的八大烏鴉嘴,好的不靈壞的靈!拜託,請少說點話吧!
    什麼是烏鴉嘴呢?原來烏鴉常常在鄉間預言並見證了一個人的整個死亡過程,並且以口無遮擋的方式提前發出了各種不祥的訊息。所以後來就用來引申描繪某人的嘴特臭, 有時也形容某人的嘴巴特可惡,好事說不靈,壞事一說就靈。歷史上是有很多有名的烏鴉嘴的,今天我們就一起看看他們的傳奇故事吧。
  • 朱元璋封的開國六公爵都是誰?其中有個人,爵位承襲到了大明滅亡
    且因為李善長有此結局,他六公爵之首的位置也讓給了原本排第二的徐達。06魏國公徐達徐達,字天德,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縣)人。同為鳳陽出身的農家子弟,徐達很早就和朱元璋成為了好友。至正十三年(1353年),已加入郭子興陣營的朱元璋回到家鄉募兵,徐達欣然前往。自此,朱元璋的奮鬥之路有了徐達這位老朋友的助力。徐達雖然出身平平,但在軍事領域頗具天資。所以在朱元璋的倚重下,徐達一路披荊斬棘,從一個小小的起義軍最終成為朱元璋手下的一員大將。至正二十四年(1364)正月,朱元璋為吳王,徐達便為中書省左相國。
  • 六百年謎案:朱元璋用燒鵝害死了大明開國第一功臣?
    電視劇《朱元璋》劇照先說徐達的生平。徐達,字天德,漢族,濠州(今安徽鳳陽)人,是朱元璋的同鄉。少年時候就志存高遠,史載「長身高顴,剛毅武勇」。徐達早年追隨起義軍元帥郭子興,為朱元璋的部下,兩人一見如故。後朱元璋離開郭子興,帶領以徐達為首的「淮西二十四將」開始了創業之路。農民出身,沒有讀過兵書的徐達卻展現了過人的軍事才能。朱元璋拿下定遠之後逐漸向南發展,一口氣拿下南京。
  • 朱元璋為何要求大臣不能貶低元朝,他這樣說有什麼深刻含義
    《明太祖實錄》記載,洪武三年(1370年)的時候,左副將軍李文忠隨徵虜大將軍徐達討伐北元,打了大勝仗。中書省的宰相們擬定了張貼出去的捷報,拿給朱元璋看。朱元璋發現捷報中,對元朝皇帝用了很多「侈大之詞」。
  • 在元末起義軍中,朱元璋為什麼能夠嶄露頭角?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自古以來,有本事的人是不怕沒有施展抱負的機會的。明太祖朱元璋正是這樣的英雄,從開局只擁有一個討飯碗,到最終坐擁天下,朱元璋付出了很多辛苦,也抓住了許多機遇。首先,朱元璋善於取得郭子興的信任。
  • 朱元璋善疑、殘暴,什麼原因造成了扭曲的性格?
    朱元璋的內心自卑,在稱帝之後,經常強調自己布衣的出身,但是別人談及這類事。結果也就不寒而慄。因為自己走投無路之下曾經出家皇覺寺,所以在稱帝之後非常忌憚別人提起自己的這段經歷。朱元璋妃子的兄弟和朱元璋喝酒,看到朱元璋的頭髮很少,就嘲笑朱元璋的頭髮少。在酒醒之後,發現自己觸動了皇帝的龍顏,趕緊將自己的頭髮都剃掉,裝瘋賣傻,才勉強逃過了一命。
  • 朱元璋攻打元朝,北京突然出現紅霧,劉伯溫預言7個字,果然應驗
    且說元朝末年,朱元璋順勢而起,在歷經15年的奮鬥和拼殺後,朱元璋先後消滅了陳友諒、張士誠等亂世梟雄,並且於公元1368年稱帝,建立明朝。朱元璋稱帝時,元朝並未退出中原,當時河南、山東等北部區域地,都還在蒙古人的佔領下。
  • 爆笑阿衰:阿衰說話太難聽,大臉妹說他是烏鴉嘴,結果真的成了烏鴉嘴!
    爆笑阿衰:阿衰說話太難聽,大臉妹說他是烏鴉嘴,結果真的成了烏鴉嘴!
  • 朱重八為什麼要改名朱元璋,有何深意?
    就是說在元朝,不允許無官無職的老百姓正式取名,只能用自己的排行或者父母的年齡相加,作為名字。比如:朱元璋的祖父叫朱初一,父親叫朱五四。朱元璋親兄弟四人,堂兄弟共有八人,朱元璋排行老八。朱重八考慮來考慮去,決定改名朱元璋。這真是好名好字。璋是古代的一種玉器,「璋,剡上為圭,半圭為璋」,關鍵是這種玉器很鋒利;「元」指的就是元朝,這兩個字的解釋沒有爭議。
  • 明朝建立後,陳友諒的後人去哪了?朱元璋:在水中生活,不得上岸
    自古以來,成王敗寇乃是世間常態,在交戰的過程中,或許兩方都是勢均力敵的對手,但是當結局已定之時,失敗者將成為案板上的魚肉,隨意為對手所處置,比如陳友諒便經歷了這樣的事情,就連他的後人,都因此而遭殃。
  • 明朝第一開國猛將,死後封侯,朱元璋令畫師繪製身穿龍袍的全身像
    無獨有偶,一千多年後,一位叫朱元璋的遊僧也走了劉邦一樣的歷程。如果縱觀朱元璋長達十五年的建國曆程,你會發現他非常的求才,重才,亦能識才。無論文人抑或武士,多是用其所長,各得其所。在早年時,常遇春因飢餓從盜,聽聞朱元璋志向遠大,且即將渡江攻南京,遂投奔朱元璋。剛開始的時候朱元璋是很瞧不起常遇春,還故意問他:「汝特飢來就食耳?」(你是餓壞了才來投我的吧?),但是常遇春卻用後來的實際行動取得了朱元璋的信任。無論破陳友諒,還是攻張士誠,常遇春都會在大軍的前面與敵對戰。
  • 有人送給朱元璋一名絕色女子,一夜過後,女子被朱元璋降旨處死
    公元1358年朱元璋率領麾下大軍攻佔了婺州城,為了安撫城中百姓,朱元璋便張貼出一份告示:令軍隊不得騷擾城中百姓。但婺州城中的百姓大多不認識字,並不知道告示上寫的是什麼。就在百姓竊竊私語的時候,人群中的蘇坦妹向百姓宣講了告示所要表達的意思。結果這一幕正好被李文忠和胡德濟看到了,兩人被這位女子的美貌給驚呆了。
  • 朱元璋問相士還能活多久,相士剛說完就人頭落地!
    由於古代的科學技術不發達,所以大多數人們瘋狂迷信於佔卜一說,於是不少佔卜家神算子應運而生,當然有的是斂財的江湖騙子,有的則是有點真東西的。他們可以從一個人的面相,看出其以後的成就。我們熟知的劉伯溫是明朝的相術大師。其實在明朝,還有一位相士也十分出名,早在朱元璋開始起兵的時候,他就預言到朱元璋以後會做天子。
  • 朱元璋有多麼的「重武輕文」?看完他冊封的公、侯就明白了
    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應天府(今南京市)登基稱帝,年號「洪武」,正式建立了大明王朝。在朱元璋稱帝前,他已經派出徐達、常遇春率領北伐大軍收復中原。洪武元年八月,北伐大軍攻克元大都,元順帝在城破前倉皇逃出大都,往漠北逃竄,元朝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