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由Ly6D+淋巴祖細胞發育而來

2020-12-05 科學網

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由Ly6D+淋巴祖細胞發育而來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7/28 18:34:14

新加坡A-STAR研究所的Florent Ginhoux研究組揭示了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由不同於髓系的Ly6D+淋巴祖細胞發育而來。該項研究成果發表在2019年7月出版的《自然—免疫學》上。

通過單細胞轉錄組學、質譜、體內細胞命運示蹤以及體外克隆分析等手段,研究人員發現,在單細胞層面,小鼠造血祖細胞向pDC譜系的分化發生在共同淋巴祖細胞的階段,這也就表明pDC和cDC譜系在分化早期就發生分支。研究人員進一步定義了pDC前體細胞階段的轉錄特徵,即存在於IL-7R+的共同淋巴祖細胞亞群中,並以Ly6D、IL-7R、CD81 和CD2作為pDC分化的關鍵標誌物,這些特徵將pDC的前體細胞區別於cDC的前體細胞。總而言之,這項工作表明,pDC在骨髓中由一群Ly6D和CD2高表達的淋巴祖細胞發育而來,並且不同於髓系來源的cDC的分化過程。

目前,樹突狀細胞(DC)被分為兩類,一種是常規DC(cDC),另一種是漿細胞樣DC(pDC)。

附:英文原文

Title: 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s develop from Ly6D + lymphoid progenitors distinct from the myeloid lineage

Author: Regine J. Dress, Charles-Antoine Dutertre, Amir Giladi, Andreas Schlitzer, Ivy Low, Nurhidaya Binte Shadan, Alicia Tay, Josephine Lum, Muhammad Faris Bin Mohd Kairi, You Yi Hwang, Etienne Becht, Yang Cheng, Marion Chevrier, Anis Larbi, Evan W. Newell, Ido Amit, Jinmiao Chen, Florent Ginhoux

Issue&Volume: Volume 20 Issue 7, July 2019

Abstract: Dendritic cells (DC) are currently classified as conventional DCs (cDCs) and plasmacytoid DCs (pDCs).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single-cell transcriptomic analysis, mass cytometry, in vivo fate mapping and in vitro clonal assays, here we show that, at the single-cell level, the priming of mouse hematopoietic progenitor cells toward the pDC lineage occurs at the common lymphoid progenitor stage, indicative of early divergence of the pDC and cDC lineages. We found the transcriptional signature of a pDC precursor stage, defined here, in the IL-7R+ common lymphoid progenitor population and identified Ly6D, IL-7R, CD81 and CD2 as key markers of pDC differentiation, which distinguish pDC precursors from cDC precursors. In conclusion, pDCs developed in the bone marrow from a Ly6DhiCD2hi lymphoid progenitor cell and differentiated independently of the myeloid cDC lineage.

DOI: 10.1038/s41590-019-0420-3

Source: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0-019-0420-3

相關焦點

  • 樹突狀細胞的世界
    圖a:顯示樹突狀細胞(DC)各亞群之間的關係,並且包括了不同DC亞型的關鍵表面標記。
  • 耐受性樹突狀細胞:治療自身免疫和炎症性疾病的新手段
    樹突狀細胞的分類與分化 樹突狀細胞(DC)是一類異質性的天然免疫細胞。人類DC最常見的來源是血液,人血液DC(BDC)來源於造血幹細胞(HSC)的HLA-DR+細胞的譜系,而HLA-DR+DC群體可分為CD11c+常規DC(cDCs)和cd11c-漿細胞樣DC(pDCs)。
  • 樹突狀細胞功能的代謝調控:詳細解讀
    靜息狀態下DC包括1型樹突狀細胞(cDC1s)、2型樹突狀細胞(cDC2s)、雙陰性(CD8/CD103-CD11b-)樹突狀細胞(DN-DC)和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pDCs)。cells,LDC)或漿細胞樣DC(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s,piX)即cDC2s,與T細胞和NK細胞有共同的前體細胞。
  • 研究發現人樹突狀細胞的兩條發育途徑對IRF8偏好性不同
    研究發現人樹突狀細胞的兩條發育途徑對IRF8偏好性不同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 23:20:51 英國紐卡斯爾大學Venetia Bigley團隊在研究中取得進展。
  • 母細胞性漿細胞樣樹突細胞腫瘤診斷及治療進展
    作者: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血液科  王峰蓉,許蘭平母細胞性漿細胞樣樹突細胞腫瘤普遍認為來源於原始的漿樣樹突細胞,主要表達與其相關的TCL1、BDCA-2和1型IFN等。BPDCN臨床上呈現侵襲性,常以皮膚病損為首發症狀,可同時累及骨髓、淋巴結、其他軟組織及中樞神經系統等,老年患者多見,男性多於女性,預後很差。由於BPDCN臨床上罕見,缺少大宗病例的相關報導及前瞻性研究。
  • 母細胞性漿細胞樣樹突細胞腫瘤一線新藥Elzonris獲CHMP建議批准
    美納裡尼集團(The Menarini Group)近日宣布,歐洲藥品管理局(EMA)人用醫藥產品委員會(CHMP)已發布一份積極審查意見,建議批准Elzonris(tagraxofusp),作為一種附加療法,用於一線治療母細胞性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腫瘤(BPDCN)成人患者。
  • 樹突狀細胞
    樹突狀細胞因其成熟時在形態上像神經元上的樹突而得名,由斯坦曼(R.M.Steinman,1943-2011)於1973年發現。2011年,斯坦曼因發現樹突狀細胞及其在免疫系統中的作用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也是一位去世後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當年是10月3日頒獎,他於9月30日去世)。斯坦曼利用自己發現的樹突狀細胞治療自己的胰腺癌,使自己多活了4年多。
  • 巨噬細胞與樹突細胞形態學
    在一些標本中,可見完整的由定居巨噬細胞監視的造血細胞島。圖1 骨髓定居型巨噬細胞a、b為胞質向周圍突起,可見吞噬異常或凋亡的細胞和細胞碎屑;c為巨噬細胞護衛的漿細胞島  該細胞大小20~80μm,外形圓形和不規則多邊(角)形;胞核較小,常為單個,圓或卵軸形,偏於細胞一側,染色質呈網狀;胞質豐富,染色淡藍色,胞質內充滿大小不一、透明的磷脂顆粒,似泡沫樣或蜂窩狀或桑椹狀(圖18);SBB染色陽性,POX、PAS和ACP染色陰性。骨髓切片內的NPC常呈單個分布,也可成簇狀排列於造血主質內,作過碘酸雪夫染色其胞質空泡壁陽性,而空泡中央陰性。
  • B肝先天性開發新藥,樹突狀細胞,被認為在誘導應答有意義
    B肝先天性開發新藥,樹突狀細胞,被認為在誘導應答有意義 比如,在上篇介紹的TLR中,TLR9檢測病毒DNA,其中TLR7和TLR8識別的單鏈
  • 美國FDA批准Elzonris治療母細胞性漿細胞樣樹突...
    近日,該公司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批准Elzonris(tagraxofusp-erzs,SL-401),用於2歲及以上母細胞性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腫(BPDCN)兒科患者和成人患者的治療,包括既往未接受治療(初治)和既往已接受治療(經治)的BPDNC患者。
  • ...母細胞性_漿細胞樣樹突細胞_血液皮膚腫瘤_免疫表型_醫脈通
    作者:張瑩楠,張茂,ZHANG Ying-nan, ZHANG Mao-gong,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新區醫院小兒外科,河南科技大學附屬三門峽黃河醫院血液內科 母細胞性漿細胞樣樹突細胞腫瘤 1 BPDCN 命名及細胞起源研究  BPDCN 腫瘤細胞形態呈母細胞性,因其表達CD4、 CD56,起初認為來源於自然殺傷(NK)細胞前體細胞, 曾被命名為 CD4+ 的 NK 細胞白血病、母細胞 NK 細胞淋 巴瘤。
  • 樹突狀細胞對免疫治療起關鍵作用
    科技日報北京3月12日電 (記者付麗麗)12日,記者從信達生物製藥集團獲悉,該公司研發人員關於腫瘤免疫治療機制最新進展11日發表在美國《科學》雜誌子刊《科學轉化醫學》上,研究首次闡明樹突狀細胞在PD-L1抑制劑中對於臨床抗腫瘤治療的關鍵作用和機制,這對以後臨床篩選病人和指導聯合用藥具有積極意義。
  • 白細胞介素6的持久性受到樹突狀細胞來源血液緩衝系統的調節
    白細胞介素6的持久性受到樹突狀細胞來源血液緩衝系統的調節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25 14:43:07 2020年12月22日,麻省理工學院Daniel Lingwood課題組在《免疫》雜誌發表論文表明,
  • 怪異的漿細胞,必有「貓膩」?
    正常機體有數千種不同種類的漿細胞。漿細胞異常意味著可能發生了某些血液疾病。圖示顯示的漿細胞細胞核出現魚嘴樣、蘑菇樣、空泡、彎月等形狀。儘管細胞形態不同尋常,但流式細胞分析證實這些細胞為異常的漿細胞CD38+,CD138+,部分CD56+,和k+,而CD45,CD19,CD20,CD28,CD117和l輕鏈陰性。(Huifei Liu, Xiaoping Sun, blood, 2015126: 2436)
  • J immunol:TGF-b信號調節樹突狀細胞分化
    2016年7月20日 訊 /生物谷BIOON/ --樹突狀細胞(DC)具有不同的亞群,每一亞群的DC在基因表達、組織分布、細胞因子分泌以及呈遞抗原的種類方面都有明顯的區別。由於所有類型的DC都是從骨髓的DC前體細胞分化而來,因子,IRF、HLH、BATF、ETS、STAT等家族轉錄因子對DC各亞型的分化具有關鍵的作用。
  • TGF-β促進樹突狀細胞分泌IL-31是傷口癒合過程產生瘙癢的主要原因
    皮膚傷口癒合是一個高度有序的過程,涉及局部炎症及多種生長因子和細胞因子的釋放;同時,在癒合過程的後期常可出現瘙癢症狀。瘙癢一般是由其相關的感覺神經元興奮引起。當引起瘙癢的小分子與感覺神經元上的受體結合時,神經元上的癢覺相關離子通道如TRPV1會被打開,引起陽離子尤其是鈣離子內流,造成該神經元興奮,從而使其在背根神經節及三叉神經節等換元處分泌一種瘙癢特異的神經遞質NPPB,將瘙癢信號換元後傳至大腦。
  • 基於樹突細胞的癌症免疫治療手冊(患者版)
    隨後,他一直在研究這種細胞在人體抵抗病原體中發揮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被用來治療疾病。34年後,他不幸被診斷為最為難治,預後極差的胰腺癌。於是他基於樹突狀細胞設計了一系列癌症治療方案。包括三種樹突細胞疫苗,最終研發出一種疫苗,使用斯坦曼的腫瘤表面特異性多肽刺激斯坦曼自己的樹突狀細胞,然後用激活的樹突狀細胞啟動免疫應答。當這些樹突狀細胞注射回體內時,已經可以識別並攻擊腫瘤細胞了。
  • 免疫輔佐細胞包括單核吞噬細胞系統的細胞、樹突狀細胞和B細胞
    還有一類細胞可將表面抗原與MIHCI類分子結合,遞呈給Tc細胞,結果是使Tc細胞活化,將遞呈細胞自身殺滅,這類細胞通常稱為靶細胞(targtcell).能夠表達MHC I類分子的細胞都可成為靶細胞,但一般不算作抗原遞呈細胞。2.
  • 由同一個祖細胞發育而來的兩個CD8+記憶T細胞亞群具有不同的細胞命運
    由同一個祖細胞發育而來的兩個CD8+記憶T細胞亞群具有不同的細胞命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13 16:29:37 義大利IRCCS-基金會Enrico Lugli及其研究團隊發現,在人體中兩個幹細胞樣CD8
  • 藥學院唐海東課題組發文揭示樹突狀細胞PD-L1抑制T細胞活化的新機制
    清華新聞網10月6日電 近期,清華大學藥學院唐海東課題組針對樹突狀細胞的PD-L1分子削弱T細胞活化並調控免疫檢查點阻斷治療的應答開展研究並取得成果,成功揭示了樹突狀細胞上PD-L1分子在T細胞活化與腫瘤免疫治療中的關鍵作用。 近年來,腫瘤免疫療法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並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