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經中的道家絕學
在這片神州大地上曾經誕生過很多學派,很多宗教,但是能被世人接受且真心信仰的卻不多,道教就是其中之一。《道德經》是道教的經典之作,但是如今的人們卻早已看不懂《道德經》所寫的內容,以及書中所傳達的智慧,這就需要一位學識淵博的先生為我們詳細解讀《道德經》,《齊善鴻將道德經》就是一本刪繁就簡,幫助我們領會道教精髓的書籍。
-
道家經典《道德經》的精髓是什麼?可以將其濃縮成兩個字:無和反
在上一期,居士我分析了《道德經》的核心概念——道。老子五千言《道德經》就是圍繞著道而展開的。那麼《道德經》的精髓是什麼呢?其實《道德經》五千餘言,言簡意賅,無一廢字,已經是老子哲學、道家哲學的精髓了。如果非要從《道德經》中再提煉出精髓,我認為是兩個字:「無」和「反」。在《道德經》中,無是道的別稱。老子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四十章)萬物是由道創生的,老子在此處又說萬物生於無,可見無=道。
-
武當山李光富道長續任中國道教協會會長,道長得道,書法亦佳!
2020年11月28日,中國道教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會議在江蘇句容閉幕。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道教協會第九屆理事會工作報告、《中國道教協會章程(修訂稿)》,審議通過《道教教職人員行為準則》等13個規章制度。2020年11月28日,消息中提到:選舉李光富為中國道教協會會長。李光富早在2015年就被選為中國道教協會會長,這次續任道長協會會長一職,也充分說明了李光富的才能品德非同一般!
-
道家思想對生態環境保護的啟示
任法融,中國道教協會會長,生於1936年,甘肅省天水縣人。1985年任陝西省周至縣政協常委;1986年任第四屆中國道協常務理事、陝西省道教協會會長;1988年任陝西省政協常委;1992年3月任中國道協常務理事、中國道教學院副院長。2005年當選為中國道教協會會長。曾任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民宗委副主任、全國政協常委。 為什麼對話?
-
道德經:大道廢,有仁義
「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對社會而言,如果人人都有道德,何談仁義?就修道的人而言,清虛內觀,靜極而無知無言。反之如果心中不守道,則廢道亂性,就有了情感、好惡、仁義、執著,心有貪慾,心不在道,迷失本性。為了滿足假我的欲望,用後天的聰明智慧去巧取豪奪,諸魔叢生,永失真道。修道之人要去偽存真,不要被煩惱擾心,以失本真。
-
道教道德經中的心性修行,如何上善如水?
出品方|道教九龍道學研究院今天本道長和各位同修,講述一下什麼是道家的心性修養,祝願各位道眾六時吉祥,證悟大道。道教修煉一本道德經就是一部深奧的經文,如何達成上善如水的境界,人生存在這個世界上,就是在一種眾生世人作惡多端,整天被貪嗔痴等欲望,財色名利控制自己的心性最終做下種種惡業,源自於內心的貪慾,導致種種殺盜淫妄隨之而生,一個人能夠放下欲望,就能夠形成大善若水,身歸自然,清靜無為。
-
解讀《道德經》,探尋老子心中的道!
解讀《道德經》,探尋大道永存的奧秘眾所周知,老子是我國古代春秋時期的一位著名思想家、哲學家,他是中國道家學說的創始人,也是道教的開山鼻祖。老子的思想最典型的就是「無為而治」、「道法自然」等。當然,他的思想之所以能流傳下來,為後世所觀摩學習,關鍵在於其精華思想都被收錄在了《道德經》中,《道德經》中字字珠璣,充滿奧秘。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道德經》中的經世名言吧。1.「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採,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為盜誇。非道也哉!」
-
新一屆道教協會領導班子中,哪些是王重陽的徒子徒孫?
據新華網北京6月29日消息,為期4天的中國道教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會議29日在京閉幕。會議選舉產生了以李光富為會長的中國道教協會新一屆領導班子。武俠小說中的道派主要以地域劃分,比如武當派、華山派、崆峒派,但是道教的分派是建立在道法道經的基礎上的。在東晉六朝時期的「造經運動」中,湧現出上清經、靈寶經等自成體系的道經,唐代道士們雖然修持不同體系的道經,但其身份仍是天師道的道士。
-
道家三清至尊: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
01卷首語在我國至道教誕生起,三清便是道教崇拜中三位地位最高的神靈,分別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天尊,是道教對該教最高貴的天神的尊稱。關於「三清」的名稱,道教神話時這樣解釋的:元始天尊居於清微天之玉清聖境,所以又稱「玉清」;靈寶天尊居於禹餘天之上清真境,所以又稱「上清」;道德天尊居於大赤天之太清仙境,所以又稱「太清」。三清境下設左、中、右三官,玉清聖境有「九聖」,上清真境有「九真」,太清仙境有「九仙。,今天先為大家分享其中的道家三清: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
-
河南老君山是道教的發源地嗎?道教和道家是一回事兒嗎?
我們知道,李聃是道家的創始人物之一,被世人尊稱為老子,著述《道德經》是道家的經典著作,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道家思想是中國哲學的核心思想之一,影響中國人心理、性格、思想幾千年。道教是中國本土傳統宗教,是中國流傳上千年的宗教,也是目前中國主要的宗教之一,在中國影響巨大。
-
道家古典修仙和當代中華仙學
修仙之路,同時向過去尋求,向現在尋求,向未來尋求,這才是回歸道家之初心,真正弘揚道家之精髓。若無萬冊經典精讀,後輩中無慧根之人,恐極難理解先生之意。 民國初始,由於西方在物質和科學方面開始主導國際,知識界推崇德先生和賽先生,道家之學說被定義為阻礙民族進步的內容,棄之然後西化。先生倡道家本位文化不能丟,他說:「倡本位文化救國說者,固一致推崇孔教矣。
-
道教經典《道德經》的三個要點是什麼?帶你走進道教
道教是以「道」為核心思想的宗教,「道」最早是由春秋戰國時期的老子提出來的,因此,老子在道教被稱為太上老君,為道教祖師之一。現在的大多數道教派系都源自於老子。老子最偉大的著作是《道德經》,他在《道德經》第一章就說:「道可道,非常道」,提出了「道」的概念。
-
極簡史:《道德經》的來龍去脈
眾所周知《道德經》是兩千五百多年以前,老聃著作的一部哲學作品。全書以「道德」為綱,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是道家思想的重要來源。其文意深奧,包涵廣博,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被後世譽為萬經之王。然而,《道德經》最早也不叫這個名字,也沒有八十一章的,或許全篇也不到今日所見的五千言。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老子:去除神秘色彩和道德勸誡的《道德經》講什麼?
關於道家老子的「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這句話的理解,網上的解讀基本分兩種傾向。要麼從道德勸誡層面上看,認為是教做人做事不可過滿,大體是往中庸之道上靠。要麼就是神秘化裡面的涵義,往讖語的方向走,就猶如神秘化老子出函谷關這個「移民」行為一樣。
-
一位德國哲學家眼中的老子:《道德經》可以用網際網路思維解讀
中國讀者對《道德經》中的話語如數家珍,「道可道,非常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上善若水」等無不融入了我們的彝倫日用。義大利語版《道德經》21世紀以來,隨著中華民族復興於東方,這部影響中國幾千年的道家哲學經典,在世界的另一端也引起了更多的重視和追捧。
-
《齊善鴻講道德經》:道德經裡的人生智慧,讓你有更多啟發和思考
說起《道德經》,我們最先想到的應該是,這是一部道家的經典作品。我們很多人都讀過,小時候讀只是看懂皮毛,而長大了在翻開才深知裡面的智慧。對於西方人來說,除了《聖經》之外,《道德經》的發行量也特別大。《道德經》的本質是希望閱讀的人可以將其中的智慧運用到生活中,然後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生活。以前讀《道德經》覺得裡面的智慧寶貴,但是總是無法全面的應用到生活中。直到我讀了這本《齊善鴻講道德經》。這本書詳細地為我們講解了《道德經》每一個章節的核心要義,沒有晦澀難懂的原文,而是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把老子的智慧,講給我們聽。
-
黃信陽:發揮道教文化優勢,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
在這初冬時節,我們歡聚於北京,喜迎「第二屆道家文化與生態文明論壇」的隆重舉行。首先,我謹代表北京市道教協會,向在百忙之中拔冗出席本次論壇的朋友們,致以最熱烈的歡迎!向支持和幫助舉辦本次論壇的北京華夏中環國學文化研究中心,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傳統文化與生態哲學分會等單位表示衷心的感謝!
-
道德經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在佛、道、基督教中如何解讀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世界文化名著總銷量除了《聖經》以外就是《道德經》。」中國道家學說的書籍雖然在中國日漸式微,與之相反的卻是,在西方國家掀起來一場道家熱潮。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此時已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
-
道教神仙——道祖太上老君道德天尊
太上老君,又稱太清道德天尊,道教最高尊神「三清」的第三位神。道德天尊的神形實際是根據先秦時代老子的形象演變而成的。據西漢時司馬遷的《史記》記載,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道家學派的創始者,(所以在《崆峒問答》中老子又被稱作道祖,黃帝為始祖,張道陵為教主)曾經擔任周王朝的守藏室吏(相當於國家圖書館和博物館的館長,副部級待遇),後來見周朝衰微,便辭職西去,不知所終,著有道、德上下篇五千餘言,流傳於世,稱為《老子》(即《道德經》)。
-
道教文化發展大綱!
今略舉其重要者,有道教五經四書,猶儒家之學。四書者,參同契,悟真篇,三皇玉訣,青華秘文。五經者,陰符經,道德經,黃庭經,清靜經,龍虎經。此是內修之經。而外修者,又有外五經,即度人經,皇經,三官經,北鬥經,玉樞經。與外四書,即生神章,濟煉科,祈禱儀,千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