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國家政策的大力鼓勵下,新能源汽車慢慢的流行起來了,我們身邊感覺一夜之間多了很多懸掛著綠色車牌的純電動汽車。說到純電動車的興起就不得不說特斯拉。正因為這個品牌的成功,才讓更多的人接受了純電動汽車,說它是汽車界的蘋果也不為過。國外曾有網友因為好奇,對特斯拉的電池組進行了拆解。不拆不知道,拆開嚇一跳,乍一看還以為特斯拉把幾千節5號電池打包在一起了呢!仔細看才發現並不是5號電池,但是外觀的確容易讓人誤解,那麼這種電池有什麼特別之處?和我們常見的AA電池有什麼區別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特斯拉使用的是松下提供的18650電池。18650並不是松下特有的電池,最早是由日本的索尼公司制定的一種鋰電池標準。18代表直徑為18毫米,65代表長度為65毫米。至於0代表什麼,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下方評論區找找答案。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它的尺寸和我們前面說的遙控車裡的5號電池並不相同。5號電池又稱為AA電池(7號為AAA),其直徑為14毫米,長度為50毫米。除了尺寸,二者的材料,容量,電壓,壽命等等都有很大的不同。5號電池常見的有鋅錳電池、鹼性電池以及可充電的鎳鎘電池和鎳氫電池。5號電池單只的電壓只有1.5伏,而18650達到4.2伏。
然而現在特斯拉最新推出的Model 3車型上,特斯拉已經摒棄了之前在Model S上使用的18650電池,轉而啟用了與松下聯合開發的2170電池,單只電芯的直徑和尺寸分別達到了21毫米和70毫米。電池數量從原來的7000多顆減少到了4000多顆,能量密度較原來有所增大的同時重量也有所減輕。歸根結底,特斯拉並不是一家電池製造商,電池也不是它的核心技術,雖然目前它的電池由松下獨家供應,但是從特斯拉與三星、LG以及國內幾家電池製造商的曖昧態度來看,未來這種格局也會大概率打破改為多家供應商分享這部分市場份額的模式。
那麼電池作為特斯拉車輛的能量來源,竟然不是它的核心競爭力,那它究竟是掌握了什麼核心技術才讓它在電動車領域異軍突起呢?內行告訴你,那就是特斯拉極其出色的電池管理系統(BMS)。
其一、熱管理系統。眾所周知,電動車所使用的動力電池對環境溫度的要求十分高,溫度過低會導致電池的性能大幅降低甚至無法使用,而溫度過高又會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特斯拉在熱管理上巧妙的利用轉換閥門將加熱系統和冷卻系統實現無縫切換。根據環境溫度的不同和車輛工況選擇最優方案。
其二、充放電管理系統。一輛特斯拉上面有高達數千粒電芯,如果根據實際需要對這幾千顆電池進行充放電管理也是一門不小的學問。電芯最怕的就是「過充」或者「過放」。過度充電同樣會帶來較大的安全隱患,過度放電也會對電芯的使用壽命造成很大的傷害,甚至導致電池直接報廢。那麼特斯拉的電池管理系統會測量每一節電芯的電壓,如果電壓低於標稱值會使其保持充電狀態,如果電壓過高,則會主動放電充給低電壓的電芯,使整個電池組達到一個平衡狀態。
其三、有了良好的充放電管理系統,還需要盡最大可能在各種條件中讓充電時間最短以提升用戶體驗。同時要能兼容多種電壓,讓用戶隨時隨地都能有電可充。特斯拉目前能夠提供超級充電樁、高功率充電牆和家用220伏充電等多種選擇。超級充電樁能夠提供較高的電壓和輸出功率,只需要1小時就可以使一輛特斯拉充滿大部分電量,而最弱的家用需要十多小時才能將車輛充滿,但優勢是可以使用隨處可見的220伏電源插座,而且部分地區可以很方便的在夜間充電以享受錯峰優惠電價。
結束語:隨著這幾年國家在政策上的大力扶持,國內的電池廠商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例如比亞迪、寧德時代等國內廠商有望在幾年內彎道超車達到國際一流的先進水平。反觀新能源汽車特別是純電動汽車這一方面,目前尚沒有特別突出的能夠讓我們看到希望躋身世界一流的整車製造企業。打鐵還需自身硬,國內廠商還應繼續努力,加大研發投入力度,特別是針對汽車應用的電池管理系統方面的研發投入,同時提升供應鏈管理水平和成本控制能力,早日能像電池廠商一樣把「中國智造」推向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