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在榕研討國際空間法領域最新成果

2020-09-20 臺海網

臺海網9月20日訊 據福州晚報報導 昨日,由國際空間法學會、中國宇航學會、中國空間法學會和國家航天局空間法律中心合辦的「在快速創新時代維護外空法治國際研討會」在海峽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研討會聚焦國際空間法領域的最新成果及進展。

昨日,來自國家航天局對地觀測與數據中心、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日本慶應大學、盧森堡大學、西雪梨大學的專家學者以線上和線下形式逐一發表精彩的報告。

研討會分為「外空治理及國家航天立法實踐」「外空活動長期可持續性及面臨的挑戰」「新型航天活動相關法律問題」三個主題進行研討。

與會專家介紹,近年來,隨著航天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對太空資源開發利用的加劇,人類的太空活動面臨諸多新問題和新挑戰。外空活動相關議題日益多元化,熱點不斷,並呈現領域交叉化的特點。太空治理和太空安全是人類需要共同面對和解決的議題,希望本次論壇能推動空間法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福州晚報記者 張旭)

相關焦點

  • 國際極地領域專家齊聚江科大研討極地船舶
    金山網訊 21日,由江蘇省教指委主辦、江蘇科技大學承辦的2019年江蘇省研究生「極地科學與海洋工程」學術創新論壇暨「極地船舶與海洋工程」國際研討會,在江蘇科技大學舉行。來自美國、英國、俄羅斯、挪威、瑞典等極地領域的20多位知名專家學者以及河海大學、南京理工大學、中山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以及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等18家高校科研院所的80多位研究生代表參加學術研討。會議以主題報告的形式開展。開幕式中江蘇科技大學長江學者吳國雄教授做題為「極地流體力學:波/冰/體相互作用」的大會學術報告。
  • 東北亞北極航運研究聯盟成立專家學者齊聚海大共同研討北極可持續...
    10月29日,由大連市人民政府、中國航海學會、大連海事大學等單位共同主辦的「2020年北極可持續發展與航行安全國際研討會」在大連海事大學凌水國際會議廳召開。會議期間,「東北亞北極航運研究聯盟」揭牌成立。
  • 國際託卡馬克物理研討組織第22屆磁流體力學不穩定性
    10月8日至11日,由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承辦的國際託卡馬克物理研討組織第22屆磁流體力學不穩定性專題會議在等離子體所召開。  來自中,歐、美、日、韓、俄、印等多個國家的75名專家和學者參加了會議。美國通用原子公司的Edward Strait教授為本次國際託卡馬克物理研討組織國際會議組委會主席,等離子體所胡立群研究員擔任本地組委會主席。
  • 2018青島國際水大會隆重開幕 海內外專家學者熱議水行業熱點話題
    同時,設置29個專題分會場研討交流,提供全球性的水資源解決方案平臺。2018青島國際水大會分會場山東省科協副主席於洪文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我國水資源匱乏,人均水資源擁有量低,水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
  • 專家學者共話「高分子及複合材料」 搭建平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專家學者共同剖析高分子及複合材料發展戰略及趨勢,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本次研討會由重慶市科協等主辦,重慶市產學研合作促進會等承辦。來自四川大學、重慶大學、西南大學、天津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化工大學、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等單位以及重慶地區在高分子及複合材料行業從業多年的專家、學者、企業家等,近200人出席會議。
  • 專家學者聚廈研討 海洋瀕危動物保護
    研討會就近兩年來我國鯨豚等珍稀瀕危動物保護研究方面的最新進展展開交流,主要包括:國際上海洋瀕危動物研究和保護的前沿技術應用探討;海洋瀕危動物種群和棲息地保護;海洋瀕危物種的演化和生理等,並在會議上分享保護和管理工作中的先進經驗。廈門是中華白海豚的重要棲息地之一。
  • 國際學者來寧研討「生物地層」
    為期四天、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主辦的「第十屆國際奧陶系、第三屆國際志留系聯合大會」昨在寧開幕,大會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南古所科學家陳旭研究員向記者介紹了這一新動向。  奧陶紀:古海洋裡生物空前發展  陳旭院士介紹說,在地球歷史上,奧陶紀和志留紀相連,距今5億多年至4億多年,是繼寒武紀之後、地球生物進化的又一重要歷史時期。古生代動物群的產生就是從奧陶紀開始的。
  • 韓國科學技術院重慶理工大學攜手舉辦最新科技成果展
    ,韓國科學技術院、重慶理工大學最新科技成果展暨2016未來信息、通信、汽車及機器人技術國際研討會在渝召開。本次活動集中展示了韓國科學技術院、重慶理工大學兩所高校在信息、通信、汽車及機器人技術等領域的最新科技成果,是地方高校有效發揮國外先進技術轉移轉化技術攻關引領作用的一次積極探索。
  • 專家學者開展極地聲學研討
    探索極地聲學和相關信息技術用於研究極地海冰變化對人類的影響,是國際極地研究領域前沿課題。論壇期間,來自中俄兩國的5位院士、近百位現場參會代表與直播間8000餘名學者齊聚一堂,就極地聲學研究等展開研討。據悉,該論壇由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信息科學部指導支持,哈爾濱工程大學、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俄羅斯MARINET行業中心聯合主辦。
  • 中外專家學者齊聚桂林探討大數據時代測繪地理信息科學發展
    圖為大數據時代測繪地理信息科學進展暨「數字廣西」國際研討會開幕式。 趙琳露 攝中新網桂林11月15日電(趙琳露)11月15日,大數據時代測繪地理信息科學進展暨「數字廣西」國際研討會在廣西桂林市召開。來自中國、美國、德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瑞士、英國等國家科學院的數十位院士、數百名專家學者與會,圍繞「地理信息科學走向大數據時代的可持續發展」主題開展研討交流。此次會議由桂林理工大學和武漢大學共同主辦,以新時代大數據為背景,深入研討遙感測繪地理信息科學的理論和實踐應用以及校企創新合作。
  • 科學網—專家研討如何建設高水平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
    專家研討如何建設高水平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   本報訊(記者丁佳)近日,由中國科學院主辦的「建設高水平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 世界頂尖專家研討先進光源建設
    11月9日至10日,2017相干光源和科學國際研討會在中科大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舉行。美國ALS、瑞士MAX IV、法國Soleil、英國DIAMOND等世界先進光源的負責人和頂尖技術專家,圍繞衍射極限儲存環物理及關鍵技術進展、基於衍射極限儲存環光源高亮度及相干性的新實驗方法等開展學術交流和研討。  本次研討會由中科大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主辦。
  • 80多位國內外專家學者集聚龍巖學院研討反演問題
    我國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袁亞湘院士以及來自中國、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日本、挪威、瑞典等國內外8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副校長楊小燕出席會議並致辭。開幕式由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王彥飛研究員主持。
  • 2013年國際計算電磁學和應用研討會在哈爾濱工程大學舉行
    為了促進國際交流合作,提高哈爾濱工程大學在計算電磁學理論與方法、電磁兼容理論與仿真等方面的科研學術水平,2013年國際計算電磁學和應用研討會18日至20日在哈爾濱工程大學國際交流中心舉行。國內外計算電磁學領域的知名學者30餘人齊聚一堂,共同研討計算電磁學領域的世界前沿課題和發展動態,交流最新研究成果。副校長楊冶致歡迎詞。
  • 第二屆北航寧波梅山國際青年學者學術論壇舉行
    今天(11月21日)上午,第二屆北航寧波梅山國際青年學者學術論壇在北侖舉行。本次論壇緊扣「科技創新與產教融合」主題,開展科研攻關、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等層面的交流,以有力促進北航「紮根中國大地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和寧波市「科技創新2025」重大專項實施。
  • 先進高分子複合材料論壇開幕 專家學者共同探討行業發展
    受訪者供圖 人民網長沙11月8日電 11月7日下午,由株洲高新技術開發區主辦,株洲時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先進高分子複合材料論壇在長沙舉行,高分子複合材料領域的專家學者和企業精英們齊聚一堂,分享觀點、交流經驗、共享資源,共同探討行業最新動態,把握行業未來發展。
  • 新聞 | 陸地侵蝕專家舟山校區研討水沙科學問題
    10月23-25日,國際水文科學協會中國委員會陸地侵蝕分委員會與會專家學者圍繞「從流域到海洋:水沙運動研究」的主題進行了學術研討。本次會議由浙江大學海洋學院和建築工程學院聯合承辦。陸地侵蝕分委員會主席、清華大學傅旭東教授,陸地侵蝕分委員會常務副主席、浙江大學冉啟華教授,陸地侵蝕分委員會副秘書長、浙江大學海洋學院賀治國教授等40餘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
  • 大連理工大學信通學院李培華團隊最新研究成果被領域內國際頂級...
    大連理工大學信通學院李培華團隊最新研究成果被領域內國際頂級期刊錄用 2020-06-24 07: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理工大學信通學院李培華團隊最新研究成果被領域內國際頂級期刊...
    大連理工大學信通學院李培華團隊最新研究成果被領域內國際頂級期刊錄用 2020-06-24 07: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