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舍河大樣村橋下試驗段首次投放100條烏魚

2020-11-26 人民網海南站

原標題:高鐵橋試驗段首次投放100條烏魚

  通過魚類與底棲動物的適量放養,達到美舍河水生態平衡

  美舍河大樣村橋下首次投放100條烏魚。 見習記者 龍易強 攝

  22日,記者在美舍河高鐵橋生態修複試驗段了解到,今日在美舍河大樣村橋下首次投放100條烏鱧(烏魚)。

  上午10時,在大樣村橋下,工作人員把兩大筐烏鱧小心翼翼地投放到美舍河裡。記者看到魚兒在岸邊徘徊了十多分鐘,在適應了河水水溫和環境後四處散開。桑德集團北京愛爾斯生態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水生態現場負責人耿仕利告訴記者,大樣村處於美舍河高鐵橋段上遊,由於水流平穩、人流少,有利於魚類投放。

  愛爾斯項目負責人張宇飛介紹道,美舍河裡存在大量羅非魚,羅非魚屬於雜食性動物,以水中植物和碎物為食。「從2月份開始我們在美舍河底種植了具有耐汙能力的矮生苦草,輪葉黑藻,狐尾藻等沉水植物,經過一段時間發現,羅非魚對河底植物破壞比較大。」針對此種情況,項目組決定採取投放烏鱧這種兇猛肉食性魚類對羅非魚進行控制。

  烏鱧又稱烏魚,黑魚,適應性強,屬於兇猛的肉食性魚類,烏鱧的攝食量大,往往能吞食其體長一半左右的活餌,胃的最大容量可達其體重的60%左右。「今天我們投放了100條40釐米長,0.8公斤左右烏鱧,計劃三個月內在美舍河逐步投放2噸烏鱧。」 張宇飛告訴記者,在投放完烏鱧後,接下來會投放螺類和蚌類,預計投入5釐米以上的河蚌1580公斤,環稜螺(1000隻/公斤)220公斤,蘿蔔螺(500隻/公斤)220公斤等。

  據了解,為提高美舍河河水的自淨能力,構建完整的生態系統,早前桑德集團已在美舍河河底栽種了多種水生植物,目前通過魚類與底棲動物的適量放養,達到水生態平衡,提升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打造自然生態循環體系,使美舍河具有水體自淨及動物棲息雙重功能,讓美舍河變成一條河底有水草浮動,河中有魚蝦漂遊的有生命力的河。

(責編:邢丹丹、蔣成柳)

相關焦點

  • 這烏魚做法千篇一律,不如試試這樣烹飪!
    漢席宮廷菜之《氽烏魚絲》 配料: 烏魚1條,芽菜70克,黃瓜100克,黃瓜切片 烏魚去頭,骨,起出烏魚肉切去皮備用
  • 時光|釣烏魚 - 封面新聞
    當我們發現烏魚產卵的地方以及魚卵孵化後烏魚帶著一群小烏魚仔遊走的地方後,利用烏魚保護後代的本能,用釣烏魚的竿,在魚鉤上穿上魚或蛙或蚱蜢或螺螄肉,在魚卵旁或小烏魚群中不斷用魚鉤上的東西去點擊水面,故意逗惹。老烏魚見到侵犯物,會憤怒地一邊發出「啵」的聲音,同時張口咬魚鉤上的東西。見它咬著了,立即提竿。這種逗烏魚的方法,關鍵在於發現產卵的地方。
  • 高登街美舍河真臭 - 海口晚報數字報·海口網
    對此,有市民稱,這兩個管道排放的是汙水,是美舍河臭味的來源。也有市民稱,這是雨水排放口。雖然說法不一,但是對美舍河散發的味道,大家都是同一種感受:「太難聞了。」市民周先生就稱,這一段的美舍河急需整治,不但氣味難聞,也影響美觀。
  • 美國漁民捕獲約17公斤烏魚 打破世界紀錄(圖)
    17.8公斤重型烏魚  【據俄羅斯「紐帶」新聞網8月9日消息,美國漁民凱勒伯·牛頓捕獲到一條巨型烏魚,重約17.8公斤,打破世界紀錄。  據報導,牛頓是維吉尼亞州的一名水管工人。  這條17.8公斤重的烏魚是牛頓於6月1日捕獲,近期才獲得由國際釣魚運動協會頒發的榮譽證書。捕獲烏魚的前次記錄於2004年由日本漁民創造。
  • 池州市投放一批小型汽車號牌新號段 可登陸12123選號
    據池州新聞網報導 記者從池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獲悉,為滿足群眾對小型汽車號牌的使用需求,根據機動車號牌管理相關工作規定,1月10日起,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車輛管理所投放新一批網際網路小型汽車號段。具體號段如下皖R00AE0-R99AE9皖R00BE0-R99BE9皖R00CE0-R99CE9皖R00DE0-R99DE9皖R00EE0-R99EE9
  • 如何在田間飼養烏魚,養殖中應該注意哪些方面
    1,養殖準備在稻田間養殖烏魚,需要具備適合烏魚生長的養殖條件,設置一個寬為三米的池塘,然後回形式的枸杞,這樣最適合飼養烏魚,因為烏魚特別喜歡跳躍,所以需要增加一個防逃網的設備,需要在池壁上安裝一個1米5高的圍欄或者是網格的覆蓋物,而且在水面上需要種植一些水草或者是水花生等植物,用來給烏魚增加一些天然的餌料
  • 亞洲「烏魚」引美國恐慌,人魚大戰敗下陣來!泛濫成災靜待時機
    美國有一部電影叫做《科學怪魚》,講的就是一條變異的黑魚,這條魚的嗜血程度媲美大白鯊,兇猛指數超越大蟒蛇,這條危險的怪魚就是從亞洲偷偷地跑到了美國的路易斯安納流域,給長期生活在船屋上的居民帶來了極大的危險。這條邪惡的變異黑魚讓美國的當地居民惶恐不安,也許受這部電影的影響,美國人確實是畏懼這類魚的。
  • 烏魚養殖要定期更換新水,加強精細化管理,這樣產量才會高
    烏魚養殖技術: 一.烏魚的精養化: (1)池塘要求: 烏魚精養池以土池為好,不但造價低且適合其生活習性,便於調節水質,還不損傷魚體。水面大小均可,但水面太大則容易造成烏魚苗攝食不均,馴食困難,難於管理。
  • 浦東段首次熱滑試驗成功實施
    浦東段首次熱滑試驗成功實施 2021-01-13 13: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烏魚這樣做非常簡單方便,魚鮮美,米粉吸足麻油及魚鮮,夠味好吃
    每年處暑左右,烏魚向南洄遊產卵。處暑前後十天是烏魚迅期,在這個時候,市場上就可以買到便宜又鮮美的烏魚。烏魚有一股「魚味」,所以有些人不太能喜歡,但是如果煮法得當,烏魚不但沒有腥味,跟米粉是一大絕配,便宜又好吃。烏魚這樣做非常簡單方便,魚鮮美,米粉吸足麻油及魚鮮,夠味好吃!
  • 臺灣嘉義漁民捕獲約2噸烏魚(圖)
    原標題:臺灣嘉義漁民捕獲約2噸烏魚(圖)   中新網1月8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嘉義縣東石漁民陳西崑今天捕獲近1200尾的烏魚,總重約2噸,這也是東石魚市場近20年來,捕獲海烏數量最多的一次。不過,因為這群烏魚的烏魚子及烏魚鰾數量較少,全部只賣15萬元(新臺幣,下同)。
  • 重慶發布:這家烏魚不過關,被檢出兩種獸藥問題,實在忍不了
    烏魚是一種兇猛的肉食性魚類,它的肉味鮮美,營養豐富,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與藥用價值,平日裡煲湯食用特別滋補,深受消費者的喜愛。但最近,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關於食品安全抽檢情況的通告,有批烏魚被檢出不合格
  • 大邊條+翼身融合首次應用客機:我國自研'靈雀B'驗證機完成首次風洞...
    (拖拽本圖可查看原圖)(綜合央視網、航空工業微信公眾號報導)來自航空部門的消息,日前由我國自主研發的「靈雀B」民航客機驗證機模型首次完成了風動自由飛試驗。據科研人員介紹,該飛機最大的特點是採用了大邊條+翼身融合技術,這在民航機設計上尚屬首次。目前,我國多款戰鬥機已採用邊條和翼身融合技術,其中包括國產隱身戰機殲-20。
  • 廣中江高速三期完成路面瀝青中面層試驗段施工
    7月16日,廣中江高速公路三期項目建設一線再傳捷報,繼完成墊層試驗段、水穩底基層試驗段施工後,當天上午項目在大雁互通高架橋順利完成橋面瀝青中面層試驗段施工,拉開了橋面鋪裝序幕,廣中江三期路面施工邁向新階段。
  • 秋天,烏魚膘這樣做,老公寧可不吃肉也要吃它,每次做一盤都不夠
    九層塔炒烏魚膘~如果漁港出現一種忙碌又歡樂的場面,那便是烏魚豐收,殺烏魚、取烏魚子的熱鬧、吆喝聲此起彼落的景象。烏魚子是昂貴的食材,一般家庭都逢年節才採購,不能算是家常料理。取卵之後的烏魚身就很便宜,去年一大條約20元,也做過、寫過" 砂鍋烏魚當圍爐年菜 ",屆時又可大快朵頤。關於烏魚,還有一種便宜美味的好物~烏魚膘,也很受歡迎。烏魚膘是採自於公烏魚身上,有豐富的荷爾蒙以及營養維生素A、B群、E、等,口感又柔軟似豆腐,是啤酒屋或海產店常有菜色,大部分是幹煎或蒜煮紅燒來下酒,而我們家的做法則是搭配不敗配料~九層塔和麻油,其實也算是很傳統的料理,給大家參考參考吧!
  • 臺灣梧棲漁港捕烏魚破52萬尾 創20年新高
    臺灣漁民們殺烏取出烏魚鰾、烏魚卵、烏魚胗等「烏魚三寶」!受到天候所賜烏魚於中部海域洄遊,從梧棲漁港上岸拍賣的烏魚量創下近20多年來新高,截至14日止漁獲量高達52萬3758尾;公、母烏不分昨以每尾250元(新臺幣,下同)拍賣,高達1億3093萬元產值,為漁民帶來可觀的年終獎金!    至於饕客最愛的「烏魚子」,價格如何?臺中區漁會總幹事趙朝森指出,依養殖烏、海烏或港內烏的質量、重量有所不同,每臺斤約在1000元到2800元間。
  • 我國首次高空無人機颱風綜合探測試驗成功,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我國首次高空大型無人機海洋、颱風綜合觀測試驗取得圓滿成功。填補了我國基於高空大型無人機海洋綜合觀測的空白。高空無人機探測颱風背後的故事。我國首次高空無人機颱風綜合探測試驗成功!有了衛星和雷達,為何還要用高空無人機探測颱風?一起來聽專家解讀。
  • 廣州有城中村已試點投放「絕育蚊子」,下一步將會是老城區!
    南都記者採訪「以蚊治蚊」團隊負責人奚志勇教授了解到,目前「絕育蚊子」已進入廣州市區的一城中村進行現場試點測試,下一步將進入老城區試點。世界最大「蚊子工廠」的周產量預計達5000萬隻。培育中的蚊子。2015年3月起,奚志勇團隊在廣州沙仔島釋放「絕育蚊子」,即攜帶新型沃爾巴克氏體的白紋伊蚊雄蚊,這是沃爾巴克氏體技術控制蚊媒及阻斷登革熱項目在國內的第一次田間試驗。2016年3月,第二個田間試驗點在廣州番禺大刀沙島開始釋放。野外放置的捕蚊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