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人挺住!今天體感溫度40℃

2020-11-24 江蘇網絡廣播電視臺

  資料圖

  「梅瘋子」昨天登場刷足了存在感,電閃雷鳴特效全開,在江蘇四處撒野。早高峰時,南京成「堵」城。好在雨也只下在上班路上,隨後轉戰宿遷、淮安、揚州、鹽城一帶。江淮之間地區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今天仍是沿江蘇南雨大些。溼度大,溫度也高。今天江蘇最高氣溫30到33℃,體感溫度最高可能超40℃!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徐岑

  昨天鹽城東臺雨最大

  江蘇18地發布暴雨預警

  昨天早上,梅雨如約而至,8點前後南京電閃雷鳴、大雨如注,地上「綻開」一片片水花。早高峰時,很多上班族堵在了路上。上午9點以後,南京的雨漸漸小了,只偶爾飄毛毛雨,下午甚至出了會兒太陽。梅雨性子這麼好,下一場雨就算玩夠了?其實是竄到別的地方發威了。

  江蘇氣象統計,昨天上午6點到下午6點,12小時內,鹽城東臺雨最大,累計雨量達到131毫米,是大暴雨。揚州寶應雨量107毫米,也在大暴雨範圍。此外,宿遷、淮安、泰州的雨都不小。預報員說,江淮之間普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截止到昨晚6點,江蘇有18個市、縣發布了暴雨藍色或黃色預警信號。

  江蘇氣象昨晚發布,宿遷、淮安、鹽城、揚州、泰州等地的部分地區已出現50毫米以上的降水。

  今天沿江蘇南雨大

  明天淮北大到暴雨

  今天出門還是要帶傘。雖然南京氣象臺預報今天以陰天為主,局部有雨,但江蘇氣象說,沿江蘇南地區仍然雨偏大,陰有陣雨或雷雨,中雨為主局部大雨。

  中央氣象臺也繼續發布暴雨藍色預警信號,預計到今天20時,江蘇大部、安徽中部等地有區域性大雨或暴雨,其中,江蘇中部偏東地區局部有大暴雨,24小時累計雨量有望達到100到120毫米。

  明天主雨帶就擺到北邊了,沿江蘇南多云為主,淮北地區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提醒大家注意防範,特別是上下班路上。

  江蘇今天最高33℃

  體感溫度可能超40℃

  昨天是夏至節氣。歷史上的夏至節氣,南京平均氣溫在26℃左右。夏至不僅意味著梅雨到了,也是炎熱時節到來的標誌。昨天,中國氣象頻道一張體感溫度排行表在網上流傳,其中標註南京今天最高溫度33℃,體感溫度可達43℃。這麼高的溫度,可信嗎?

  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市氣象臺了解到,今天最高溫度確實在32到33℃之間。預報員表示,如果溼度較高,確實有可能達到43℃。「體感溫度,從字面理解就是個人的感受,與個體身體素質有關。比如有人散熱快、有人體質弱,感受就不一樣。」他表示,此外,空氣溼度、是否有雲、風大不大,也會影響體感溫度。

  昨天早晨,南京的溼度就達到90%以上,白天雖是陰天,但城區一帶溼度也在80%以上。氣象臺預報員預計,今天的溼度在60%以上。中國氣象局網站昨天也科普了體感溫度相關知識,記者查詢其公布美國NOAA炎熱指數表,氣溫33.3℃,溼度60%,體感溫度可達40.6℃。大家要做好防暑降溫的準備。

  南京三日天氣

  今天 多雲到陰,局部有陣雨或雷雨,西南風3到4級,25~33℃

  明天 多雲到陰,局部有陣雨或雷雨,25~33℃

  後天 陰有陣雨或雷雨,26~30℃

相關焦點

  • 今天體感溫度可能超40℃甚至50℃!周末颱風登陸,下周天氣……
    繼昨天氣溫刷新今年紀錄之後,今天申城氣溫氣勢如虹。上海中心氣象臺今天將拉響今夏第一個高溫預警信號。氣溫突破35℃的高溫線,上海今年首個高溫日現身在今天幾乎已成定局,變數在於會不會一鼓作氣再越過37℃的酷暑線呢(海岸君明兒個再告訴你)。
  • 體感溫度有40℃+了?接下來浙江省的氣溫要虐哭你們……
    杭州市氣象臺預測,今天、明天晴到少雲;後天晴到多雲。今天西南風3-4級。今天白天最高氣溫38℃,明天27-38℃。中央氣象臺說,長江中下遊及其以南地區迎來持續高溫天氣,預計將維持10天以上,由於空氣溼度大,白天多數時間體感溫度將達到40℃以上
  • 什麼是「體感溫度」?
    今年夏季,伊朗有一天當地的體感溫度達到74℃,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極為罕見的高溫。這麼高的溫度,人體組織不會出現變化嗎?解決這個問題前,請先注意「體感溫度」,什麼是」體感溫度「?溫度是真的,但它並非天氣預報通常播報的「氣溫」,而是指「體感溫度」。何為「體感溫度」?簡單說就是人主觀感受到的溫度,每個人的耐熱程度不同,體感溫度自然有別。
  • 40度,鄭州夜間人體體感溫度,把宋英傑「嚇壞」!
    昨天鄭州最高溫度達到39度,這成為入夏以來最熱的一天,雖然下午市區下了一陣雨,但雨後的鄭州更顯得悶熱難耐!上圖是中央氣象臺發布的溫度監測情況,在7月24日晚間,一直到晚上23點,鄭州的人體體感溫度還高達40度,在所預報的城市中高居榜首。氣象先生宋英傑甚至說,像鄭州這樣的情況,如果家裡沒有空調的話,夜裡都有可能中暑。鄭州真是熱得讓人「崩潰」!
  • 當體感溫度達74℃ 人會變熟嗎?
    近日,一則高溫報導「令人錯愕」:7月31日,伊朗某地體感溫度達到了74℃,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極為罕見的高溫。體感溫度是啥?雞蛋清在60℃以上能發生質變,那74℃的體感溫度,難道人也會變「熟」?儘管體感溫度不等於實際溫度,但廣東省氣象局專家表示,廣東連續高溫,多地破最高紀錄,仍然值得警惕。
  • 體感溫度達74℃ 人會「熟」嗎?
    伊朗體感溫度74℃?是真的!這個溫度同樣讓數據帝感到「惶恐」,連夜查詢了當地氣象數據,發現這個溫度確實是真的,但它並非天氣預報通常播報的「氣溫」,而是指「體感溫度」。何為「體感溫度」?簡單說就是人主觀感受到的溫度,每個人的耐熱程度不同,體感溫度自然有別。但是總體來說,影響體感溫度的重要氣象因素之一就是相對溼度,因此體感溫度就是「摻了水分」的溫度。
  • 體感溫度40℃+!華南「高溫季」強勢開啟初夏似盛夏
    預計一直到本周末,華南大部都將持續高溫高溼天氣,體感溫度直逼40℃+,廣州、南寧等地還將出現歷史同期少見的持續高溫天氣,提醒當地的小夥伴們務必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在強大的副熱帶高壓與旺盛的暖溼氣流共同影響下,從昨天開始,華南地區的高溫天氣開始露頭。海口在經過了多次衝擊失敗之後,終於迎來了今年首個高溫日,和常年同期相比偏晚了一個多月。
  • 體感溫度和溫度間有啥關係
    何為「體感溫度」?簡單說就是人主觀感受到的溫度,每個人的耐熱程度不同,體感溫度自然有別。但是總體來說,影響體感溫度的重要氣象因素之一就是相對溼度,因此體感溫度就是「摻了水分」的溫度。
  • 天津人挺住!明日最低氣溫僅6℃體感溫度更低
    今天 前半夜:陰轉多雲,後半夜:晴間多雲 東北風4-5級轉3-4級,最低7度 今天的陰冷,有沒有讓宅在室內的你,思念暖氣?
  • 體感溫度接近40℃這幾天當心中暑
    從25日開始,今年以來最大範圍、持續時間最長、體感最炎熱的一輪高溫來襲。雖然25日有雲層遮住了太陽,但出門還是流大汗,不開空調在室內坐一坐也會汗流浹背。這就是三伏天的威力,截至15時,市區溫度35℃,溼度57%,此時的體感溫度應該接近40℃。在接下來穩定的副熱帶高壓控制下,我國中東部的大範圍高溫還可能進一步升級。
  • 體感溫度是什麼?空氣溼度和體感溫度的關係如何?
    【氣溫、相對溼度與體感溫度的關係】  「體感溫度」就是人主觀感受到的溫度,每個人的耐熱程度不同,體感溫度自然有別。影響體感溫度的重要氣象因素之一就是相對溼度,溼度越大,體感溫度和實際溫度差異越大;氣溫越高,溼度對體感溫度影響越大。
  • 體感溫度≠實際溫度 溼度、風對體感溫度影響大
    原標題:體感溫度≠實際溫度 溼度、風對體感溫度影響大 廣州日報訊 (記者葉卡斯)7月31日,在伊朗胡齊斯坦省馬赫夏赫爾港,當地的體感溫度達74℃。經過氣象專業人士的考證,這個溫度確實存在,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極為罕見的高溫。
  • 【空氣溼度與體感溫度】
    日常生活裡,常有人感到天氣預報中的氣溫與自身實際感受到的冷暖程度不一致
  • 體感溫度已到-30℃!風力每增加2級:體感下降6-8℃!
    最冷天氣已上線,除了氣象溫度,其實還有個體感溫度,更能反映人體所感受到的冷暖程度,會受到氣溫、風速、相對溼度等因素的綜合影響,經常會比氣溫還要更低。昨天晚些時候,北京市的體感溫度就已經降到了-30℃!這是什麼概念?
  • 「溼冷魔法」繼續攻擊,江蘇體感溫度最低1.4℃
    連續陰雨加持,溼冷感加劇 昨天早晨,南京雨霧朦朧,能見度不佳。冷冽的風加上淅淅瀝瀝的雨,體感溼冷。上午轉為陰天,但到了中午和下午,雨水越下越大,連綿不斷。在蘇州、無錫等地,雨水也是下個不停,而且大部分都是小到中雨,道路溼滑,給市民出行帶來不便。
  • 高溫待機長+體感溫度高 合肥獲「雙料冠軍」
    此外,合肥市還以平均最高體感溫度48℃登頂悶熱榜。7月下旬,今年來最大規模的高溫過程席捲我國中東部。來自中國天氣網的大數據表明,在我國31個省會城市中,合肥市以72小時最長高溫待機時間和48℃的平均最高體感溫度獲得全國省會城市高溫榜「雙料冠軍」。
  • 那是你的體感溫度在「搗鬼」-新華網
    不過,同樣是35℃,有些地方的35℃讓人「熱到融化」,有些地方的35℃卻讓人「無感」。人們會感受到這種差別,其實都是體感溫度在作祟。什麼是氣象溫度?氣象上所說的「溫度」指的是大自然狀態下自由流動的空氣溫度。
  • 高溫天氣預報和體感溫度
    朋友老李也有同感,打來電話說:氣象臺今天報38℃,明天又是38℃,何止38℃?這種天氣起碼有40℃以上。我和老李帶著疑問,一起走進了氣象臺天氣預報室,走訪了氣象專家。   專家告訴我們,氣象臺預測的最高氣溫是大自然狀態下的空氣流動溫度,是標準氣溫。它是在百葉箱裡測到的。百葉箱是安放在防太陽直射、防風、防雨、通風自然的草坪上。溫度表放在百葉箱裡,在距地面1.5米上測出的數據。
  • 高溫累計72小時 體感溫度48℃ 合肥成「天然桑拿城」
    據中安在線報導   7月下旬,今年來最大規模的高溫過程席捲我國中東部,覆蓋範圍大、持續時間長、體感溫度高,根據氣象部門盤點,合肥近期高溫(≥35℃)時長累計達到了72個小時,而且體感溫度達到48℃,在省會級大城市裡拿了「雙冠」。
  • 體感溫度≠天氣預報溫度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有感覺,天氣預報明明是32℃,但體感溫度卻不止於此,這是為什麼呢?天氣預報中的氣溫是指1.5米高處百葉箱中空氣的溫度。而體感溫度是指人體感受到的空氣溫度。體感溫度受多種因素影響,比如環境、溼度、風速、日射、著裝顏色、體質、城市「熱島效應」等,但主要有四項:一是溫度,即天氣預報的溫度。二是溼度,通常溫度比較高,溼度比較小,人體不感覺到難受,因為人體表的水分被蒸發掉會感覺比較乾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