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次編制近海大比例尺海底地形圖和地貌圖

2020-11-28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廈門12月11日電(記者 孟昭麗)記者從11日在廈門舉行的中國近海海洋綜合調查與評價專項(簡稱908專項)海底環境調查與研究學術交流會上獲悉,908專項全面更新了我國近海海底環境基礎數據和資料,首次編制了近海大比例尺海底地形圖和地貌圖。

    海底地形圖和地貌圖解釋了我國近海地形地貌特徵的分布變化規律,以及各種地形地貌形態、結構、成因類型,這些成果將為我國近海開發、國防安全、科學研究、海洋考古等工作以及海洋交通運輸、海洋工程建設等海洋產業發展提供海底基礎測繪資料。

    國家海洋局海洋科學技術司副司長雷波表示,908專項首次在我國近海海域系統開展了海洋底質、海洋地球物理、海底地形地貌調查與研究,調查面積近60萬平方公裡,覆蓋了我國內水和領海全部海域。目前數百名海洋科學家完成了海底各個專業的調查任務,已經有110個海底調查任務通過驗收。

    通過此次海底底質調查,還首次編制了我國近海大比例尺沉積物類型圖,詳細闡明了我國近海沉積物的分布規律、控制因素、古環境演化特徵,初步闡述了懸浮體變化規律和重金屬元素的分布變異規律,為海域使用管理、海底工程建設、海洋減災防災等提供了基礎數據和科學依據。

    據了解,此次調查還填補了我國陸地與邊緣海之間的調查空白,揭示了我國近海的構造和沉積地層分布格局,闡述了第四紀以來的活動構造和凹陷沉積中心的變化趨勢,這些成果對海洋油氣與礦產資源勘探、海洋防災減災以及國防建設等方面具有重要價值。

    908專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投入最大、參與人數最多、調查範圍最廣、採用技術手段最先進的一項重大海洋基礎工程,包括近海海洋綜合調查、近海海洋綜合評價、「數字海洋」信息基礎框架構建3大基本任務,歷時7年,總投資超過20億元。專項實施目的是查清中國近海資源環境的基本現狀,為國家決策服務、為經濟建設服務、為海洋管理服務。

相關焦點

  • 我國首次編制近海大比例尺海底地形地貌圖
    本報訊 近日,記者從以海底環境調查與研究為主題的「我國近海海洋綜合調查與評價」專項(908專項)成果學術交流會上獲悉,908專項通過海底環境調查研究,對我國近海海洋沉積、地形地貌、地球物理特徵和演變規律有了系統認識,首次編制了我國近海大比例尺海底地形圖
  • 中國九成沿海城市不同程度缺水 近海海域汙染大
    本報訊 昨天,「我國近海海洋綜合調查與評價」專項(簡稱908專項)總驗收會議在京召開,會議對專項取得的各項成果,包括新測的我國海岸線總長度,近海水資源、漁業資源整體狀況以及近海的環境特徵進行了驗收發布。
  • 海底地形圖是怎樣編制的?
    網友風去海溪提問:我一直有個疑問,海底地形圖是怎麼編制出來的?不可能是人下去測量,那用的什麼儀器呢?海底地形測量是按一定程序和方法,將海水覆蓋下的海底地形及其變化記錄在載體上的測繪工作。這是陸地地形測量在海洋區域的延伸,內容包括:水深測量、海上定位測量、海洋底質探測和海底地形圖繪製等。
  • 把專題地圖做到火星上去——訪《火星風沙地貌圖》主編董治寶教授
    「「風沙地貌圖對地貌學的研究很重要,可以全面展示風沙地貌類型、分布規律和發育環境,為深入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董治寶說。在風沙地貌研究中,由於特別重視圖的編制工作,董治寶帶領團隊曾出版了《庫姆塔格沙漠地貌圖》《騰格里沙漠地貌圖》《青藏高原風沙地貌圖集》等圖集,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 我國首次獲取大範圍南極海底三維地形地貌數據
    新華社廣州4月14日電(記者 王攀)總面積近2萬平方千米、最深處超過3500米,滑鼠輕點即可將幽深的海底和平坦的坡地一覽無餘……14日,隨著科考船「海洋六號」完成深海地質、大洋礦產資源、南極科學考察並駛返廣州,我國首幅大面積南極海域海底近三維地形地貌高精度「地圖」正式亮相,這也是我國首次在南極開展大範圍、立體式的多波束海底地形探測
  • 面對海量信息的大地貌學研究
    將這些宏觀的地貌特徵比較完美地用圖形表現出來,真實地反映地球表面的複雜現象和演化過程,這是我國科學家和其他國家的科學家與科學組織共同努力跨學科跨國界多年合作的結果。 兩圖研製的過程中注意吸取相關地球科學的多種研究成果。其中,地形學數據來自1∶500萬世界地形圖和中國與前蘇聯等一些國家編制的1∶1000萬或更小比例尺的地形圖,包括美制的海底形態圖。
  • 《火星風沙地貌圖》出版發行
    2020年7月23日12點41分左右,我國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並成功進入預定軌道。「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在此之際,《火星風沙地貌圖》由西安地圖出版社出版發行,與各位讀者見面。本圖由陝西師範大學副校長董治寶教授主編,是國內首幅以展示火星風沙地貌為主要內容的專題地圖。
  • 蛟龍號獲海底三維地形圖 靜止定位精度2釐米
    這就要求「蛟龍」號在有限的時間內,既要完成超短基線試驗和長基線試驗任務,又要完成試驗性科學應用下潛和常規調查作業。這對現場決策和多部門組織協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科學家首次下潛。本航段首次搭載科學家下潛,下潛的科學家涉及地質、生物等專業,幾乎沒有工程技術背景。這對於剛剛完成海試任務的「蛟龍」號來說,又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四是作業海區環境異常複雜。
  • 測繪知識常識十二:什麼是地形圖,地形圖分幅與編號?
    設圖上一段直線長度為d,相應實地的水平長度為D,則該圖的數字比例尺為d/D=1/D或d=1/M或寫成1:M,其中M為比例尺分母。M愈大,比值愈小,比例尺愈小;相反,M愈小,比值愈大,比例尺愈大。可以利用上式,根據圖上長度和比例尺求實際長度,也可根據實際長度和比例尺求圖上長度。
  • 常見的地形圖比例尺竟然這麼有內涵!
    地形圖是我們平時作業中必不可少的基礎圖紙,不同行業、不同性質的工作所用到的地形圖比例也不盡相同。當大家在接觸地形圖的時候,不知是否思考過:標準的地形圖比例有多少種?每一種比例的地形圖用處何在?不同比例的地形圖有何技術內涵?
  • 下載 | dwg地形圖圖例匯總,測繪人識圖繪圖必備
    (topographic map)指的是地表起伏形態和地理位置、形狀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圖。具體來講,將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按水平投影的方法(沿鉛垂線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並按一定的比例尺縮繪到圖紙上,這種圖稱為地形圖。如圖上只有地物,不表示地面起伏的圖稱為平面圖。平面地形圖又分為等高線地形圖和分層設色地形圖。
  • 2019中考地理複習指導之比例尺的判讀和應用
    地理複習指導之比例尺的判讀和應用 一、比例尺的判讀規律 1.比例尺大小的判讀 比例尺的大小,就是比值的大小。比例尺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就越大。 2.比例尺大小與實際範圍、內容詳略的判讀 ①同樣範圍:比例尺越大,圖幅面積越大,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圖幅面積越小,內容越簡略。 ②同樣比例尺:範圍越大,所佔圖幅越大。 ③同樣圖幅:比例尺越大,地圖表示實地範圍越小,內容越詳細,精確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則表示的實際範圍越大,內容越簡單,精確度越低。
  • 【收藏】地形圖圖例匯總,測繪人識圖繪圖必備(可下載)
    地形圖(topographic map)指的是地表起伏形態和地理位置、形狀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圖。
  • 地形圖圖例匯總,測繪人識圖繪圖必備(含dwg版下載)
    地形圖(topographic map)指的是地表起伏形態和地理位置、形狀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圖。具體來講,將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按水平投影的方法(沿鉛垂線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並按一定的比例尺縮繪到圖紙上,這種圖稱為地形圖。如圖上只有地物,不表示地面起伏的圖稱為平面圖。平面地形圖又分為等高線地形圖和分層設色地形圖。
  • 我國科考成果:首獲大範圍南極海底三維「地圖」
    我國科考成果:首獲大範圍南極海底三維「地圖」 原標題:   據新華社廣州4月14日電(記者 王攀)總面積近2萬平方千米、最深處超過3500米,滑鼠輕點即可將幽深的海底和平坦的坡地一覽無餘……14日,隨著科考船「海洋六號」完成深海地質、大洋礦產資源、南極科學考察並駛返廣州
  • 我國首次開展深海底聲學特性參數測量
    本報訊(記者 王 晶) 6月29日,《中國海洋報》記者從青島海洋國家實驗室獲悉,在剛剛結束的「向陽紅01」科考船第四次海試航次中,深海可視化液壓貫入式海底沉積聲學原位測量系統成功完成了3000米級海試,在南海北部水深分別為1880米、3018米、3021米和3036米的4個站位獲取了海底沉積物的聲學特性數據,並取得高清海底視頻影像等輔助資料。
  • 中國地形圖
    圖1   中國地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