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筆譯員勝任力的職業翻譯人才培養

2020-12-06 中國網

摘要:與國外相比,我國的高級翻譯人才培養還側重在語言轉換能力這一微觀層面,缺乏對翻譯行業中職業翻譯人才的深入分析。本研究在文獻分析的基礎上,參照經典勝任力詞典,運用行為事件訪談法對28位職業筆譯員進行深度訪談,選取其中24個有效訪談文本,逐級登錄、編碼,並使用SPSS16.0對研究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從而構建出包含知識、技能、價值觀、成就取向、創新導向、市場傾向、職業操守7個維度、32項的職業筆譯員勝任力。旨在為職業化翻譯人才培訓、翻譯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翻譯單位人才招聘提供理論依據與實踐建議。

關鍵詞:職業筆譯員 勝任力 職業翻譯人才培養

1、引言

勝任力是指在某一領域,能鑑別優秀者與普通者的某些個體特徵。1973 年,麥克裡蘭麥克利蘭在《美國心理學家》雜誌上發表論文《測量勝任力而非智力》,其中指出「學校成績不能預測職業成功;智力和能力傾向測驗不能預測職業成功或生活中的其它重要成就」。1994 年,麥克利蘭重新定義了勝任力,他認為勝任力是一些可以被準確測量的個體特徵,如:知識、技能、能力、特質、自我概念、價值觀等,而且這些特徵能夠鑑別出績優者與普通者。近年來,對「勝任力」的研究是心理學、管理學等學科研究的熱點。綜觀國內外關於勝任力的研究,已經構建諸如管理者、專業技術人員等勝任力模型,並在相關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教育研究者也非常關注中小學教師、校長、班主任以及各學科任課教師勝任力模型的構建。然而,對於勝任力的研究而言,不同行業、不同性質的組織,所要求的勝任力是具有很大差異的,當前關於筆譯員勝任力的研究還處於空白領域。

自2007年翻譯碩士專業學位(MTI)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設立以來,以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專業性口筆譯人才」為目標的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教育呈現蓬勃發展之勢[1],截止目前,全國已有159所高校獲得該學位的資格培養。然而,隨著MTI招生規模的日益擴大,許多問題也日漸突出,主要表現在高校培養的翻譯人才與社會需求的翻譯人才相差甚遠,即課程設置、教學內容要密切聯繫市場需求。[2]鑑於此,本文將對筆譯員的勝任力進行研究,開發出筆譯員勝任力模型,該研究不僅具有理論價值,更有其現實意義。

2、翻譯能力

所謂能力,是指「能勝任某項任務的主觀條件」。(《現代漢語詞典》:921)。根據能力這一定義,翻譯能力則可定義為「能勝任翻譯任務的主觀條件」(羅選民,2008)。對翻譯能力的研究與探討是近年興起的研究熱點,學者們也對翻譯能力的內涵有著不同的認識。圍繞「翻譯能力」,國內外很多學者都曾嘗試做出定義和描述。縱觀國內外對於翻譯能力的研究,大體分為四個方面:翻譯能力的定義、構成、特點以及發展階段。其中,關於翻譯能力構成要素的研究最為複雜,成果也最為豐富。

對於翻譯能力的構成要素,國內外學者們尚未達成統一意見。較早的翻譯能力構成要素的倡導者是Bausch,他在1977年提出翻譯能力由三個要素構成,即語言能力,專門能力和譯者能力。到了20世紀90年代,Deslie在Bausch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翻譯能力的構成要素:語言能力、譯者能力、方法能力、專業領域能力和技術能力(轉引自Echu&Dasse,2010)。貝爾(Bell,1991)認為, 翻譯能力是多種能力的整合, 即包括由目標語知識、源語知識、文本類型知識、對比知識、現實世界知識以及編碼和解碼技能綜合而成的一種交際能力。紐伯特( Albrecht Neubert,2000) 則認為翻譯能力應涵蓋以下幾種能力:語言能力、主題能力、文化能力、文本能力和轉換能力。Alves&Goncalves(2003:3)強調翻譯能力應基於語言能力和語用能力之上,並相互作用構成一個複雜的認知網絡,以知識、能力和策略為主要特徵。對翻譯能力構成要素最有權威的劃分源自PACTE(仝亞輝,2010:88),即西班牙翻譯能力培養和評估研究小組,該小組於1998 年提出構成翻譯能力的六要素:雙語交際能力、語言外能力、轉換能力、專業操作能力、心理生理能力、決策能力等 。

國內學者對翻譯能力構成要素的研究也較為深入。姜秋霞(2002:11)認為翻譯能力是由語言能力、審美能力、文化能力和轉換能力綜合而成的一種能力。文軍(2005)將翻譯能力分為: 策略及技巧能力、語言及文本語用能力、自我評價能力和理論研究能力,並提出了以發展翻譯能力為核心的翻譯課程教學模式。劉宓慶(2006)則從五方面論述了翻譯能力:文化辨析和表現能力、語言分析和語用能力、雙向轉換和表達能力、審美判斷和表現能力、邏輯分析和校正能力。苗菊(2007:48)分別從三個視角劃分翻譯能力,其研究更具系統性、綜合性和關聯性。馮全功(2010:110)認為翻譯能力由譯者的認知機制和翻譯圖式兩大範疇構成,即:翻譯能力= 認知機制+翻譯圖式。李瑞林(2011:46)從自然觀、要素觀、最簡觀和認知觀的角度對翻譯能力進行了分析總結。肖維青(2012,102)認為作為抽象概念的翻譯能力近似於語言能力,可以分解為相對獨立的次能力,這些次能力是課程設置、測試命題的基礎構念。錢春花(2012:59)將文獻研究、實證研究和質化研究三種方法相結合對翻譯能力構成要素進行了重新分析整理。

查詢近二十年的文獻資料,多為翻譯能力研究,而筆譯員勝任力的研究屬於空白。基於上述分析,本研究主要探究職業筆譯員應該具備的勝任力以及區分不同水平職業筆譯員的勝任力,以期對翻譯高等教育與高級翻譯人才培養有所裨益。

相關焦點

  • 上海外國語大學翻譯碩士介紹
    高級翻譯學院經學術委員會討論並報教育部學科辦備案,成立了我國第一個翻譯學學科點,招收翻譯學碩士和博士。學院同時也是我國首批翻譯專業碩士培養單位。學院以培養高水平、應用型翻譯人才和翻譯研究人才為目標,致力於建立完善的培養體系,以培養出我國急需的高等級翻譯人才和翻譯研究人才。
  • 掌握這24張圖,輕鬆搞定勝任力模型
    近年來,搭建人才培養體系,建立核心管理團隊,成為企業人才培養的重要關鍵。特別是快速發展的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並且需要建立人才機制以及人才梯隊等。 而勝任力模型能夠幫助企業快速搭建內部人才標準。有了人才標準之後,才能夠打造一個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
  • 了解加拿大的翻譯職業組織
    在加拿大,人們不僅進行monologue(獨白)、dialogue(對話),還可進行trialogue,即通過翻譯這個中介來進行交流。英語和法語同享國家官方語言地位。翻譯在加拿大是一種產業,它不僅為6000名職業譯員提供了生計,還為成百上千的業餘譯員帶來了可觀的額外收入。除了全國最大的譯員僱用機構加拿大聯邦翻譯局,大多數公有和私有行業的大型機構都設有內部翻譯服務部。
  • 日語翻譯證書考試一級筆譯證書考試大綱
    一、級別描述與適用對象  通過一級筆譯證書考試的考生能夠就不同體裁的文本進行日漢互譯,理解準確,譯文流暢,有豐富的翻譯工作實踐經驗,能夠勝任重要機構和部門的高級筆譯工作,能夠勝任國際會議文件的翻譯、審稿及定稿工作。
  • 谷歌發布神經機器翻譯,翻譯質量接近筆譯人員
    據外媒報導,谷歌於昨日發布了網頁版本和移動版本的谷歌翻譯。在漢譯英的過程中,谷歌翻譯會採用全新的神經機器翻譯機制,而這個App每天要進行一千八百萬次這樣的翻譯。此外,谷歌針對這個神經機器翻譯系統的運作原理,專門發表了一篇學術論文。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聘任英語客座教授 致力於培養翻譯人才
    林超倫說,人工翻譯領域正面臨挑戰,國內很多翻譯公司都在使用機器翻譯第一稿。「我們必須認真思考如何通過創新來使人工翻譯擺脫被機器翻譯逐漸侵蝕的局面。」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校友林超倫博士 學校/供圖 作為英女王勳章得主、BBC中文部高級製作及英國外交部首席中文翻譯,林超倫博士不僅在國際外交舞臺上做出卓越貢獻,更致力於翻譯人才的培養。
  • 日語翻譯證書考試二級筆譯證書考試大綱
    一、級別描述與適用對象  通過二級筆譯證書考試的考生能夠就中等難度的原文材料進行日漢互譯,理解正確,譯文通順,能夠勝任一般科技、法律、旅遊、商務、經貿等方面材料的專業翻譯,能夠勝任一般國際會議文件的翻譯工作。
  • 日語翻譯證書考試三級筆譯證書考試大綱
    一、級別描述與適用對象  通過三級筆譯證書考試的考生能夠就一般難度的材料進行日漢互譯,理解正確,譯文通順,能夠勝任一般性文件或商務等方面材料的翻譯工作。Y」二級考試合格者;  3.具有同等水平的各類日語學習者和翻譯工作者。  二、考試形式、內容與考試時間  三級筆譯證書考試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日譯漢,要求考生將兩篇各500字符左右的日文譯成中文。第二部分為漢譯日,要求考生將兩篇各250字左右的中文譯成日文。考試時間為3小時。
  • 你知道多少種翻譯考試證書?三類證書的比較
    證書作用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納入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統一規劃。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證書將取代傳統的翻譯專業技術職務評審。:長期從事翻譯工作,具有廣播科學文化知識和國內領先水平的雙語互譯能力,能夠解決翻譯工作中的重大疑難問題,在理論和實踐上對翻譯事業的發展和人才培養作出重大貢獻。
  • 【芥末翻·VIEW】英格蘭和美國學校將不會參加PISA「全球勝任力...
    然而英格蘭,美國,德國,法國,丹麥,荷蘭,芬蘭和愛爾蘭等一些西方國家和地區已決定不參加全球勝任力測試,但其他核心學科測試仍會進行。蘇格蘭、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將會在今年正式啟動全球勝任力測試。全球勝任力的概念旨在測試年輕人如何與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的人一起工作。測試青少年的包容度、文化意識和區分可靠信息來源、辨認虛假信息的能力。
  • 第三屆BETT全國商務英語翻譯大賽總決賽舉行 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6月23日消息(記者 鍾瑜)日前,第三屆BETT全國商務英語翻譯大賽總決賽在線上舉行,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國際商務系黃碧妍同學榮獲專科組筆譯賽特等獎(第一名),張知雨、陳勇、姚瑤、李龍怡和周俊希同學獲得專科組筆譯賽三等獎,體現出優異的專業知識素養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 小灶能力派攜手騰訊教育,推動數位化人才培養
    數字經濟為全球經濟發展賦予了巨大能量,隨之而來的還有整個產業的結構性人才短缺。數據顯示,未來5年,將新增1.5億人口進入數字崗位,這也將成為未來職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順應數字人才轉型的時代環境,小灶能力派從數據分析職業認知探索與配套的人才培養解決方案切入,攜手騰訊教育,歷時數月研發,共同推出《商業數據分析訓練營》。
  • 朝廷都設置了哪些語言的翻譯人才?
    中國古代雖然高高在上,周邊可以說是萬邦來朝,但是負責對外交涉也需要外語人才,在與來華朝貢的外國使者交涉的過程中以及往來書信的讀寫過程中,有必要培訓精通外文和漢文的翻譯人才,兼用於接待來華使者並負責安排其在華的夥食住宿等問題。
  • 人才培養該如何改革?
    當然,在冷絲看來,更重要的是,高校作為人才培養專業機構,應順應時代需求。比如,高校法學專業針對社會發展需要,斷調整教學目標和方式,豐富教學內容,強化基於勝任力提升為導向的模塊化就業指導教學課程體系。在保證公共課、專業課培養模塊的基礎上,高校應當強化職業能力培養模塊,著重提升法學人才職業水平和適應崗位能力。
  • 寧波大學:在實踐育人中培養飽含中國情的翻譯人才
    多年來,寧波大學外國語學院堅持「口譯與筆譯並重,理論與實踐兼善」的人才培養理念,在課程育人等常規方式之外,立足中國大地、擴展全球視野,著力寫好實踐育人這篇文章,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開展生動實踐,培養了大批飽含中國情的優秀翻譯人才。
  • 【招聘工具】基層員工核心勝任力十維度測評
    (二)測評維度根據研究表明在國內500強企業在招聘中使用頻率最高的通用勝任力維度有十一個:積極主動、認真負責、溝通能力、團隊合作、抗壓能力、堅韌性、適應轉變、學習能力、嚴謹細緻、高效執行、認知能力。根據勝任力的冰山模型,這十一個勝任力維度又可以分為:動機——素質——行為——知識四個層次,即可以分為心理資本(動機)——職業素質(素質)——執行落實(行為)——知識(認知能力)四個層次。其中心理資本由積極主動、堅韌性、抗壓能力三個維度構成,職業素質由適應轉變、認真負責、嚴謹細緻、學習能力四個維度構成,執行落實由有效溝通、團隊合作、高效執行三個維度構成。
  • 法國留學收藏貼|史上最全法國翻譯專業信息匯總
    該院是職業翻譯學院,不教授語言,因此學生入校時必須已經熟練掌握有關外語。該院主要是培養筆譯和同聲翻譯的高級專業人才,其高質量的教學和高標準的要求,使畢業生成為國際會議和國際組織裡炙手可熱的人才。與其他學校不同的是巴黎高翻沒有本科,設立碩士和博士,分口譯、筆譯、法語手語翻譯、翻譯學等系別,法語、英語、漢語、西語等多個語種。
  • 基於問題式學習的英語翻譯教學改革與實踐
    中國翻譯協會在2013年的市場調研中發現,語言服務行業對翻譯人員的期望為:具有雙語理解和表達能力,熟悉計算機輔助翻譯工具,具有一到多個行業專業知識背景,跨文化溝通交流能力,快速學習和解決問題能力,良好的團隊合作和市場服務意識[2]。可見,市場需要具備多方面綜合能力的翻譯人才。因此,傳統翻譯教學模式改革已經刻不容緩,筆者在所授英漢/漢英筆譯課程中利用問題式學習模式,對翻譯教學進行了改革實踐。
  • 哪些翻譯證書具有超高含金量?
    無論什麼職業,都不可避免地要考各種各樣的資格證書,一方面是自我能力的肯定和認同,另一方面也是求職升職的資質憑證。翻譯也不例外,哪些證書含金量比較高,對自己的用處最大呢?由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統一(簡稱人事部)主辦,是對參試人員口譯或筆譯方面的雙語互譯能力和水平的認定。想從事翻譯的小夥伴們,CATTI絕對是敲門磚。很多翻譯崗位都會要求具有CATTI二級口/筆譯證書。CATTI考試有三個級別,分別是三級、二級和一級,其中三級最簡單。
  • 翻譯碩士專業簡介、就業情況、考試內容
    翻譯碩士自從2007年招生以來,逐漸的成為了全國最熱門的報考專業之一。小編為適應考生需要,對翻譯碩士專業的內容、就業情況、考試內容等做了簡單介紹,期望幫助更多考研er了解這一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