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翻譯中的挑戰—文化差異

2021-01-07 中國教育在線

  不久前,有人把一則以回教和回教徒為主的英文新聞報導翻譯成華文。報導引述其中一名回教徒說:「We believe in God.」這名翻譯員竟把它譯成:「我們相信上帝。」

  「上帝」的確是「God」,但「上帝」一詞幾乎只用在基督教的範圍內,而一般人也了解「上帝」指的是基督教的神。來源:考試大的美女編輯們

  我們不知道那名翻譯員為何會犯下這個錯誤。或許他在選用那個中文字的時候,並未體會到那個字所附帶的宗教含義。

  以上的例子提醒我們,翻譯員和通譯員必須意識到不同種族和宗教之間的差異。一個正確的字用在一個不適當的文化或宗教背景裡,也將成為一個錯字。

  然而,世界正以史無前例的步伐演進。我們周遭的事物不停地在改變——新科技、新發明、新文化。新的詞彙也以驚人的速度出爐。

  因此,翻譯員和通譯員所面對的挑戰之一就是意識到差異的存在,以及趕上我們周圍所不斷發生的變化。

  很多時候,翻譯員因不熟悉語文之間的文化差異,而作出錯誤或不妥的翻譯。

  前幾年我看過一部電影。劇中人物問另一個人物要不要來個「nightcap」。那一幕的劇情清楚地顯示,前者所指的是一杯睡前的飲 料。然而,電影中的中文字幕卻出現「要不要來頂夜帽」的翻譯,不禁叫人莞爾。考試大論壇

  我曾嘗試閱讀一本《紅樓夢》的英譯本。該譯本竟把林黛玉直譯成「Black Jade」(即黑色的玉)。翻了幾頁關於「Black Jade」小姐的事跡之後,我實在讀不下去,不得不把譯本放下。像「BlackJade」這樣的名字,豈能與羞花閉月的孱弱女子相提並論!

  不僅中英文之間存有差異,同一個語文之中也存在著不同之處。

  以中文而言,中國大陸、臺灣、香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地方所用的「中文」,彼此間已經有很明顯的差距。

  在中國大陸,還是有不少地方用「謝謝配合」,不用我們較熟悉的「謝謝合作」。

  最近我偶然看到「同理心」這個詞,找遍了詞典都找不到這個詞。它似乎是出自臺灣的新詞,有因處於他人處境而對他人產生同情、 憐憫之義。

  至於英文,同一個字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用法。英文盛行於英國、美國、新加坡、菲律賓、印度等國家,但各國之間卻用法不一。倘若我們對一名非新加坡人談起「void deck」(即組屋底層)的話,他將不知所云。

  在菲律賓,「salvage」一個人並不是搶救那個人,而是將他處決,而「evacuate」(即疏散)一字在上流社會中是不便啟齒的,因為它有如廁之義。這些例子說明無論是在不同語文之間,或者同一個語文之中,文化差異都是存在的。翻譯員和通譯員所面對的挑戰就是要了解這些差異。

  然而,他們不單得了解文化差異,還要趕得上周圍的變化。當我們邁入下一個世紀和下一個千禧年的時候,我們必須擅於了解新發明和新事態,我們甚至還得為它們取新名稱。

  網際網絡和與網際網絡有關的產品和企業正在不斷繁衍,而大量新的詞彙、術語和概念將隨著出現。我們需要為新字、新詞、新概念和新程序作出適當的翻譯。我們得先去了解這些東西,才能作出恰當的翻譯。因此,翻譯員和通譯員不可懈怠,他們必須積極地吸收新知識。

  要趕上科技的進步已經是一件難事,要跟上大眾文化就更是難上加難了。大眾文化(尤其出自美國的大眾文化)以驚人的速度改變。流行音樂、時裝、時尚潮流、年輕人用的俚語——當你以為自己完全掌握其來龍去脈時,它卻又變了樣。採集者退散

  前幾年,美國有句流行的順口溜:「I’m not going there.」(即「我不要到那兒去。」)不知情的人不免要問:怎麼回事?到哪裡去?說「I’m not going there」的人,其實是因對某個話題有情感上的排斥而不願意討論這個話題。

  目前美國咖啡文化正在新加坡人當中大行其道、處處留香,使我們對昔日最為普通的咖啡烏看法已有所不同。我發覺到如 expresso、cappuccino、cafe latte 等飲料,至今還未有理想的中文譯名。

  我們到底如何趕上這些變化和潮流?詞典當然有用,但還是有不足的地方。何況,詞典不一會兒就不足以應用了。我個人覺得跟上時代步伐的最佳途徑之一,就是做一些時下年輕人愛做的事情:翻翻時尚雜誌、看看電視和MTV、瀏覽網際網絡。除此之外,還得閱讀報章、新聞雜誌、學術刊物等。趕上潮流和改變是一個不間斷的挑戰,但下一步呢?我們有時候缺乏信心,不敢為一些新的詞彙作出翻譯。我們時常會問:「中國大陸怎麼譯?」或「臺灣香港用哪一個字來翻譯?」我們為什麼還要問 這樣的問題呢?難道我們的翻譯水準還不夠格嗎?

  無論在任何方面,新加坡都具備一個作為區域語文和翻譯中心的條件。我們的大學裡卻連一個外文學院都沒有,我對此甚感驚訝。如果紐西蘭的奧克蘭大學能設一個翻譯系的話,那我們新加坡這個多元文化、多元語言的大都會總不能落在人後吧。

 

來源:考試大 

考試培訓小助手

本科留學qq:436560382

研究生留學qq:437946603

相關焦點

  • 淺談考研英語長難句翻譯中的中英思維差異
    原標題:淺談考研英語長難句翻譯中的中英思維差異 萬學海文 萬學海文英語教研中心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幫助大家解決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同學們經常遇到一個問題:中文思路和英文思維的差異。
  • 張文|潛心翻譯40餘載,做中英文化的使者
    「資深翻譯家」是中國翻譯協會於2001年設立的榮譽稱號,表彰從事翻譯工作三十年以上,在翻譯工作中成績卓著的老翻譯家。該榮譽稱號是中國翻譯界對多年來為我國翻譯事業做出卓越貢獻的翻譯家的充分肯定。昨天小薇給大家講述了李建忠教授的故事,今天讓我們一起聽聽張文教授與翻譯之間的故事吧。
  • 中英色彩詞語翻譯對比與文化差異
    (四)藍色 blue  在漢語中的引申意義較少,而在英語中 blue 是一個含義十分豐富的顏色詞。在翻譯同這一顏色有關的表達時,我們應該注意其中的特別含義。  (五)白色 white  1.white 在漢語和英語的聯想意義中都有純潔和清白的意思,但也有一些含義上的不同。例如,漢民族文化中,白色與死亡、喪事相聯繫。如「紅白喜事」中的「白」指喪事(funeral),表示哀悼。但在英語文化中,white 表示幸福和純潔,如新娘在婚禮上穿白色禮服,代表愛情的純潔和婚姻的貞潔。
  • 中英教育差異被人為放大
    中國學校》 的主人公之一———英國博航特中學校長尼爾·斯特勞格爾昨天現身上海,出席「2016年中英校長高峰論壇」。他首度對BBC涉及的場景進行澄清———參與拍攝的實驗班學生實力本就比一般學生更強;為了追求拍攝效果的生動,中國老師在執教過程中常被BBC幹擾……一段時間內,學校甚至將BBC「封殺」了。
  • WMT2017國際翻譯大賽,搜狗獲得中英/英中翻譯雙向冠軍
    語音翻譯,無疑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擁有深度學習算法的加成,人工智慧讓機器學習變得更加「聰明」,足以打破語言文化的交流壁壘。從這一點來看,中國的科技公司已是佔據了領先地位。擁有語音技術積累的搜狗知音,在前幾天的WMT 2017國際評測中,獲得中英和英中翻譯雙向冠軍,機器翻譯的準確率和速度震動了整個業界。搜狗,已經跑在了人工智慧隊伍的前列。
  • 東西方文化差異對商務英語翻譯的影響
    、 (二)社會文化的差異 由於東西方國家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文化傳承和不同的風俗習慣下生活。導致了人們的生活習慣有較大的差異,針對同一件事物的看法也就截然不同。商務英語的翻譯中,由於東西方文化差異的影響,一個事物往往被翻譯成多個版本。在商務英語中,詞彙的多面性學習很重要。
  • 中英教育差異究竟有多大?
    紀錄片中的中方老師和英國學生。——中式學校》的紀錄片引發人們對中英兩國教育的熱議。片中的科學老師楊軍近日向新華社記者談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她認為紀錄片的剪輯方法不夠客觀,英國媒體的一些批評也有失偏頗。中英教育應該互學互鑑,加強交流。   被剪輯的鏡頭   中國老師總是站在講臺上講課,讓學生不停地記筆記,與英國學生的矛盾和衝突不斷;英國學生不聽課、不守紀律……這部三集紀錄片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 國際商務英文翻譯時必須特別注意文化差異
    進行國際商務英文翻譯時必須特別注意文化差異,必須在外國文化和本國文化中找到一個切點。按照4Es的翻譯原則,做出適當的調整。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歷史背景、風俗習慣、風土人情、文化傳統,因此,從事國際商務的翻譯人員必須瞭解掌握本國與異國的民族文化差異,並設法使這些差異在傳譯過程中消失,同時在翻譯詞語中找到準確的用法。語言翻譯不僅是兩種語言的互相交換,也是兩種文化的傳遞。
  • 百度機器翻譯團隊獲得WMT2019中英翻譯冠軍
    今年中英方向參賽隊伍有來自微軟、字節跳動、金山、愛丁堡大學、東北大學、日本情報通信研究院等國內外知名機器翻譯團隊。本屆大賽,百度翻譯團隊憑藉在數據處理、模型架構、數據增強、模型集成等方面的創新性突破,最終力壓群雄,取得第一。
  • 淺析中英文在線翻譯的語言差異——壹品優刊
    原標題:淺析中英文在線翻譯的語言差異——壹品優刊 隨著資訊時代的快速發展,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同時國際貿易的發展幾乎遍布了全球,不過由於地區差異性以及語言文化的差異,導致雙方溝通的過程中不能直接進行交流。
  • 中英經濟熱帶火翻譯市場
    原標題:中英經濟熱帶火翻譯市場 摘要 筆者在大學的時候就聽說過林超倫。他是英國外交部首席中文譯員,為包括女王、五任首相、議長在內的諸多英國政商要人做過口譯。
  • 詳解中英翻譯差異
    漢語雖然也有「被」、「由」之類的詞表示動作是被動的,但這種表達遠沒有英語的被動語態那麼常見,因此,英語中的被動在漢譯中往往成了主動。下面我們先看一組常用被動句型的漢譯:  It must be pointed out that... 必須指出……  It must be admitted that...
  • 成語中英翻譯精選(三)
    原標題:成語中英翻譯精選(三) 還是有很多人喜歡成語中英翻譯這一系列的 中英俚語俗語來源:周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來。」 不同凡響 Out of the common run. Out of the ordinary. eg:His performance on the stage is out of the common run.
  • 百度機器翻譯五大領域實現新突破 獲WMT2019中英翻譯冠軍
    今年中英方向參賽隊伍有來自微軟、字節跳動、金山、愛丁堡大學、東北大學、日本情報通信研究院等國內外知名機器翻譯團隊。本屆大賽,百度翻譯團隊憑藉在數據處理、模型架構、數據增強、模型集成等方面的創新性突破,最終力壓群雄,取得第一。
  • 你不知道的「在線拍照中英翻譯」操作技巧
    老闆為了向外國客戶顯示自己公司的專業度,就讓我這個不是翻譯專業的來翻譯中文文件,把裡面的內容都轉為英文後,才能把文件發給客戶那邊。 果然,使用迅捷OCR文字識別軟體就ok了,它有app版本的,也有pc版本的,不管是手機拍照、還是把圖片導入電腦,都可把裡面英文翻譯為中文。下面有在線拍照中英翻譯的操作技巧,有需要的話,大家可千萬別錯過了哈。
  • 中英互譯翻譯軟體
    中英互譯翻譯軟體對於需要常年在國內國外兩頭奔波,但是英語又不好的人來說,需要的就是一個好的英語翻譯軟體來進行英漢在線翻譯。而在英語翻譯軟體的選擇上,我們又要注意語法和語句上會不會出現錯誤,這就很讓人糾結。
  • 電影翻譯中文化意象的重構、修潤與轉換
    摘 要:電影翻譯中文化意象重構能及時有效地吸引廣大觀眾。而對文化意象作恰如其分的修潤,能使譯文在有限的時間內傳達於觀眾。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導致了某些文化意象的不等值,採用直譯手法處之,會使觀眾難以認同。
  • 英語國家文化中,不同動物代表的含義
    英語和漢語中雖然有不少的共通之處,但終究由於文化背景的差異,生活習慣的不同對很多事情的所持有的感情色彩不一樣。比如動物在兩種不同文化背景中常常承載著不同的感情色彩。就拿「狗」來說吧,「狗」在漢語中可不是什麼好詞帶有嚴重的貶義,通常被用於形容卑劣可惡的人,如 「狗眼看人低」,「雞鳴狗盜」,「狼心狗肺」,或「走狗」等。然而,在英語文化中,」dog」通常在絕大多數場合,語境中都是褒義詞語,用於形容可靠值得信賴的人,譬如,as faithful as a dog. 並且關於」dog」 的短語句子幾乎是褒義的。
  • 古詩詞《早發白帝城》(中英翻譯)
    經典古詩詞用英語應該怎麼翻譯呢?新東方在線英語頻道整理了《古詩詞(中英翻譯)》,供大家參考。
  • 搜狗翻譯APP亮相 可同步呈現中英雙語頁面
    【TechWeb報導】6月12日消息,搜狗搜索今日發起以「打破信息的邊界,和世界溝通」為主題的產品體驗季分享會,與中英同聲翻譯專家Jonathan Rechtman、「非主流翻譯家」谷大白話等共同探討人工智慧加持下,如何打破語言壁壘,與世界無界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