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江西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運用3D技術將平面影像數據重建成三維仿真模型進行觀察的實錄畫面在網絡上引發關注。視頻立體、多角度地展示了新冠病毒攻擊人體肺組織從輕症到重症的過程!
視頻來源:江西日報
從新聞視頻中可以看到,病毒攻擊範圍被以亮綠色鮮明標示,能直觀地顯示普通型和重症型新冠肺癌的影像學變化、看清幾乎每一個肺葉的受累情況;而在模擬內鏡模式下,我們仿佛能夠跟隨一支內鏡「深入」支氣管,找到藏在肺裡被病毒「啃噬」的病灶!
和我們常見的一張張傳統CT斷層圖像不同,基於平面影像進行3D還原後的畫面更為直觀,醫生可以更直接、更準確地評價治療效果、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所依賴的這一醫學影像三維後處理系統名為SYNAPSE3D,它之所以能夠實現患者各種器官的「快速識別」和「一鍵提取」,是因為軟體中所搭載的「識別引擎(Image Intelligence )」,這一識別技術其實源自於其開發企業富士膠片在照片領域80餘年經驗積累研發出的獨家「人臉識別」技術!
富士膠片曾經憑藉製造膠片所必須的各類硬核製備技術而成為影像巨頭,而它其實還有一大強項就是——影像分析。它的Image Intelligence 技術「一隻手」能提供更懂用戶需求的數位相機和影集、帶來穩定可靠的色彩管理;「另一隻手」則孕育更高端智能的影像後處理產品。
通過將Image Intelligence 技術、醫學與網絡技術的結合,SYNAPSE 3D實現了快速精準的模擬,曾連續三年在MICCAI評測(The Medical Image Computing and Computer Assisted Intervention Society)中獲得支氣管全自動提取精度世界第一名、冠狀動脈全自動提取完整度世界第一名、低密度斑塊自動識別準確率世界第一名的殊榮,在全球範圍贏得用戶信賴和口碑。
快速精準提取器官 助力病灶診斷
據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胸外科魏益平主任介紹,該院近期首次嘗試將SYNAPSE 3D用於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的病情評估,應用表現準確而高效:「第一,它能三維立體地展示出病變情況,直觀了解新冠病毒是如何攻擊人體的肺部;第二,可以通過定期複查CT,來動態觀察病毒攻擊範圍的變化,為後續診療方案調整提供參考依據。」
在SYNAPSE 3D系統下,醫生可快速地對器官、骨骼等的位置、大小及其相互位置關係進行識別,將平面的醫學影像數據智能地轉換為立體的3D器官模型。只需用滑鼠拖動旋轉即可360度觀察模型,甚至能夠拆分、整合、部分隱藏、放大縮小,幫助醫生快速找到病灶所在並作出分析。
針對肺部疾病的診斷,SYNAPSE 3D提供了專業的肺結節成分量化分析、COPD自動分析、自動肺大皰量化分析等強大的數據分析功能,結合影像學分析,綜合提高肺部疾病的診斷精準度。
可視化模擬手術 降低手術風險
除了助力病灶「診斷」,該系統還可以模擬進入器官內部觀察的過程,進一步支持病灶的「治療」!
正如魏益平主任在採訪中所介紹的,在運用到新冠病毒肺炎診治之前,SYNAPSE 3D在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胸外科主要用於肺癌手術方案設計,其搭載的多種工具和模塊能提供可視化的手術模擬,提高手術精準度,降低手術風險。
在內鏡介入手術上,利用虛擬支氣管鏡工具,能夠搜尋從支氣管到肺部病灶的最佳路徑,是胸腔內科醫生的得力助手。同時,該工具還能沿著擬合路徑模擬虛擬支氣管鏡的檢查過程,從而在複雜的創傷性檢查之前就能進行可視化的模擬。
而針對肺切除手術,利用SYNAPSE 3D系統搭載的相應模塊,可以基於增強CT圖像對肺實質、肺動脈、肺靜脈、氣管以及周邊區域進行三維重建,自動提取肺內血管及周邊組織的位置關係,全自動計算病灶所在區域和體積,幫助醫生進行肺切除手術的術前模擬。
目前SYNAPSE 3D針對不同的臨床需求提供豐富的解決方案,應用在包括神經、心臟、呼吸系統、消化系統、腫瘤、血管、核醫學等不同領域,為醫生提供便捷精準的診療支持,助力患者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