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年終獎,最見一個公司的格局

2021-01-09 物業雲

很多管理者特別怕關於年終獎的新聞,每年都會有很多關於騰訊、阿里、華為等公司的高額年終獎信息,他們擔心員工看著眼紅,擔心跟自己的比較,因為他們自己看著都真的眼紅。

但實際上,能夠每年拿獎金拿到手軟的企業畢竟是少數,絕大部分員工羨慕歸羨慕,他們還是有實際預期的,如果公司效益好,就期待能多一些,如果效益不好,即使少一點,但能相對公平就好。

01

公平,總是相對的

有人說,不公平也可以,只要我拿的多就行。

這其實根本不成立,因為人總會比較,而心理就會變化了。

打個比方,某個人去年拿到的年終獎是5000元,今年他私下裡跟同事說自己的預期有6000元就可以了。結果公司給他發了7000元,按理說應該滿意了,但他卻充滿了抱怨和憤怒,因為了解到另一個同事拿了7500元,而他心目中這個同事工作表現是遠遠比不上自己的。

在一家民營企業裡,老闆看到年度報表很開心,淨利潤增長了20%,大手一揮,讓人力資源總監在測算年終獎的時候,把獎金包總額增加50萬。這位老闆心裡想,我這麼大方,員工們一定會有驚喜,來年能好好幹。

但事與願違,發放年終獎後,那些表現差的人無喜無悲,給多少就拿多少了;而那些表現突出的人,卻並沒有感到高興。

於是老闆不理解了,你們都拿多了,怎麼還沒好結果,早知道我放自己口袋裡了。

經過員工調研發現,真正超越預期的卻是那些平常表現不好的人,他們沒想到自己還能多拿一些錢。所有的人都知道老闆多掏了50萬獎勵今年的業績,但績優的人看到的卻是績差也得到了鼓勵。

原因在於人力總監和各職能管理者,為了「公平起見」,將這50萬新增獎金包簡單附加進去,根據年終考核發出去了,要知道他們的考核中,優秀和一般的差距只有15%,很多人就算評了優秀,因為薪酬基數低,也不如評估為一般的人拿的多。

沒有絕對的公平,每個人的公平性感知,都是在比較後得出的結果。

評定指標其實就放在那裡,管理者如何用?能否用好才是關鍵。

因此,本文暫且不去介紹績效評定的技術,而將重點放在分析管理者容易出現的錯誤,從而產生警示作用。

02

管理者陷入3種效應

讓員工對年終績效失望

人們都能接受「大河有水小河滿」的道理,個人收益與公司收益是緊密掛鈎在一起。但最終獎金數字這個結果是否讓人認可或不產生抱怨,則要看管理者是用什麼樣的方式來主導自己的評估工作。

在大量的企業調研中,我們統計出管理者在年終績效評定時容易出現的3種不良效應,一不小心陷入其中,就會導致了員工對績效的反感。

效應1:評估結果集中化

在一家企業裡,由各個部門的負責人來進行年終績效的評分,他們的年終獎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雙薪,一部分是額外獎金,需要評分就是為了核算額外獎金。

注意,多數企業採取了績效考核,但指標的設定卻缺乏周全的思考和實際工作分析,以至於出現不同部門優劣人員標準不一,有些部門容易出現人人都是高分的情況,而有些部門則出現難以達標的情況,這是需要重點解決的。

結果幾乎所有部門經理的評分都非常高,甚至有些部門平均分都在95分以上,人力拿到這份評分表為難了,這怎麼進行ABCD評定呢?年終獎怎麼發呢?詢問各部門是否可以將分數拉開差距,得到的回答接近統一:的確員工表現都不錯,很難說誰很突出。

最終這家公司採取了一個很「公平」,很有「統計學」意義,且簡單的算法來進行年終獎金發放,那就是部門獎金包*個人係數(個人係數=個人年終評分/部門評分匯總),這樣算出來每個人的差異不超過200元錢。

某老員工評估C,其年終獎=7500(雙薪)+ 1000(評估獎金)=8500元;

某新員工評估A,其年終獎=3500(雙薪)+ 1200(評估獎金)=4700元;

尤其是這家公司裡年終評定僅僅是一個分發額外獎金的手段,並沒有和職業發展掛鈎起來,在這樣的導向下,新員工會發現評估得A其實是沒什麼意義的,他還是想辦法向評估為C的老員工靠攏比較好。

評估結果集中化,是管理者不負責任的表現。不敢用績效手段來讓績優人員受到鼓勵,讓績差人員受到警戒,只求「其樂融融」地穩定下去,實際上就是對不良表現的縱容,最終傷害願意奮鬥的下屬。

有人說國企就是這樣,但以我經常去各類國企的經驗而言,北上廣深很多國企近年來在管理上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他們的管理者已經開始致力於鼓勵績優的行為上來,考核評估甚至採用了強制分布,拉開差距是他們的主題。

效應2:近期效應

人是極其容易受到情感影響的,管理者也不例外。

往往到年底了,要進行年終評估了,團隊中有些人就開始變得積極起來。缺乏系統管理能力的上級往往就會陷入到一種近期感官效應中:這個人挺不錯的。

如果沒有日常的績效成績和關鍵事件記錄,管理者就容易被其近期的表現所影響,以至於「忘掉」了過去糟糕的表現,這樣做出的年終績效評定就難免有失公平,讓其他團隊成員感到失望。

Lisa是一家貿易型企業的產品經理,今年只剩不到一個月了,業績完成度還不到60%,日常也並非特別積極,而別的產品經理卻幾乎已經完成。

而讓所有人吃驚的是,Lisa跟銷售副總出差去拜訪某個重量級客戶後,副總當著所有產品經理的面說:

「你們要努力啊,Lisa今年肯定是能評優秀了,其他人要向她學習,這次出差搞定了客戶明年的產品引進協議。你們平時跟客戶一定要深度交流,如果沒有這次Lisa跟客戶喝大酒,協議也不會這麼快籤訂下來。你們也要學習,要拼啊!」

所有的產品經理就像被霜打了的茄子一樣,的確Lisa這次搞定了一個大客戶,副總看到了她的表現,但是否能喝酒就代表了對公司的付出呢?更要命的是,這和今年的年終評定有什麼關係呢?

管理者,一定要注意你的考評周期,該算進來的,不該算進來的,要很清楚,更不要受到近期表現的影響,來決定下屬整個績效考核周期的評估結果。

效應3:偏見與私利

管理者對下屬的工作價值、個人優劣形成了偏見,這是最傷害人的地方,因為這會讓對方認為無論怎麼努力都難以改變。

我接觸過的公司裡面,幾乎所有的HR部門都沒有被評估為A的經歷。問其原因,回答也是一致的:人力怎麼可能評A,都是業務部門的事,我們能拿個平均分就不錯了。

問高層,也得到類似的答案:如果公司目標完成,部門評估肯定是業務部門得優,完不成目標所有的部門都得扣。

這就是偏見,為什麼在一個組織裡,非業務部門就不能評估為優秀呢?僅僅靠業務數字來評判是否優秀,是否有失偏頗呢?所有的高管都應該思考,評估部門價值的標準到底有什麼?所有的中層都應該思考,評估下屬優劣的標準到底是什麼?

更要命的則是私利心,在這樣的心態作祟下,管理者會失去對價值觀和原則的守護,做出對自己短期有利的行為,卻極大地傷害團隊。

聽朋友說起過一個案例,他們是一群中小企業老闆,經常聚在一起談論各自的心得和問題,有個老闆很鬱悶地講了他公司銷售總監的事情。

這家企業的銷售總監剛跳槽過來一年,由於有著近20年甲方工作的經驗和人脈,他靠自己的客戶關係就做出了4500萬的銷售業績,在他的鼓勵和帶領下,整個團隊業績也因此創新高達到了1.2個億(之前一直穩定在六七千萬的水平)。

按照之前談的條件,他不拿個人業績提成(銷售額的1個點),而拿整體業績達標獎勵(階段性獎勵),這樣算下來,他的整體目標達標獎是3個月基本工資,就是5萬塊錢左右。

這位銷售總監並沒有說什麼,畢竟是自己答應的條件,也應該按照團隊成績來拿獎金,否則自己就成了單打獨鬥而非銷售團隊負責人了。

但老闆和幾個小股東就開始心思活絡起來,說實話他們也沒想到有這樣的業績,如果其他銷售人員,僅僅提成就已經是45萬了,何況還有年度銷冠獎金等等,加起來不會低於60萬,現在只給銷售總監5萬塊,他會不會第二年就不幹了?

這個時候,人力拿出了一份塵封已久的制度《銷售業績突破獎》,兩年前制定的,大意是鼓勵團隊突破年度目標,但凡突破了公司制定的年度銷售目標,超出部分的1個百分點要給到團隊領導者(當時業績遇阻,下決心之狠),還要拿出1個百分點額外獎勵整個團隊。

股東們傻眼了,按去年7千萬業績算,今年超額了5千萬,要足足拿出100萬來獎勵銷售總監和團隊。這一計算下,股東們的臉色就開始猶豫起來,好不容易今年業績爆發掙了錢,捨不得啊。

他們商量出了最終結論:還是按規定給總監5萬獎金,人力就不要提制度了,反正過去也沒出現過業績突破的情況,員工手裡也沒有制度,就當作沒有吧。

然後以公司名義給銷售總監配一輛奧迪A6,替換他自己的本田雅閣,用來跑業務也有面子,車子歸他使用,但資產是公司的,這樣在5萬塊之外還有驚喜。

人力問,配車也要花幾十萬,何不把錢給總監更有激勵性呢?股東們的考量是送東西更好,有個情誼,如果給了錢,明年就會想著更多,多少才是夠呢?

在這樣的決策下,員工們沒有得到那份突破獎,總監拿到了5萬獎金和一輛奧迪A6,看似皆大歡喜。

但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兩個月後,知道了真相的銷售總監立即辭職了。

其實,對於銷售總監而言,不知道有突破獎制度的情況下,應該對於5萬獎金和配車是滿意的,他如果想要更多就會跟老闆談新年的目標和激勵問題。但一旦知曉背後的情況,性質就變了。

這家公司的老闆還在到處感慨「人心不足蛇吞象」,在他的價值觀裡,自己做的這些都屬於額外賜予了,為什麼還不領情?他忽略了作為管理者最基本的原則,不要因為私利來選擇如何對待下屬。

世界上沒有一個事物是能發揮絕對的好作用,或者壞作用。年終績效也是如此,好心也可能辦成壞事。

「評估結果集中化」「近期效應」「偏見與私利」是管理者們在進行績效評估和獎金發放時,常常陷入的錯誤,需要時刻提醒自己避免。

讓員工失望的原因,主要還是在管理者。

#銷售技巧#

相關焦點

  • 年終獎怎麼發對公司和員工都最好?
    當然,在如何節稅之前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需要確認: 首先,你得有年終獎! 1、2021年以前,年終獎可以選擇是否單獨繳稅 如果選擇把年終獎單獨繳稅,那麼年終獎將單獨作為一個月的收入來計算繳納,考慮到年終獎的金額一般都比較高,稅務局特別貼心的允許把年終獎除以12來確定稅率。
  • 必看!年終獎怎樣繳稅最划算?專家給你算筆帳
    臨近年末,工薪一族開始期待年終獎,大家也很關心這筆收入的計稅問題。那麼,年終獎究竟如何來計稅呢?在上周末發布的2019年度個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徵求意見稿》中提到,全年一次性獎金,以及解除勞動關係、提前退休等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可以不併入綜合所得,計算納稅收入。
  • 公司說我年前辭職,沒有年終獎,我該怎麼辦?
    年終獎是公司給予員工的福利,工作辛苦了一年最期待的就是拿到年終獎回家過年了。1、年底雙薪發放的是工資,它的發放數額、發放時間都是確定的,年底雙薪的決定因素是年底時員工是否在公司工作,即只要年底12月份在公司工作的就應獲得固定一筆收入。
  • 盤點2019年各大公司年會~年終獎
    年終獎盤點年會這個事有些公司土豪演,有些公司奇葩演,有些噁心演,有些甚至都不演了例如美團和滴滴,他們的員工等到花兒都謝了也沒等來今年的年會。除了要上臺表演的倒黴蛋和要上臺講話的領導,所有員工都是衝著抽獎的環節來的。
  • 年終獎臨界點區間有哪些?年終獎臨界點是什麼意思?
    如果年終獎在1.8萬、5.4萬、10.8萬、42萬、66萬和96萬這幾個臨界點上,會出現年終獎多發1元甚至1分錢,稅後收入反而減少的情況,最極端的是多給1元收入減少8萬多元。一時間「年終獎臨界點」成為網絡熱門話題。
  • 年底跳槽,春節後才發的年終獎還有嗎?關於年終獎,這些你要知道
    還有不到一個月,2018年就結束了,不管年初立的Flag有沒有實現,對於大多數上班族而言,最盼望只有兩件事——拿年終獎,過年!▲資料圖問題來了!是不是所有單位都會發年終獎?提前離職/跳槽能拿到年終獎嗎?個稅改革會不會對你的年終獎造成影響?來來來……有這方面疑惑的小夥伴,接著往下看!01什麼是年終獎?單位一定要發年終獎嗎?
  • 今年的民航年終獎
    「大師,我們公司快要發年終獎瞭然而,一個可怕的現實是,目前的國家法律、法規據說會議傳達的主要內容是這樣的:1、今年公司達產保平希望很大。3、要儘可能保證公司員工我們體諒公司,也希望老闆們也多多體諒一線員工,有時候哪怕給我們一點點陽光,我們也能燦爛一年。
  • 年終獎怎麼計算個人所得稅?
    首先,我們要了解以下情況:1.年終獎與當月工資不合併計稅,即當月工資單獨算稅,年終獎單獨計稅,兩者之和才是當月需繳納的個人所得稅。2.對於年終獎的計稅方法,每年每人只允許使用一次。如果遇到年終獎和年底雙薪同時(同一個月)發放的,可以將發放的雙薪部分與年終獎合併計稅。如果年終獎和年底雙薪不是同時發放的,雙薪部分也就不能使用年終獎算法了。
  • 提前離職有年終獎嗎?關於年終獎,有五點要知道→
    提前離職有年終獎嗎?今天天河君來給大家講講01什麼是年終獎?年終獎,由用人單位根據自身的經營狀況,通過其內部規章制度規定、勞動合同約定方式或其他方式,在一年年終對勞動者給予。02年終獎屬於工資嗎?
  • 螞蟻莊園清朝年終獎 螞蟻莊園今日答案年終獎[多圖]
    清朝皇帝會賞賜什麼給官員當做年終獎?古代也是有年終獎的,每到年尾,皇帝就會給不同品階的官員發放年終獎,官職越大的官員,年終獎越多。但是每個朝代皇帝賞賜給官員的年終獎也是很有講究的,有的是賞賜金銀珠寶、有的是賞賜詔書、有的更是賞賜房屋田地,那麼大家知道清朝皇帝到了年尾,給大臣們的年終獎是什麼嗎?不知道的小夥伴就和小編一起往下看看吧!
  • 發放年終獎是否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
    用人單位辯稱,被告公司已在2016年5月左右完成公司員工考核並對在冊員工發放了2015年獎金,未對原告(勞動者)進行考核,因原告在2015年12月31日已不在冊,不屬於考核方案所規定的員工考核範圍,故不予發放相應的年終獎。
  • 年終獎如何計算?計稅方式有哪幾種?
    年終獎能到手多少錢,不僅僅是老闆說的算,還得會計算一算!那年終獎該怎麼發才最划算呢?會計網今天就給大家講個清楚,理個明白···一、什麼是全年一次性獎金全年一次性獎金也就是年終獎(以下簡稱年終獎),是企業根據員工這一年的總體表現與貢獻來考核發放的獎金,在一個納稅年度內,每個員工只能使用一次「全年一次性獎金」計稅,所以在發年終獎時,為了合理節稅應選擇出最佳個稅申報方案!年終獎具體政策可參考:二、如何計算年終獎?
  • 年終獎新個稅來了!算算,你的年終獎要扣多少稅!
    雖然新的一年開始,拿到手的工資可能會變多,但遠水救不了近火,小福知道你們最關心的,是還未到手的年終獎!這筆錢的稅怎麼扣有說法嗎?有!國家有明確表示:年終獎優惠政策還能再使用3年到2021年12月31日。
  • 有的發福利 有的畫大餅 你年終獎是什麼?
    別人家的公司都是「極好的」  提起年終獎,不得不說一下騰訊雲,年終獎人手一部iPhone 11 Pro 256GB版本,還不包括獎金。高端!大氣!上檔次!  不過很快就有網友發現,騰訊雲員工一邊喊著「真香」,一邊開始偷偷賣掉年終獎,在二手平臺上出現了很多iPhone 11 Pro。  你問我是怎麼發現的?
  • 去掉「濾鏡」,還原「二八法則」下的券商年終獎
    來源:北京商報臨近春節,年終獎話題再度被炒熱,金融機構2019年年終獎多寡也格外引人關注。於券商而言,年終獎發放與公司業績掛鈎,在2019年迎來業績「大豐收」之下,獎金水漲船高也值得期待。北京商報記者採訪多位券商內部人士了解到,券商年終獎多數是年後3-6月間發放,也有部分券商會在春節前後先發放一筆「過節費」。其實,券商年終獎發放與公司業績掛鈎,各業務條線年終獎多寡也與部門業績密切相關。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市場回暖之下,券商2019年業績「大豐收」,年終獎水漲船高的確值得期待。
  • 年底了,十三薪、年終獎之間有什麼區別?答案來了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十三薪和年終獎的發放原則。 01、年終獎和十三薪是一回事兒嗎? 十三薪:即第十三個月工資,也稱「年底雙薪」,是指單位按照規定程序向個人多發放一個月工資。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很多企業的十三薪具有一定的年終獎勵性質。
  • 2020年終獎金還會有嗎,看看網友們的年終獎,你們今年多少呢
    導讀:2019年正式結束,我們迎來了2020年,除了忙碌著總結2019年工作得失與成績、制定2020年工作計劃,最讓人關心的是2019年能獲得多少年終獎。有網友在悟空問答提問:「你們的年終獎有多少?你滿意嗎?去年我們是20000。今年不知啊?」
  • 公司出妖規定:年會不演節目不發年終獎!節目不能少於3分鐘!
    這幾天,也有網友報料:領導突然開會宣布,年會不表演節目,就不給年終獎。被年會支配的恐懼,你有嗎?↓↓↓表演時間不得短於3分鐘,不然沒有年終獎前幾天,網友「wh888」在義烏十八腔論壇報料,單位挺奇葩的,大清早開會,說今年的年會,為了提升團隊凝聚力與員工的幸福感,每個人都要表演一個節目。
  • 最新年終獎個稅「黑洞」來了(圖表)
    工薪階層最關注  3.6萬到4.4萬年終獎問題  為了便於計算,我們將年終獎分成10萬以下,10萬到40萬和40萬以上三組製作了年終獎圖表,假設平均月薪超過5000元,再計算年終獎對應個稅和稅後年終獎。
  • 年終獎個稅籌劃:「二選一」要慎重,年終獎怎麼算個稅更划算?
    年終獎已在路上,個稅籌劃要提前考慮!1、2020年年終獎怎麼算個稅?2、單獨計稅與綜合計稅哪個更划算?>根據財稅〔2018〕164號規定,在2021年12月31日前,年終獎計稅方式可以「二選一」。注意事項1、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對每一個納稅人,單獨計算全年一次性獎金的計稅辦法只允許採用一次。2、取得除全年一次性獎金以外的其他各種名目獎金,如半年獎、季度獎、加班獎、先進獎、考勤獎等,一律與當月工資、薪金收入合併,按稅法規定繳納個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