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方人姓名的含義切入,說說英國斯圖亞特家族和王朝的盛衰興亡

2020-11-28 騰訊網

你已為人父或已為人母了嗎?為什麼以這樣一個問題開篇?因為我要說到孩子!

每當一個新生兒呱呱墜地,他的父母都會滿心歡喜,迫不及待地給他取一個好名字。更有甚者會在孩子出生前就已經想好了名字,我就是這樣的,所以才會在開篇問你那樣的問題。簡單的幾個字或單詞,充滿著父母對子女的祝福和期許,這就是一個人的名字。

新生的孩子

也許,你已經對中國人名字的含義有所了解,不過,你又是否知道西方人名字的含義呢?

麥克、湯姆、貝克爾、米勒、泰勒、卡彭特、費舍爾、庫克,等等,這都是西方常見的名字,簡單而響亮。但是,你知道這些名字裡面的願意是什麼嗎?貝克爾願意是麵包師,泰勒是裁縫,庫克是廚師,米勒是磨坊主,卡彭特是木匠,費舍爾是捕魚人……聽起來是不是很有趣?

以自己的職業作為姓名,其實是從英國開始的。泰勒是裁縫的意思,這就說明他家的祖先中很可能有裁縫,並且幹得不錯;庫克是廚師,這就說明他的祖先中很可能有廚師,並且很可能延續了很長一段時間;而如果名字叫做斯圖亞特,那麼這個人的祖先中就很可能有做管家的。

在蘇格蘭就有一個家族叫做斯圖亞特,不管他們的祖先中有沒有人做過管家,反正後來他們成為了蘇格蘭的統治者。英格蘭和蘇格蘭之間曾有一場人們津津樂道的姑侄鬥爭,侄女蘇格蘭女王瑪麗想陷害姑姑英格蘭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結果最後反被姑姑砍頭。而這位瑪麗女王,就是斯圖亞特這個大家族中的一員。

由於伊莉莎白女王高傲自大,她拒絕了所有愛慕自己的男人,終身未嫁。這樣一來,自然沒有孩子可以繼承她的王位。再加上她已是都鐸家族最後一個成員,所以英國人不得不另外尋找一位新國王來承繼事業。他們很快想到了蘇格蘭,想到了斯圖亞特家族。

當時的蘇格蘭並非英格蘭的附屬國,而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國王正是瑪麗·斯圖亞特的兒子詹姆斯·斯圖亞特。他們和都鐸家族是親戚關係,所以在接到英國人的邀請時,他欣然接受,成為了詹姆斯一世。接下來,他和他的子孫們開始統治英國,構建了屬於自己的斯圖亞特王朝。

英王詹姆斯一世

但英國人也許會為自己的決定感到十分後悔,因為從此他們迎來了水深火熱的生活。詹姆斯和整個斯圖亞特家族的人,在英國人的頭上作威作福。他們專制獨裁,殘忍嗜血。最後,英國人民不得不奮起反抗。

當時,法律本應該由英國議會制定,但詹姆斯卻要求他們制定法律不得違背斯圖亞特家族的意願,否則就不再讓他們參與國家的管理。在詹姆斯眼裡,國王的權力至高無上,不容侵犯,自己的一切做法都是正確的,並且永遠不可能出錯。國王的權力是上帝賜給他的,所有的臣民都必須聽從他的命令,這就是所謂的「君權神授」。

愚蠢的詹姆斯根本不知道,英國人對此已經忍無可忍,一場暴風雨即將到來,而幸運的只是他自己只承受了暴風雨的一小部分,他的兒子卻在暴風雨中身首異處。

其實,從英王約翰統治時期開始,英國人就走上了堅定維護自己權利的道路。雖然都鐸家族也做過很多讓百姓無法忍受的事情,然而這個家族畢竟是英國人,是自己人,英國人還能容忍。可是斯圖亞特家族卻是外來人,他們照樣為非作歹、胡作非為,英國人就不能忍了。爭端已是在所難免了,戰爭也是必然會發生的,一切都只是時間問題。

後面的事情,相信大家在歷史課教材上都已看過,先是詹姆斯被脅迫承認了平民的有限權利,他的兒子查理在資產階級革命中被處死,然後是克倫威爾專政、查理二世復闢,最後通過光榮革命基本奠定了資本主義制度,這裡就不再贅述。

光榮革命

雖然詹姆斯處在暴風雨來臨前,但他統治期間,英國並沒有發生什麼大亂子,可其他國家就沒這麼幸運了。而這一切,也可以說是拜斯圖亞特家族或斯圖亞特王朝所賜。

首先是在遙遠的印度,也就是哥倫布希望向西航行到達的目的地,英國建立了自己的殖民地,並且不斷擴張領土,直到最後吞併了整個印度。也正是依靠不斷的對外擴張,英國才逐漸富有,不斷地強大起來,並最終成為一個殖民帝國。這期間,英國資產階級的數量和質量也在發生微妙的變化,相信這是促成革命的因素之一。

與此同時,英國在美洲也建立了自己的殖民地。1607年,一艘滿載著英國人的船再次來到美洲。他們想碰碰運氣,希望能幸運地挖到金礦,發一筆橫財。他們選擇在維吉尼亞登陸,並且將該地區命名為詹姆斯敦。但遺憾的是,他們並沒有發現夢想中的金礦。最後,在隊長約翰·史密斯的強制命令下,為了吃飯,他們才開始開荒闢田。

這時的英國人已經迷戀上抽菸,於是這群殖民者就開始為英國人種植菸草,從而獲得收入。雖然這比不上金礦,但卻為這群殖民者帶來了一筆小財富。依靠這筆財富,他們不僅解決了溫飽,還有了一大筆存款。於是,人類的懶惰被激發了,他們不再自己勞動,而是從印度和非洲買來很多奴隸幫自己幹活,伺候他們的生活起居。這就是美洲奴隸制度的開始。

隨著奴隸數量的不斷增加,殖民地的英國紳士們變得更加懶惰,到最後,南美種植園裡的工人幾乎都是奴隸。

奴隸制顯然是人類歷史上最殘酷、黑暗、邪惡的制度,但是它消失了千餘年後,又在美洲死灰復燃並存在了幾百年,無數人受到這種制度的壓迫和殘害。它的邪惡,也許和制度無關,而是由於人類貪婪、殘忍、無情的天性。

為了躲避英國本土的煩擾和紛亂,1620年又有一批英國人離開自己的家鄉來到了美洲。和之前的詹姆斯敦人不同的是,他們並非衝著金礦而來,只是希望尋找一個安靜的地方,自由而虔誠地禮拜上帝,畢竟他們的詹姆斯國王太過荒誕不經,連神佛都敢褻瀆。

這批英國人乘坐輪船從普利茅斯出發,漂洋過海來到了今天美國的麻薩諸塞州,然後安頓了下來。他們把這艘輪船命名為「五月花號」,將到達的地方命名為「普利茅斯」。僅僅是在北美度過的第一個冬天,他們中就超過一半的人因為惡劣的氣候和艱苦的生活條件而死去,但這並沒有嚇倒剩下來的人們。面對國王也不會比這好多少,因此他們下定決心絕不再回英國。

他們慢慢地適應了當地的環境,不久就將普利茅斯發展成為後來美國的新英格蘭。

英屬北美殖民地

他們的決定是正確的,因為沒過多久,英國本土就爆發了革命。如果把這場革命的結束時間廣義地定義到1785年鞏固資本主義制度,那麼,這場革命就整整持續了145年。不過,在1714年,隨著斯圖亞特王朝最後一位統治者安妮女王駕崩,斯圖亞特王朝終於宣告結束。

相關焦點

  • 「糟糕歷史」古羅馬人用尿漱口,信鴿、狗和馬榮獲英國二戰勳章
    一、卑微的中世紀 眾所周知,現大多數英國人的祖先為盎格魯·撒克遜人。中世紀時,歐洲包括英國人的生活條件都非常差,撒克遜人甚至用尿來洗衣服。
  • 英國歷史十個冷知識,歷史書不會教任何一個,讀過英國歷史才知道
    三、英國在歷史上被丹麥徵服和統治26年 威塞克斯王朝從愛格伯特開始,延續了17代國王,期間多代國王都抵抗過丹麥高姆王朝對英國的入侵,公元1016年威塞克斯王朝第17代兼末代國王埃德蒙二世,在與高姆王朝王子克努特的戰鬥中戰死,威塞克斯王朝覆滅,英格蘭被荷蘭攻佔,從此英國淪為了丹麥人的領土,並延續了3代國王,直到公元1042年英國人懺悔者愛德華把丹麥人趕出英國
  • 歐洲歷史十大富強朝代,全都做過歐洲霸主,哈布斯堡王朝不是第一
    這十個朝代是漢諾瓦王朝、哈布斯堡王朝、波拿巴王朝、波旁王朝、羅曼諾夫王朝、加洛林王朝、阿吉德王朝、安敦尼王朝、查士丁尼王朝、馬其頓王朝。以上十個朝代,有些人可能耳熟能詳,有些人可能連聽都沒聽過,現在筆者逐一介紹。
  • 西方人不解,中國有幾千年的王朝歷史,為何卻沒有保留王室?
    1640年英國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資本主義制度在英國迅速建立起來,由於改革的不徹底性,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最終結果建立起來的是與眾不同的君主立憲制,在這樣的制度下國王作為虛君仍然存在於英國社會之下。除了英國之外資本主義世界同樣也有很多國家在資產階級革命下建立起君主立憲制。
  • 西方人很疑惑,中國幾千年的王朝史,為何到現在沒有保留王室?
    除去早期禪讓制的傳承模式,後來的道路上,封建王朝在歷史中的佔比處絕大部分。甚至中間即便經歷過數次的朝代更迭,封建帝制卻依舊存在於歷史的長河中。從早期的夏商周,到後來的元明清。2000多年的為中國帶來了前無古人的輝煌,同樣也帶來了後無來者的恥辱。同期跟我們相同的英國與日本,也是在王室的統治下帶來了輝煌與恥辱。
  • 蘇格蘭要脫離英國:一部小說裡的英倫恩怨
    這些從未被羅馬人徵服過的北方部落,與後來因為盎格魯—撒克遜人而向北撤退的不列顛人融合,慢慢形成了後世的蘇格蘭人。他們先祖骨子裡的高傲不馴,也代代遺傳了下去。蘇格蘭王國和氏族對於穩坐海島虎視歐陸的英格蘭君王們來說,蘇格蘭就像是在臥榻之側棲息的野獸,隨時可能撲過來咬住英格蘭的後背。
  • 哈布斯堡王朝開國皇帝,從他當選神羅皇帝開始,家族壟斷神羅帝位
    到了公元14世紀中期,哈布斯堡家族的腓特烈三世當選神聖羅馬皇帝開始,選帝侯制度形同虛設,神聖羅馬帝位實際上已經被哈布斯堡家族壟斷,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哈布斯堡王朝,直到公元19世紀初期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因此,筆者認為非常有必要介紹腓特烈三世,這位神聖羅馬帝國哈布斯堡王朝的開國皇帝。
  • 英國首相為什麼要同時兼任英國內閣的「第一財政大臣」?
    眾所周知,英國的政府首腦是內閣首相。但奇怪的是,英國首相同時還兼任內閣第一財政大臣嗎。唐寧街十號最早就是第一財政大臣的官邸,而英國的財政大臣其實是第二財政大臣。這是為什麼呢?1688年「光榮革命」之後,英國建立了君主立憲制,但首相併沒有因為君主立憲而出現。
  • 家族傳承:不是階層固化,而是文明延續
    家是以血緣為基礎、最小的社會組織結構,家族是以血緣為基礎、由數個家結成的社會組織,包括同一血緣的幾代人。不少人把家族傳承和「社會固化」、「社會喪失流動性」等量齊觀,其實,家族是文明發展的載體和動力,家族承擔著巨大的傳承責任。甚至可以說,一部人類文明史,就是一部部家族成長史。
  • 「帝國」概念在西方和中國:歷史淵源和當代爭鳴
    因此馬可·波羅遊記中的「帝國」包括他所說的Cathay(契丹)和Mangi(蠻子)地域。因為這兩個概念是元代統一之前遺留下來的稱呼,反映的是南宋時期中國地域上民族政權分立的情況,雖然馬可·波羅沿用了這兩個名稱,但他所看到和遊歷的是一個大一統的元朝,即他所說的「帝國」。在此筆者需要說明的是,馬可·波羅可能是最早用歐洲的「帝國」概念來描述中國王朝的西方人,但這種概念借用是不恰當的。
  • 英國莊園之旅:探尋時光中的貴族範
    此文送給所有對英國文化感興趣、或者對英國影視劇喜愛的朋友們。 英國莊園,曾經是貴族們世代居住的地方。做為一個莊園領主,貴族擁有大片的土地,這些土地帶給他們財富和榮耀。
  • 東方國家的白人國王:英國冒險家建百年王朝,法國騎士成王侯
    但是此前由於他和一位平民女性結婚,使得韋納·布魯剋剝奪了他的王位繼承權,並決定把自己的王國出讓給英國人。安東尼於2011年在紐西蘭去世,終年99歲。目前的「沙撈越王位繼承權」屬於他的兒子詹姆斯·布魯克,後者也是「沙撈越協會」的主席。
  • 葬愛家族是什麼意思 葬愛家族回歸出處、含義
    有很多的小夥伴們都想知道葬愛家族是什麼意思,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葬愛家族回歸意思、出處、含義介紹,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一起看看吧!  說了這麼多,可能還有人一頭霧水!  葬愛家族是個什麼梗  其實,葬愛家族可以簡單的理解是非主流時代的產物,當然,在當時也確實在一些遊戲啊中葬愛家族這個家族,不過一般來說,葬愛家族是一種風氣的代名詞。
  • 英國君主制為何這麼穩定?看一下溫莎王朝,對英國歷史有偉大貢獻
    近年來,英國王室頻頻發生相對負面的事情,因此有傳言說很多英國人要求廢除君主制,但事實上英國君主制非常穩定,根本不可能被輕易廢除。 英國君主制為何到現代都這麼穩定?這一切,全因溫莎王朝對英國歷史有偉大貢獻。
  • 命運多舛——降日又反美的DD-224「斯圖亞特」號
    同樣是「斯圖亞特」號的照片,並標記有手寫的艦名  1923年9月1日,日本關東地區發生芮氏7.9級的大地震,造成200萬多萬人無家可歸。9月6日,「斯圖亞特」號受命到日本救災,至21日返回中國。就在「斯圖亞特」號前往日本救災的過程中,留在美國本土的克萊蒙森級也沒有消停,發生了一件大事。
  • 諾曼王朝:英格蘭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可惜四世而亡
    諾曼王朝,是英格蘭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它的建立堪比宮鬥劇。一個"私生子"建立的王國,統一了英格蘭全境,只可惜最終四世而亡。1027年,威廉生於法國諾曼第的法萊斯城堡。家族對此一片反對,但公爵卻一意孤行,用盡了各種手段來威逼利誘各路人馬承認威廉的繼承權。可沒想到,公爵在威廉不到8歲時就病死了。最後,還是法國國王亨利一世宣布承認威廉為諾曼第公國合法繼承人,並充當了他的保護人和監護人,威廉才能順利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