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紀告別「寒武紀時代」

2021-01-15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網際網路江湖」(ID:VIPIT1),作者:網際網路江湖團隊,36氪經授權發布。

談到寒武紀這家公司,很容易讓人聯想起古生代的寒武紀,那是現代生物的開始階段。過去幾年,AI賽道快速發展,市值井噴,行業欣欣向榮。對於包括寒武紀在內的許多AI公司而言,那段時光就好像產業的「寒武紀時代」,象徵著生命和希望。

如今,告別AI創投的寒武紀時代,隨著越來越多新的「生命」出現,弱肉強食的自然規律開始作用在是商業社會,寒武紀們似乎也沒有了過去的雄姿英發。

近日,寒武紀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報告,意料之中,這又是一份虧損的財報。前三季度,寒武紀實現營業收入1.58億元,同比增長42.9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3.09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4.62億元。

當然了,對於一家技術型公司,眼前的虧損其實可以接受。只不過在這個對手頻頻出現的AI晶片叢林中,寒武紀的未來究竟將走向何方呢?

「出水口」大於「進水口」,寒武紀如何堅守「長期主義」?

告別華為的寒武紀,似乎讓不少人對它的未來產生懷疑。

確實,根據此前寒武紀的招股書顯示,在2017、2018年寒武紀的收入中,華為的訂單分別貢獻了98%、97%。以此看來,華為的離去,對寒武紀的打擊不可謂不大。

不過對於寒武紀而言,在優化營收結構方面確實有可圈可點之處。此前發布的半年報顯示,2019年以前作為寒武紀營收主要來源的終端智能處理器IP授權業務,收入為476.67萬元,同比減少85.07%。公開資料顯示,上半年在該業務大幅縮減的狀況下,寒武紀仍可以將營收同比降幅控制在11%左右。

晶片行業,不管是設計,還是流片,都需要巨額的資金。而且這會是一個長期賽道。沒有人知道技術落地的時間點,這就意味著持續巨額資金投入成為發展的標配。故而我們看到許多虧損著的AI領域公司,都喜歡用「長期主義」來自我標榜。

但就像郭德綱相聲中的那一句:「四個說相聲的對著罵街,誰活到最後,誰就有話語權,誰就是藝術家。」

AI賽道的長期性,這要求「掘金者」有能力去打好這場持久戰才行,「活」到技術落地和爆發,才有資格分享技術帶來的商業紅利。

報告顯示,期內寒武紀研發費用達到4.33億元,同比增長近33%。在晶片領域,這種量級的研發費用並不罕見。根據英偉達2020財年財務報告,截至2020財年末,英偉達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08.96億美元,2020財年英偉達的研發費用為28.29億美元。華為海思未上市,據公開報導2019年研發投入約為24.39億美元。

相對於這些科技公司,寒武紀的研發投入似乎還差了點。當然了,和巨頭相比,寒武紀的融資渠道似乎有些單一了些,故而研發投入尚具有一定的差距。

沒有科技巨頭那般有力的資金「輸血」,如何負擔「銷金窟」般的AI晶片市場?如何支撐自己做到長期主義?而這或許也是華為離開後,很多人對寒武紀發展表示擔憂的原因所在。

或許也正是因為如此,寒武紀開始加大銷售方面的投入。

在第三季度財報發布後,寒武紀方面表示,營收增長主要系智能晶片及加速卡業務、智能計算集群業務等收入增長所致。此外,公司銷售費用、研發費用均保持增長,其中銷售費用暴增233%,達到2476萬元,公司稱主要系加大銷售投入,銷售人員增加導致職工薪酬大幅增長所致。

結合寒武紀自身情況,這份銷售投入其實都是該花的錢,具體投入回報比如何,在今後的財報中我們可以推測端倪。

只不過目前看來,資本市場似乎對寒武紀的態度不是那麼的友好。之前半年報發布後,有報導稱,寒武紀股價一度下跌7%,市值蒸發超過50億人民幣,跌破700億。而這一次,10月28日收盤時,寒武紀股價下跌1.89%,報183.89元,總市值735.74億元。

如何提高自己的想像力,進而獲得資本市場的認可。這對於寒武紀而言,或許也是當前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

基礎層硬傷所限?技術開源成「定時炸彈」

關於AI,一般觀點認為分為基礎層,技術層和應用層,而基礎層又包括數據和計算能力。在這裡面,數據絕對是其中的核心,掌握了上遊的數據就可以制約下遊的技術發展和技術應用。

毋庸置疑的是,越重要,玩家往往越少。據有關資料顯示,AI產業各層企業比重分化較為明顯,其中應用層企業佔比最高,達到77.7%;其次是技術層企業,佔比為 17.9%;第三是基礎層企業,佔比為5.4%。

可如今我們看到,越來越多掌握數據「石油」的企業開始布局技術層,例如寒武紀所在的AI晶片賽道。除了我們都知道的華為以外,BAT也紛紛下馬開始布局。例如阿里的「平頭哥」,騰訊投資了晶片公司燧原科技,而百度則與三星展開合作。

關於數據層和技術層的碰撞,有這樣一個比喻:數據是原料,技術是菜譜。但菜譜可以到處流傳,原料不是誰都有;菜譜會不斷更新完善,但始終受制於原料。而菜譜流傳對應的AI產業發展就是技術開源論。如今看來,這似乎也是對許多技術層公司最大的威脅。

事實也的確如此,國內方面,自2011年開始,阿里一直都在參與技術開源社區的建設,目前Github上主體帳號的總項目數是國內最多的;而百度方面在技術開源上也是動作頻頻。例如之前開源其自動駕駛系統Apollo,其自動駕駛軟體可供任何人免費下載及修改使用。此外,還有其人工智慧綜合平臺「百度大腦」底層的深度學習平臺Paddle,自研的底層區塊鏈技術XuperChain等。

從某種程度上講,技術開源,這似乎成了科技巨頭們的某種默契,但這或許也會對垂直技術層領域的企業帶來打擊。是對本身掌握在少部分手中的技術「洪水」進行「洩洪」。

AI晶片這條賽道,不少投資人都對它敬而遠之。不像其它領域,會有不少「追風者」出現。寒武紀在巨頭尚未顧及之時迅速崛起,為自己贏得不低的市值。然而隨著華為從朋友變為對手以及其它巨頭的紛紛入局,這對於其所處賽道賽手的「稀缺性價值」存在一定程度的稀釋,或許這也是為什麼財報發出資本市場反映不佳的一個原因吧。

對於寒武紀而言,目前其實多少有些矛盾。

參考其它技術層企業,例如科大訊飛、商湯、曠視等,採取多角化與縱深化這兩種路徑,即技術層的橫向擴張以及人工智慧產業的縱向打通。

從多角度來看,以曠視科技為例,據天眼查app檢索顯示,有高達24條對外投資。通過投資,這些AI技術層的獨角獸們可以對投資企業進行自己的技術輸出,這實際上也起到了消化自身技術的作用,使得自己的技術研究看起來有更多的落地。

但對於寒武紀而言,缺少了華為這個大客戶,現在還在提高銷售費用,並且研發費用降不下來,對外投資這條路似乎是很難走通。

而縱深化層面上,同樣也有不少的顧慮。

一方面,自己做硬體去消化自身AI晶片,做硬體有多少坑需要踩我們暫時不說,光巨額的投入或許就讓很多技術層企業望而卻步;另一方面,在AI晶片領域,相對於其它科技巨頭,寒武紀具備中立性這一稀缺性優勢,一旦自己親自做起終端設備,這可能會對其中立性產生一定的傷害。

如此看來,寒武紀在告別AI產業快速爆發的「寒武紀時代」之後,似乎迎來了越來越複雜的市場競爭狀態。當然了,寒武紀本身的技術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不然當初華為也不會與它合作。只不過在未來面對新的挑戰時,寒武紀將會如何見招拆招?讓我們把答案交給時間。

相關焦點

  • 寒武紀被高估了嗎?
    寒武紀是幸運的。這不單因為陳雲霽和陳天石兩兄弟的「天才」與互補,更因為踩對了中國崛起的時代脈搏。 正如雷軍所說的飛豬理論,風口上,豬都能飛。何況是本就有翅膀的寒武紀? 02 時代的碰撞 寒武紀的名稱,來自大約6億年前地質學的一個特殊時期。
  • 寒武紀IPO:AI獨角獸的求生時代
    除了AI晶片的研發難度之外,難落地商業場景也是寒武紀不得不面臨的拷問。相比國外的英特爾、英偉達以及國內的華為海思等晶片巨頭,作為後來者的寒武紀並沒有較大的優勢。Compass Intelligence公司發布的2019年全球AI晶片公司排行榜中,華為海思排12位,寒武紀排名第22。
  •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生命真的是在寒武紀突然出現的嗎?
    1859年,達爾文在進行地質考察的時候發現了這麼一個問題:在比寒武紀巖層更為古老的巖層中找不到化石,但是從寒武紀開始,化石卻好像不要錢一樣大量地出現。(寒武紀:5.41-4.85億年前)寒武紀之前幾乎沒有化石與達爾文同一時代的諸多地質學家們都遇到了這個問題
  •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生命真的是在寒武紀突然出現的嗎?
    1859年,達爾文在進行地質考察的時候發現了這麼一個問題:在比寒武紀巖層更為古老的巖層中找不到化石,但是從寒武紀開始,化石卻好像不要錢一樣大量地出現。(寒武紀:5.41-4.85億年前)寒武紀之前幾乎沒有化石與達爾文同一時代的諸多地質學家們都遇到了這個問題
  • 中國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不過,人們卻發現,整個的進化史似乎被耽誤了很多的時間,真正的大型生命的進化歷程實際上只有5億年左右,而大部分生命史都是在海洋中以微牛物的形態消磨時光。這時間居然有30多億年。人們發現生命的大型化和多元化全部集中在5億4千萬年前的寒武紀的地層裡,而且它們似乎是突然的出現 ,非常整齊地站在了同一條進化的起跑線上,這就是寒武紀生物大爆炸。
  • 寒武紀的「高處不勝寒」
    2017年和2018年,寒武紀的營收主要來自與華為的合作,分別為0.077億元和1.14億元,佔總營收比為98.33%、99.66%。合作內容是上圖中寒武紀主營業務的第一項,終端智能處理器IP。2019年,因為華為開始使用自己研發的達文西架構NPU,無意與寒武紀續籤合同,業內許多人士開始唱衰寒武紀,認為寒武紀沒有了華為這條大腿,業績將大幅下滑。
  • 寒武紀:我這個時代生命物種大爆發的原因有很多
    寒武紀是顯生宙的開始,距今約5.42億年前—4.85億年,持續了大約5800萬年,而在這短短5800萬年裡,不僅有大量生物開始在寒武紀突然出現,而且出現的生物門類也非常多,現如今所有的「門」,在寒武紀時基本上都已經出現。
  • 寒武紀:我這個時代生命物種大爆發的原因有很多
    寒武紀是顯生宙的開始,距今約5.42億年前—4.85億年,持續了大約5800萬年,而在這短短5800萬年裡,不僅有大量生物開始在寒武紀突然出現,而且出現的生物門類也非常多,現如今所有的「門」,在寒武紀時基本上都已經出現。
  • AI晶片成計算時代核心載體 寒武紀迎來市場契機
    有人說:「智能時代遲早要到來。每個時代都有其核心的物質載體,比如工業時代的蒸汽機、資訊時代的通用CPU,智能時代也將會出現這個核心載體。」而晶片,這個小之又小的東西,卻成為一切指令、嵌套、分析、採集等等的關鍵。
  • 遊記:前寒武紀!
    洪荒海洋;從前寒武紀海洋開始,藻類和無脊椎動物時代拉開帷幕。前寒武紀:地球誕生~約,前古生代。疊層石見證地球第一次出現氧氣、原核生物等。寒武紀(Cambrianperiod):距今約,古生代第一個紀。三葉蟲時代。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事件,短短幾百萬年湧現絕大多數生物門類。
  • 化石見證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寒武紀時代曾湧現了一大批現代動物門類的祖先,生物已廣泛分布於海洋淺海區各個區域和不同的水層中,生物間已然建立起了較為複雜的多級食物鏈,完整的生物譜系框架已搭建完成,由此產生的巨大影響一直延續至今。那麼,科學家是採用什麼手段和方法,如何通過一塊塊化石,抹去覆蓋在化石上的歷史塵埃,還原出寒武紀時代精彩紛呈的海洋動物世界的呢?
  • 寒武紀化石頻出的雲南撫仙湖北岸
    寒武紀時代海洋生物模擬圖我們生活的地球,原本就是個謎。關於5.18億年前寒武紀時代的更多生命解密,卻來源於中國雲南撫仙湖北岸出土的批量寒武紀化石群。提起寒武紀時代,這個時代比我們老少皆知的侏羅紀時代還早三四億年!
  • 生命從無到有的前寒武紀
    而在寒武紀之前,地球早已經形成了,只是在漫長的幾十億年中一片死寂,那時地球上還沒有出現門類眾多的生物。這樣,科學家們便把寒武紀之前這一段漫長而缺少生命的時間稱作前寒武紀。前寒武紀(Precambrian)是地質年代中,對於顯生宙之前數個宙(Eon)所使用的非正式名稱,原本正式的名稱是隱生宙(Cryptozoic eon,其後來被拆分成冥古宙、太古宙與元古宙三個時代)。
  • 生物大探索——寒武紀
    (圖文/垚哥說動物)寒武紀,是一個特別的地質年代,距今約5.5億—4.8億年,大致分為早中晚三期。與著名的侏羅紀、白堊紀、冰河世紀相比,寒武紀不常為人所知,但它卻是生命的開端,被喻為生命大爆發的起點,是生物史上最重要的一頁。在寒武紀中,生命首次出現並大量繁衍。
  • 揭秘晚前寒武紀
    眾所周知,前寒武紀是地球形成與演化史上最為漫長的一個地質時代。在地球近46億年的歷史中,距今5.42億年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從那時起,地球出現了大量的生物,因而那以後的時段,通稱為顯生宙,而顯生宙的第一個地質時代,就是寒武紀。
  •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真正原因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被稱為古生物學和地質學上的一大懸案。寒武紀生命大爆發自達爾文以來就一直困擾著進化論等學術界。
  • 寒武紀估值破千億,AI晶片的造富時代已來?
    中芯國際在上市首日大漲201%,市值直接超過了6000億,寒武紀在7月20日成功登陸A股創業板,公司發行價為每股64.39元,開盤大漲288%至每股250元,市值破千億大關。寒武紀作為AI晶片的明星股,從2016年出生開始,就被一眾知名的VC/PE機構以及上市公司「看上」,投資方陣容頗為豪華。
  • 生命轉折點 之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今天就給大家聊聊其中最具有裡程碑之一的一次,那就是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寒武紀是大約5.42億年到4.85億年前,一共持續了6000萬年左右。我們上一期講過,在元古宙末期生命僅僅存在於多細胞的有機生物,但是寒武紀不同,期間出現了大量高級的海生無脊椎動物,如節肢動物、軟體動物、腕足動物,古杯動物、棘皮動物和環節動物等,並且有的具有堅硬的外殼,如鸚鵡螺,納羅蟲,等。
  • 探秘前寒武紀地質時代的古老化石
    地球在46億年前從星際塵埃雲中凝結形成, 這標誌著一個巨大的地質年代的開始,稱為前寒武紀時期。此時的地球,空氣中的氧氣含量很低,呼吸成為不可能的事情,既沒有動物也沒有植物。從太空中看,今天我們熟悉的大陸在那時都不存在,陸地的形狀和排列是完全不同的。前寒武紀持續了40億年的時間,是隨後的顯生宙的8倍。
  • 穿越至寒武紀,對戰奇蝦!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寒武紀蟲蟲秀」正式啟動
    揚子晚報網1月7日訊(記者 於丹丹) 記者從南京古生物博物館獲悉,1月8日開始,作為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展陳昇級項目之一的科普互動項目——寒武紀蟲蟲秀也將正式發布並啟用,科學性與趣味性並存,寓教於樂。遊戲背景是在地球46億年演化長河中,最為壯觀的「寒武紀大爆發」。寒武紀大爆發拉開了古生代的序幕,一舉奠定了整個顯生宙生物門類發展的基礎。寒武紀伊始,首次出現了帯硬殼的動物,這是生物演化進程中一次明顯的質的飛躍。隨後出現的澄江動物群,顯示了從簡單的海綿動物到複雜的脊索動物,幾乎所有的現生動物門都有了各自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