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火星任務「天問一號」準備就緒,在7月下旬至8月初窗口擇機發射升空。時值美國準備同期發射「毅力號」火星探測車,中國火星計劃雖然起步遲得多,但天問一號探索火星計劃雄心勃勃,一次過包括軌道器、著陸器和巡視器3大部分,這繞、落、巡3步可是美國走了25年才得以實現。若天問一號計劃成功,會意味中國火星計劃大躍進。
天問一號準備在7月底至8月初,由長徵5號重型運載火箭搭載發射升空,展開超過7個月前往火星行程。天問一號預料2021年2月期間進入火星軌道。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由軌道器、著陸器和巡視器3部分組成。
繞:軌道器(orbiter)會維持在火星軌道,像人造衛星一般環繞火星飛行,在太空中近距離探測火星,預定任務1年。
落:著陸器(lander)預料於2021年4月搭載巡視器,跟軌道器分離,降落火星表面。
巡:巡視器(rover)亦即探測車,著陸後會從著陸器上駛出,貼身探索火星,預定任務100火星日(1火星日約為24小時39分鐘)。
天問一號除了會在火星拍照,還會探測火星上的物質、元素和環境,觀察火星的地質結構,還有火星氣象。
▲天問一號降落火星後,巡視器會從著陸器上駛出
其實不是。中國首次火星任務,嚴格上是2011年「螢火一號」軌道器任務,那次失敗大幅延誤了中國火星計劃,或者也是今次天問一號任務嘗試「一箭三雕」的原因。
螢火一號任務當年,中國還沒有足以前往火星的重型火箭,故螢火一號是搭「順風車」,與俄羅斯「福布斯-土壤」(Fobos-Grunt)火星衛星探測器捆綁升空,但由於福布斯-土壤號發射後故障,螢火一號也一同未能離開地球報廢。
可以這樣理解:從來沒有火星任務試過一次過繞落巡。
不論美國還是蘇聯/俄羅斯,探索火星都是一步步來,而蘇俄至今只走了繞、落2步,還沒有火星巡視器。
由於繞落巡前後環環相扣,任何一環差池都會導致後續任務失敗,由此可見繞落巡任務難度之大。
繞落巡這3步走了美國4分1個世紀。
不計美蘇早期探索火星,將太空飛行器與火星擦身掠過、不進入軌道的任務,美國太空飛行器首次成功環繞火星飛行,是1971年「水手9號」(Mariner 9)任務。
人類首個成功火星著陸器任務(不計更早的撞擊器任務),則是蘇聯1971年「火星3號」(Mars 3)。美國首次成功軟著陸火星是1975年「維京1號」(Viking 1)任務。
美國首個火星巡視器任務,則是1996年「旅居者號」(Sojourner)火星探測車,這也是人類車輛首次在另一行星上出現(月球是衛星)。
美國準備近日發射的「毅力號」(Perseverance)探測車,會是美國第5輛火星巡視器。
▲美國「毅力號」(Perseverance)火星探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