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報8月12日訊(記者 田甜 通訊員 費美琳 圖/ 視頻 劉品貝) 在倡導綠色出行的今天,出行便利,隨處可見的共享助力車成為了不少人短途出行的首選,隨之而來的新興職業也應運而生。雖已入秋,長沙天氣依然是高溫當道,頂著烈日在城市街頭為共享助力車換電瓶是種什麼樣的體驗?今日,三湘都市報記者跟隨哈囉共享助力車換電員曾健,感受烈日驕陽下,他們為城市綠色出行做出的奉獻。
烈日下為400多輛共享助力車換電池
上午11時許,正是長沙陽光最毒辣的時間段。記者來到長沙市嶽麓區愛民路,無遮無擋的小巷中,體感溫度早已攀升至40度以上。烈日的炙烤,讓行走在小巷中的行人都不覺加快了步伐。在匆忙行走的人群中,共享助力車前彎腰忙碌的曾建顯得格外打眼。
「我負責的區域是嶽麓山和大學城這塊,從早上8點到晚上8點都是我的主場,公司是按換電的件數計費,多勞多得嘛。」已經在烈日下工作了3個多小時,曾健滿頭大汗。從2018年起他正式進入了這個行業,每天他都會開著裝載了將近百來塊電池的麵包車,在街頭找尋需要換電瓶的助力車,給虛電的助力車更換電池。曾健說,夏季本來就是大家用車的高峰,加之所管轄的區域有景點和眾多高校,需要給助力車換電瓶的頻率會比其他的同事更高一些。
看著曾健連說話的功夫也捨不得休息的勁,記者趕緊表達來意,主動上前幫忙。「你得先確定哪些車是需要換電池的,從最簡單的找車開始吧。」曾健派了最輕鬆的任務,記者輕搖車把,如果電量顯示為兩格或者是低於兩格,就需要更換。
看似簡單,但要在80多臺助力車裡找出需要更換電池的車輛,時間一長就有點混亂,不少車接受了重複檢查。外形一模一樣的助力車在刺眼的陽光下,好幾次讓記者暈頭轉向,稍不注意,剛剛檢查完的車輛裡又停進來一輛,又得從頭再來。
「需要更換電池的車輛搬出來先集中放,不會弄混又方便換電池。」搬車、開電瓶鎖、拿電瓶、放置新電瓶,曾健一氣呵成。不到幾分鐘,10輛助力車電力滿滿。為了追求速度,自認為力氣不小的記者,也想依葫蘆畫瓢一次多拿幾個電瓶,可看似體積不大的電瓶重量卻不輕。由於業務不熟悉,記者更換一個電瓶都要2分鐘以上,來來回回彎腰起立搬運電池耗費不少體力,很快速度就慢了下來。
「像你這個速度,肯定幹不完。」曾健笑著表示,自己一天要更換400多臺助力車電池,在暴曬的環境下工作將近7個小時。
夫妻搭檔,新職業讓他們找到了新生活
顧不上休息,剛剛完成了愛民路區域工作的曾健帶著記者前往下一個車輛停放點。因為相隔距離並不遠,麵包車內空調剛剛起作用,記者又跟隨曾健進入室外的高溫中。溫度的陡然切換,讓原本有些乏力的記者突然感覺眼前發黑,曾健見狀趕緊遞來一瓶礦泉水。「我平時就是怕不適應這樣一冷一熱的情況,一般車上都不開空調,乾脆一直熱著好了。」
問其為什麼這麼拼的原因,曾健不好意思的和記者解釋說,為了保證管轄範圍內所有的助力車隨時都有電,他們的工作是分了兩班倒。一班是從早8點到晚8點,另一班是從晚8點到第二天的早8點,而接手他的同事正是自己的老婆。
「我多做點,老婆接班就可以少做點。雖然工作環境熱了點,但這個工作確實也讓我們家條件越來越好了。要是白天工作不太累,晚上就陪著我老婆一起換電,一起幹更有勁兒。」曾健滿臉笑容,對新生活的憧憬戰勝了高溫。
[責編:蘇亮]
[來源:三湘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