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攜250萬付費用戶抵達IPO關口 長跑十年仍待新故事

2021-01-20 新浪科技

來源:時代周報

李子慧 時代周報

長跑十年,知乎交上了一份看似不錯的成績單。

1月13日,中文網際網路問答社區知乎在線上舉辦了慶祝品牌成立十周年的《2021新知青年大會》,在會上,知乎邀請創始人兼CEO周源及知乎社區優秀創作者進行了知乎十年主題演講。

與此同時,周源首度披露了知乎最新用戶數據。數據顯示,知乎月活躍付費用戶數,目前已經超過250萬,在集音視頻課程、電子書、期刊雜誌、論文庫、鹽選專欄的高價值付費內容庫中,總內容數超過300萬,年訪問人次超過30億。

而就在半個多月前,曾有報導稱,知乎正在撰寫IPO報告和上市申請書,目前已確定高盛集團,摩根史坦利和瑞信銀行為承銷投行,上市地點可能在港股或美股,尚待確認。

知乎方面雖未對此作出回應,但無論是從知乎成立的時間,融資情況還是品牌認知來看,知乎都到了要做選擇的時候。

加碼短視頻

「目前知乎每天能夠新增2000萬條回答,整個平臺有100位創作者,月收入超過10萬元;有1000位創作者,月收入超過1萬元。2021年,知乎計劃投入總價值數十億元的現金和流量,繼續加大對創作者的支持。」 在《2021新知青年大會》上,周源介紹道。

而在這其中,周源尤其指出,在過去一年中,知乎社區內增長最快的是視頻。

從各個方面來看,過去一年裡,加碼知識視頻確實是知乎在尋求新盈利模式過程中找尋到的新落腳點。

時代周報記者了解到,今年5月、7月,知乎接連推出兩期視頻創作者招募計劃,並宣布為平臺內視頻創作者提供包括2個月專屬流量、官方推薦和最高每人1萬元的現金獎勵等扶持政策。

但在同期抖音快手佔據短視頻頭部陣營,B站、搶人大戰正熱的局面下,知乎雖然在知識問答方面有著天然的平臺氛圍和創作優勢,但如何將圖文內容視頻化依舊是需要克服的難題。

為簡化創作者轉型中遇到的困難,今年10月,知乎專門上線短視頻創作工具並進行灰度測試。

根據知乎方面的介紹,該工具允許用戶將文字材料上傳後,系統自動匹配與之相對應的圖片和內容,使用者也能直接對圖片和動圖進行調整,且視頻製作完成後,用戶能直接利用該工具將視頻一鍵上傳至知乎進行發布。

而在近一年的扶持計劃下,知乎平臺的視頻內容在流量上也確有了較為穩固的提升。比如知乎上的知名創作者「朱一旦的枯燥生活」,其在知乎平臺發布的視頻內容最高播放量達到了3000多萬次,粉絲數量超112萬人。

相比於知乎同步布局的直播、電商等業務,短視頻在更多人看來,更符合知乎原本的知識問答社區氛圍。

知乎資深用戶「易三叨「就曾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知乎的短視頻有著較為明顯的平臺標誌,它更像是是知乎問答的另一種形式,可以理解為自問自答。

有待新故事

事實上,在周源看來,如今的知乎除了將品牌口號由「有問題,上知乎」升級為「有問題,就會有答案」外,知乎也在十年間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社區氛圍。

數據顯示,當前知乎的活躍用戶中,18-35歲的青年佔比約75%。

周源指出,當前,判斷一個內容社區是否形成了獨特文化有三個標誌:一是產生一批有辨識度的專屬詞彙,在知乎,創作者常用的「謝邀」、「認真你就贏了」,「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都屬於這一範疇;另外,則是看是否形成了基於價值認同的公序良俗和自治公約以及具有高度的包容性和堅定的排異性。

但其實,從早期對標國外知識問答社區產品Quora,依靠廣告分成,到2016年聚焦知識付費,推出了「值乎」、「知乎live」,再到近年來先後增加直播、電商,短視頻方向的布局,業界對於知乎的商業模式呈現兩極化評價。

一方面,近年來隨著短視頻成為新風口,想搶佔知識短視頻市場份額的公司將知乎視為重要的內容產出平臺。根據天眼查信息顯示,從2011年至今,知乎先後完成8輪融資,投資方從早起的創新工場、啟明創投,到近兩輪融資中,出現的騰訊投資、快手戰投,百度投資併購部等網際網路公司的身影。

尤其在F輪融資後,百度曾宣布知乎全站上億問答將以智能小程序的形式介入百度APP,並在百度搜索、信息流等產品矩陣中沒通過AI技術個性化分發給興趣不同的用戶。

另一方面,與B站同帶有小眾社區標籤的知乎,在商業變現方面有新的問題。

艾媒諮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曾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知乎近幾年其實一直跟在各巨頭後面不停的學習,但現在仍然很難講清知乎到底靠什麼賺錢。但張毅也指出,如今知乎確實到了應該準備上市的時候,若短視頻的路走的通,知乎或許還能講出一個新的故事。

相關焦點

  • 十年了,知乎的宇宙究竟形成了沒?
    比如構建知識的交易市場,知乎在十周年新知青年大會上首度公開了它的月度付費用戶數量:250萬人,這相當於B站在2018年上市後第一份財報裡披露的同期付費用戶數量,但是不要忘了,B站是有遊戲項目的。值得玩味的是,就在知乎喜迎十年的節點,悟空問答宣布關停,比起當年市場上掀起的輿論風浪,最後的結局是,知乎成了與字節跳動對陣的賽道競爭者中,少見的勝出者。
  • 2021新知青年大會開幕 知乎開啟下一個十年
    本網訊 (記者楊雯)1月13日,2021新知青年大會正式拉開帷幕,大會首次以視頻形式上線知乎。從今年開始,知乎正式進入第二個十年發展周期,本屆新知青年大會也意義非常。知乎創始人、CEO周源現場發表了十周年演講,回顧知乎十年發展。此外,周源還正式公布未來發展戰略:以各個領域的創作者為中心,為廣大用戶創造價值,是知乎的長期戰略。
  • 知乎十年,內容社區的鏡與燈
    更何況,以知乎答主一以貫之的邏輯來看,知乎的十年於內容社區史不過是短暫的一截。如果和中文網際網路的宏大維度比起來,知乎也只是其中的一段故事。所以,聊知乎十年,也許不用編年體式的敘述,更不必上升到古早網際網路,從當下、從此刻就能說清楚。這是一個知識社區、內容平臺,有時新的前沿科技問答,也有老問題在網際網路時代的新呈現。
  • 「恰到飯」的知乎,對內容付費行業有什麼借鑑意義?
    再加上線上課程嚴重同質化,一些急功近利快速開發的產品,遠遠滿足不了用戶需求。」從愛奇藝、優酷、騰訊、B站等視頻平臺也紛紛加入戰局來看,「風力」是否真的在衰減還有待商榷。但毋庸置疑的是,「知識付費」這個概念本身,或者說市面上已有的產品以及其背後的商業模式,已經在行至中途之後面臨考驗。觀察一個產業,首先看的是頭部玩家。
  • 郎朗的鋼琴課:從知乎用戶到老師
    ,共有約755萬 戶參與「鋼琴」、「音樂」等話題的討論。艾媒諮詢《2018-2019中國內容付費行業研究與商業投資決策分析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內容付費的用戶規模達2.92億人,預計2019年內容付費用戶規模將達3.87億人。 去年12月,喜馬拉雅FM「123狂歡節」的內容消費總額超過4.35億元,也成為內容付費行業的標誌性事件之一。
  • 知乎發布十年用戶數據報告:2.4億回答匯聚好奇與新知
    近日,知乎發布「我的知乎十年曆」用戶數據報告。報告顯示,成立十年以來,知乎已經積累了超過4400萬個問題和2.4億個回答。此外,報告還展示了用戶在知乎的十年創作和成長足跡。
  • 產品分析 | 知乎如何完善知識生態,提高付費內容打開率?
    2011年上線至今已有近十年的發展歷史,產品功能從單純的問答社區,逐漸走向「社區+付費」的完整生態和閉環產業鏈。2.3 市場空間及面臨問題知乎以「問答社區+知識付費」形成商業閉環。知乎官方宣布,截至2018年底,用戶數破2.2億,其中DAU也達326.4萬,但至此之後知乎的用戶增長有一個長期放緩的趨勢。
  • 知乎產品分析:問答社區的領頭羊,知識付費的初入者
    「問答社區+知識付費」知乎如何利用問答社區的巨大流量服務知識付費業務?作為知識付費的初入者,知乎該如何提供用戶轉化及留存?與得到、千聊、喜馬拉雅等平臺,知乎的知識付費有何不同,該如何走出獨具知乎特色的知識付費路線?
  • 得到、知乎和喜馬拉雅搶佔知識付費風口,行業還有哪些機會?
    二、內容覆蓋廣度大+音頻內容:音頻類綜合知識付費平臺,以喜馬拉雅、蜻蜓FM為主。喜馬拉雅、蜻蜓FM原本屬於電臺類移動網際網路產品,讓UGC、PGC都可以在平臺上提供音頻內容,但由於知識付費裡「聲音」不可或缺,因此也順勢切入知識付費戰場。由於原本就是音頻產品,用戶對付費音頻的轉換成本幾乎為零,對比知乎以文字為主的社區,提供知乎live的音頻產品,轉換成本較高。
  • 811萬中國移動用戶攜號「出逃」!
    811萬!這個數字給了中國移動一個沉重打擊。  近日,中國移動公布的2020年2月主要運營數據顯示,2月,中國移動用戶數相比1月份減少725.4萬,加上1月份流失的86.2萬客戶數,近兩個月,中國移動有811萬用戶「出走」。
  • 知乎去哪兒
    而知乎則站在了對面,也開始改用現金獎勵、流量位置和商業化渠道等方式來鼓勵用戶創作。來知乎分享你的故事2019年11月26日,「知乎故事大賽」上線,每位知乎用戶皆可報名參賽,要求分享自己親身經歷或見證過的真實故事,題材不限於職業故事、學習生活、愛情冷暖、家族悲歡等。知乎為這項比賽準備了500000元的現金大獎供15名獲獎者瓜分,還有專欄、影視、出版等商業化權益。
  • 知乎上的人是怎麼賺錢的?
    下面給大家分享5種常見的知乎賺錢方法:1、軟文收入在知乎上面,市場價普遍一篇專刊推文達到了2000/萬粉絲,這個還僅僅是起手價了,具體還會根據粉絲的黏性進行協商,更高很多的都有,知乎軟文收入是最直接的收入了,當你在知乎形成一定的粉絲規模後,就可以躺著那裡接單了,只要你會寫軟文就可以了,很多金主爸爸會通過各種渠道跟你聯繫的
  • 數據仍在高速增長的知乎,你的「後門」開了
    曾經邀請制的知乎,正敞開大門,急切並熱烈的歡迎新用戶加入,曾經視高質量為藝術的問答社區,正在流量用戶日活這些數據上狼奔豕突、急速奔跑。有賴於和搜狗的合作,知乎現在日均搜索請求5000萬,搜索頻次增長80%,搜狗搜索的知乎頁面,第一條點擊率增長108%,第二條點擊率增長103%,第三條點擊率增長96%。截止到目前,知乎全站已經產生了1000萬個問題和3400萬個回答,並且通過了3500萬個投票,投票在回答上起到了一個排序的作用,不同領域的用戶權重不一樣,它構成了現在知乎內容的排序規則。
  • 娛樂內容付費的下個十年,想像力在哪?
    付費作為新生事物遵循螺旋上升的規律,目前長視頻付費生態面臨短視頻搶奪用戶時長、影視寒冬與新冠疫情對上遊製作等影響,短期內可能會對下遊付費生態有負面影響,但網視互聯(ID:wxs360)認為,雖然行業整體面臨著考驗,線上娛樂衝擊相對較小,正是重塑線上線下生態的好時機。
  • 謀求上市的知乎,如今會如何定義自己?
    知乎十年,早已沒有最早的嚴肅。這些讓人一笑的段子,似乎多少也有些許的嘲諷味道。曾幾何時,知乎絕對是獲取專業知識的有力武器。如今,或許還有很多人通過其獲取知識,但大部分人待在這個社會化問答社區想必只是討論些新鮮事罷了。據"BT財經"獨家信源報導,知乎正在撰寫IPO報告和上市申請書,不過知乎方面予以否認。
  • 社區迷途:小紅書、虎撲、知乎們左右為難
    以小紅書、虎撲、知乎為代表的內容社區,在維持社區生態、氛圍和商業變現之間,往往會陷入兩難境地。擅長種草的小紅書決心入局電商直播,帶貨似乎成了小紅書成長必經的關鍵路徑;在專注知識付費和尋找下沉市場用戶之間,知乎也曾屢屢搖擺;屢次傳出上市消息的虎撲仍未玩轉「直男經濟」,論壇體育屬性削弱,只能依靠孵化新平臺實現更多的商業化。
  • 社區迷途:左右為難的小紅書、虎撲、知乎們
    以小紅書、虎撲、知乎為代表的內容社區,在維持社區生態、氛圍和商業變現之間,往往會陷入兩難境地。擅長種草的小紅書決心入局電商直播,帶貨似乎成了小紅書成長必經的關鍵路徑;在專注知識付費和尋找下沉市場用戶之間,知乎也曾屢屢搖擺;屢次傳出上市消息的虎撲仍未玩轉「直男經濟」,論壇體育屬性削弱,只能依靠孵化新平臺實現更多的商業化。
  • 虧損加劇,付費用戶銳減,英語流利說的資本故事能否繼續?
    其中,有兩個耐人尋味的數字——2019年第四季度,公司付費用戶約70萬,而在去年同期,這個數字還是100萬。此外,2019全年流利說淨虧損人民幣5.748億元,虧損同比增加17.7%。虧損加劇,付費用戶銳減30萬,對於上市僅一年多的流利說而言未免過於殘酷。畢竟在2018年上市時,流利說創始人王翌還曾經放話:「對流利說而言,分分鐘可以在單位經濟模型上盈利」。
  • 知乎產品分析報告
    不難預測:伴隨著知識付費平臺佔據用戶注意力的提升,通過付費手段獲取知識將逐漸成為用戶生活方式之一。通過以上數據發現,不管是這個產業的發展趨勢,還是知乎本身已有的用戶體量,對於知乎在知識付費產業的前進都是很大的優勢,而未來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把現有用戶成功轉化為付費用戶。 二、產品定位及用戶分析 1. 產品定位 知乎是一個獲取、分享、傳播知識與經驗的UGC社區,「高質量」是知乎的標籤。
  • 知乎與果殼的殊途同歸
    就在本月,傳出知乎獲得2200萬美元的B輪融資的消息,同時,一直很少在科技媒體曝光的果殼網,其創始人姬十三也首次對外發聲,講述果殼模式,一篇《果殼網到底做什麼》引發行業關注。 知乎:混合型的經驗互助平臺 今天看起來,知乎像是在講「一個更好的豆瓣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