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9日訊 /生物谷BIOON /——一項由維也納醫科大學和匈牙利及瑞典的科學家合作的新研究首次證明抑制腫瘤血供的藥物(血管生成抑制劑)療效不佳的原因可能是由於藥物很難滲透到腫瘤組織的最小血管中。
血管生成指已有血管生出新血管的過程,這個過程促進了腫瘤的生長,因為腫瘤生長需要氧氣和營養物質。因此一些藥物通過抑制腫瘤血管生成而抑制腫瘤。但是這些藥物的療效並不持久,甚至有些腫瘤對這些藥物毫無反應。這種腫瘤對血管生成抑制劑的耐性是目前臨床中常見的問題。而這項新研究表明這些血管生成抑制劑在不同腫瘤組織中的滲透差異很大,這意味著僅僅只有一些腫瘤中的藥物濃度可以達到有效濃度。
在這項跨國研究中,研究人員採用五種血管生成抑制劑治療了患腫瘤的小鼠。通過使用一種叫做基質輔助雷射解吸電離質譜分析(MALDI-MSI)的技術,研究人員檢測了腫瘤中的藥物濃度及分布,並將這些數據與治療療效進行了相關分析。
研究資深作者、維也納醫學大學胸外科胸部腫瘤轉化項目負責人Balazs Döme說道:「此前關於血管生成抑制劑耐性的研究主要聚焦在分子機制。通過關注活性藥物在腫瘤組織中的分布情況,我們發現了一種可能的重要機制,可能解釋了為什麼血管生成抑制劑在臨床中有時沒有效果。」
同為資深作者、來自瑞典隆德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臨床蛋白研究和成像小組領導者György Marko-Varga說道:「這種療法療效被削弱的可能原因是此前沒有可靠的成像方法可以顯示藥物在腫瘤組織中的分布情況。因此我們的新方法為癌症研究人員及腫瘤醫生提供了機會,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這些藥物如何發揮作用以及這些藥物在機體和腫瘤組織中的分布情況。」
這項研究的結果發表在《Theranostics》上,可能有助於研究人員在未來發展出新策略改善血管生成抑制劑在腫瘤組織中的分布以及提高療效。(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發,轉載需授權!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 app.
Limited Tumor Tissue Drug Penetration Contributes to Primary Resistance against Angiogenesis Inhibitors
Szilvia Torok et al.Theranostics (2017).
DOI: 10.7150/thno.16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