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樸中醫乳腺郭宇飛:放化療痛苦 中醫扶正祛邪巧調乳腺癌

2020-11-27 齊魯晚報網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常被稱之為「粉紅殺手」,發病率居於女性惡性腫瘤的首位。中晚期會出現消瘦、乏力、貧血、發熱、厭食等惡病質的症狀,也可因復發轉移出現其他器官的病變。治療手段主要是以手術、放療和化療為主,但放化療的毒副作用和化療的耐藥性使很多患者無法耐受,局限的治療手段使患者及其家庭陷入了痛苦的深淵。

  郭宇飛教授專注女性乳房健康40餘年,接診患者10W+。致力於治療乳腺增生病、急性乳腺炎、粉刺性乳癰、乳房異常發育症、乳頭乳腺增生結節等治療方面經驗豐富,有獨特的治療方法,深受患者好評。對於乳腺癌患者的綜合調理,使用中藥極大的減輕了放化療的毒

  副作用、延長了患者的生存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乳腺癌中醫稱之為乳巖,明代張景嶽《景嶽全書》雲:「凡脾腎不足及虛弱失調之人,多有積聚之病。」基於大量的文獻研究和臨床診療,郭宇飛教授指出乳腺癌的病因病機是:正氣不足、情志失調、肝氣鬱結、衝任失調、毒熱蘊結。郭宇飛教授認為:乳腺癌其病本虛而標實,疾病的發生發展就是一個因虛致實、因實更虛、虛實夾雜的過程。

  乳巖是虛實夾雜的惡性疾病,整體屬正氣虛損,局部為邪實阻滯。雖然徹底乳房切除手術配合淋巴清掃、放化療,但常常會出現復發和轉移,且術後正氣受損,臟腑之氣更虛。雖行手術切除大體病灶,但仍有肉眼不可見的癌毒殘留和放化療產生的藥毒留於體內導致陰陽氣血津液失衡而產生的痰、淤、溼、濁等毒邪。故乳腺癌術後辨證以「正虛、邪滯均為本」,祛邪不忘扶正。即調理內臟氣血津液,正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幹」,正氣的盛衰影響著人體疾病的傾向。

  正氣,是指人體臟腑功能(抗邪能力及康復能力)的正常,包括脾胃滋養全身的功能,腎中精氣調節全身陰陽的能力,衛氣的護衛肌表和驅邪外出的能力,經絡系統調節機體平衡的生理功能等。而「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當正氣虛弱無力抗邪時,邪氣得以侵襲人體而發病。這句話強調了正氣的重要性,正氣不足是疾病產生的根本原因。

  乳腺癌辨位論治發生於足厥陰肝經循經部位之乳房,與內臟外腑密切相關,治療上需注重內外合治。常用的扶正方法是:補益氣血、滋補肝腎、益氣健脾等,並根據治療的不同時期,參考患者的腫瘤性質、病程長短、體質強弱、手術和化療方案來判斷扶正和祛邪的力量輕重。郭宇飛教授考慮到患者反覆手術放化療等治療手段實施後,氣血大傷,日久損及陽氣,郭宇飛教授通過四辨識病,分清主次,明辨陰陽虛實,兼顧舊疾,精準辨證施治。治療上調治並行,離治於補,以期陰陽平衡、氣血暢達、寒熱平調,能有效緩解經前乳房脹痛,並達到扶正祛邪之目的。正所謂王道貴在均衡平和也,才能收補益兼以祛邪之功。

  總之,正氣的盛衰決定著人體疾病的傾向。郭宇飛教授認為正是人體內正氣功能的衰弱,無力抵抗外邪而導致腫瘤的發生;對於經過手術放化療等治療的患者,祛邪有餘而體內正氣更衰。因此對於腫瘤患者,郭宇飛教授特別強調扶助正氣。對於乳腺癌患者的扶正,郭宇飛教授發現患者大多有納呆、乏力、面色無華、大便溏薄或便秘、乳腺癌術後的局部水腫、苔厚膩等表現,皆屬脾胃虛弱之象。因此,在遣方用藥時特別注重補益脾胃,以參苓白朮散為基礎加減化裁以健脾運脾。

  另外,即使有部分患者脾胃氣虛之象不甚明顯,郭宇飛教授堅持在辨證論治的同時也時時注重顧護胃氣。所謂上工治未病,郭宇飛教授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脾胃有虛當補,脾胃未虛更當防。只有後天生化之源得健,其他疾病才有向愈的可能,治療上可適當加用白扁豆、白朮、神曲之屬。

相關焦點

  • 小結節大煩惱,一代宗師乳腺專家郭宇飛帶你秒懂乳腺結節
    關於乳腺結節從哪裡來?一代宗師乳腺專家郭宇飛常把它比喻為女性情緒的晴雨表。女性的乳房由15~20個乳房小葉組成,好比一棵樹由若干主幹組成,乳房小葉就像一支支主幹。主幹在生長的過程中會經歷春夏秋冬四季變化,額外會長出一些結節、疤瘌。
  • 乳腺癌化療後骨髓抑制怎麼辦?推薦兩款食療方,滋陰補陽
    當今,乳腺癌已經成為了現代女性健康最大殺手之一。部分乳腺癌惡性程度高、發生了淋巴結轉移、分化較差等情況,經過評估後必須通過化療的手段來防止乳腺癌的復發和轉移。然而,出於對其副作用的恐懼,很多患者和家屬對於化療都十分抗拒。
  • 乳腺增生別不理,1種情況,變成乳腺癌
    女性在25歲以後,很容易出現乳腺增生,由於各種原因導致內分泌激素失調,導致乳腺上皮組織,乳腺纖維組織出現進行性結締組織的生長,就是增生。
  • 6次化療,25次放療,媽媽挺過乳腺癌治療
    但送我媽進了手術室後,爸爸卻繃不住眼圈紅了,說:「你媽估計是乳腺癌,醫生接診過那麼多乳腺疾病,對照著彩超報告和實際情況就可以判斷出來。」「我從來沒想過會讓你媽,受那麼大的罪,也從來沒想過這種事情會發生在我們家。
  • 乳腺癌新輔助化療二三事
    什麼是新輔助化療 乳腺癌新輔助化療是指對於未發現遠處轉移的初治乳腺癌患者,在計劃進行手術治療前進行的全身系統性化學治療。所謂新輔助,是相對於輔助而言,傳統的化療方式是在手術後進行,新輔助就是在手術前進行化療。
  • 乳腺結節嚴重麼?會不會發展成乳腺癌?
    近年來隨著人們防癌抗癌知識的增多以及乳腺鉬靶、彩超檢查的普及,乳腺結節成為了人們健康體檢和門診就診中經常接觸而且比較困惑的問題。而另一些結節也許是乳腺導管的囊狀擴張,甚至是影像檢查中,腺體與脂肪相夾雜的區域。對於小結節,影像檢查對其性質的判斷也不太確切。但可以更多的提供一些信息,例如,彩超檢查的回聲、邊界、包膜、血流等,鉬靶檢查的密度、形狀等,均對結節性質的判斷有幫助。 乳腺結節的發現對廣大人群而言,既有有利的一方面,又有不利的一方面。
  • 姚貝娜乳腺癌惡化住進ICU 乳腺癌的早期症狀有哪些
    ,經過對乳腺癌化療,身體恢復健康。單側單孔的血性溢液應進一步檢查是否患乳腺癌,若伴有乳腺腫塊更應重視看是否患乳腺癌。  乳腺癌體徵3:乳腺癌患者皮膚改變  乳腺癌引起乳腺癌患者皮膚改變,乳腺癌患者可出現多種體徵,乳腺癌體徵最常見的是腫瘤侵犯了乳腺癌患者連接乳腺癌患者乳腺皮膚和乳腺癌患者深層胸肌筋膜的Cooper韌帶,使其縮短並失去彈性,牽拉乳腺癌患者相應部位的皮膚,使乳腺癌患者出現「酒窩徵」,即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皮膚出現一個小凹陷,像小酒窩一樣。
  • 外泌體蛋白——化療促乳腺癌轉移的真正「元兇」
    該研究通過兩種常用的化療藥物:紫杉醇(paclitaxel,PTX)和多柔比星/阿黴素(doxorubicin,DOX)誘導乳腺腫瘤釋放外泌體,刺激肺部細胞釋放蛋白質CCL2,進而吸引機體中的單核細胞發揮作用,促進肺部中癌細胞的存活和生長。通過生物信息學的分析,發現外泌體差異蛋白中的膜聯蛋白-A6(annexin-A6)發揮了關鍵的促進轉移作用。
  • 放療和化療哪個更痛苦?如何正確面對放化療
    放療和化療都是醫學上的一種治療手段,最常見的就是應用於腫瘤上。很多人一提到放化療總是很遲疑,首先想到的就是脫髮、噁心、嘔吐、精神萎靡等!沒錯這的確是放化療之後的一個毒副反應。或許你會問放療和化療哪個更痛苦,我只能說因人而異。放療和化療是兩種不同的治療方式。
  • 乳腺癌淋巴結陽性多基因檢測工具豁免化療:變革與思考
    RxPONDER研究在SABCS 2020發布了主要終點結果,結論可以看到RS 0~25絕經後HR+HER2-乳腺癌淋巴結1到3枚陽性者可以豁免化療。 抗癌管家-康愛管家,我們一起抗癌,治癒癌症不是夢。
  • 「蜜蜂」毒液竟能殺死乳腺癌的癌細胞?關於乳腺癌,你要了解這4點!
    與其他類型的乳腺癌相比,三陰性乳腺癌的惡性程度稍微高一些,預後稍微差一些。 不過,因為這種乳腺癌對化療比較敏感,所以腫瘤大小在1-2釐米以上的患者,通常建議先做化療、再做手術,這樣患者能恢復得更好一點。 那麼,對於其他乳腺癌,又該如何治療呢?
  • ...乳腺癌|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邵志敏|化療|卡培他濱
    經過8年努力,一項由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主任邵志敏教授領銜的三陰性乳腺癌臨床試驗研究成果,在全球腫瘤學頂尖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在線發表。這項被譽為三陰性乳腺癌治療的「中國方案」證實,在傳統化療基礎上聯合卡培他濱的輔助化療方案,使三陰性乳腺癌患者5年無病生存率提高至86.3%,有效降低復發風險41%。
  • 武漢國粹中醫:放化療副作用大,中醫藥治療應貫穿放化療的全過程
    說起癌症,很多人都會想到放化療,都知道放化療副作用大,但不做又等於放棄治療,有什麼辦法能夠減輕放化療的副作用呢? 武漢國粹中醫腫瘤專家龍青峰主任介紹:放療、化療,是兩種不同的治療方式,殺滅癌症的方式以及副作用也是不一樣的: 放療(放射治療):局部治療,用高能放射線殺死腫瘤,採用大型醫療設備加速器來完成。副作用也是局部的,不接受放療的部位基本不會受影響。
  • 楊文濤教授點評:三陰性乳腺癌——USCAP會議乳腺專欄
    TERT啟動子突變在乳腺葉狀腫瘤中高達52%,而在乳腺癌中罕見。一項來自美國和瑞士的聯合研究顯示部分化生性癌,主要是梭形細胞或鱗狀細胞分化為主的化生性癌具有TERT啟動子熱點突變。因此TERT啟動子突變不適用於梭形細胞化生性癌與葉狀腫瘤的鑑別診斷。中山大學腫瘤醫院團隊對4例伴有骨分化的化生性癌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其中PIK3CA和TP53基因突變常見。
  • 乳腺癌的治癒率很高,可為什麼陳曉旭的乳腺癌沒有治好?
    選擇了保守治療 據陳曉旭的父親透露,在她查出來乳腺癌後,醫生建議動手術,做化療,但是天生美麗又愛美的陳曉旭選擇了保守治療。信奉佛教的她,認為身體應該是完整的,不可以動手術切除乳房,所以一直不接受西醫治療,而選擇中醫藥治療。 在飾演林黛玉的時候,她就很有原則性,而現實生活中,她依然很堅決。
  • 乳腺癌化療期間吃什麼 化療期間飲食禁忌
    乳腺癌的發病率正在逐年的上升,威脅著廣大女性的生命和健康。對於乳腺癌患者來說,最難受的莫過於化療了,化療帶來的副作用是很大的,讓患者噁心嘔吐,食欲不振。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乳腺癌化療期間吃什麼,乳腺癌患者化療期間的飲食禁忌。
  • 超聲造影及彈性成像評價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療效的研究進展
    作者:谷立爽,王勇,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腫瘤醫院超聲科 乳腺癌作為全球範圍內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嚴重危害女性健康,其發病率逐年遞增,且有年輕化的趨勢。術前新輔助化療(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為一種乳腺癌化療新方法,即局部中晚期乳腺癌先進行全身化療,再行局部治療(包括手術和放射治療),該方法對大部分患者有效,但仍有10%~35%患者對NAC不敏感,腫瘤在治療期間進展。
  • 功能磁共振評估乳腺癌新輔助化療效果的研究進展
    乳腺癌新輔助化療(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作為局部晚期乳腺癌的規範療法,已成為乳腺癌綜合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部分患者在NAC過程中仍可出現進展的風險,甚至因此喪失手術時機。因此,早期、準確地評估乳腺癌NAC療效,能及早發現治療無效或不敏感的腫瘤,以指導臨床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 乳腺癌術後為什麼還要輔助化療,化療副作用大怎麼辦?
    三、乳腺癌術後輔助化療的開始時間    儘管乳腺癌化療開始的較好時間存在爭議,但人們對早期應用化療越來越持支持態度,甚至將化療提前至手術前(詳見新輔助化療章)。既往研究中,化療開始時間多在乳腺癌診斷或手術後1~2個月。
  • 乳腺癌:切除之後 必然復發?-乳腺癌,姚貝娜,乳腺,切除,復發 ——快...
    除晚期患者,手術是首選方式早在2011年,姚貝娜就已經進行了手術切除治療,其主治醫師、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乳腺中心主任醫師曹迎明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姚貝娜術後「身體恢復得非常好」。中日醫院乳腺、甲狀腺外科(乳腺腫瘤中心主任)黃林平介紹,其實同其他癌症一樣,乳腺癌的常見治療方法也包括手術、放療、化療等,病情發現的時機也會影響治療方式的選擇,如保乳或切除及切除範圍的大小等,治療方法的選擇等具體情況完全取決於患者自身,但早期發現在治療方式的選擇上有更大的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