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演通論》所謂的遞弱代償根本解釋不了人類文明

2021-01-11 說客不言

王東嶽《物演通論》所講的核心思無非是:西學是對國學的解釋。遞弱代償無非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包裝,引入進化論加以混雜而成的另類。解決不了任問題,最多是給那些沒時間讀書,不願讀書的人普及一下哲學名詞與一些原理,沒有什麼創新,故弄玄虛而矣。

於人而言,世界一切都是人認知的結果,人沒了,認知消了,世界客觀主觀沒什麼區別?所以說一切知識都是主觀世界作用的結果,都是虛無的。而康德要做的事情就是證明主觀世界的認識,思維邏輯也是有客觀形式的。無論你死了還是出生,人的理性之上存在一個「先驗」在支配人的一切認知,是早就規定好了的。你之所以會認為一加一等二不是你的經驗認識的結果,也不是你邏輯思維的結果,是理性之上的先驗規定了你必須這樣思考。

哲學思想是純粹的抽象,不能也不可用進化論這種實用主義的理論去推翻一種更高級的抽象,這是不純粹的,結果只能是狹隘的。比如將具體的人抽像出其共有屬性與行為就變為類,人類。我們不能用個別人種的個別屬性與行為代替人類的行為與屬性。哲學是形而上之學,要推翻一種哲學思想就要比其更上上之,而不是下下之。如果不這樣做了,那就是實用主義那套。《物演通論》所謂的遞弱代償就是這樣一種實用主義。

康德提出「先驗論」起先是解決了休謨對理性主義的責難,結果卻是將西方哲學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脫離了經驗、直觀範疇,從此哲學才真正獨立成學科,純粹哲學。王東嶽講的東西不是哲學,東拼西湊的東西,只是經驗之談,是偽科學的。

相關焦點

  • 難懂的《物演通論》
    宇宙演運即造成物類衰變,生物進化就導致種系殘弱,文明前行則促進入寰危機;精神增益是載體趨弱的反比變量,信息擴張是物演分化的邊際效應,知識拓展是背離本真的天然尺度;社會結構是自然實體結構的一脈延伸,文明現象是生物智質代償的後續惡果,歷史進步是人類自取禍殃的必由之路。
  • 從遞弱代償原理看病毒演化(下)
    從遞弱代償原理看病毒演化(下)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智慧財產權推薦閱讀書單:倫道夫·M·尼斯《我們為什麼會生病》,卡爾·齊默《病毒星球》,理察·道金斯《自私的基因》,尤瓦爾·赫拉利《未來簡史》,王東嶽《物演通論》,理察·普雷斯頓《血疫》。
  • 遞弱代償原理正確嗎?適合於人類歷史嗎?為何產生那麼大的爭議?
    遞弱代償原理出自《物演通論》,是王東嶽所著,分為三卷:自然哲學論、精神哲學論、社會哲學論。這本書論證了三個原理:遞弱代償衍存原理、感應屬性增益原理、生存性狀媾合原理。從這個介紹可以看出,《物演通論》這本書是作為哲學著作出版的。遞弱代償原理是這本書三大原理之一,且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理論。整本書都是為了論證這個原理而展開的。
  • 超級社群主網際網路日誌:物演通論
    最早接觸物演通論是混沌大學推薦,那個時候聽東嶽老師課程,被先生淵博的知識折服,真乃天人,先生說:《物演通論》正是在中國古代天人合一和西方哲學思辨的結合。這本書告訴我們,在宇宙進化過程中,越原始,越低級的物質或物種存制度越高,越高級,越進化的物質或物種,存在度反而越低。
  • 遞弱代償原理錯在哪裡?論生物演化和文明進步的需要與目的
    本文是上篇發文《遞弱代償原理正確嗎?適合於人類歷史嗎?為何產生那麼大的爭議?》的續寫。四個月之前的發文,依然不斷地有讀者評論。大部分的讀者都認為上篇發文是在批判,實際上並不是。上篇發文只是從關係與價值的角度論述了遞弱代償原理的適用領域,介紹了《物演通論》這本書的價值所在。
  • 《物演通論》
    而《物演通論》就是將既往哲學、生物學、社會學、甚至博物學,以當代大信息量為基準,重新整頓翻新,建立一個歷史從未有過的思維高度而且為未來提供全新的基礎理論的一本哲學大作.可以說,如果你真正研究讀懂了物演通論這本書,你完全可以俯視西方的一切哲學書,看懂任何哲學書再也沒有任何難度.接下來我們來看看王東嶽先生的物演通論解決了以往那些認識論、精神論的問題?
  • 淺評王東嶽的《物演通論》
    如果你對繽紛複雜的世界思緒混亂,如果你對人類社會找不到美感,那麼請讀《物演通論》。第一,物演通論的大概內容為什麼叫《物演通論》,因為他講的是宇宙存在的演化進程,而物質是演化的載體。書的內容用最簡單的話來說就是:從宇宙的初始狀態開始到人的誕生,這中間究竟是怎麼發生的過程,以及從中導出一個規律——遞弱代償原理。再複雜一點來說,從宇宙爆炸的「奇點」開始,等一下,「奇點」好好的,怎麼會爆炸呢?是因為它失去了原有的存在能力,必須以另外一種方式生存,而爆炸是通往另一種存在方式的行為方法。
  • 從遞弱代償的爭論中想到的
    02 行動是突破認知邊界的開端為了理解王東嶽的理論,我專門花了一天時間去理解「遞弱代償」,他的《物演通論》是沒時間去細讀了,只能從早幾年羅胖給他站臺的文章中去理解,同時我又再去複習了一把波普爾的證偽理論,才知道波普爾的理論也有局限,同樣又有了收穫。
  • 王東嶽:「遞弱代償」剽竊《道德經》,矇騙誤導也能成大師?
    文丨阿硬本不打算寫這個話題,直到前兩天看到有文章說王東嶽是學術騙子,反而遭到網友痛罵。一說王東嶽的不好,有些人就會情緒失控,仿佛穆斯林看到安拉被侮辱要拼命一般。王東嶽在百度百科上的簡介是這樣的:「男,筆名「子非魚,獨立於任何黨派和學術機構之外,無固定職業,無確定職稱,自由學者。著有《物演通論》等。」
  • 如何才能讀懂王東嶽的《物演通論》這本書?
    要想讀懂王東嶽的《物演通論》首先我們得知道《物演通論》是一本哲學書不是科學書。科學是討論具體問題的,哲學是討論宇宙終極問題的。其次必須要對此前的哲人所討論的問題有所了解。第三此書只是對「遞弱代償原理」的證明證明僅指純邏輯證明。
  • 王東嶽的遞弱代償和達爾文的進化論是對立的兩種觀點嗎?
    《物演通論》王東嶽王東嶽先生讀大學期間讀的是醫學,他偶然讀到一篇醫學文章討論的是生物滅絕問題,但是這篇文章沒有結論,但是字裡行間暗示越高級的物種死滅速度越快從這個假設出發。根據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E是能量,M是質量,C是光速,光速不變,質量和能量是一回事可以相互轉化。
  • 封殺王東嶽,禁讀《物演通論》?「人文存亡之道」的基礎理論?
    封殺王東嶽,禁讀《物演通論》?「人文存亡之道」的基礎理論?這兩句針鋒相對的話是不是很令人驚悚?聽我細細道來。我先在一個論壇看到一個很驚悚的標題:封殺王東嶽,禁讀《物演通論》。忍不住拜讀了一下。說的內容大致如下。
  • 用「遞弱代償」理解網際網路的28個現象和終局
    我認真看完《物演通論》,可以確定這是一本很有思想的書,從中學到了很多,而「遞弱代償」則是這本書的核心思想,該理論很龐大,能夠解釋世界上諸多現象,網際網路現象也同樣被包括在其中。不過我並不喜歡這個理論,過於冷酷理性,欠缺了某種人道精神,但儘管如此我依然尊重思想,也希望透過這個思想再一次來解讀網際網路。
  • 困擾西方哲學幾百年的康德二律背反被王東嶽的物演通論消解
    那麼基於王東嶽的物演通論,我們來看看這些悖論究竟是如何被消解的. 所以在縱向的遞弱代償存在論模型下,第二個背反定律消解.>1、作為後衍存在的世界在縱向衍存進程中是有元因的,是遞弱代償的存在性自行滾動展開的必然結果,即縱向上存在的世界有其縱向必然性,而康德為什麼提出?
  • 遞弱代償錯了,我們活著為什麼?
    這就做代償。人類文明也同樣在這個規律之中,貌似越來越強,但是個體依賴性越來越大,總體生存度越來越低。遞弱代償論首先給生物的存在設定了前提,為生存度而來,生物為求存是遞弱代償論的起點。生物是在求存嗎?否!任何生物都只有一個目的,求感知。求可能的最大限度的感知才是生物的本能和目的。
  • 知乎網友懟王東嶽《物演通論》,我就不服
    雖然沒有看王東嶽前輩的《物演通論》,百科了一下這本書和相關資料。知乎上「眼尖」的網友評論:劉德華第一梯隊的大神水平果然是高啊。另一位網友:不知道他是真不知還是假不知,80年代前普裡戈金一伙人的遠平衡熱力學比他這個應該深刻多了。更有甚者,貶其為民科或民哲。很高興看到你們這幫師爹炮轟真正的哲學家,沒有爭議就沒有未來。
  • 何為「遞弱代償」?為何說文明是一場災難?
    作者聲明:本文思想啟發於王東嶽先生的遞弱代償理論,原創不易,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我們的普通意識形態認為,生存能力越強,其存在度就越高。比如說人,在地球上是能力最強的生物,站在食物鏈頂端,所以人類的存在度是最高的,也就是說人類會比其他低級動物存活的時間更長,會陪伴地球直到地球滅亡。
  • 如何閱讀物演通論
    下面是我對如何閱讀物演通論的一些看法。我從2012年開始研究王東嶽先生的物演通論,到如今也有好幾年了。先生曾講,讀書=與作者對話。為什麼說讀書的本質是對話呢?從表面上來看,我們讀書,讀的是文字,文字的本質是什麼?文字的本質=語言的延伸=思想的延伸所以我們讀書讀的是思想。
  • 王東嶽的「遞弱代償」原理是正確的嗎,要如何倡導科學發展?
    王東嶽的遞弱代償原理,因為把宇宙萬物都總結為一系,其眼光之大,讓人嘆為觀止。然而王東嶽的「遞弱代償原理」真的那麼神奇嗎?一起來詳細了解吧,看看到底是神奇還是荒謬!什麼是遞弱代償原理呢,王東嶽總結為:世界上所有的物種,生存強度總是呈現遞減態勢,一代比一代弱,為了保證自身能夠衍存,就會相應地增加和發揮自己續存的能力以及結構屬性。
  • 王東嶽的遞弱代嘗和達爾文的進化論是對立的兩種觀點嗎?
    ​《物演通論》王東嶽王東嶽先生讀大學期間讀的是醫學,他偶然讀到一篇醫學文章討論的是生物滅絕問題也就是說能量是不斷衰減的,而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又告訴我們質量和能量是一回事,那我們必然得出結論質量也是衰減的,《物演通論》從138億年的尺度為我們揭示不緊生物階段進化,從粒子階段就開始進化同時質量不斷衰減:粒子-原子-分子-有機大分子-單細胞--腔腸動物-脊椎索魚類-爬行動物-哺乳動物-人類。《物演通論》核心觀點:質能方程+殤增定律=遞弱代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