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對繽紛複雜的世界思緒混亂,如果你對人類社會找不到美感,那麼請讀《物演通論》。
第一,物演通論的大概內容
為什麼叫《物演通論》,因為他講的是宇宙存在的演化進程,而物質是演化的載體。書的內容用最簡單的話來說就是:從宇宙的初始狀態開始到人的誕生,這中間究竟是怎麼發生的過程,以及從中導出一個規律——遞弱代償原理。
再複雜一點來說,從宇宙爆炸的「奇點」開始,等一下,「奇點」好好的,怎麼會爆炸呢?是因為它失去了原有的存在能力,必須以另外一種方式生存,而爆炸是通往另一種存在方式的行為方法。於是有了後邊的一系列演化:夸克和基本粒子——原子——分子——無機分子——有機分子——單細胞生物——多細胞生物——植物——動物——人——精神——社會。
這個過程我只做了簡單的劃分,而書中用哲學邏輯推理,詳細說明了他的過程,他講述了越靠前的物種生存能力越強,能力越弱,代償度越低,越後演的物種生存能力越弱,越不穩定,能力越強,代償度越高。他給我最大的震撼是,原來我們的思維活動和社會制度,原來也是存在的物,這是因為人的存在度降低,已不能維持原來的存在,但又不得不去掙扎,而代償出的產物,以維繫存在。
但是越後演的產物,代償能力越強,掙扎的越厲害,破壞性越強,這讓我擔憂的是,未來「人工智慧」,就是把人的精神能力給單獨複製出來,以求存在,這必然給人類本身帶來威脅,如果人類處理得好的話,會退居幕後,可能相當於今天大熊貓的待遇,但處理不好,可能就是《三體》中「二向箔」的待遇,或者成為「人工智慧」的奴隸或材料,因為從現實來看,後演物種都把前邊的物種當能量,比如人吃羊,羊吃草,草吸取有機物,水,和光。
第二,《物演通論》的地位
《物演通論》屬於思想體系,他在哲學上屬於存在論,他比認識論和後現代哲學古老的多,作者王東嶽大師可能受東方人的思維方式的影響,從宏觀整體的角度去看待整個宇宙,得出了宇宙歷史的規律。《物演通論》也是在物演的序列裡邊,他的前一個物種是《進化論》和《道德經》,然後加上西方哲學的思辨能力,最後把哲學上「存在」問題給交代清楚,他跳出了西方人的思維怪圈,回答了西方人至今不能回答的存在的證明。
在現有的思想體系中,《物演通論》幾乎表達了宇宙的方方面面,是最宏觀的世界觀,但《物演通論》作為一種思想,偏向於「道」的範疇,我多次思考這種知識怎麼用在現實生活中,可幾乎很難找到切入點,除了在對事物發展判斷上能做出指引以外,不能實際應用,因為它支配著你,而你無法支配它。王東嶽大師說,他的書可能在兩百年以後發揮作用,這是極有可能的,因為每一個思想的誕生都屬於演化進程,而哲學書的影響往往會推遲到一二百年,因為要等待與之匹配的社會科學的進步。
第三,《物演通論》的真偽
《物演通論》的爭議很大,但在這裡我不得不說,要想推翻《物演通論》,你必須在道理上和思辨上推翻他,要想做到這一點,你必須有極高的哲學修養。
在現實中,很多人根本沒有讀過《物演通論》,就大加指責,所舉例子根本不值一駁,甚至冠以民間哲學家一說來貶低作者,那我就不明白了,民間哲學家比你專業學者讀書多,怎麼就不能比你懂了。你啥也沒弄出來,我倒是很像看到你的學說,可你的學說很淺薄。
不過任何學說終究還是要討論一番的,我就試著用比較的方法來探討一下。
從《進化論》的角度來說,他導出的規律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個理論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確的,因為生存下來的都是適者,你看不到不適者,你找不到反例,但是《進化論》中的進化動機是競爭,認為競爭能力強大的會活下來,可是恐龍的競爭能力強,但滅絕了,鯨魚在海裡沒有天敵,但岌岌可危,貓吃鼠類,但鼠類比貓多得多,這些問題在《進化論》上不能解決,《進化論》沒有看到,低級物種在質量上比高級物種多很多,也就是說在質能上基本粒子比原子多,原子比分子多,分子比有機物多,有機物比生物多,可見競爭能力弱的反而越多。因此,《進化論》不能說明問題的全部。
從神學的角度來說,這個世界是上帝創造的,由於他超越了「奇點」的理論範疇,不能在人的認知上進行證明,所以在思辨上無法和哲學溝通,但在物種的演變上,生物學家能找到明確的進化鏈條,因此不能說是上帝的行為所致,但不妨礙說有第一因的存在,神學裡一直探討第一因,但似乎《物演通論》的弱化或殘化,就是第一因。因為他是萬物演化的動力。
從佛學的角度來說,派生世界的動因是「業」,佛教有一個比現實宇宙更宏觀的世界,這個世界由「四大」組成。佛教認為我們的這個世界是「空」,他解剖世界物質說人能看到最小物質是「塵」,再小一個級別是「微塵」,然後是「臨虛塵」,最後是「虛空」,這與現代物理學所說的基本相同,到了最小的單位,只是一幀一幀的畫面組成,也就是說,我們的世界是無中生有。而人出現在人道的世界,是因為你業力的原因,感召而來。可見,佛教所說的世界完全是從精神上探討的,他把世界比喻成「夢」和「幻」。而《物演通論》是綜合了精神,物質,感知能力,來探討世界的存在,他更接近人所能知的範疇。
《物演通論》是一部偉大的著作,豐富了中國文化知識,作者的思辨能力和思辨方式,給普通中國人帶來了新的認知。希望中國在發展的道路上,能夠出現更多像王東嶽這樣的大師,這種新的思想體系,能夠保證中國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