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帶家裡小朋友在華東師範大學,參加數學夏令營活動。前些日子盧說數學的粉絲達到一萬多了,作為一個由個人零敲碎打堅持寫下來的原創數學公眾號,很感謝大家的支持。和大家說說我的見聞吧。
上午聽了陳大康教授介紹《數學與文化》。記錄了一些他的觀點:
本科生四年的數學訓練,目的是讓你能夠發現模模型,總結模型,並根據模型解決問題。
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都是模糊的概念,不是精確概念。精確概念用排中律,模糊概念不能用排中律。
討論《金瓶梅》獨創還是改編,沒有意義,因為這兩個概念也是模糊的概念。
紅樓夢裡面的女權思想是從《平山冷燕》和《玉嬌梨》裡面抄來的。
馮夢龍寫一個故事,從一百多字被他改編成一萬多次,這就是界於獨創和改編之間的作品,明清小說中有許多這樣的現象。
對立統一,否定之否定,量變到質變,是辯證法三大定律。而陳教授認為,量變不一定都引起質變,可能就是不斷地量變。
下午是應長豐老師介紹《謎題》,主要是指數獨、掃雷這類的方格紙上的數學遊戲,孩子們蠻喜歡的。
看這個圖:
應老師只憑這麼一張頁面,也沒有逐個放大,就如數家珍地一個一個地介紹了各種方格紙上數學謎題遊戲的名稱和大概,確實很有研究。
你能認出多少個呢?我想多數人是一隻手數得過來的。
應老師介紹了「掃雷」的技巧,孩子們自己在紙上玩得不亦樂乎。再介紹「四風」的技巧,孩子又玩許久。
「掃雷」大家很熟悉,臺式機年代windows中風頭最勁的自帶遊戲,差點被選入二年級人教版數學教材。「四風」這種數學謎題遊戲,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吧?
還是蠻好玩的。我會更期待大家一起來發現和揭示其中所關聯到的數學道理。
最後說說我的一個觀點:與其花許多時間去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擰魔方,填數獨的速度,不如去了解這些巧妙的謎題背後的數學道理以及設計者的巧思。
散步一片森林,勝過爬上一棵樹,更何況你還想找一條魚。這是盧聲怡的數學學習觀點。
2018年8月13日
思考世界,平和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