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經常都會吃魚,剖開魚後,魚肚子兩側會一層黑色的膜,給人的感覺髒髒的。有人說這黑膜很髒不能吃,會對身體造成傷害。真的是這樣的嗎?這層黑膜是什麼、到底能不能吃呢?
其實,這個黑膜叫「腹膜髒層」,這「內膜髒層」的「髒」,應讀作四聲,指內臟,而不是骯髒的髒。包覆大部分腹腔內的器官,它的作用是保護內臟、吸收撞擊,還能分泌黏液,潤溼臟器的表面。內膜的顏色是由其黑色素含量決定的。因此,視黑膜為有毒汙染物的說法沒依據。
這腹膜臟器雖然看起來黑,但並不是髒東西,也不是毒素,是黑色素沉積造成的。即便是食用了也是安全的,不會有什麼問題。不過,這層黑膜脂肪含量很高,也算不上多麼健康,吃魚的時候完全可以刮乾淨。
其實魚身體內最應該注意的應該是魚膽,魚膽含有氫氰酸等物質,其毒性較強,一旦有誤食會存在中毒可能性,如引起腹痛、嘔吐、腹瀉等,較重可導致急性腎功能衰竭、肝部腫大、黃疸,眼鞏膜發黃,蛋白尿等多 臨床症狀。
尤其是我們常見的幾種魚,更要小心魚膽,像鯉魚、草魚、鯽魚、鰱魚、青魚等等都要小心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