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讀懂糖肽類與惡唑烷酮類抗菌藥物

2020-12-05 丁香園

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已成為醫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甚至在某些醫院已進入多重耐藥菌排名前五位的地位,因此預防 MRSA 院內感染暴發與已確診 MRSA 感染的治療尤為重要。筆者翻查藥典及相關藥物臨床應用劑量相關專家共識,對常見治療 MRSA 感染的糖肽類及惡唑烷酮類抗菌藥進行了簡單的梳理,以方便臨床上選擇合適的藥物。



MRSA 感染藥物的選擇可綜合患者基礎疾病及感染部位、嚴重情況,個體化制定藥物治療方案,治療過程中需遵循給藥劑量足、藥物療程夠、關注藥物療效,同時需監測藥物不良反應的原則。同時,預防 MRSA 傳播也是預防醫院感染重要手段,醫務人員操作嚴格遵循消毒隔離制度,針對 MRSA 患者設置隔離病房,對特殊疾病患者入院時進行鼻拭子篩查 MRSA,或局部定植 MRSA 者可去定植治療。

參考文獻:

1.《馬丁代爾藥物大典第 37 版》

2.《萬古黴素臨床應用劑量中國專家共識》

3.《替考拉寧臨床應用劑量專家共識》

4.《新型 (噁) 唑烷酮類抗生素利奈唑胺》

5.《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防治專家共識》


相關焦點

  • 常用抗菌藥物相互作用表,果斷收藏!
    常用抗菌藥物相互作用表,排版整理後方便大家在微信中收藏瀏覽!歡迎補充!) 防止抗菌藥物被β-內醯胺酶破壞,增強抗菌作用 主要經腎小管排洩的β-內醯胺類 丙磺舒、保泰松、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磺胺藥、硫氧唑酮 通過減少β-內醯胺類藥物在腎小管排洩,使血藥濃度和腦脊液藥物濃度提高 蛋白結合率高的β
  • ——抗菌藥物使用現狀及新型抗菌藥物展望
    我們正採取多項行動減少抗菌藥物耐藥性,但還需要加大投入,持續開發新的抗菌藥物。」我國是抗菌藥物使用大國,在臨床感染治療中,同樣面臨著原有抗菌藥物有效性下降的現狀,急需開發新型抗菌藥物來對抗耐藥菌。為什麼迫切需要新型抗菌藥物?王明貴教授:目前常用的抗菌藥物有β-內醯胺類、喹諾酮類、大環內酯類、氨基糖苷類、糖肽類、噁唑烷酮類、四環素類、磺胺類等,還有林可黴素類、醯胺醇類等。
  • 一文理清:各類抗菌藥物特點及選用|抗生素認識周
    ,抗菌藥物可分為以下幾大類,部分大類中還含有多種小類或亞類: 01 β-內醯胺類 這類藥物均含有 β 內醯胺環;可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激活細菌自溶酶。
  • 被幸運女神眷顧的世紀抗菌藥物
    而弗萊明仔細觀察後卻發現,青黴菌生長周圍的金黃色葡萄球菌竟出現一圈透明和無菌的空白(即現在的抑菌圈),發生溶菌現象,他隨手又刮下一點青黴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混合在一起在試管中培養,結果金葡菌幾近全被殺滅,故此揭示了微生物間有相互拮抗(共生、共滅現象)的奧秘,即黴菌中的有些物質可以抑制或溶解細菌的生長。由於被汙染的黴菌為青黴菌,因此,弗萊明將其分泌的抑菌物質稱為青黴素。
  • 各類抗菌藥物的適應證和注意事項
    近期,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解放軍總後勤部衛生部藥品器材局聯合發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15 年版)》一文,現整理如下,供大家參考學習。
  • 【推薦】革蘭陽性需氧和兼性厭氧桿菌抗菌藥物選擇
    一、             棒桿菌屬Corynebacterium 1        白喉棒桿菌抗菌藥物的選擇依據,見表14-2-。抗菌藥物的選擇原則見表14-9-。表14-9-  抗菌藥物的選擇抗菌藥物的選擇依據,見表14-11-。表14-11-   抗菌藥物的選擇依據
  • 膽道外科抗菌藥物規範化應用推薦|指南共識
    一、膽道感染嚴重程度的分級➤推薦按照TG18分級標準對急性膽道感染嚴重程度進行分級(表1,2)。β-內醯胺類藥物過敏或經藥物敏感試驗結果證實者,可使用喹諾酮類藥物。5.依據抗菌藥物代謝及效應動力學特點,選擇具有高膽汁穿透率的抗菌藥物,如頭孢哌酮-舒巴坦、替加環素等,保證藥物在膽汁中達到足夠的濃度。
  • 十大類抗菌藥物不良反應匯總!
    作者:Gcplive來源:藥評中心抗菌藥物,是指具有殺菌或抑菌活性的藥物,包括各種抗生素、磺胺類、咪唑類、硝基咪唑類、喹諾酮類等化學合成藥物
  • 常用抗菌藥物相互作用(表格版)
    抗菌藥物類別配伍藥物相互作用結果不耐酶青黴素或不耐酶頭孢菌素酶抑制劑、克拉維酸或青黴烷碸(三唑巴坦)防止抗菌藥物被β-內醯胺酶破壞,增強抗菌作用主要經腎小管排洩的β-內醯胺類丙磺舒、保泰松、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磺胺藥、硫氧唑酮通過減少β-內醯胺類藥物在腎小管排洩,使血藥濃度和腦脊液藥物濃度提高蛋白結合率高的β-內醯胺類抗菌藥物蛋白結合率高的非甾體抗炎劑通過蛋白結合競爭可使游離抗菌藥物的濃度增高頭孢噻啶
  • 碳青黴烯類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家共識和扣分細則
    4.評價表分為5部分:適應證、品種選擇、給藥方案、病原學及療效評估、會診權限。5.每張錶針對1個病例進行評價,如病例中使用1個以上碳青黴烯類抗菌藥物時,進行總體評價。根據不合理情況,予以扣分。6.評價表共100分,實行扣分制,扣完為止,最低0分。近年來,我國碳青黴烯類抗菌藥物在臨床應用中出現了一些不合理現象,部分細菌對其耐藥性呈明顯上升趨勢。
  • 十大類抗菌藥物不良反應匯總,值得收藏!
    抗菌藥物,是指具有殺菌或抑菌活性的藥物,包括各種抗生素、磺胺類、咪唑類、硝基咪唑類、喹諾酮類等化學合成藥物。目前,抗菌藥物幾百種,使用過程中至少要記住以下常見的或嚴重的不良反應。
  • 碳青黴烯類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家共識和扣分細則|碳青黴烯類|內生...
    4.評價表分為5部分:適應證、品種選擇、給藥方案、病原學及療效評估、會診權限。5.每張錶針對1個病例進行評價,如病例中使用1個以上碳青黴烯類抗菌藥物時,進行總體評價。根據不合理情況,予以扣分。一、碳青黴烯類抗菌藥物在治療感染性疾病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碳青黴烯類抗菌藥物的抗菌譜廣、抗菌活性強,對需氧、厭氧菌均具有抗菌作用,特別是對多重耐藥革蘭陰性桿菌,如產超廣譜β—內醯胺酶(ESBL)腸桿菌科細菌具很強抗菌活性。
  • 碳青黴烯類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家共識解讀
    1從病原菌角度看碳青黴烯類使用的臨床應用適應證[參考《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15年版)》]1)多重耐藥但對本類藥物敏感的需氧革蘭陰性桿菌所致嚴重感染;2)脆弱擬桿菌等厭氧菌與需氧菌混合感染的重症患者;3)病原菌尚未查明的嚴重免疫缺陷患者感染的經驗治療。
  • 濫用抗菌藥物當心「無藥可用」
    吃點抗菌藥……長期以來,各類抗菌藥物一直是人們眼中的「萬能藥」,總在患者的首選藥品名單之列但是,抗菌藥物真的可以「包治百病」嗎?抗菌藥物指具有殺菌或抑菌活性的抗生素和化學合成藥物,包括各種抗生素和人工合成的抗菌藥物(磺胺類、咪唑類、硝基咪唑類、喹諾酮類等化學合成藥物)、抗結核藥、抗麻風病藥和抗真菌藥。 抗菌藥物不等於消炎藥 許多人錯誤地將抗菌藥物等同於消炎藥。認為牙齦發炎、扁桃體發炎、頭痛腦熱都可以用。
  • 抗菌藥物不能濫用!「四不」原則你要知道
    抗微生物藥物是指對所有病原微生物,包括微生物、寄生蟲等所致感染性疾病有治療作用的藥物,可選擇性的抑制或殺滅病原體,主要包括抗菌藥物、抗真菌藥、抗病毒藥、抗結核藥、抗麻風病藥和抗寄生蟲藥。抗生素作為抗微生物藥物裡最主要的一大類藥物,包含了我們日常所見的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氨基糖苷類、大環內酯類、四環素類、氯黴素類、多肽類、林可黴素類等。另外,我們日常所見的合成抗菌藥物有氟喹諾酮類、硝基咪唑類、磷黴素類、磺胺類等。「重點就看藥物本身的藥理作用和藥效是不是與『殺滅或抑制細菌、真菌』等有關。」趙麗麗介紹。
  • 這 7 類常用藥物不宜與頭孢合用
    頭孢菌素類藥物是一種廣譜抗生素,通過阻斷細菌細胞壁合成而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喉桿菌、肝炎桿菌、變形菌等起到強效的殺菌作用。 因其耐青黴素酶、毒性小、不易引起過敏反應等,故在臨床上應用廣泛。 本文將介紹與頭孢聯合用藥易引起不良反應的 8 類藥物。
  • 衛健委發布關於碳青黴烯類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家共識的通知
    經相關領域專家多次研究論證,對碳青黴烯類抗菌藥物的臨床應用達成以下共識。一、碳青黴烯類抗菌藥物在治療感染性疾病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碳青黴烯類抗菌藥物的抗菌譜廣、抗菌活性強,對需氧、厭氧菌均具有抗菌作用,特別是對多重耐藥革蘭陰性桿菌,如產超廣譜β—內醯胺酶(ESBL)腸桿菌科細菌具很強抗菌活性。
  • 抗菌藥物不良反應匯總(收藏)!
    作者:Gcplive來源:藥評中心抗菌藥物,是指具有殺菌或抑菌活性的藥物,包括各種抗生素、磺胺類、咪唑類、硝基咪唑類、喹諾酮類等化學合成藥物。
  • 呼吸危重病患者抗菌藥物怎麼選?看這一篇就夠了
    抗菌藥物治療的要點是抗菌藥物的選擇、給藥方案的確定,選擇原則是高效、低毒、價格低。在病原學確立診斷後,根據病原微生物和藥敏結果進行確定性治療。但由於常規檢查耗時幾天,危重病患者病情不允許等待,因此,一般在病原學診斷確立之前,常根據臨床特點和規律制訂個體化治療方案,一旦得到了病原學檢查和藥敏初步結果,就考慮更正確的治療。
  • 一圖讀懂《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格式修訂
    一圖讀懂《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格式修訂 2021-01-05 12: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