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故事潛力無限 給網絡文藝原創多一分尊重

2020-11-24 浙江在線

2015-12-10 09:03 |浙江日報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李月紅

來自影視業的新聞正在不斷激怒網絡作家。

前有《鬼吹燈》的作者「天下霸唱」通過律師發表聲明,表示自己擁有全部作品完整的著作權,任何機構和個人未經允許均不得肆意修改或改編;近有阿里影業負責人徐遠翔「豪言」,在網絡寫手圈玩「殺人遊戲」,競爭上崗,激起軒然大波;還有正處風口浪尖的電視劇《羋月傳》,開播前就與原創編劇兩度對簿法庭。

是非如此之多,以致網絡作家戲稱,如果說2014年是IP元年,那麼2015年就是IP訴訟元年。

IP,本是文化產業繁榮之下資本喊出的一個口號,其意是對具有超人氣的創意進行全產業鏈開發。通俗點說,就是在不同的商業領域講述同一個故事,以期實現其開發價值的最大化。可見,好故事潛力無限。

不過,在任何時候,資本的加入,向來如一枚硬幣的正反面。經過近二十年的草根發展,在中央推動文藝大發展大繁榮的天時、地利、人和下,網絡文學正迎來一個最好的時代。資本市場大量收購其影視改編權,這本是好事情。但網絡文學自誕生起,就具有天然的分享屬性,驟遇資本的成熟商業邏輯,難免被衝擊得有些措手不及。

前述各種版權糾紛案,就是這一衝擊的多層折射。而究其根本,則是資本對創新之源的尊重缺失。

無論是小說《鬼吹燈》拒絕為電影《九層妖塔》站臺背書,還是「徐遠翔們」對原創素材的層層碾壓,或是編劇王小平對署名權多次自相矛盾的聲明,都表現出驚人的一致態度:產業大於原創。甚至於,粗暴對待原創,拋棄藝術指標,急功急利提煉「產業配方」,增減「幾味調料」,「批量」生產同類作品。

這樣的吃相著實難看。因為雙方實力懸殊得令人刺眼,一方是從百萬網絡寫手中走進大眾視野的鳳毛麟角般的原創作者,一方卻是有著成熟商業運作的資本團隊,即便被逼無奈選擇訴諸法律,因為維權成本高、耗時長、補償低,選擇忍氣吞聲的原創作者也大有人在。

浙江省作協對全省網絡寫手的一項調查顯示,後者的首要且最迫切的需求正是版權保護,一如知名出版人路金波所言,網絡作家在生態鏈中最容易被「吃掉」。

全國數百萬網絡寫手都在看著呢。「一生萬物」,在任何時候,優秀的原創作者都是文化產業的源頭活水,網絡文藝能否百花齊放,很大程度取決於創新之源是否得到應有的敬畏和尊重。

在美劇編劇行當裡,一個項目往往會經歷幾任編劇之手,集眾家之長才能成功,其最重要的行規就是資方和歷任編劇都遵循對初稿編劇的起碼尊重。當下在我國,保護文藝創新之源,更需要原創、資本方和製作方的共同努力,政策智慧、法律更新、商業文明、社會自覺等多方面的合力介入,方能形成一個良性生長、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鏈體系。

事實上,換一個角度看,網絡文藝版權糾紛不斷,IP概念一再熱炒,其實也暗示著我們的文藝原創能力或許已後勁乏力,短視的資本寧願躲在不同產業領域重複講述同一個故事,也不願意與原創作者結為夥伴一起成長創新。長此以往,勢必陷入無人願意精心創造優質作品的惡性循環。可消費者終有厭倦的一天,一旦一個故事的商業價值被榨盡,下一次開機,還能講什麼?

始終保持對原創的尊重,是一切創新發展的通行證。40多年前,屠呦呦在全球首次發現了抗瘧效果為100%的青蒿提取物,後來更多研究人員加入進來,從這一提取物中提煉出抗瘧有效成分,今年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最終授予她一人。畢竟,她是第一個尋到光的人。同理,文化產業亦如此。

1449709415000

相關焦點

  • 政協委員熱議文藝繁榮:設立網絡文學獎不需要"洪荒之力"
    「『中國故事』只有用『南腔北調』才能講得妙趣橫生。」「設網絡文學獎並不需要『洪荒之力 』。」「改變文藝創作浮躁現象,唯一辦法就是改革創新體制,文藝界也要供給側改革。」全國政協常委、原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龍新民提出,作家藝術家要有深厚的人民情懷,要有紮實的生活功底,「文藝只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才能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 打造文藝精品,不僅要堅持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還須「現代化」和「本土化」交融。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市原副市長劉敬民認為,「應該保護好地方文藝特色,『中國故事』只有用『南腔北調』才能講得妙趣橫生。」
  • 韓寒主編科學文藝畫冊 為尊重劉慈欣臨時更名
    韓寒主編科學文藝畫冊 為尊重劉慈欣臨時更名   《它們》是一部巨型科學文藝畫冊。畫冊裡的主角是消失的星球統治者——恐龍。全書用180幅無與倫比的畫作,簡潔流暢的文字,豐富準確的知識,震撼還原了恐龍在中生代誕生、生活、繁衍、遷徙、捕食、鬥爭,乃至滅亡的全過程。
  • 老書蟲心中垂釣諸天的網絡小說,有仙草潛力!故事紮實,懸念迭出
    這本網絡小說有仙草潛力!故事紮實,懸念迭出!網友:垂釣諸天!書蟲剛剛去起點淘書了,還真的收穫到一本比較不錯的。當然這種風格的作品還是屬於小眾向的,雖然被烏賊狠狠地推了一把,但也僅僅是進入了主流大眾的視野,相比玄幻類的作品,喜歡這種類型的讀者還是不多,比如這本上千萬字級別的神作——《限制級末日症候》,雖然在起點擁有9.3的高評分,但是洋洋灑灑1000萬字,只有166萬的會員點擊量,只能說數據代表了一切。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寫手開始著墨於這個另類風格的題材,相信不久之後情況一定會好上很多吧。
  • 「數字經濟與科技抗疫」論壇嘉賓暢談數字經濟無限潛力——用好...
    11月23日上午,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舉行「數字經濟與科技抗疫」論壇,來自科技企業、大學、醫院和政府部門的十餘位嘉賓以「線上+線下」的方式發表演講,從不同角度詮釋了數字經濟的無限潛力和數位技術的巨大動能。
  • 講好中國故事 提升文化傳播力
    以講好中國故事為著力點,增進中華文化的國內傳播,創新推進國際傳播,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和多層次文明對話,是新時代推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然要求。以講好中國故事為著力點新時代的中華文化傳播需要「以講代說」,即用講故事的策略和藝術替代傳統的說教方式,提高中華文化傳播的親和力和感染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多用外國民眾聽得到、聽得懂、聽得進的途徑和方式,積極傳播中華文化,闡發中國精神,展現中國風貌,讓世界對中國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支持。」
  • 商湯科技湯曉鷗:人工智慧第一個字是「人」,創新要先尊重原創
    湯曉鷗最後總結道「源」字三點水的三個點代表了源頭創新的三個核心要素:第一滴水代表好的創新環境,保護智慧財產權,尊重原創,讓原創者能吃飽飯;第二滴水代表尊重人才,重視人才培養,AI+教育,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才能讓原創「源遠流長」;第三滴水代表學術的充分交流,才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AI需要突破傳統行業之間的界限,突破學術與產業的界限,突破學術的國界,AI需要大家的交流合作。
  • 120萬網友雲端打卡~2020天津原創網絡公益歌曲大賽圓滿收官!-新聞...
    爭做津門好網民」2020年天津市原創網絡公益歌曲徵集評選暨第二屆天津市大學生網絡公益歌曲大賽頒獎儀式在天津外國語大學成功舉辦。特別是在疫情防控期間,製作了28個語種的《入境人員健康提示》系列微視頻,推出了《我們都是戰士》《在一起》13個語種40部原創短片,為對外講好中國故事、積極傳播網絡正能量做出了天外貢獻。
  • 2020天津原創網絡公益歌曲大賽十佳金曲展播:《小錦鯉》
    2020天津原創網絡公益歌曲大賽十佳金曲展播:《小錦鯉》 2020-12-02 20: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原創歌曲原創故事劇 西南大學2021新年晚會來了
    昨(30)日,以「初心如磐鑄輝煌」為主題的西南大學2021新年文藝晚會在西南大學舉行。據悉,晚會由「活力校園」「戰疫亮光」「大地飛歌」「紅色傳承」四大篇章的12個「全原創」節目組成,節目涵蓋校園生活、抗疫一線、紅色歲月、脫貧攻堅等多個方面。快板評書。
  • 文藝周刊薦讀|細數2019江蘇文藝關鍵詞
    2019,是江蘇文藝向著文藝精品創作高地發起衝刺的一年,原創精品力作不斷誕生,凱歌不斷;文藝人才培養多途創新,捷報頻傳;品牌平臺建設夯實基礎,不斷升級;群文活動豐富多彩,文化惠民深入人心。  回眸再出發,又是逐夢時。以文藝之名,讓我們擁抱更加精彩的2020!
  • 20年來從無到有 五大關鍵詞看中國網絡文藝發展
    原標題:五大關鍵詞看中國網絡文藝發展   20年來,中國網絡文藝從無到有、從邊緣到逐漸被公眾接受,藉助媒介轉型和媒介賦權,抓住了發展的戰略機遇期,成為全民創造、全民參與、全民消費的新型大眾文藝。
  • 「詩邑江門•醉美僑鄉」江門市原創文藝作品展演...
    11月13日晚,在臺山市下川島王府洲旅遊度假區內,數百名遊客匯聚在開闊的沙灘上,觀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文藝演出。
  • 封面故事 | 鍾楚曦 :講好我的故事
    封面故事 | 鍾楚曦 :講好我的故事 2021-01-10 19: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韓寒主編畫冊《它們》 比一般科普書「更文藝」
    」  11月22日,一本名為《它們》的恐龍畫冊低調上市,登上噹噹、卓越等網絡書店。楊楊說,兩年前,他們把趙闖的畫製作成一本內部畫冊送給好朋友韓寒,「韓寒的女兒當時只有一歲,表現出對恐龍特別的興趣,韓寒覺得不應該只有自己女兒看到這麼好的書,其他人也應該看到」。  韓寒在《它們》的跋裡寫道,「我一歲多的女兒翻到了這本書,對著那些照片般的圖畫大呼小叫,並指著一隻劍龍說,烏龜。她對著一張大全景沉醉了十多分鐘」。  「《它們》就是這樣一本書。
  • 用作品講好故事 為時代俯身耕耘
    文藝「輕騎兵」,為人民多創作品多出精品盛小雲 (中國曲協副主席、省曲協主席)「聽了婁書記的講話,作為文藝工作者,我倍感振奮。婁書記對江蘇文藝事業的發展可謂如數家珍,了解得非常深刻。」「在江蘇文藝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婁書記提出的一系列紮實推進人才建設的新舉措、積極探索文聯改革的新路徑,為曲藝工作者事業的規劃與發展增添了信心,令人激動。」盛小雲表示,江蘇豐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積澱、先進的科技創新和發展歷程,都將在未來成為文藝工作者的創作源泉和素材,「我們作為文藝的『輕騎兵』,更要有行動,多創作品,多出精品,為江蘇文藝事業的發展多做貢獻。」
  • 潛力無限 未來可期——遠東榮膺中國「最具發展潛力僱主」
    人才是企業發展的長期基石,在最佳僱主品牌的打造上,遠東秉承「尊重人、培養人、成就人」的人才理念,在穩健前行的過程中始終堅持一流、高效、可持續發展的人才戰略,構建出企業發展的獨特密碼,成為了獨具魅力的「最佳僱主」。閉環式系統 增強發展動能經過34年的發展,在不斷探索與實踐中,遠東建立了事業合伙人機制。
  • 45家文學期刊抵制一稿多投 刊物與作者需互相尊重合理共生
    ,「我們只刊登原創文學作品」,一稿多投無疑與「原創」背道而馳。  「原創首發稿源是文學期刊品牌得以確立的重要基石,稿件的原創性更事關作者信譽,抄襲和一稿多投的發生會極大破壞行業規則和創作生態。」5月20日,《花城》《人民文學》《十月》《收穫》等國內的45家文學期刊,共同發布一份《關於作品抄襲與一稿多投問題的聯合聲明》,希望作者和刊物互相尊重、共同自律。
  • 45家文學期刊聯合抵制一稿多投 重申原創首發原則
    原標題:45家文學期刊聯合抵制一稿多投   45家文學期刊近日聯合發布一份對抄襲和一稿多投行為的抵制聲明。   聲明提到,原創首發稿源是文學期刊品牌得以確立的重要基石,稿件的原創性更事關作者信譽,抄襲和一稿多投的發生會極大破壞行業規則和創作生態。
  • 王陽明:減一分人慾,復得一分灑脫。
    圖 /來源網絡 本文來源網絡,版權問題請聯繫刪除 「吾輩用功,只求日減,不求日增。減得一分人慾,便是復得一分天理,何等輕快灑脫,何等簡易。」 ——《傳習錄·薛侃錄》 譯文:無論是做學問還是做人,每天所追求的應該是減少而不是增加。減去一分欲望,才能恢復一分良知,這是多麼輕快灑脫的事。
  • 科普 |「天眼」問天 潛力無限
    發現脈衝星240餘顆 有力支撐高水平研究「天眼」問天 潛力無限陽光下(上圖)和落日餘暉中(下圖)的「中國天眼」(檢修期間拍攝)。利用世界多臺大射電望遠鏡聯合探測和定位,終於將一個重複爆發的無線電快速閃現源定位到宇宙深處30億光年之外的星系裡。「過去,由於沒有自己的大射電望遠鏡,中國天文學家無法拿到第一手材料。在這一領域研究中,大多只能從事理論研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天文臺臺長常進說。隨著「中國天眼」竣工、調試,再到正式運行並對國內天文學家開放,快速射電暴領域的中國力量迅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