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經典《中國道家修煉學》,修行在今天,何須待明天有緣回饋!

2020-12-03 太白易士

我是太白,感恩遇見。

我是太白,感恩遇見。昨天國學館來了一位信士,讓我給他測流年的運勢,在簡單的演算推算過程中,我突然對他說了一句話:最近二老的身體不太好吧。

他表情瞬間凝固了一下,回應說:是的,你怎麼知道?我沒有回答他這個問題,而是告誡他儘量把二老安排在身邊,悉心照料。他說等我明日去辦。我說:不,你要今日去辦!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人生又有多少個明天去等待,又有多少人因為明天而失去了明天,不要把任何事情拖到明天,因為明天還會有明天。請把你所有的事情都交於今天,今天才是你自己的,昨天屬於過去,今天屬於你自己,然而明天卻屬於明天。

沒有明天可以等待,拒絕拖延從自身做起,這便是你向今天邁出的一大步,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努馬十駕,功在不舍。任何人的優秀都不是瞬間而和偶然的,要從今天做起,每一步一個腳印的像明天邁去。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父母也是如此,人生匆匆數年,沒有時間可以蹉跎與輪迴,父母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與其望明天晚一些到來,不如把握好今天,照顧身邊的他們,因為他們也是你修行的一部分,家便是心中修行的聖地。

此書乃道家修煉必備之絕典《中國道家修煉學》,通六氣達八門!

感恩所有相遇,有緣分享給大家,結緣不攀緣。希望大家在學習的路上有一定的幫助我們共同交流,關注我以後還有更好的古文古書進行分享。

領取方法

醫不叩門,道不送卦,師不順路,易不空出。需要全本的,關注收藏點讚分享轉發加評論-喜歡,點擊頭像私信我:61

相關焦點

  • 道家的幾個修行層次
    《列子仲尼篇》續:道家的修行每一種文化的形成,都少不了兩個方面,一是時間的積累,二是實踐和磨礪,有的文化會變得越來越圓滿,有的文化猶如流星划過天際,只留給後人一些想像。後人根據他們的學說和師承進行分類,道家,儒家,墨家,兵家,名家,縱橫家,法家,陰陽家,雜家,農家。佛家是舶來品,在中國肥沃的文化土壤裡生了根。學的多了,慢慢會發現列子思考的規律,理解起來也會慢慢清晰起來。原文:陳大夫聘魯,私見叔孫氏。叔孫氏曰:「吾國有聖人。」曰:「非孔丘邪?」
  • 道家思想對西方超心理學的影響
    事情還要從1899年說起,26歲的德國青年「理查得.威廉」來到了青島,在中國度過了22年以後,他成為了著名的漢學家,並為自己起名「衛禮賢」。衛禮賢剛到中國時候,主要翻譯儒家經典傳到歐洲,比如《孟子》、《論語》等。
  • 關尹子論道家修煉觀:什麼是「以心悟道」?
    如今你以修行有成,解形合真了。」於是,授予他玉冊金文,賜以『文始』之號,位無上真人。老子遂為太官聖母說《元陽經》,李家長幼二百餘口,即時羽化飛升。據說青羊宮修建於周朝,可以說是非常古老了。後來,青羊宮歷經天災人禍,多次倒塌毀敗,但每一次都得以重建,今天的青羊宮,是明代重修的。關尹子寫的《文始真經》一共有九篇,在這部重要的道家經典中,他提出了不少很獨特的思想和觀點。
  • 秦漢道家,一群不好好修仙,卻喜歡出來治國的人
    說到道家,我相信你的腦海裡浮現的一定是這樣的畫面:或者是這樣的畫面:當然,這樣的「蜀山修仙」或是「茅山捉鬼」的道士卻是道家一脈,或者說是「道教」,但這並非是今天的主題。道家,作為一個思想學派其實也擁有許多的分支,其中最主要的兩個方向分別可以稱為「黃老學派」和「老莊學派」。以道家哲學而言,前者為陽,後者為陰。「老莊」即,老子與莊子,莊周夢蝶,不知是蝴蝶夢到自己還是自己夢到蝴蝶,這一學派更加注重自我的「修行」,但並不是後世那些道家的煉丹,服符等宗教行為。他們的「修煉」是感悟哲學,並以此思考人生,闡述自己對於世界的理解。
  • 道家古典修仙和當代中華仙學
    一、中華仙學源於「當代的太上老君」陳攖寧 在中國當代史上,陳攖寧先生被道家和社會學界稱之為「仙學大師」,道教界推崇為「當代的太上老君」。作為仙學的當代集大成者,陳攖寧先生的學道求仙之路值得後人回味。
  • 道家的無神論思想為什麼產生了道教的有神論?
    雖然歷來修道者有修仙一派,但並非是為了搞神仙崇拜,因為這是與道家修煉的「無為、無己」的精神主旨是相違背的。神仙可學是立足於「天乃道,道乃久」的一項賢聖的生命實驗,是對道法自然,自然輪迴不死的天人合一理論的模仿。所以,神仙體系起到的是一種道法有成的模範作用,而並非要人人都去迷信,去崇拜。
  • 南懷瑾老師:道家的五種神仙絕非等閒之輩
    《禪宗與道家》我們要曉得,在古代,陰陽五行、《易經》八卦都要懂得;《老子》、《莊子》也要清楚,然後才可以談修行。那個時候沒有佛經,魏伯陽真人著書時,佛教還沒有進入中國,所以你就曉得中國文化之偉大,書中的內容,完全用中國文化陰陽五行這些來講的。但是他修煉的方法,同後來佛法進入中國做工夫的方法一樣,不過表達不同而已。
  • 領悟道家精髓——道教協會會長解讀《道德經》
    東方出版社2012年7月出版 中國文化巨匠魯迅先生說:「中國的根柢全在道教」,然而,道教的基本經典是老子的《道德經》,道教的最高信仰是老子的「道」。這說明,道教的根柢是闡道論德的《道德經》。秦漢以降,不少道家隱士在此修煉學道,代不乏人。以「黃老之學」而言,老子與黃帝齊名,黃帝為政治代表,老子則為學術代表。以儒道兩家而論,孔子問禮、訪道於老子,喻老子為「猶龍」,發出了「朝聞道,夕死可矣」的感嘆。在國外,老子與耶穌齊名。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等西方發達國家,對老子思想推崇備至,廣泛應用,崇拜得五體投地。在美國,連幼兒園的孩子都在學道。
  • 道教和道家是一回事兒嗎?
    我們知道,李聃是道家的創始人物之一,被世人尊稱為老子,著述《道德經》是道家的經典著作,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道家思想是中國哲學的核心思想之一,影響中國人心理、性格、思想幾千年。道教是中國本土傳統宗教,是中國流傳上千年的宗教,也是目前中國主要的宗教之一,在中國影響巨大。
  • 道家思想——中國功夫理論之源
    在對易經思想的認同上,儒家更側重於「體」(宇宙起源)的一面,道家則更側重於「用」(陰陽八卦)的一面,因而道家對中華武術的影響更大。在武術史上與外家拳「雙峰並峙」的內家拳,其拳理即主要來自《易經》與道家思想,而內家拳又是中國最具特色的拳種。
  • 佛教與道家哲學的十大區別
    我發現佛教哲學和道家哲學差別太大,甚至相反。為此,我從十個方面把佛教哲學(主要是中國佛教哲學)與道家哲學(主要是《道德經》哲學)作了對比,供大家參考。這十個方面是:宇宙觀、世界觀、人生觀、人生哲學、生命觀、認識論、因果關係、人生修煉的方法論、人生修煉的結果,以及政治哲學(當然包含管理哲學)。   畢竟由於水平有限,難免錯漏,萬望包涵。
  • 道家哲學是中國哲學的根基嗎?
    其後,關於中國哲學的主幹是什麼的問題的討論,遂成為熱點問題。今天在座的許先生、李先生當時都參加了討論,孫先生在其近著《道家與中國哲學》之先秦卷的「前言」中對道家在中國哲學中的地位也特別加以了分析,提出了道家哲學「根基說」。今天,我們回顧學術界關於中國哲學的主幹問題的討論,進一步論述道家在中國哲學中的地位、影響,進而探討儒道之間的關係,請四位老師就今天討論的主題發表見解。
  • 《奇門遁甲》被稱為道家第一奇書,到底有何用途?
    因其最有理法,所以穩居道家秘術榜首,世人稱其為道家第一大秘術,被稱為道家最高層次的秘學。它的本質是一本古老的術數書,然而卻有許多人將它看作是一本佔卜書籍,用以預測未來,是一門傳統的珍貴文化遺產。那麼到底《奇門遁甲》有何用途?請聽筆者一一道來。
  • 道家黃帝仙學修真之道法自然
    我看到很多人修煉的時候,過分強調大小周天及穴位、丹田的作用,其實這就是一個誤區。 正是存在這一個誤區,所以千百萬年來,不論佛道及宗教,不論說得如何的天花亂墜,在歷史上,修煉者的壽命和普通人相差無幾。說什麼健康、說什么元嬰等等,都是經不起驗檢的,剩下的一個傳說在愚弄人。 估計唯一讓人可以長生的方式:是讓能量充滿身體內每一個細胞。什麼叫靈魂?
  • 道家傳奇人物,修行9年便御空飛行,2500年前已知道宇宙規律
    世界有四大文明古國,分別是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以及古中國,在古代時期, 這四個國家文明發達,為後世人們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精神財富。前三個國家由於種種因素,中途斷了文化的傳承,只有我國在各大傳承系統的幫助下,悠悠五千年,從未沒有出現過斷層。生物學家曾說,人與動物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是否擁有思想。
  • 道家修煉今生,佛家修煉來世,道在此岸,佛在彼岸,四本玄幻爽文
    今天小編還是會陪伴大家,為大家推薦一些好看的小說,陪伴著大家度過無聊的時間,大家如果有什麼建議都可以在下面的評論區留言,小編看到會回復大家的哦!今天帶來的是道家修煉今生,佛家修煉來世,道在此岸,佛在彼岸,四本玄幻爽文。《靈舟》簡介:道家修煉今生,佛家修煉來世!道在此岸,佛在彼岸,人在中間!
  • 道家人物:黃帝、莊子、成玄英、鍾離權、呂洞賓、王重陽
    道家代表人物——莊子 莊子,著名思想家、哲學家,名周,宋國蒙人,他繼承和發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觀點,認為「道」是無限的、「自本子根」、「無所不在」的,強調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認有神的主宰。他的思想包含樸素辯證法因素。 莊子著作有《莊子》,亦稱《南華經》,道家經典之一。《莊子》在哲學、文學上都有較高研究價值。
  • 道家的興起|老子、莊子,誰是道家的創始人?
    《呂氏春秋》則記載:「孔子學於老聃、孟蘇、夔靖叔。」莊子好言寓言,其說多不屬歷史事實,《呂氏春秋》更是晚出的著作。這樣,我們可以推測,孔老相會是道家興起之後的附會之說,它大概只是一個傳說。 《論語》《墨子》《孟子》俱不言老子,《荀子》也不講老子,只有《韓非子》有《解老》《喻老》兩篇。1993年,郭店戰國楚墓出土了《老子》竹簡節抄本。
  • 道家吐納築基功法
    但這在中華道家修煉之中,只為築基功法。學者得其真超,欲求上層接命之術者,再訪高師深造可也。道家靜功訣-靜功法訣 為了使讀者進一步了解具體的中華道家修煉法,以及修習道家功法的實際需要,特將中華道家靜功之法訣,披露於此。 1.靜功總說 道家修煉,從靜功起步。其實修煉功夫的一切層次,都離不開靜功的作用。無論是人手、了手以及中間過程,其中每一階段的各個層次以及同一層次的不同側面,都是靜功在起主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