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信息保護:嚴格遵循「合法、正當、必要」原則
作者:王春暉 南京郵電大學信息產業發展戰略研究院首席專家 針對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在現行法律規定基礎上,我國民法典各分編草案在「人格權編」中進一步強化對隱私權的保護。
-
李禮輝:個人信息保護需要解決具體定義不明確問題
原標題:李禮輝:個人信息保護需要解決具體定義不明確問題 來源:新京報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區塊鏈工作組組長李禮輝新京報訊(記者 張思源)12月7日,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區塊鏈工作組組長李禮輝出席三亞財經國際論壇並發表主題演講。
-
發改委:進一步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
鑑於此,經研究,決定進一步完善成品油價格機制,並進一步推進價格市場化。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 (一)設定成品油價格調控下限。下限水平定為每桶40美元,即當國內成品油價格掛靠的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低於每桶40美元時,國內成品油價格不再下調。 (二)建立油價調控風險準備金。
-
個人信息保護立法應體現利益平衡原則
除此之外,專門性立法《個人信息保護法》和《數據安全法》都已被列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這些都充分表明了國家對於個人信息保護的高度重視。但與此同時,我國個人信息保護立法在實務界和理論界仍然存在較大的爭議,尚未形成較具共識的具體方案。在個人信息保護立法的過程中,充分吸收和借鑑國外在該領域的有益經驗是非常重要的一條途徑。
-
曹海峰:進一步完善城市安全治理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城市安全發展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論述,為我們進一步提升城市安全治理能力提供了方向指引,同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進一步完善城市安全治理體系從治理主體角度看,需構建「政府主導、企業主體、高校科研院所支撐、金融保險輔助、公眾參與」的城市安全治理體系。
-
《電子商務法》中的個人信息保護
一、《電子商務法》和《網絡安全法》關於個人信息保護的區別和聯繫 (一)個人信息的定義 個人信息是指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動情況的各種信息。 判斷某項信息是否屬於個人信息,有兩個路徑。一是識別,即從信息到個人,由信息本身的特殊性識別出特定自然人。
-
教育部:將進一步完善專家庫建設,優化完善論文送審系統
教育部在成文於10月27日的《答覆函》中指出,近年來,教育部高度重視研究生教育質量,印發了《關於加強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質量保證和監督體系建設的意見》(學位〔2014〕3號)《博士碩士學位論文抽檢辦法》(學位〔2014〕5號,以下簡稱《辦法》)《關於進一步規範和加強研究生培養管理的通知》(教研廳〔2019〕1號)等文件,通過以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監管為引導,推動學位授予單位落實主體責任
-
信息與生命的聯繫:科學家定義信息,可能掀起社會哲學驚濤駭浪
定義「信息」的人上世紀中葉以美國為中心,活躍著一大批傑出的、開創性的科學家,主要在電子通信、電子計算、自動控制等領域,包括資訊理論之父香農,以及維納、圖靈、馮·諾依曼等等。Shannon,1916-2001)1948年,32歲的他發表《通信的數學理論》創立了資訊理論,資訊理論被認為是從一發表就已經完善的科學,從對信息的量化入手創建了一整套定理和數學描述,對通信、密碼、信息處理、存儲壓縮、算法編程等等都具有根本性的指導意義。然而,香農最重要的思考卻是——信息的本質到底是什麼?他給出了一個玄奧的定義,我們馬上就會看到。
-
邢會強:大數據時代個人金融信息的保護與利用
法律需要明確信息和數據的權屬,對個人金融信息實行特別保護,完善事中和事後保護機制,完善保密規則的例外情況。我國應發展數字信譽評分業務,推動數據開放共享。關鍵詞:大數據 個人信息保護法 個人金融信息 金融隱私權 金融消費者 GDPR近幾年來,我國金融監督管理部門高度重視個人金融信息保護工作。
-
似曾相識一《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淺析
一方面,其繼承和發展了《民法典》、《網絡安全法》勾勒出的個人信息保護框架,豐富了相關內容,保持了立法的延續性。另一方面,其在個人信息定義、域外效力、處罰力度(罰金可能高達五千萬或年度營業額5%)以及個人信息處理的法律基礎等方面,又開放性地借鑑了包括GDPR在內的域外主流數據立法,在現有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實現了突破。
-
新發布的《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令人驚訝的是,有記者在進一步的調查中發現,人臉識別系統在北京各售樓處已成標配,並且在看房人不知情的情況下,以無感方式收集其面部信息,通過智能識別,對客戶進行區分、分析。「數字密碼可以更換,指紋密碼至少有10個,可人臉只有一張,不可更換。」有網友憂心忡忡地留言。售樓處標配人臉識別系統背後,人們更關注的還是被動接受人臉信息錄入引發的隱私洩露風險。
-
如何有效保護個人信息?專家建議:加大處罰 運用公益訴訟
看似無關的兩則新聞,卻指向同一問題——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保護猶如安徒生筆下「身著新裝」的皇帝,在眾目睽睽之下裸奔。 為更好地保護個人信息,打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違法行為,8月24日,北京市朝陽區法院召開涉個人信息保護類民事案件研討會,對審理侵害公民個人信息案件時遇到的難題進行研討。
-
北京市副市長殷勇:將進一步完善綠色金融服務體系
中證網訊(記者 歐陽劍環 彭揚)北京市副市長殷勇11月25日在「財經年會2021:預測與戰略」上表示,未來北京市將在人民銀行等國家金融管理部門的指導下,進一步完善綠色金融的服務體系,積極申請和創建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積極探索綠色金融引導綠色發展的體制機制,助力中國如期實現碳排放的目標。
-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進一步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有關問題的通知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進一步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有關問題的通知發改價格[2016]64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物價局,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
個人信息待價而沽,二手交易平臺難辭其咎
「提供任何信息查詢服務」「可查任何信息」……只有想不到,沒有查不了。這樣任性而霸氣的措辭,令人不寒而慄。移動網際網路已經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們盡情享受網絡便利的同時,個人信息洩露事件頻繁發生,不僅傷害了個人權益,而且破壞了網絡秩序。當個人信息被待價而沽,意味著個人被粗暴地剝去信息外衣,隨時都有能遭受別有用心者的羞辱與傷害,堪稱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一大「公害」。
-
公安部部署打擊黑客攻擊和侵犯個人信息犯罪專項行動
公安部3月10日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就進一步推進打擊整治黑客攻擊破壞和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專項行動進行部署。 陳智敏指出,近年來,公安機關始終保持對黑客攻擊破壞和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嚴打高壓態勢,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同時也必須清醒地看到,受各方面因素影響,當前黑客攻擊破壞和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仍然突出,一些打擊整治工作面臨的難題亟待解決。
-
不同意處理個人信息,也將可以使用各種軟體!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
強化個人信息保護變得尤為緊迫。針對近年來出現的一些軟體強制收集個人信息的行為,徵求意見稿中強調,個人信息處理者不得以個人不同意處理其個人信息或者撤回其對個人信息處理的同意為由,拒絕提供產品或者服務。個人不同意處理其信息 不能拒絕為其提供產品或服務近年來,社會各界呼籲出臺個人信息保護法的呼聲高漲,但是,隨著網際網路等信息技術的發展,個人信息的範圍是什麼,如何保護好個人信息等成為了爭論的焦點。徵求意見稿中指出,個人信息是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與已識別或者可識別的自然人有關的各種信息,不包括匿名化處理後的信息。
-
雙匯發展募資70億元:完善產業鏈 進一步提升自動化水平
為此,他們制定了「調結構、擴網絡、促轉型、上規模」的發展戰略,通過技術進步、產業升級,由工業化向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轉變,持續激發主業活力,從而進一步提升企業整體實力。 推進工業改造升級 實現集約化生產目前,中國肉類行業集中度較低,市場波動風險較大,不利於行業的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因此,提升產業集中度,提升技術水平已成為中國肉類行業健康發展的關鍵。
-
殘疾人教育頂層設計進一步完善 義務教育入學率有望超過95%
頂層設計得到進一步完善特殊教育的發展是衡量一個社會進步和文明的重要標誌,也是衡量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綜合實力的重要尺度。同時,辦好特殊教育是實現殘疾人小康的關鍵一環。尤其是「十三五」以來,特殊教育事業發展的頂層設計得到了進一步完善,特殊教育事業得到快速發展。2017年2月,中國殘聯配合教育部、國務院法制辦修訂了《殘疾人教育條例》,進一步明確我國殘疾人教育的發展方向,規定「保障義務教育,著重發展職業教育,積極開展學前教育,逐步發展高級中等以上教育」「禁止任何基於殘疾的教育歧視」。
-
知名科技博主Ben Thompson:信息的定義
編者按:知名博主Ben Thompson上一次藉助新冠病毒爆發探討了對信息的零信任問題,認為網際網路對信息的傳播和抗擊新冠病毒是有積極作用的。這次他又進一步探討了信息的類型(突發信息、敘事、事實、歷史)與定義的維度(敏感性、對不確定性的容忍度),並探討了網際網路對不同類型信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