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快餐造就「翻譯狂人」 3個月譯《哈7》(圖)

2020-12-05 搜狐網

9月25日,姜志輝被批「錯誤百出」的譯作在書店銷售

  出版社快餐式生產造就「翻譯狂人」

  ■姜志輝十年譯20部書,多出自名社

  ■專家:傅雷1本書譯10年 《哈7》譯仨月

  ■出版社:編輯不懂法語 不專業

  ◎ 文/本報記者 馬軍 ◎攝影/本報記者 呂家佐

  復旦大學副教授姜志輝以一年兩本的速度翻譯學術著作,被人批為「翻譯狂人」,「他一本書僅前十幾頁就有55處錯誤」。不少網友質問:為什麼這樣的學術書籍也能出版?出版社到底有沒有一個健全的遴選、審核機制,有沒有人該為此負責?

  國內近年出版的譯作水平普遍下降,是什麼原因?出版界面臨的這個難題能得到解決嗎?記者採訪發現,目前國內大部分學術著作的翻譯已經進入了「快餐式」生產,讀者不買帳也就勢在必然。

  這些譯作出自著名出版社 讓讀者吃驚

  姜志輝譯作在網上被批早有「舊帳」

  網友「羽熊」的一篇帖子《姜志輝:「強姦」阿倫特〈精神生活〉的中國翻譯家》被廣泛轉載。該帖列出了姜譯《精神生活》(江蘇教育出版社)的55處錯誤,並稱這只是從前十幾頁找出的。該帖直斥姜志輝「不是在翻譯阿倫特,而是在強姦阿倫特」。

  實際上,姜志輝譯作在網上被批早有「舊帳」。在2005年夏,就已有網友集中火力,指出姜志輝另一本譯作《創造進化論》的「多個錯誤」。

  在署名Malebranche的《評商務新版的〈創造進化論〉》一帖中這樣寫到:

  「筆者翻開這個新譯本,吃驚得幾乎說不出話來。確鑿無疑的是,商務新版的《創造進化論》創造了新的紀錄:一百年來最糟糕的《創造進化論》中譯本……譯者的法文水準之差著實令人瞠目結舌,對柏格森哲學的了解恐怕也接近於零。這個譯本無頁不錯,無段不錯,幾乎是無句不錯。……筆者不過核對了三段,剛剛兩頁半的篇幅,所發現的問題錯誤已經在二三十處以上,還沒有算重複的錯誤。姜譯《創造進化論》總共有306頁,其中又會有多少訛誤呢?……這樣的譯著又有多少學術價值呢?」

  譯作出自著名出版社 讀者吃驚

  讓網友最吃驚的,還不是這些書錯誤多,而是它們出自一些著名的出版社。如《創造進化論》就由在讀者中素有口碑、大名鼎鼎的商務印書館出版。

  姜志輝前後翻譯過《創造進化論》、《歷史與真理》、《知覺現象學》、《黑格爾導讀》等,其中多為商務印書館的版本。

  商務印書館在一般讀者看來,是聲譽相當好的出版社。許多網友對此非常不解:一直都相信商務印書館,沒想到他們居然也能出這種質量的書!

  網友Malebranche就在《評商務新版的〈創造進化論〉》一文中質問:最可怕的是,這樣明顯質量低下的譯著,竟由中國最負盛名的出版社一路綠燈地出版問世,豈非咄咄怪事?筆者很想知道本書的責任編輯是誰,但是反覆翻檢全書,也找不出責任編輯的名字……我們的學術界、翻譯界、出版界究竟出了什麼問題,才誕生了這種怪事?

  譯者姜志輝:如果引起大家重視,我名譽爛掉也值得

  我是出了一些錯,但沒網上說的那麼多

  在跟記者談到這件事時,姜志輝反覆強調了自己作品的質量,他說,「我的譯作基本上屬於免檢產品,以前在商務印書館出的幾本書還是很好的。」

  「你別看他們給《精神生活》挑了不少錯,但那是前言部分,後面的主體部分我認為翻得相當不錯。」姜志輝對記者說。

  姜志輝很自信:「我翻譯有一個特點,就是很會根據作者的思路去翻。但那本書的前言部分,作者思維是跳躍式的,而且引用非常多,確實出了一些紕漏,但這些紕漏絕沒有網上他們說的那麼多。」

  在商務印書館網站論壇上,姜志輝同他的一些批評者展開了辯論。該論壇現在已關閉,但根據網上留存的一些網頁,還可以看到姜志輝這樣辯護:

  「這些錯誤的原因是各種各樣的,如輸入和筆誤等等,也有一下子轉不過彎來的,就像電腦死機。也有排版時轉換的錯誤,等等。」

  青年周末:那麼你認為他們指出的55處錯誤,大概有多少是成立的?

  姜志輝:這個我沒有統計,錯的地方我承認錯誤,但反正好多地方是賴到我頭上的。一般出版物允許出錯的比例是萬分之一。實際上我這些出版物,遠遠比這個比例要低。

  青年周末:那麼你的譯作的錯誤率具體是多少?

  姜志輝:這個東西我不好說。錯誤的地方肯定是有的,但差錯的原因很多。如果他們能平和的對我指出那些錯誤,我更能接受。現在他們這樣罵我,我很生氣,也很不服氣。

  我翻譯的領域相當廣

  網友的批評近日被媒體報導後,9月20日,譯者姜志輝在博客中國新開了一個專欄,發表《翻譯和挨打》一文進行回應:

  「我因在阿倫特《精神生活•思維》譯本的導論部分的前十幾頁中出了昏招(借用一下棋聖聶衛平的詞彙),弄得滿盤皆輸,並且導致盤盤皆輸,在網上被罵得狗血噴頭。我被未署實名的網友罵,倒也算了,連有實名的人物也出來起鬨……」

  一些網友在評論此事時認為,像《精神生活》、《創造進化論》都是哲學界的頂尖著作,而譯者姜志輝是非哲學專業出身,對該專業沒吃透。

  姜志輝對此不服。他對記者說:「學科的分類都是人為的,哪有專業分得那麼細?」

  今年52歲的姜志輝,是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心理學系的副教授,每周都要給復旦學生上課。心理學是姜志輝的主業,他說自己從事翻譯,只是業餘愛好。不過他認為自己是有哲學底子的,「沒有底子的話,我不會出那麼多譯作,出版社難道都是傻瓜嗎?」

  實際上,姜志輝翻譯的領域相當寬,在他迄今翻譯的20多本書中,一半是哲學書,另一半既包括心理學,還包括歷史、醫學等方面。

  翻譯速度是加快了

  10年翻譯生涯,姜志輝出了20多本書,平均速度是每年兩本。「如果是大部頭的書,要花一兩年,薄一些的書翻半年的也有。平均下來是一年兩本。」

  在2003年以前,姜志輝在翻譯時主要靠手寫,用的時間比現在長,如商務印書館出的《知覺現象學》,是2002年用了將近一年半時間翻譯的。

  2003年,姜志輝翻譯《創造進化論》,開始用電腦操作,速度就加快了。這本書用了不到一年時間翻譯完了。而2006年的《精神生活》,長達兩卷本的篇幅,只用了8個月。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網上備受非議、且被網友一一指摘錯誤的兩本書,也正是姜志輝開始用電腦之後的《創造進化論》和《精神生活》。

  除了法語是專業學過的以外,他說英語、德語、拉丁語、希臘語自己都「知道一些」,「翻譯這麼多書沒有請教過任何人,全憑一己之力。」

  有網友懷疑姜志輝可能使用了一些翻譯軟體,如「金山詞霸」等來輔助翻譯。姜志輝說這純粹是「瞎說八道」。

  跟出版社編輯溝通不夠

  在接受《青年周末》記者採訪時,姜志輝表示,譯者難免會出錯,出錯的原因很多。比如編輯非常重要。現在的翻譯水平不比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差,主要是那時的編輯很認真。姜志輝說,他的一些書被編輯給改得一塌糊塗。「他們的水平沒有達到我的水平,把一些本來是正確的都改錯了。還有的時候,我的稿子是對的,出版社編輯後也是對的,但變成膠片之後就錯了。」

  在出版《精神生活》的過程中,姜志輝跟編輯的聯繫並不多。《精神生活》兩卷本的第一次印刷是2006年8月,江蘇教育出版社後來還進行了第二次印刷。

  在看到網上羽熊的文章後,姜志輝根據網友指出的那些錯誤,馬上做了一些修改,給編輯寄過去了,這樣在第二次印刷中就改了一些。「但後來編輯也沒再跟我聯繫,還有一些錯誤就沒改。」

  學術界對翻譯一直不太重視

  在博客中國專欄那篇文章的結尾,姜志輝說,譯者始終處在挨打的境地,「嗚呼,要擺脫挨打的命運,只有不翻譯」。

  姜志輝為自己的辯護詞,多少也道出了當今哲學著作翻譯的困境。

  譯者被罵的確實不少。清華大學的王曉朝教授翻譯《柏拉圖全集》很有名,但一樣也在網上被人罵。在不少論壇和博客,記者都看到類似這樣的網友評論:「太拙劣了!」、「錯得太小兒科,太離譜了!難以置信這是一位西方哲學史專業研究者能夠犯下的錯誤!」

  翻譯者的處境本來就不好,還要承受網友在網上挑錯。這還不是最主要的,姜志輝認為現在翻譯工作不景氣,最大的問題是稿費太低了。

  「哲學著作的翻譯確實非常難,收入又低,千字五六十元,全國一般是這樣。有些是別人翻到一半,翻不下去了,然後出版社找到我。我自己有一些興趣,沒興趣的話根本幹不下去。我要去外面上課,賺的錢比這個多多了。」

  「在學校裡,我翻一本書的分量,沒有寫一篇論文來得重要。」姜志輝還說,他在學校裡從來沒拿到什麼獎勵,學術界對翻譯也一直都不太重視,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我希望能通過你發這篇報導,使得我們國家對翻譯工作重視起來。至於我個人,哪怕我的名譽都爛掉了,哪怕大家都踩在我的肩上,如果我們的翻譯工作有更多一些空間的話,我覺得還是值得的。」在採訪結束時,姜志輝對記者這樣說。

相關焦點

  • 辜鴻銘與英譯《大學》出版之謎
    辜在《中庸》序言中解釋道:「我原本打算將它們一起出版,但另一部著作的譯文還未達到我自己的翻譯標準。」(KuHung⁃ming,TheUniversalOrder,ii.)令人迷惑不解的是,這句話仍舊出現在1928年10月第五版英譯《中庸》序言中。難怪學界長久以來對於其英譯《大學》出版與否的事實無法確定。
  • 2018年12月英語四級作文範文45:快餐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四級>四級輔導>作文>正文2018年12月英語四級作文範文45:快餐 2018-08-15 14:58 來源:
  • 文學大省難稱翻譯大省 陝翻譯出版3部本土作品
    文學大省難稱翻譯大省 陝翻譯出版3部本土作品時間:2016-06-12 14:24:33來源:陝西傳媒網-三秦都市報作者:夏明勤編輯:韓睿   羅賓與胡宗鋒  為全面彰顯中國翻譯界的實力,發好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展示中國形象,第八屆亞太翻譯論壇將於6月17至18日在西安舉行,預計將有30多個國家400名國內外翻譯界知名專家學者參會
  • 當下文學翻譯為何難出大師?圍繞出版軸心轉
    7月21日,中國第一位翻譯名著《十日談》的王永年老先生去世,讓老一輩文學翻譯大師中又少了一位。大師遠去,而關於翻譯的話題卻因此而發酵。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就是,近些年,中國翻譯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低谷。  有網友感嘆說:「翻譯稿費那麼低,當代翻譯事業要發展只能靠高帥富、白富美們無私奉獻了!」
  • 第三屆譯想論壇:翻譯的使命與關懷
    多樣的語言、多彩的文化、多元的思想,號召並渴求更多有志之士參與、加入翻譯事業。10月16日-18日,新京報文化客廳聯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甲骨文舉辦的第三屆譯想論壇(2020)將在福州舉行。我們邀請了17位來自學術界、翻譯界和出版界的行業權威,以「翻譯的使命與關懷」為主題,探討翻譯的時代使命,體味獨特的人文關懷。
  • 翻譯大家許淵衝:曾被指為提倡亂譯的千古罪人
    左1為朱光亞,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左3為楊振寧,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左4為王傳綸,金融終身成就獎;左5為王希季,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出版社供圖)  在當今世界,既能英譯漢、法譯漢,又能漢譯英、漢譯法,左右開弓的翻譯家,僅有92歲的中國翻譯大家許淵衝一人。記者剛剛從海豚出版社獲悉,27冊的《許淵衝文集》即將在本月底推出。這套書,將全面展現這位傳奇翻譯家一生的心血結晶。  他在海外聲譽極高,曾有一個美國雜誌排出了世界100個革命家,他作為「翻譯方面的革命家」排在第92名。
  • 第十二屆傅雷翻譯出版獎在京揭曉
    人民網北京11月23日電 11月21日,第十二屆傅雷翻譯出版獎頒獎典禮在法國駐華大使館舉行。法國駐華大使羅梁(Laurent BILI)、傅雷翻譯出版獎組委會主席董強、文學翻譯家餘中先等出席。
  • 2015年6月大學英語四級作文範文(3):快餐文化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四級>四級輔導>作文>正文2015年6月大學英語四級作文範文(3):快餐文化 2015-04-20 14:29
  • 翻譯界浮華中有危機(圖)
    高端翻譯面臨一將難求的窘境,粗製濫造、質量低劣的翻譯作品泛濫。原譯林出版社社長李景端列舉說,霍金著《時間簡史》(插圖本)「經專家對照後,差錯率至少達萬分之十」,更有甚者,《騎兵軍日記》「每頁錯譯高達兩位數」,「6月3日的日記,1500字中就有16處錯譯」。《傑克·韋爾奇自傳》38.5萬字中,全錯780多處,與原意有距離的千餘處。
  • 傅雷翻譯出版獎揭曉,寧春豔、汪煒、曾昭曠獲獎
    11月21日下午,第十二屆「傅雷翻譯出版獎」在京揭曉,寧春豔、汪煒、曾昭曠分別為文學類、社科類和新人獎獲獎譯者,譯作分別為貝爾納-瑪麗·科爾泰斯創作的戲劇《孤寂在棉田》、讓·斯塔羅賓斯基的《透明與障礙:論讓-雅克·盧梭》和埃馬紐埃爾·德·瓦雷基耶爾的《審判王后:1793年10月14-16日》。
  • ...亥時三刻」咋翻譯?金庸的小說被譯成英文出版,把翻譯都難哭了……
    10月30日下午,當代武俠小說作家金庸(原名查良鏞)病逝。但他不分地域、貫穿時代的影響力,將永遠為後人留下寶貴的財富。今年2月22日,英國麥克萊霍斯出版社面向全球發行由安娜霍姆伍德翻譯的《射鵰英雄傳》第一卷《英雄誕生》,這是這部金庸經典作品首次被譯成英文出版。「九陰白骨爪、懶驢打滾、降龍十八掌」……武俠小說大師金庸筆下的這些招數,用英文怎麼說?
  • 翻譯界泰鬥許淵衝:100歲前譯完莎翁全集
    1939年是許淵衝翻譯生涯的開始。許淵衝說,當時在西南聯大時,有個叫周顏玉的漂亮姑娘。許淵衝和她鄰桌。1939年7月12日,他將林徽因的《別丟掉》、徐志摩的《偶然》兩首譯詩及一封英文信投進了女生宿舍信箱。但無奈周顏玉已經訂婚,他只能作罷。50年後,當許淵衝獲得國際大獎的消息傳出後,這位遠在臺灣的女同學寄來了信。
  • 極限跳傘狂人衝擊新高度 3.7萬米高空超音速下降
    極限跳傘狂人衝擊新高度3.7萬米高空超音速下降 (2/5)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 他們翻譯了「漢譯名著」!張卜天:在中國科學史界,哥白尼形象從未被...
    郵發代號1-201 自1981年開始結輯出版的《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至今已出版至750種。這套叢書在中國學界具有崇高的聲譽,被譽為中國人文社科領域的基本學術建設工程,並已成為世界學術漢譯史上的一座豐碑。這座豐碑的鑄就,傾注著幾代學者和譯者的心血。學術翻譯同樣是一種具有創造性和專業性的學術活動,專業和準確的翻譯一直是這套叢書為讀者稱道之處。
  • 「沒有譯者,各國文學將沒有交集」——第十二屆傅雷翻譯出版獎揭曉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1月2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陳小茹)第十二屆傅雷翻譯出版獎頒獎典禮11月21日在法國駐華大使館舉辦。寧春豔以譯作貝爾納-瑪麗·科爾泰斯創作的戲劇《孤寂在棉田》獲得文學類獲獎者,汪煒以譯作讓·斯塔羅賓斯基的《透明與障礙:論讓-雅克·盧梭》獲得社科類獲獎者,曾昭曠以譯作埃馬紐埃爾·德·瓦雷基耶爾的《審判王后:1793年10月14-16日》獲得新人獎。第十二屆傅雷翻譯出版獎獲獎譯作。
  • 翻譯中回譯和隱喻的處理
    況且國際帕客聯盟的翻譯也是Union of Handkerchiefers。這裡筆者還想到了「紐約客(New Yorker)」一詞,所以「帕客」一詞的英譯還部分涉及了回譯策略的使用。譯題二:近期個人房貸利率優惠及發放情況備受市場關注。據了解,中國銀行、工商銀行、交通銀行南京分行對二套房貸首先實施限貸。還有一些銀行未停止個人房貸的審批和發放,但在優惠折扣及審批程序上有所收緊。
  • 麻婆豆腐夫妻肺片怎麼翻譯? 英譯「國標」這樣說
    麻婆豆腐夫妻肺片怎麼翻譯? 英譯「國標」這樣說 原標題:   「麻婆豆腐」翻譯成「滿臉雀斑的女人製作的豆腐」,「夫妻肺片」被譯為「丈夫和妻子的肺片」……此類讓人捧腹的菜品翻譯是不是有些「慘不忍睹」呢?
  • 重慶大學教授李永毅用一生做「翻譯」 7年翻譯70萬字拉丁文斬獲...
    採訪中,採訪團成員們對重慶大學教授李永毅用一生做「翻譯」,7年翻譯70萬字拉丁文斬獲魯迅文學翻譯獎的事跡深感敬佩。七年翻譯70萬字拉丁文,將拉丁文翻譯成漢語,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這在國內尚屬首次。為此,重慶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李永毅也因此憑《賀拉斯詩全集:拉中對照詳註本》斬獲了去年的魯迅文學翻譯獎。如今,斬獲魯迅文學翻譯獎後,李永毅更忙了。
  • 97歲翻譯家許淵衝,把唐詩宋詞翻譯成英文,美得令人沉醉
    《畫說唐詩》,現一條生活館有售限時特惠價 58(原價 68)1月3日23:59特惠結束西南聯大走出的翻譯「狂人」 1994年,他的中譯英作品《中國不朽詩三百首》由英國企鵝圖書公司出版,這也是「企鵝」出版的第一本中國人譯作。大學問家顧毓琇先生對此書讚揚道:「歷代詩詞曲譯成英文,且能押韻自然,功力過人,實為有史以來第一。」1999年,許淵衝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
  • 網絡翻譯:撐起翻譯界的另一片天空
    原標題:網絡翻譯 另一片天空  據中國譯協提供的數據顯示,中國現有在聘的翻譯專業人員約6萬人,然而現在我國每年引進新書就達1萬多種,3萬多冊,翻譯完全跟不上市場需求。另外一份統計數據顯示,翻譯已成為了銀髮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