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探」超深電磁數據的三維反演

2020-08-18 石油圈

利用超深電磁數據的三維反演,確定井眼周圍電阻率的變化。


編輯 | 大安


地質情況是三維的,需要用三維來表示,以更好地了解儲層。EarthStar超深電磁(EM)工具的探查範圍為100英尺至150英尺,對其測量數據進行三維反演,可表徵出各方向上儲層的複雜性,從而能夠提前制定三維的井位決策與後續井的鑽井計劃。

EarthStar超深電阻率測井服務是一種隨鑽測井技術,通過一維反演,可幫助作業者繪製距井筒200英尺的儲層與流體邊界,其測量深度是目前行業產品的兩倍多。該服務提供了全面的油藏視圖,因此作業者可以避免昂貴的領眼與側鑽,實時做出明智的地質導向決策,更好地規劃未來的油田開發。

作為Earthstar服務的一部分,三維油藏測繪功能可提供更詳細的地下構造描述,以優化複雜油藏在150英尺深處的井位。三維反演揭示了被忽略的特徵,比如斷層、水層或可改變最佳井位的局部構造變化。

縱觀歷史,超深電磁數據的一維反演已應用於許多複雜儲層,以了解儲層形態和儲層中流體的位置。帷幕圖可在井眼的上方與下方,繪製出多個儲層邊界的分布。通過識別遠離井筒的電阻率邊界,可以提前識別地層與流體邊界的位置變化,從而修改井眼軌跡,實現最佳的井位。

利用這些工具可進行超深探測,還可確定次級目標,進行後續井的井位規劃,從而提高了勘探成功率,節約了成本。一維方法假設地質是一塊千層餅,而且井眼兩側地層是連續的。事實上,地質情況是三維的,有可能在各個方向上地層與流體都會變化。

三維問題需要三維解決方案,才能對儲層進行全方位評估,做出改變方位角與井斜角的相關決策,從而將井置於最高產的儲層。

圖1 上圖為沿井眼軌跡穿過地層的垂直截面。一維反演可以用這種方法顯示電阻率體的位置。下圖為河道砂的三維表示,而沿井眼軌跡截取的帷幕圖,無法顯示出河道砂的橫向偏移。(來源:哈裡伯頓)


01. 三維地質情況

通過一個相對簡單且常見的儲層目標:河道砂(圖1),就可體現出儲層三維解釋的重要性。

若一口井偏離了一個河道砂,一維反演將只顯示上下邊界的位置。不清楚該井是從河道砂的哪一側偏離,也不清楚是否剛好錯過了該河道砂。也許可以使用其他圖像工具來確定油井是如何偏離該砂體,但是對於該位置或河道砂是否繼續存在,仍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這種情形可以用一個簡單的模型來表示,然後使用三維算法進行反演,以展示三維油藏評價的優勢(圖2)。

圖2 上圖中,創建了一個三維合成模型,顯示了低電阻率泥頁巖(藍色)內的高電阻率河道砂(橙色)部分。下圖中,輸入模型運行了三維反演算法,獲得了三維反演結果,顯示為砂體分布相同。(來源:哈裡伯頓)

這不僅可以清楚地看出該井是如何偏離目標河道砂的,而且還可以清楚地看出該井在偏離河道砂之前,其實已經接近了河道砂的一側。如果足夠早地採取措施,改變方位角,可以避免偏離目標砂體。


02. 三維反演流程

三維反演採用確定性算法,生成單一模型來表徵井眼周圍的電阻率分布。反演採用八叉樹網格模型將地球進行離散化,八叉樹網格通過局部細化將小單元格緊靠在井眼周圍,單元格的大小隨著距井眼距離的增加而增大。

優化這種單元格的目的是體現出所使用電磁工具的靈敏度,這些工具對靠近井眼的變化更敏感。以這種方式增加單元格的大小,可降低所需單元格的總數。例如,只需100萬個單元格即可代表整口井,而不是1000萬個單元格,這得益於無需進行局部細化。

該方法減少了所需的計算資源,並可更快獲得結果。若要求在數小時而不是數天內獲得結果,這就突顯出了重要性。通過解耦正演(模擬特定電阻率分布下的工具響應)和反演(預估一組工具響應的電阻率分布),可進一步減小反演的計算量。針對數據的小子集,生成局部網格。這些網格(每個擁有約三萬個單元格)將用於密集正演與靈敏度的計算。

雲環境中,通常是在許多獨立的小網格上執行這些計算,並可同時在眾多單獨的工作器上同時執行計算量大的反演步驟。

然後,將這些計算結果傳輸到包含整口井(通常包含數百萬個單元格)的全局網格,並用於生成電阻率模型,表徵出沿井眼軌跡的三維地質情況。鑽井的整個過程可能需要數小時。而實時功能可在幾分鐘內處理每個點,從而提供接近實時的結果。


03. 油田案例

綜合示例顯示出該技術的潛力,但是實際現場應用才是其有效性的真正檢驗。由於潛在沉積環境的多樣性、地層沉積後變形的可能性以及老油田因生產與注入而引起流體變化的複雜性,許多儲層都需要進行三維反演以更好地了解儲層。迄今為止,該技術已應用於多口井,涵蓋了老油田和新油田的碎屑巖與碳酸鹽巖儲層。對多種環境下的測試結果進行驗證,可提高測試結果的可信度。這對於任何新技術的使用都至關重要,尤其是那些可展示出遠離井筒的地層/流體變化的新技術,這是大多數隨鑽測井儀所無法實現的。

這些研究的重點是複雜環境,在這些環境中,預計會出現橫向變化,而一維反演無法顯示完整的圖像。濁流沉積就是一個這樣的例子,其中質量流沉積會導致侵蝕與快速沉積,並可能產生多個質量流。圖3為一口多分支井的三維反演,展示出儲層的複雜性以及三維反演對儲層理解的益處。

圖3 在三維空間(主井眼、西側分支、東側分支)中顯示了三分支井的三維反演結果。反演結果僅顯示15Ωm以上的電阻率體積,以揭示砂層的分布。對侵蝕河道砂的地質解釋已在結果中疊加。(來源:哈裡伯頓;SPE-196141-MS論文)


04. 結論

在複雜的地質環境與老油田中,生產和注水會導致複雜的流體運動,超深電磁數據的三維反演為確定整個井眼電阻率的變化提供了有用工具。它提供了更深入的儲層理解,超越了現有技術所展現的井眼上方與下方電阻率邊界位置。該技術能夠識別出遠離井眼的變化,因此能夠儘早做出井位決策,並有可能根據不斷變化的儲層圖像與實際垂直深度的變化,對井眼軌跡進行方位變化。


- END -

相關焦點

  • 地面地球物理勘探技術與裝備研發項目正式啟動
    2018年9月11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地資源勘查開採」重點專項「地面地球物理勘探關鍵技術與裝備」(2018YFC0603200)項目啟動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北京召開,標誌著新一輪深地勘探技術與裝備研發正式啟動。
  • 廣域電磁勘探:向地下一萬三千米進發
    深海、深地、深空的「三深」探測,是世界各國競相搶佔的科研製高點。何繼善,則是全球深地探測領域最能「挖」的人。數十年如一日地為地球做「CT」,讓何繼善團隊獲得了「探地」深達8000米的「技能」。1月8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大深度高精度廣域電磁勘探技術與裝備」項目,獲2018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 勘探開發研究院地球物理所專家胡英
    她的這顆「釘子」可是釘得既廣又深。從塔裡木釘到遼河,從川中釘到東營……淺到地下二三千米,深到地宮七八千米乃至近萬米,她都敢釘。  這與她那嬌小的身軀、文雅的氣質似乎有點不符,可她就這麼釘了。而且一釘就是30年。她就是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油氣地球物理研究所公認的地震處理大咖——教授級高工胡英。
  • 為相山「做CT」 為鈾礦「測三維」
    創新方法,推進深部探測新跨越 「淺部礦產資源量不斷減少,而深部找礦難度又非常大,一方面成礦控制因素複雜多樣,另一方面深部探測關鍵技術尚未突破。」郭福生說。江西相山盆地是我國最大最富的火山巖型鈾礦田,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勘探與開採,已然面臨著需要深部勘探的難題。
  • 東方物探電磁勘探新技術享譽國際
    中國石油網消息 (通訊員萬海珍 陶德強)6月1日筆者從東方物探獲悉,在國家和集團公司大力支持下,東方物探組織百餘人歷時10年攻關,首創時頻電磁高精度油氣儲層識別技術,推動了行業技術進步。
  • 東華理工大學三維地質調查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圖為在野外開展物探測量創新方法,推進深部探測新跨越「淺部礦產資源量不斷減少,而深部找礦難度又非常大,一方面成礦控制因素複雜多樣,另一方面深部探測關鍵技術尚未突破。」郭福生說。江西相山盆地是我國最大最富的火山巖型鈾礦田,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勘探與開採,已然面臨著需要深部勘探的難題。
  • 《超電磁炮T》將在炮姐生日復播「天賦夢路篇」製作決定
    之前宣布延期的TV動畫《某科學的超電磁炮T》第13話今天宣布了後續播放的消息,第13話將在5月1日深夜(5月2日)播出,另外官方還公開了「天賦夢路篇」製作決定的消息,同時公開了視覺圖。順帶一提御坂美琴的生日就是5月2號(星期六)哦。
  • 地球物理勘探簡介
    磁法勘探電法勘探(直流)電法勘探電磁法勘探地震勘探折射波法水工環物探水文物探反射波法工程物探透射波法(直達波法)環境物探瑞雷波法深部物探放射性勘探地球物理測井按照電場性質不同,可分為直流電法和交流電法兩類 直流電法勘探主要包括電剖面法、電測深法、充電法、激發極化法及自然電場法等。    交流電法勘探,即電磁法勘探,按場源的形式可分為人工場源(或稱主動場源)和天然場源兩大類。人工場源類電磁法主要有無線電波透射法、甚低頻法、瞬變電磁法、可控源間頻大地測深法、地質雷達法等。天然場源類電磁法包括天然音頻大地電磁法、大地電磁法等。
  • 挖土掘巖,量天測海,AI助力油氣勘探 - 地球物理學勘探篇
    世界上針對油氣探索領域的主要方法為地質勘探,地球物理學勘探,以及鑽井勘探。其中,地球物理學勘探正在利用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以及大數據技術從地震波,重力,電磁等多維度大範圍提高油氣田勘探準確性以及精度。目前,在地球物理學勘探機器學習被廣泛應用於油氣勘探中電磁,地震數據分析、微地震信號檢測,斷層拾取,初至拾取,近地表建模,鹽丘頂底等場景。深度學習:是指讓多層神經網絡可以進行訓練與學習的方法。而其中最為常見的方法就是卷積神經網絡。
  • 攻克超深層海相油氣勘探難題
    元壩氣田成為迄今為止國內發現的埋藏最深的海相大氣田。這也是中國石化繼在6000米左右的深部海相地層發現塔河油田和普光氣田後,取得的又一項令人鼓舞的成就。    評審專家們認為:元壩氣田是國內油氣勘探的重大發現,是思路創新、理論創新和技術創新的重大成果。
  • 全球首個大型九分量縱橫波三維地震勘探項目運作紀實
    8月中旬,在海拔近3000米的青海高原,由東方物探2256-2250聯隊承擔的全球首個大型九分量縱橫波三維地震勘探項目——臺東縱橫波三維地震項目在這裡高效完成並順利通過專家組審查驗收。標誌著中國石油橫波源三維矢量地震勘探技術取得新突破。
  • 電法勘探方法在水文和工程地質中的應用
    經過70餘年的發展,我國的電法勘探無論在基礎理論、方法技術和應用效果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進展,使電法成為應用地球物理學中方法種類最多、應用面最廣、適應性最強的一門分支學科。同時,經過廣大地球物理工作者不懈努力,在深部構造、礦產資源、水文及工程地質、考古、環保、地質災害、反恐等領域,電法已經和正在發揮著重要作用。
  • 埃洛克防務發布「守望者」、「觀測者」
    AIRLOOK子公司埃洛克防務正式發布定點巡航系統——「守望者」、偵查系統——「觀測者」,兩款防務無人機系統將提供全天候視頻監測,二、三維地圖數據獲取
  • 數據採集難度大,城市級實景三維遭遇卡脖子問題
    「實景三維中國將取代傳統4D產品,成為新型基礎測繪的標準化成果」這是自然資源部國土測繪司司長武文忠在上周舉辦的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大會上為實景三維中國給出的最新定義。未來,新型基礎測繪的技術發展和應用將全面圍繞實景三維來展開,已逐漸成為行業共識。
  • 推出新D-ToF傳感器,「芯視界微電子」提供測距和三維成像晶片級...
    文 | 戀迦(bjjh@36kr.com) 圖 | 「芯視界微電子」官網 當前雷射雷達成本功耗高、可靠性低、系統設計複雜等痛點,近期,36氪了解到一家從事研發光電轉換器件設計和單光子檢測成像技術研發的科技公司——南京芯視界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芯視界微電子」),針對上述痛點,研發了世界上首款基於大規模單光子檢測陣列的全集成晶片。
  • 瞬態面波勘探及應用,看完就明白了!
    當多道低頻檢波器接收到脈衝形振動信號後,經數據採集,頻譜分析後,把各個頻率的R波分離出來,並求得相應的VR值,進而繪製面波頻散曲線。當選取兩道檢波數據進行反演處理時,應使兩檢波器接收到的信號具有足夠的相位差,其間距△x應滿足(λR/3)~λR,即在一個波長內採樣點數要小於在間距△x內的採樣點數的3倍,而大於在間距△x內的採樣點數的1倍,該採集濾波原則對於不同的勘探深度及儀器解析度和場地地層特性可作適當調整。
  • 超深層重磁電震勘探技術研究獲重要進展
    隨著油氣勘探技術的發展,超深含鹽前陸衝斷帶油氣地質理論、超深縫洞型海相碳酸鹽巖油氣地質理論、山前帶超深高溫高壓低孔砂巖氣藏勘探技術、臺盆區超深縫洞型碳酸鹽巖油氣勘探技術等,有利推動了我國深層油氣勘探開發。  作為中石油找油找氣主力軍,東方物探始終堅持以找油找氣為己任,按照集團公司總體部署,充分發揮綜合一體化技術優勢,積極參與國家實施的「深地」科技戰略。
  • 不只是智能投研,「超對稱技術」想成為所有B端用戶的「外腦」
    36氪最近接觸到的「超對稱技術」通過全網挖掘企業經營和傳播數據,構建AI數據量化平臺,賦能金融投資和企業經營決策。 「超對稱技術」成立於2016年,目前業務主要為通過搭建產業知識圖譜,實時監測,捕捉接近4000隻A股,中概股的全市場動態,覆蓋衣食住行用教育醫療生產製造等國民經濟的主要板塊。
  • 瞄準醫療、工業兩大市場,「佰為深科技」推出超微點式MEMS光纖傳感器
    36氪近日接觸到了一家專注於微型光纖傳感器核心技術產品的開發與應用的科技企業——北京佰為深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佰為深科技」)。該公司核心產品是利用白光幹涉和掃描光譜的光纖傳感解調技術,基於MEMS工藝生產的超微型點式光纖傳感。此前,佰為深科技完成了兩輪融資,投資方包括中科創星、成都博源、創客總部、上海理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