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與科研】華東師範大學汪日新教授課題組:苯偶醯與吡喃鹽的還原(3+2)環化反應

2021-02-26 CBG資訊

苯偶醯與吡喃鹽的還原(3+2)環化反應

為了避免三價膦與吡喃鹽之間反應的幹擾,作者先將P(NMe2)3和苯偶醯溶解於乙腈溶劑中,然後將吡喃鹽加入到反應液中(圖 1)。反應體系立即由淺黃色變成紅色。數分鐘後,反應析出沉澱。通過柱層析分離得到63%收率的黃色固體,其結構由其類似產物的晶體衍射數據確證為呋喃取代的順式查爾酮。鑑於原料苯偶醯不能完全轉化,作者轉而以吡喃鹽為限量試劑對反應條件進行優化。當使用1.2當量苯偶醯和1.1當量P(NMe2)3時,作者能夠以70%的產率分離得到目標化合物4(表1)。


圖1. P(NMe2)3介導的苯偶醯與2,6-二苯基吡喃鹽的反應

(來源:Org. Lett.)


 表1. 條件優化

(來源:Org. Lett.)

 

在確定最優反應條件後,作者首先對2,6-二取代吡喃鹽的底物範圍進行了研究(圖2)。儘管較富電子的芳環取代的吡喃鹽反應效率稍差,但多數對位、間位及鄰位官能團化的芳香取代和烷基取代的吡喃鹽和苯偶醯反應都能獲得中等到良好的收率。


圖2. 吡喃鹽的底物範圍

(來源:Org. Lett.)

 

接下來,作者對對稱及不對稱的苯偶醯的底物適用性進行了研究。不同於吡喃鹽的取代基效應,苯偶醯的取代基表現出很明顯的電子效應和立體位阻效應(圖3)。具體而言,對位或間位的烷基、滷代以及炔基取代的苯偶醯表現出同未取代苯偶醯相似的反應活性。但是,4,4'-二甲氧基苯偶醯活性很低;而且雙鄰位取代的苯偶醯則幾乎不反應。利用該反應顯著的取代基效應,作者研究了不對稱的苯偶醯的選擇性環化反應,進一步拓展了產物結構的多樣性。需要指出的是,該反應目前還僅限於苯偶醯類鄰-二羰基化合物。


圖3. 苯偶醯的底物範圍

(來源:Org. Lett.)

 

儘管該環化反應發生在吡喃鹽的2,3-位雙鍵上,但是4-位取代的吡喃鹽不能發生該(3+2)環化反應。例如,2,4,6-三苯基吡喃鹽在反應條件下發生了水解反應(式1)。考慮到4-位取代基的重要性,作者提出了經歷3,4-位雙鍵環丙烷化中間體的可能反應機理(圖4)。雖然作者沒能分離或檢測到其中涉及的反應中間體,但是作者通過三氟甲磺酸促進的環丙烷基炔酮的親電環化反應現場生成環丙烷並3,4-二氫吡喃鹽中間體,間接證明了所提反應機理的可行性(圖5)。


(來源:Org. Lett.)


圖4. 可能的反應機理

(來源:Org. Lett.)


圖5. 環丙基炔酮的製備及其TfOH-促進的反應

(來源:Org. Lett.)

 

這一成果近期發表在Organic Letters上(DOI: 10.1021/acs.orglett.9b02182),文章作者是:Pengwei Tan(譚鵬偉),Sunewang R. Wang*(汪日新)。該研究工作得到了華東師範大學的資助。

相關焦點

  • 【人物與科研】華東師範大學汪日新教授課題組:藉助順式連二受體的協同作用實現推-拉環丙烷到3-和5-亞烷基環丁烯內酯的轉化
    順式連二受體的協同作用在推-拉環丙烷活化中的運用:TfOH促進的3-和5-亞烷基環丁烯內酯的合成在課題組之前工作的機理研究中,我們發現反應中間體環丙烷並環的氧鎓離子反應活性很高,能夠起到活化推-拉環丙烷的作用(Org. Lett. 2019, 21, 6029)。
  • 南師大孫培培課題組:成功合成了磺醯化的二氫苯並呋喃衍生物
    近日,南京師範大學孫培培教授課題組報導了光催化誘導的自由基加成串聯分子內的1,5-HAT、環化反應,,1985年畢業於安徽大學化學系,獲學士學位;1994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化學系有機化學專業,獲碩士學位;1997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化學系有機化學專業,獲博士學位。
  • 武漢大學孔望清教授課題組最新科研進展
    孔望清,武漢大學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近期,孔望清教授課題組還報導了兩個不對稱內炔烴的鎳催化區域選擇性還原偶聯,用於合成五取代的1,3-二烯(Chem. Sci.在此基礎上,作者利用相同策略成功實現了鄰羰基芳基滷化物與不對稱炔烴環化反應中的區域選擇性調控。進一步地,作者將不對稱炔烴拓展至1,6-烯炔底物,通過多米諾環化反應合成了一系列螺茚滿酮吡咯烷衍生物。
  • 南開大學黃有教授課題組最新科研進展
    黃有教授課題組現有研究人員10人,包括教授1名,博士研究生6名,碩士研究生3名。1986年本科畢業於河南師範大學化學系,1997年於浙江大學化學系獲得有機化學博士學位。1997-1999年,在南開大學元素所進行博士後工作(合作導師:陳茹玉院士),1999-2002年,在大阪大學藥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合作導師:Hidenobu Ohmori 和 Hatsuo Maeda)。2011年起,在南開大學化學院擔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 【人物與科研】溫州醫科大學吳戈課題組:銅催化馬來醯亞胺與仲胺和Bunte鹽的氧化硫胺化反應
    銅催化馬來醯亞胺與仲胺和Bunte鹽的氧化硫胺化反應近年來,過渡金屬Bunte鹽與碳親核試劑的氧化偶聯已取得了創新性的研究進展,例如,華東師範大學姜雪峰教授報導了在二氧化碳反應氛圍下,銅催化芳硼酸與Bunte鹽的硫化反應;通過配體調控策略實現鈀催化芳基三乙氧基矽烷轉化為芳硫醚或硫代酯化合物;南京理工大學的易文斌教授報導了銅催化炔酸的脫羧硫化反應。
  • 湖南師範大學宋建新教授課題組最新科研進展
    近日,湖南師範大學宋建新教授課題組在該研究領域取得了新突破(宋建新,湖南師範大學教授分別於1996年及1999年本科及碩士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化學化工學院,1999年進入湖南大學攻讀博士學位,2002年赴美國佛羅裡達大學進行訪問研究。2006年獲得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赴日本京都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2011年回到湖南師範大學執教。2019年獲湖南省「芙蓉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
  • 如何看待原華東理工大學校長錢旭紅院士出任華東師範大學校長?
    憑藉著出色的科研能力,錢旭紅教授主持了973項目等多項重大科研課題,獲得多項發明專利,並在頂級期刊發表多篇論文。在華東理工大學,錢旭紅教授成長為領域內的領軍人物。錢旭紅教授科研能力突出獲評工程院院士,執掌華東理工大學十餘載。憑藉著突出的科研成果,各種榮譽也是紛至沓來。錢旭紅教授先後獲得霍英東優秀青年教師稱號,併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 華東師範大學青年學者在超分子光化學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華東師大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徐林教授課題組和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孫海濤研究員課題組跨學科合作研究在超分子光化學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在國際化學領域頂級期刊《美國化學會志》上發表。
  • 南京師範大學謝蘭貴課題組:關於烯烴硫化芳基化反應的科研報導
    MeSSMe2OTf,DMTSM)在親電性硫化試劑中,具有易合成、可結晶、易操作等特點。近日,南京師範大學謝蘭貴課題組報導了二甲基(甲基硫)鋶三氟甲烷磺酸鹽(DMTSM)促進的芳基鋅試劑(,2012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有機化學專業,獲博士學位,導師:王中夏教授;2012-2015年先後在德國馬普煤化所和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導師:Nuno Maulide教授;2016獲歐盟研究委員會瑪麗居裡項目資助,在英國牛津大學擔任瑪麗居裡研究員,合作導師:Darren Dixon教授;2018加入南京師範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
  • 北京大學徐冰君教授課題組最新科研進展
    近日,北京大學徐冰君教授課題組在該研究領域取得了新突破。新能源與綠色化學中的熱、電催化劑的設計;2. 氣固、液固界面催化反應中的原位表徵與機理研究;3. 發展高時間與空間分辨的原位界面表徵技術。>儘管人們已經對Ga/H-ZSM-5的還原過程有了大致的理解,例如Ga2O3被還原後擴散到分子篩孔道內與BAS發生交換。
  • 華東師範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華東師範大學考研信息網,華東師範...
    華東師範大學國際漢語文化學院2020年「優秀大學生夏令營」招生公告 國際漢語文化學院(國際中文)優秀大學生夏令營面向全國高等院校大學生,旨在幫助優秀大學生增加對文藝學
  • ...復旦大學|同濟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大學|上海師範大學_網易...
    28 新型超高容量連續變量量子信息體系研究 荊傑泰 華東師範大學 29 群智委託環境下的訪問控制關鍵密碼技術 錢海峰 華東師範大學 30 「河口-陸架-大洋「耦合的海洋動力學機制和環境生態效應 吳輝 華東師範大學 31 低碳烯烴選擇性氧化的動態動力學及調控機制 段學志 華東理工大學 32 抗衰老藥物靶標確證及衰老治療可視化診斷探針和候選新藥研發 李劍 華東理工大學 33 複雜攻擊下網絡化無人系統智能安全控制理論及應用
  • 【CBG人物】武漢大學雷愛文教授研究團隊:無外加氧化劑條件下,可見光促進氧化C(sp3)-H磷醯化合成α-氨基磷酸酯
    近日,雷愛文教授研究團隊在含磷化合物的催化合成方面又取得了一些新進展。在此,CBG資訊第一時間關注並報導了「老朋友」的最新研究成果。課題組成立於2005年3月。圖2  光與氧化劑催化體系的C(sp3)-H氧化磷醯化(來源:Chem. Commun.)
  • 華東師範大學科學家發現:辣椒還能「發電」!
    華東師大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吃辣」的電池「有能量」▲ 華東師大保秦燁教授(中)、博士研究生熊少兵(右)和本科生侯彰鈺華東師範大學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保秦燁教授課題組把天然分子辣椒素作為添加劑引入到鈣鈦礦半導體,結合光電子能譜與光電器件,在國際上首次直接觀察到軟物質鈣鈦礦半導體表面電子結構從P型轉變成N型的新現象。
  • Plant | 華東師範大學李超課題組揭示花粉管生長的調控新機制
    近日,華東師範大學李超課題組在Molecular Plant在線發表了題為LORELEI-LIKE GPI-ANCHORED PROTEINS 2/3 regulate pollen tube growth as chaperones and coreceptors for ANXUR
  • 【人物與科研】暨南大學李丹教授課題組:非手性物質能有光學活性嗎?
    近日,暨南大學李丹教授課題組發現一例非手性結構卻具有光學活性的腺嘌呤基生物金屬-有機框架材料。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J. Am. Chem. Soc.李丹教授課題組近年來致力於超分子配合物及其組裝體的分子設計、合成組裝、結構形貌,配位超分子組裝體的激發態物理與化學、限域空間的主客體化學及超分子手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 華東師範大學李大力團隊研發超高活性基因編輯器
    華東師範大學李大力課題組經過兩年多的艱苦攻關,研發出系列超高活性胞嘧啶鹼基編輯器(hyCBE),這一系列新的基因編輯技術針對鹼基突變引起的遺傳疾病,展示出基因治療的巨大潛力。該研究於5月11日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Nature Cell Biology發表。  「這一組鹼基編輯系列新工具,在實現更高編輯效率和更寬編輯窗口的同時,仍然保持了其精準的工作性能。」
  • 常州大學李劍課題組新成果:實現1,3,4-惡二唑骨架的合成
    近日,常州大學李劍課題組通過光氧化還原反應進行脫羧環化,成功地在室溫下一步法合成了2,5-二取代-1,3,4前沿科研成果:重氮高價碘試劑參與的脫羧環化反應實現1,3,4-惡二唑骨架的合成1,3,4-惡二唑特別是2,5-二取代-1,3,4-惡二唑骨架由於良好的生物和藥理活性,是一類在天然產物、藥物分子以及有機合成中常見的砌塊。
  •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來我市開展心理教育專題講座
    12月1日下午,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基礎心理學系主任胡誼,華東師範大學腦科學與教育創新研究院副院長張凱等受邀來到醴陵市溈山鎮佛年學校,給全市中小學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老師開展《心理學與教師》的專題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