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一年讓無創呼吸機成為全民熱詞,同樣身為呼吸治療領域的重磅利器——「高流量呼吸溼化治療儀」也完成了最大程度的臨床教育。
依照這份專家共識,高流量幾乎覆蓋了麻醉科的所有場景,無論是專科病房還是AICU(麻醉重症監護室)都可完美適用。
這,還僅僅是麻醉一個科室。
據了解,當前已經成熟運用高流量氧療的科室包括不限於:呼吸科、急診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ICU、老年科、心外科、心胸外科、兒科等。
以心外科為例,高流量氧療在心臟術後有重要作用,經大量三甲臨床研究證實能明顯改善低氧血症,且因更好的耐受性與舒適性大幅降低了患者術後痛苦。根據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體外循環分會的最新數據,2019年全國724家醫院共開展了253867例心臟外科手術,這一數據在2020年會保持著5%的同比增長。如果高流量被進一步推廣至心外科,患者的術後質量無疑會實現質的飛躍。
儘管臨床前景巨大、國際應用已相當成熟,但高流量氧療在我國仍是「初露鋒芒」。
依照全球頂級諮詢公司的預測,中國的高流量臨床普及率不到5%,未來幾年將是國際高流量市場的關鍵增長點。
基於巨大的臨床需求,中國呼吸治療領域的醫療器械發力加碼,比如在去年5月上市高流量的魚躍醫療。值得注意的是,正因為魚躍醫療已經有了非常紮實的院用呼吸設備基礎(如無創呼吸機、制氧機、霧化器等),使其高流量的臨床進展十分火速,推動了國家對進口替代的部署。
魚躍醫療可以被視為醫療器械中進口替代的出色案例。
其高流量設備在充分融合技術難點之上,使氧濃度設置範圍在21%-100%間,調節最小單位可精準到1%;高流量設置範圍在2L/min-75L/min之間;溫度範圍在31℃-37℃之間;相對溼度可達100%。
這些數值的精準性與穩定性關係著治療效果,更要經受ICU這類常處於危情時刻的科室考驗。硬體性能、算法能力、臨床經驗必須同時達到最高標準,才能得到醫生信賴。
而這也只是達到國際技術標準,如何領先國際行業水平,有賴醫療企業超前考慮臨床需求。
正是因為中國醫療企業促使魚躍醫療在技術之上為設備疊加了5項關鍵參數的實時監測功能、日誌功能,這幫助了醫生隨時知曉患者情況、參數有無進行過調整。設備的結構上,魚躍醫療進行了免消毒設計以避免交叉感染,在新冠疫情這類重大疫情中發揮了極其巨大的作用。
這些無限貼近臨床、貼近醫生的升級,充分反映了一個常年紮根呼吸治療領域的醫療企業特點:一切以病患出發。
正如解放軍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解立新教授和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詹慶元在《成人經鼻高流量溼化氧療臨床規範應用專家共識》中所說:「國內高流量氧療技術已在很短的時間內形成了自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