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國人看來中國人什麼奇奇怪怪的東西能吃,都敢吃,尤其是中國廣州地帶還流傳著一句話「天上飛的除了飛機不敢吃,其它的都敢吃!」外國人:嗯,有氣魄!中國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早在幾千年前中國人就開始研究火苗和烹飪技術,中國的美食經過幾千年來的不斷研究、推陳出新、改良,一直到現在,涵蓋的美食已經數不盡有多少種了,單單大類就有八道菜系。
而且中國人口眾多,要養活這麼多人,就必須要尋找足夠的可食用的食材。讓大自然的恩賜食材,物盡其用,所以中國人是很珍惜食物的。雖然自古以來我們是一個吃貨大國,但不要誤會,我們真的不是什麼都能吃!我們也有不會去吃的東西,就比如烏龜,正常來說,中國人一般會養烏龜,但絕不會把烏龜拿來烹飪成一道菜。
烏龜和我們平常吃的甲魚其實很像,在中國吃甲魚講究的是滋陰補氣,在我們印象中甲魚是一種大補的食材。有人就會問了,中國人為啥只吃甲魚,不吃烏龜?原來是這4個原因救了烏龜一命,來一起看看吧:
1、文化因素:在中國烏龜是一種通靈性的生靈,背上是一個八卦紋,古時候巫師會用龜殼進行卜卦,測算人的命數和運數等等,人們認為這是神靈的暗示,而烏龜便成了人們與神靈取得聯繫的載體;另外烏龜在我國代表長壽,對中國人來說烏龜是一種吉祥的動物,所以我們是不吃烏龜的,一般會放在家裡養著,或者拿到寺廟中放生,暗示著「慈悲之心」,要真吃了還不不知道要難過多久呢。
2、價格因素:有買過甲魚的朋友應該知道,烏龜和甲魚的價格差別太大,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一隻甲魚的價格正常也就幾十塊錢的樣子,而烏龜的價格極高,有養烏龜的人都明白按照品種、大小价格各不相同,一些珍貴品種的烏龜1隻就值幾千元。另外,烏龜的飼養成本也要比甲魚高出許多,而且長得很緩慢,所以,人們也就更願意大批量養殖甲魚。
3、可食用的部分:一隻烏龜本來就不大,而且烏龜的殼很堅硬,是沒辦法吃的,另外,再去除烏龜的爪子和內臟,講真的!一隻烏龜身上剩下來可以吃的肉實在少的可憐;而甲魚就不同了,一隻甲魚身上可食用的部分很多,胖胖的爪子可以吃,殼上面肥厚的裙邊也可以吃,而且還很美味,所以愛吃甲魚的人有很多。人們一般會用甲魚來煲湯,白白的濃湯,香氣四溢,十分滋補。
4、營養成分:烏龜的肉又少又不好吃,而且營養成分遠沒有甲魚來的高;而甲魚的營養價值是公認的,有大補的作用,經常吃甲魚可以強身健體,還能提高自身的免疫力,特別是對於體質虛弱的人,很適合燉一份甲魚湯來滋補滋補,補助氣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