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新冠病毒在美國肆虐,加上禁出令的發布,金槍魚罐頭等一類在美國人心目中根深蒂固的商品便迅速受到民眾的青睞,成為人們哄搶的目標。金槍魚罐頭的走俏也讓生產零售金槍魚罐頭的公司獲利頗多。
金槍魚罐頭在美國這場「戰役」中吸粉無數,不過你知道嗎,在海裡金槍魚依然是個狠角色……
名副其實的海中戰鬥雞
日本著名金槍魚罐頭銷售商以海中肉雞為熱點做了陸地與海洋之雞霸主爭奪的廣告
來源/網絡
傳聞一個多世紀前,一群美國漁民發現捕撈上的長鰭金槍魚肉色偏白,口感清淡,因此賦予其海中雞肉的美稱。流傳至今,依舊有不少人將金槍魚稱為海中肉雞(Chicken of the Sea)。今天就帶大家認識下這位海中健將。
金槍魚究竟包含多少種魚?廣義的金槍魚是指金槍魚族下的15個物種;而狹義的金槍魚,或真正的金槍魚則是指金槍魚屬下的8個品種。除了黑鰭金槍魚和青幹金槍魚,其餘6種是目前市面上最常見(商業化程度最高)、研究和探討最多的品種。
常見金槍魚分類及廣(狹)義金槍魚包含的品種
供圖/海鮮知道
金槍魚成年個體的平均尺寸都不算小,即便是常見的鰹魚也有50釐米或以上,常見的成年黃鰭金槍魚、大目金槍魚等長達1-2米,還有部分物種如大西洋藍鰭金槍魚,成體可超過3米長,稱得上海中巨物,但你可知道,這些龐然大物的誕生依舊是從一顆毫不起眼的受精卵開始的。
從毫米到數米的蛻變
從出生僅有幾毫米的幼魚,成長為長達數米、重達幾百公斤的龐然大物,金槍魚的一生可謂坎坷曲折。經過2-3天從受精卵孵化而成的金槍魚幼魚,在努力捕食各類浮動生物的過程中迅速成長,在約1個月的時候完成身體主要器官的發生及形態轉變,進入稚魚期。
稚魚期的金槍魚主要活躍在海洋淺層,以集群的方式生活,捕食其它魚類從而進一步成長,進入青年期。如果足夠幸運,金槍魚能在約2-5年後達到成年並開始繁衍。從一條幾毫米的幼魚成長為數米的成魚,這其中的成活概率約為數萬分之一,也就是約99.99%的幼魚會在成長發育過程中被自然界淘汰。
大西洋藍鰭金槍魚的一生,實現了從微小不起眼的小魚到海中霸主的蛻變 來源/網絡
金槍魚喜好結群活動,但偏向與同尺寸的其他魚類個體結群,而並非必須同類個體。因此在大洋中經常出現一群青年黃鰭金槍魚或大目金槍魚跟著成年鰹魚混遊的情況。成年的大尺寸金槍魚則偏好跟海豚等尺寸相似的個體結群,部分超大個體的金槍魚則逐漸過上獨來獨往的隱居生活。此外你可知道,這海中霸王,可不只是長得大可以炫耀,它還具有許多其他魚類不具備的獨門武器。
天生的遊泳健將
金槍魚擁有一副魚雷似的流線型的身材,一看就知道是個不容小覷的遊泳健將。金槍魚遊泳速度快,在魚類中處於領先水平,時速可達75千米,同時也是耐力型選手,少則幾千公裡,多則近萬公裡的跨洲覓食或繁殖洄遊是它們每年必做的功課。
為何金槍魚能如此強大?這主要得益於身體機能的兩大特徵:1.恆溫系統;2. 健碩遊泳組織。金槍魚擁有不同於一般魚類的血液循環系統,其具有密布在肌肉旁的平行脈和動脈血液網絡,這些血液通道不僅給遍布軀體的肌肉等輸入養分,還攜帶肌肉運動產生的熱量進入血液循環,進而輸送到全身各處,再結合溫度調控機制實現恆溫。
南方藍鰭金槍魚的動靜脈三維圖解,可看到近核心的紅肉通過動脈將餘溫輸往各末端再經靜脈回到心臟 來源/網絡
為了阻止熱量在血液流經腮部這一主要熱量散失窗口時損失過多,金槍魚還進化出「逆流熱交換」機制,也就是將靜脈與動脈以某種程度密集疊加組合,通過利用靜脈溫血來暖和動脈冷血,極大減少了過腮熱量的損耗。維持恆溫體制的金槍魚,其體內細胞等能實現在冰冷海水中依舊保持高活性,因此機體即便在各種不利的海洋溫度下,依然可以高機能運轉。
藉此特點,成年金槍魚能將自身溫度恆定在約高於周邊環境10℃的範圍,最高可使體溫達到30℃。同時即便由於劇烈運動產生了過多熱量,它們也可通過末端細脈網排入海水。
健碩的遊泳組織則是金槍魚如此強大的另一關鍵,具有供給強、發動強的特點。區別於一般魚類靠腮的啟閉來進行呼吸,金槍魚直接進化成張口直入的模式,利用遊動驅動大量水流進入腮部,同時進一步擴大腮部表面積(達同尺寸魚類30倍大),因而可大量獲取水中的氧氣,平均水平能達到攝取單位進入腮中水的50%含氧量。一顆同尺寸魚類10倍大的心臟提供充足的總調控,外加大量的紅肉組織,富含肌紅蛋白,專注提供耐久力,長似魚雷狀的金槍魚實現了水中長距離戰鬥雞的進化。
萬裡歸家
金槍魚都是洄遊健將,但冠軍頭銜當屬於以下兩位:太平洋藍鰭金槍魚和大西洋藍鰭金槍魚,其進行的是跨越大洋的長距離洄遊。
年輕的太平洋藍鰭金槍魚(約1-3歲)從出生地日本海橫跨太平洋,遊過超8000公裡的距離來到大洋東側的加州海岸進行覓食生長,範圍遍布從墨西哥到美國華盛頓州的太平洋東岸海域,在達到繁殖年歲後憑藉準確的記憶力再次返回到日本海周邊地區,完成交配產卵。
它的北方親戚大西洋藍鰭金槍魚同樣跨越大西洋,從大西洋西側直到地中海、歐洲沿海的長距離生殖-覓食洄遊。這跨越大洋100餘天的洄遊路上,金槍魚不僅需要及時補充食物,還會遇到亂流、捕食者、冰冷海域等惡劣的海洋環境。
除了橫跨太平洋的遷徙外,太平洋藍鰭金槍魚還南下前往南太平洋 來源/網絡
在歷經千辛達到大洋彼岸後,完成重要的繁衍生息又是擺在金槍魚面前的重大任務。取決於雌魚的尺寸,太平洋藍鰭金槍魚一次可產下五百萬到兩千五百萬顆卵。但是考慮後代的生存率及人類的捕撈利用,依舊只有少部分金槍魚能夠活下長大。繁衍出的金槍魚幼苗,又開始周而復始的新生命徵程。
【來源: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