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中體驗,實踐中鞏固——《感謝和安慰》教學案例與評析

2020-12-06 辛夷楣66

教材簡析:

這則口語交際,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六組口語交際的內容。主要是培養學生學會如何使用恰當的禮貌用語安慰他人,學會懂得感謝,在孩子心中播撒真情的種子。

教學目的:

1、 在情境交際中,產生參與學習訓練的興趣,初步形成互動交流的意識。

2、 通過訓練和表演,知道感謝的方式和語言,能夠把語言表達清楚。

3、 使學生學會通過留心觀察、詢問等環節,了解他人遇到「不順心」的事,並用「同情」、「委婉動情」、「鼓勵」的話語去安慰他人。

4、 感受人間真情,倡導樂於助人的社會風尚,通過模擬生活場景,分角色對話,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教學重點:

1、 結合這次說話的材料,引導學生在不同的情況下正確地用不同的語言去感謝他人、安慰他人,體驗關愛他人、幫助他人的快樂。

2、 學生主動積極地進行口語交際,提高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培養良好的說話態度和語言習慣。

教學難點:

在情景交流中能夠抓住對方講話的主要內容,進行互動交流。

教學準備:

師生課前交流,做拍手遊戲,播放歌曲《感謝你》,引出感謝卡,讓學生填寫感謝卡。

(評析:因為是優質課競賽,師生初次見面,所以此環節的師生互動十分必要,既拉了師生關係,又讓老師初步了解學情,也為下面的學習營造了氛圍。教育學家卡羅琳說過,「 孩子們的工作就是遊戲,在遊戲中激發他們的思維,是他們最願意接受的。」 因此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設計的課前小遊戲,有利於幫助老師迅速抓住學生,而抓住了學生,也就抓住了課堂。填寫感謝卡則為後面的「交流感謝卡」環節做好準備。

教學過程:

一、聊天引題:

師: 今天有這麼多老師來我們班聽課,張老師很緊張,你們想對張老師說什麼?

生1:老師,你不要緊張,你是最棒的!

師:(握手)謝謝你的安慰,老師感覺好多了!

生2:老師,不要擔心,失敗乃成功之母,下次再努力,沒關係的!(哄堂大笑)

師:(送小禮物)謝謝你,雖然老師不怕失敗,但我還是希望這次比賽能夠取得好成績。

……

(評析:口語交際課成功與否,關鍵之一就在於情境創設的成功與否。本節課一開頭就密切聯繫生活展開,在真實的情境中師生間展開熱烈的對話,迅速切入了課題。獨具匠心的開頭既抓住了孩子們的注意力,又很好地踐行了了新課標的語言來自生活、服務生活的原則。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人的內心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 —— 總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究者,在兒童的精神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我們的教學應當不斷激發學生心靈深處那強烈的探索欲望,引導學生儘可能地重新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在這過程中體驗和領悟,探究和發現,把握和發展。此環節為接下來的學法指導做好了鋪墊。老師的課堂駕馭能力也是值得一提的。生2的語言充滿童真童趣,但在實際的口語交際中,這樣的話顯然是不夠恰當得體的。我們的口語交際課最終目的是服務生活,所以我們必須以生活實際的需求為標準,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意識和能力。張老師沒有忽視也沒有「放任」這個小插曲,而是機智委婉地糾正了孩子的不當之處,既保護了孩子交流的積極性,又間接地提示了學生語言要符合語境。

二、學會感謝:

師: 這節口語交際課啊,咱們就來學習向別人表達感謝和安慰。請大家回顧一下,剛才老師對安慰我的同學表達感謝時都使用了哪些方式?(課件出示)

生: 禮貌用語、擁抱、鞠躬、握手、送禮物……(課件出示)

師: 你還知道其它表達感謝的方式嗎?

生: 發郵件、寫信、發簡訊……(課件出示)

師:(小結)我們可以把表達感謝的方式分為無聲的感謝和有聲的語言兩大類。(課件出示)

(評析:學法引領指導在課堂中是難點。特級教師於漪說過:「課堂教學就是讓學生經歷由不會到會的過程。」看完導入環節教師的示範,讓學生自己總結方法,然後老師再點撥小結,這種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正是新課標所提倡的,它充分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意識,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機智地利用課堂上真實的情境,進行師生平等對話,不知不覺中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交流的興趣,初步形成了互動交流的意識。同時也注重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巧妙地達成了新課標「口語交際課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努力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採用靈活的形式組織教學」的要求。

師:剛才我們了解了很多用無聲的語言表達感謝的方式,那麼如何用有聲的語言表達感謝呢?除了謝謝二字,我們還能說點什麼呢?老師收集了幾個表達感謝的例子。請看大屏幕。(課件出示)

指名讀大屏幕上小明自述鄰居王叔叔熱心幫助自己的事例。

師: 請大家根據例子總結用有聲的語言表達感謝的方法(提供句型:有了您的的幫助,我才……;要不是您……,我早就……)

師: (小結)其實,表達感謝的方式還有很多,無論採取何種方式,只要能表達你的真心誠意(板書:真心), 那就是最好的方式。

(評析:教師沒有過多地傳授口語交際知識,而是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先由學生的安慰引出老師的感謝,再讓學生總結感謝的方式,然後分為無聲和有聲兩類,最後再通過具體情境的示範提供用有聲語言表達感謝的句型,以供學生在後面的情境練習中借鑑,很好地體現了口語交際課「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由點到面,再由面到點」的原則。

三、交流感謝卡

師:(出示感恩盒,內裝感謝卡)課前每位同學都填寫了感謝卡,放在了感恩盒裡。(抽出第一張感謝卡),現在讓我們來看看石文昊同學最想感謝的人是誰。(老師念出學生最想感謝的人名),你為什麼想要感謝他呢?請你參照大屏幕上的提示方法,想一想準備用哪種方式來表達感謝,然後走到他的面前,現場向他表達感謝。(依次抽出2、3、4張感謝卡,問上述問題。)

師:以上四位同學都表達了內心對他人的謝意,哪位同學的表現最能打動你,為什麼?(生評價)

(評析:口語交際是技能訓練,只有學生個體用心去揣摩去實踐去總結才能真正掌握,教師是替代不了的。因此,教師不能只是教學生怎麼說,而是應該引導學生自己去多說多練,從中獲得真切的體驗,從而主動地、樂意地去表達。老師提供方法預設,同時給學生留有選擇的空間和發揮的餘地,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差異,降低了學習難度,從而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四、真情告白

(音樂)師:同窗幾年,有沒有同學曾無私的幫助過你?哪一位面孔最讓你感激?就設法走到他(她)面前,向他(她)表達感謝。讓我們走進「真情告白」。

師:(現場採訪收到感謝的人) 說說你收到感謝的心情。

(評析:老師在課堂上儘可能地為學生創設真實具體的情境,儘可能地給更多的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體現了新課標「課堂面向全體學生,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的精神。)

五、學會安慰

(播放視頻:幾個小朋友安慰為胖而煩惱的小胖。)

師:回顧剛才同學安慰小胖用了哪些方法?

生1:詢問原因,了解煩惱,表達關心。

生2:開玩笑逗樂,轉移說服力。

生3:幫他想辦法,解決困難。

生4:讚美對方,幫他發現自己的優點,增強信心。

師:(小結)剛才大家總結的安慰他人的方法,可以概括為四個字:問、贊、幫、逗。(大屏幕出示) 除此以外,我們還可以藉助動作、眼神。不論哪種方法,只要讓對方感受到你發自內心的關心(板書:關心),就是最好的安慰。

師: 下課了,大家興高採烈地在外面玩,只有小紅趴在課桌上抹眼淚,原來是考試不理想。你怎麼安慰她?請在小組內演一演,然後在全班展示。(學生演示,師生評價表演)

師: 看到小紅露出笑容,你們開心嗎?老師也很開心。可是看到這樣一個人,老師就高興不起來了。(出示與孫子分離的獨居老人照片,伴樂介紹其孤苦處境,師生互動安慰空巢老人)

六、小結升華

其實,無論是感謝還是安慰,傳遞的都是濃濃的愛,讓我們把這濃濃的愛傳遞下去,讓人間處處充滿真情,讓世界變成美好的明天!

總評: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對中心內容把握得很準,注重了情境設計的易見性和多樣性,貼近學生的生活,從而激發他們的表達意願。學生在事例情境中進行交流,教師及時對學生的交際行為提出具體要求,使孩子們在表述、評議時有據可依。「情境體驗」是發生在身邊的事,學生有體驗,因此就有發言權。不足之處如:學生的互評環節少,交際的過程中學生間點評和讚賞不多;另外,對學生的情感體驗的評價引導略顯不足。

相關焦點

  • 例談課改下數學教學中的情境教學
    情境教學以優化的情境為空間,以創設情境為主線,根據教材的特點、教學的方法和學生的具體情況,在課堂上營造一種富有情境的氛圍,讓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之中,情境教學強調學生的積極性,強調興趣的培養,以形成主動發展的動因,提倡讓學生通過深入研究理解,積累豐富的感性認識,讓學生在實踐中逐步認知,發展,乃至創造,以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
  • 情境教學:創設充滿智慧和情趣的空間
    時任語文教師的李吉林在教學中發現,語文教學遠離學生的生活,遠離語言學習應有的真情實感,學生的學習樂趣被淹沒在大量枯燥乏味的字、詞、句、篇的分析和訓練中。受國外在語言教學中情景教學訓練的啟發,為了努力突破傳統的條條框框、改變灌輸式教學,李吉林開始了語文情境教學的探索。  最初,情境教學以「創設情境,進行片斷語言訓練」為主。由於在課堂教學中展示了生活情景,學生學習情緒很高,教學效果顯著。
  • 2020年福建省中考九門學科試題評析來了!
    試卷以文質兼美的語言材料創設特定情境,以問題解決來考查學生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尤其重視創設生活情境,勾連現實生活與語文學習的聯繫。非連續性文本閱讀通過擬制學科認知情境和社會生活情境來設置語文任務,考查學生在實踐中解決生活問題的語文能力;寫作試題貼近學生學習生活,在保證學生有話可說、有情可抒的前提下,強調對象意識,倡導寫有用之文。
  • 2020年福建省中考九門學科試題評析來了
    試卷以文質兼美的語言材料創設特定情境,以問題解決來考查學生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尤其重視創設生活情境,勾連現實生活與語文學習的聯繫。非連續性文本閱讀通過擬制學科認知情境和社會生活情境來設置語文任務,考查學生在實踐中解決生活問題的語文能力;寫作試題貼近學生學習生活,在保證學生有話可說、有情可抒的前提下,強調對象意識,倡導寫有用之文。
  • 教師招聘新課程小學語文教學設計與案例
    一、填空題21.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 學習空間 ,增加 語文實踐機會 ,強調 學生的親身經歷 ,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在「做」、「考察」、「實驗」、「探究」等一系列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發展 實踐能力 和 創新能力 。
  • 構建情境教育兒童學習範式
    兒童通過扮演角色、擔當角色,產生進入角色的知覺,憑藉這種如臨其境的知覺,會很快理解角色在情境中的地位、與其他角色的關係,設身處地地體驗角色的情感。其過程可概括為「進入情境—擔當角色—理解角色—體驗角色—表現角色—自己與角色同一—產生頓悟」。兒童就由教學過程中等待接納的被動角色轉變為積極投入的主動角色,主動參與,從而迅速推進兒童學習活動。
  • 重點‖教學方法的歸納
    教學視頻另外一個優點,就是便於學生一段時間學習之後的複習和鞏固。評價技術的跟進,使得學生學習的相關環節能夠得到實證性的資料,有利於教師真正了解學生。 ● 創設「意外」情境,通過「意外教學」的方式,能夠在教學中彰顯出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同時使學生的科學素養得以提升,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以增長,而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也必然是有效的。
  • 中小學美術教師教學能力水平(綜合複習題)
    ⑴案例的來源⑵案例的典型性⑶案例的真實性⑷案例的完整性⑸案例的流暢性26、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學會教學設計的反思,而反思首先是能發現問題,在教學實踐中,可以從哪些途徑去發現問題?要點:⑴ 檢視教學設計後的教案與教學實際的差距,如問自己:在課堂教學中是否發現了預料之外的問題?
  • 南通大學情境教育研究院召開情境德育典型案例交流研討會
    此屆研討會由王燦明院長主持,蘭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教研員晁生榮、如東縣教師發展中心培訓部主任張啟建和來自南通大學、南通市崇川區、通州區、如東縣以及甘肅省蘭州市的情境教育實驗學校的相關領導和老師出席活動,就《情境德育論》一書編寫中涉及到的典型案例撰寫體例、寫作方法和時間安排進行了交流與研討。
  • 《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執法案例評析》出版
    本報訊 記者尚文博 通訊員趙宇翔報導 《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執法案例評析》一書近日出版。該書收集和梳理了「十一五」以來全國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領域違法違規典型案例59件,並逐一做了評析。  全書共分四部分。
  • 教學乾貨|高中生物學科必修精彩案例展示——DNA分子雙螺旋結構
    新課標、新教學的背景下,什麼是「以學習者為中心、核心素養為本,大單元、大情境、大任務」的教學?優質的生物課堂教學應該是什麼樣?上海市行知中學閆白洋老師根據《普通高中新課程資源系列 生物學習指南(必修二)》第一單元《製作DNA分子雙螺旋結構模型》這一任務開展了課堂教學解析,由新課程觀察整理,供一線教師實踐新教學借鑑參考。
  • 【經驗分享】「質量守恆定律」教學實踐,不同版本教材如何為我所用!
    如果只是按照某版本教材備課,容易在教學中讓學生對這段化學史認識模糊,認為是拉瓦錫一個人功勞的片面認識,甚至在教學中可能不會涉及這部分內容(如粵教版編寫沒有化學史)。2 整合教材中問題情境,設計合理的科學探究感受概念的形成質量守恆定律是建立在大量實驗事實為依據的科學規律,不同版本的教材都設計了相應的實驗活動,讓學生體驗概念的形成過程,培養實驗的探究能力[1]。
  • 創設問題情境等教學策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而且物理實驗的過程就是學生自主探索物理知識的過程,因此,教師要結合具體的物理內容,組織學生展開物理實驗,讓學生在動手、動腦、動口的過程中,形成一定的物理學習興趣。例如《熔化和凝固》,這節課旨在引導學生學習融化和凝固的相關知識,學生初步學習熔化知識時,容易將冰雪融化與熔化弄混,而實驗活動中,學生會深刻了解熔化的相關知識,學生會建立熔化的直觀概念。
  • 權威專家評析2020年貴州高考試卷(理綜、文綜、英語)
    理綜試題評析物理試題評析2020年高考理綜物理試題堅持正確育人導向,突出基礎性,更加注重貼近教材和教學實際。加強理論聯繫實際、緊密結合生產生活、現代社會及科技發展等設計試題,凸顯情景的時代性。化學試題評析2020年高考理綜化學試題圍繞社會生活中的重大時代主題和化學前沿成果,精心選取日常生活、生產環保、學術探索、實驗探究等情境素材,聚焦學科主幹內容,堅持考核必備知識,突出考查關鍵能力,發揮學科獨特的育人功能,提升考試評價的積極導向作用,
  • 廣州中考語文、物理題:重視設置情境提出任務
    例如,在試卷新增了課外文言文閱讀,選擇了《史記》中李廣的傳記,讓學生在真實的閱讀實踐中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新問題。 今年試卷有一個很大的特色,即充分創設情境,幫助學生在真實的語言交際環境中進行表達,這樣更易圍繞要點進行解答。
  • 濱州高中物理名師工作室:情境教學中追根溯源 微視頻互動中高效提升
    因而,從簡單處看到深刻、複雜,從具體具象中看到抽象、邏輯,需要濃厚的興趣和問題意識,需要從具體經驗轉向理論、創新。三年來,濱州高中物理名師工作室接受高層次專家指導,養成讀書習慣、研究意識,革新教學方法,創造性地開展課堂革命,正在實現教學從經驗型向理論型的重要轉變。
  • 化工高等教育|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工程倫理教育的教學探究與實踐延伸
    由於時間、空間約束及軟硬體設備的限制,教師無法將全部原有線下教學環節轉移至線上進行,但通過調整教學大綱、優化課程設計、增強交互體驗等舉措,與94名選課學生在線積極互動,採用多渠道授課方式和多種在線教學工具,順利完成了在線教學任務。
  • 「教師資格證」案例分析8大考點,今年可能還從裡面出
    這不是在教學生,而是學生們在看教師表演教學藝術,因為教師講得這樣完美,學生哪有機會表現自己的智慧?」請用現代教學觀與創新觀談談文中老師的做法。參考答案:我認為這節公開課並不成功的。現代教學觀指出教學是課程創生和開發的過程,是要在教學實踐中根據實際情況開發和設置課程。案例中老師只是自己在「表演」,並沒有與學生共同互動,創生課堂。
  • 【芥末翻】用故事豐富課堂:故事教學法在教學中的應用
    此外,豐富的體驗也是敘事教學法的特徵之一,它既試圖吸引情緒,同時也闡述事實和事件。Karen DeMeester(在新聞報導中)提供了運用敘事教學法治療「戰後心理綜合症」的案例:項目設計中使用各種多媒體和電腦技術,並將士兵置於一個面臨壓力的環境中。首先設計者從要求參戰老兵回憶並描述一個創傷性事件。
  • 從體驗認知視域談多模態教學
    傳統的認知科學認為身心是兩個獨立的系統,然而,體驗認知(Embodied Cognition)理論的出現否定了這種割裂身體和認知的二元認知觀。越來越多的實證研究證據表明:感覺與動覺的體驗包含於認知的過程中,我們的身體不僅是認知的感受器和傳導器,也是認知形成過程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