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重磅|胚胎編輯試驗可導致染色體丟失,易位等副作用

2020-11-23 騰訊網

iNature

糾正人類胚胎中的致病突變具有減輕遺傳疾病負擔,並改善對具有致病突變的夫婦進行替代胚胎選擇的潛力。

2020年10月29日,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Dieter Egli團隊在Cell 在線發表題為「Allele-Specific Chromosome Removal after Cas9 Cleavage in Human Embryo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評估了在EYS位點的父系染色體(該染色體攜帶移碼突變導致失明)上引入Cas9誘導的雙鏈斷裂(DSB)的修復結果。

該研究顯示最常見的修復結果是微同源介導的末端連接,這發生在合子的第一個細胞周期中,導致胚胎的閱讀框非鑲嵌式恢復。值得注意的是,大約一半的斷裂仍未修復,導致無法檢測到父本等位基因,並且在有絲分裂後,失去了一個或兩個染色體臂。相應地,Cas9脫靶切割由於兩個等位基因的切割而導致染色體損失和半純合插入缺失。這些結果證明了操縱染色體成分的能力,並揭示了人類胚胎突變校正的重大挑戰。

2020年10月7日下午,諾貝爾獎化學獎授予了基因編輯領域的兩位先驅。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Doudna)和德國馬普感染生物學研究所教授埃馬紐爾·夏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獲得2020諾貝爾化學獎,獲獎理由是 「發明了一種基因組編輯的方法」。

杜德納是基因組編輯技術變革的先驅。2015年將盡的時候,她撰文回顧了飛速發展的CRISPR–Cas9如何猝不及防地將她捲入一場倫理學風暴。在許多個不眠之夜後,她決定走出舒適的純科學研究,步入公開場合引導人們深思技術帶來的倫理和社會後果。然而,正如她所擔憂的,基因編輯嬰兒於2018年年底誕生了。

雙鏈斷裂(DSB)刺激同源DNA片段之間的重組。有針對性地引入DSB,然後進行重組,可以對模型生物和細胞系中的基因組進行精確修飾,並且可能對糾正人類生殖細胞中引起疾病的突變有用。DSB發生在減數分裂期間,並且通過同源染色體之間的重組而修復,從而確保了後代的基因組傳遞和遺傳多樣性。同源物之間的重組被認為在有絲分裂細胞中很少見,但最近被認為在受精卵中是有效的:在父系染色體上致病突變位點的DSB導致該突變的丟失,因此,植入前的胚胎僅攜帶母體野生型等位基因。

推測消除是通過使用母體基因組作為修復模板而發生的,從而導致看起來像是對父系染色體上的病原性突變的有效校正,而沒有鑲嵌現象。這與以前的研究中經常發生的鑲嵌現象相反,在先前的研究中,同一胚胎的不同細胞攜帶著各種已編輯和未編輯的等位基因。

文章示意圖(圖源自Cell )

如果證實,利用同源重組通過缺乏嵌合體進行病原突變的校正,將比其他方法具有主要優勢,因為它不需要引入外源核酸,並且僅限於人類中已經存在的等位基因。然而,已經提出了對結果的替代解釋,包括通過缺失,染色體丟失或易位導致的父本等位基因的丟失。因此,關於DSB在人類胚胎中的結果,仍然存在許多問題。

該研究評估了在EYS位點的父系染色體(該染色體攜帶移碼突變導致失明)上引入Cas9誘導的雙鏈斷裂(DSB)的修復結果。該研究顯示最常見的修復結果是微同源介導的末端連接,這發生在合子的第一個細胞周期中,導致胚胎的閱讀框非鑲嵌式恢復。

值得注意的是,大約一半的斷裂仍未修復,導致無法檢測到父本等位基因,並且在有絲分裂後,失去了一個或兩個染色體臂。相應地,Cas9脫靶切割由於兩個等位基因的切割而導致染色體損失和半純合插入缺失。這些結果證明了操縱染色體成分的能力,並揭示了人類胚胎突變校正的重大挑戰。

聲明:本文來源「iNature」,文章轉載只為學術傳播,如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繫我們, 我們將及時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Cell重磅 | 賀建奎進行的胚胎編輯試驗可導致染色體丟失,易位等副作用
    相應地,Cas9脫靶切割由於兩個等位基因的切割而導致染色體損失和半純合插入缺失。這些結果證明了操縱染色體成分的能力,並揭示了人類胚胎突變校正的重大挑戰。DSB發生在減數分裂期間,並且通過同源染色體之間的重組而修復,從而確保了後代的基因組傳遞和遺傳多樣性。同源物之間的重組被認為在有絲分裂細胞中很少見,但最近被認為在受精卵中是有效的:在父系染色體上致病突變位點的DSB導致該突變的丟失,因此,植入前的胚胎僅攜帶母體野生型等位基因。
  • Cell:賀建奎進行的胚胎編輯試驗可導致染色體丟失,易位等副作用
    該研究顯示最常見的修復結果是微同源介導的末端連接,這發生在合子的第一個細胞周期中,導致胚胎的閱讀框非鑲嵌式恢復。值得注意的是,大約一半的斷裂仍未修復,導致無法檢測到父本等位基因,並且在有絲分裂後,失去了一個或兩個染色體臂。相應地,Cas9脫靶切割由於兩個等位基因的切割而導致染色體損失和半純合插入缺失。這些結果證明了操縱染色體成分的能力,並揭示了人類胚胎突變校正的重大挑戰。
  • 「Cell」重磅!賀建奎進行的胚胎編輯試驗可導致染色體丟失,易位等副作用
    相應地,Cas9脫靶切割由於兩個等位基因的切割而導致染色體損失和半純合插入缺失。這些結果證明了操縱染色體成分的能力,並揭示了人類胚胎突變校正的重大挑戰。DSB發生在減數分裂期間,並且通過同源染色體之間的重組而修復,從而確保了後代的基因組傳遞和遺傳多樣性。同源物之間的重組被認為在有絲分裂細胞中很少見,但最近被認為在受精卵中是有效的:在父系染色體上致病突變位點的DSB導致該突變的丟失,因此,植入前的胚胎僅攜帶母體野生型等位基因。
  • CRISPR/Cas9編輯人類胚胎可能導致大片段突變
    同源染色體之間的重組被認為在有絲分裂細胞中並不常見,但最近被認為在受精卵中是有效的:父系染色體上致病突變部位的DSB會導致突變的丟失,以至於所產生的植入前胚胎中約有一半只攜帶母體野生型等位基因。人們推測這種消除是通過使用母體基因組作為修復模板而發生的,結果似乎是在沒有馬賽克的情況下有效地糾正了父系染色體上的致病突變。
  • 染色體平衡易位能生出正常孩子嗎?
    有的女性在懷孕後總會出現不明原因的反覆流產、胎停育、生化妊娠,去醫院檢查卻被告知並沒有發現生殖系統疾病,完全不清楚是哪裡出了問題,直到做了染色體檢查,才知道原來是染色體平衡易位在搗亂。 染色體檢查是不孕不育患者必查的項目之一,愛嗣在後臺有時會收到染色體異常導致流產的患者諮詢。
  • CRISPR編輯人類胚胎有高風險—導致染色體大段甚至整體缺失
    此外,今年發表於bioRxiv的文章指出,人胚胎中利用CRISPR-Cas9技術進行基因編輯常會導致染色體大片段缺失,這讓人們對Nature一文的結果有更多疑慮,也更為擔心CRISPR技術的安全風險【5】。
  • 愛寶來:大人染色體異常沒有事,為什麼胚胎染色體異常就有問題?
    這兩對染色體中各有1條染色體是正常的,而另一條是異常的。受精時,如果染色體平衡易位患者提供的染色體都是正常的,那麼胚胎就正常,發育成一個健康的孩子,如果其提供的染色體中有2條或1條是異常的,則形成的胚胎有染色體不平衡,就容易胎停流產。
  • 基因編輯會導致胚胎染色體嚴重混亂
    是否應該編輯人類胚胎來預防遺傳病的爭論一直在持續。這之所以有爭議,是因為這樣做會對基因組造成了永久的、可遺傳的改變。「如果把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活動比作是太空飛行,那麼最新的研究相當於把發射臺上未起飛的火箭給炸了。」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研究基因編輯的Fyodor Urnov說。
  • 3項背靠背研究:對人類胚胎進行基因編輯,會導致染色體嚴重混亂
    其使用CRISPR–Cas9對胚胎進行POU5F1(該基因在成人組織中的異常表達與腫瘤發生有關)基因突變後,觀察到編輯後的細胞中雜合性喪失。在18個經過基因組編輯的胚胎中,約22%出現了意外的基因組編輯結果。該細胞跨越目標靶位點POU5F1以外的區域,以及POU5F1基因所在的6號染色體的片段均存在缺失和重排,影響了POU5F1周圍大量的DNA片段。
  • DNA十字架結構導致染色體易位
    新華網東京3月13日電(記者藍建中)日本藤田保健衛生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報告說,他們發現DNA一種特殊的十字架結構會導致染色體易位。這一發現有助於弄清染色體易位導致的白血病、不孕症等疾病的發病過程。  染色體易位是指兩條非同源染色體同時發生斷裂,一條染色體的片段移至另一條染色體的斷端後,連接形成新的染色體。
  • 基因編輯可能導致人類胚胎染色體嚴重混亂—新聞—科學網
    編輯人類胚胎來預防遺傳病的安全爭論一直在持續,因為這樣做會對基因組造成永久、可遺傳的改變。「如果把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活動比作是太空飛行,那麼最新的研究相當於把發射臺上未起飛的火箭給炸了。」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研究基因編輯的Fyodor Urnov說。 2015年,研究人員在實驗室首次使用CRISPR編輯人類胚胎。
  • 第三代試管嬰兒:胚胎染色體形成原理與異常原因
    海外第三代試管嬰兒作為一種移植前基因篩查診斷技術,其能全面檢測囊胚的23對染色體是否異常,診斷出274種遺傳病,將後代健康把控在孕前,於存在染色體異常或有家族遺傳病史的患者不失為一種優生手段。但是,對於夫妻雙方染色體均正常的家庭,通過基因檢測卻發現胚胎染色體異常率很高,總讓大家十分意外,百思不得其解。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 夫婦雙方染色體平衡易位 誕出第三代試管嬰兒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陳娟、馬婷婷)8月3日,筆者從十堰市人民醫院獲悉,夫婦雙方染色體平衡易位第三代試管嬰兒誕生,出生後體格檢查和遺傳學驗證結果證實為健康男嬰。患者與生殖醫學中心醫務人員合影。
  • 基因編輯遭遇前所未有危機?人類胚胎基因編輯容易造成染色體混亂
    此外,可能會在目標區域之外雙向擴展,從而導致雜合性(LOH)大量丟失。該研究表明,基因轉化和NHEJ是植入前人類胚胎中的兩種主要DNA DSB修復機制。儘管基因轉換可用於基因校正,但廣泛的LOH帶來了嚴重的安全隱患。
  • 三代試管嬰兒胚胎染色體篩查
    如果哪一號染色體只有1條或者3條(三體),就是染色體數量問題。染色體數量異常導致的遺傳病有上百種,典型的如21三體即唐氏綜合症、18三體愛德華症、 13三體綜合症帕套症、 5p綜合症貓叫綜合症、特納氏綜合症、克氏綜合症、兩性畸形等。
  • 做第三代試管嬰兒胚胎染色體異常檢出率高的原因是?
    精子和卵子成熟過程中會發生減數分裂,此時染色體從兩倍體變成單倍體,然後在精卵結合的過程中重新組合成兩倍體。如果減數分裂或者精卵結合過程出現錯誤,胚胎的染色體就會發生數目或結構上的變異。這種情況不是遺產導致的,而是精卵分裂和結合過程中產生的,所以即便夫妻雙方染色體正常,胚胎染色體也不一定正常。
  • 專家視角丨田瑛教授:反覆妊娠丟失的遺傳諮詢
    染色體異常 據大數據統計,發生早期自然流產的人群中,約5%有染色體異常,而約2%-5%的反覆妊娠丟失夫婦中,至少一方有染色體結構異常。流產發生的時間越早,胚胎染色體異常的發生率越高,所佔比例約45%。
  • 全球首例夫婦雙方染色體平衡易位第三代試管嬰兒誕生
    C女士和M男士是沒有親緣關係的夫妻,婚後多年一直沒能懷上孩子,慕名來到十堰市人民醫院生殖醫學中心,接診專家胡玥玥副主任醫師給他們安排了助孕前優生學檢查,發現夫婦雙方都是染色體病患者:C女士發生了5號和9號染色體的平衡易位,M男士發生了1號和10號染色體的平衡易位。他們接受了遺傳諮詢師、牛津大學博士後鄧鍇副教授的遺傳諮詢。
  • 我省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有大突破 阻斷染色體平衡易位遺傳
    直到一年前,夫婦倆慕名來到邵逸夫醫院生殖中心,張松英主任團隊給夫婦倆做了外周血染色體篩查,才發現陳英丈夫1號和2號染色體發生平衡易位——這是復發性流產的主要遺傳學因素。染色體平衡易位是什麼?正常人類細胞中染色體的數量、結構是相對恆定的。當某一條染色體上有一段「搬」到另一段染色體上,就稱為染色體平衡易位。
  • 染色體平衡易位反覆流產第三代試管嬰兒實現好孕!
    視情況而定,移位可能是完全無害的,也可能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平衡易位攜帶者通常不會患有異常表型,外貌、智力和發育等通常都是正常的。當染色體發生畸變,也就是常說的染色體異常,就會影響眾多基因(單條染色體上的DNA片段)的表達和作用,破壞基因的平衡狀態,妨礙人體相關部位的分化、發育,會對孕育後代及寶寶健康產生嚴重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