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新聞網】中科院公布改革開放40年40項標誌性重大科技成果
【中國新聞網】中科院公布改革開放40年40項標誌性重大科技成果 2018-12-21 中國新聞網 孫自法 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的10項重大科技成果分別是:黃淮海科技會戰和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核心技術和工業示範、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及裝備研製、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新藥創製、遠緣雜交與分子育種研究、海洋生態牧場研究與示範、科技救災、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絡、地域空間開發和功能區劃研究。 「回望過去,是為了更好地走向未來。
-
「中國農業新聞網」2021年1月10日農業頭條
二、加強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記者1月3日獲悉,為進一步加強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提高農業科技服務效能,解決科技服務有效供給不足、供需對接不暢等問題,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江西省科技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人社廳、江西銀保監局、省金融監管局、省供銷合作社聯合社日前聯合印發《關於加強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
-
「中國農業新聞網」王靜委員:做好農業科普 服務鄉村振興
中國農業新聞網:全國唯一一家具有中國農業新聞網合法名稱的農業專業網站。粉絲突破百萬,一片文章閱讀量突破三百三十萬的網站。每天為您推送國內外重大農業新聞。一站在手,農業我有。敬請關注!我國農業科技進步對於農業發展的貢獻率逐年提高,由2000年的34.51%上升到2019年的59.2%,已成為國內農業持續發展的主要推動因素。
-
中國電力新聞網
華電佛山公司生產第一黨支部:創新創效創優永不止步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時間:2020-07-22 10:47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通訊員 王英傑 報導 華電佛山能源有限公司生產第一黨支部堅持黨建與生產經營相融合
-
【中國新聞網】重慶市與中國科學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中國新聞網】重慶市與中國科學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鍾旖 【字體:大 中 小】
-
【中國新聞網】中國科學家談科學家精神:愛國、誠信和堅持
【中國新聞網】中國科學家談科學家精神:愛國、誠信和堅持 2020-11-18 中國新聞網 馬海燕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80後」科學家霍守亮17日感慨道。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7日就「弘揚科學家精神 肩負新時代科技使命」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霍守亮提煉了自己所理解的科學家精神:第一,家國情懷,心繫人民;第二,勇於創新,刻苦攻關和無私奉獻的精神;第三,團結協作的精神。
-
反光馬甲「反射」溫暖—中國鋼鐵新聞網
《中國冶金報》(2021年1月5日 08版八版) 版權說明 【1】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中國鋼鐵新聞網。媒體轉載、摘編本網所刊 作品時,需經書面授權。轉載時需註明來源於《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及作者姓名。
-
【中國新聞網】中國科學院與上海市政府共建三家研究平臺
【中國新聞網】中國科學院與上海市政府共建三家研究平臺 2018-07-18 中國新聞網 鄭瑩瑩 【字體:大 中 小】
-
控制大棚溼度保障蔬菜生產_中國農科新聞網
控制大棚溼度保障蔬菜生產_中國農科新聞網 2019-4-30 13:35 | 發布者:cooler | 來源: 本期設施農業特別採訪專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蔬菜科學系教授程智慧>農業科技報社全媒體實習記者 郭媛媛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蔬菜科學系教授程智慧在陝西省蔬菜生產技術培訓班上為100餘位學員作了題為《設施蔬菜栽培實用技術》的培訓,其中一節講到設施大棚內空氣溼度對蔬菜生長的影響。
-
【中國新聞網】周光召從事科學事業65周年研討會舉行 楊振寧李政道...
【中國新聞網】周光召從事科學事業65周年研討會舉行 楊振寧李政道致賀 2019-05-16 中國新聞網 孫自法 中科院院長、中科院學部主席團執行主席白春禮也專門發來賀信說,作為中國科技界的一面旗幟,周光召院士為國家的科技事業、國防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卓著。周光召院士倡導和身體力行的「追求真理、勇於創新」科學精神與「學術平等、提攜後進」的大家風範,已成為中國科學界的寶貴精神財富,他的科學成就、愛國情懷、光輝人格將彪炳新中國科技事業的史冊。
-
【中國新聞網】中國科研人員在華北早寒武世地層發現微網蟲骨片化石
【中國新聞網】中國科研人員在華北早寒武世地層發現微網蟲骨片化石 2018-03-22 中國新聞網 楊顏慈 【字體:大 中 小】
-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通訊員
青河縣供電開展安全工器具專項隱患排查活動 來源: 時間:2020-12-03 14:23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通訊員 胡爾曼別克·達嘎爾別克 報導 「11
-
【中國新聞網】中國「天眼」開啟地外文明搜索
【中國新聞網】中國「天眼」開啟地外文明搜索 2020-04-29 中國新聞網 孫自法 【字體:大 中 小】 記者28日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該臺建於貴州平塘、俗稱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已開啟其五大科學目標之一的地外文明搜索(SETI)。 天文專家稱,越來越多的地外行星的發現,加上儀器和觀測能力的革命性進步,引領了尋找地外文明的復興,這其中,FAST勢必會成為地外文明搜索研究的主力軍。
-
「中國農業新聞網」有機質,腐殖質,腐植酸三者有什麼不同
中國農業新聞網:全國唯一一家具有中國農業新聞網合法名稱的農業專業網站。粉絲突破百萬,一片文章閱讀量突破三百三十萬的網站。每天為您推送國內外重大農業新聞。一站在手,農業我有。敬請關注!土壤有機質究竟是什麼?如果缺少了怎麼補?很多人其實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
【中國新聞網】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兩項清潔能源技術產業化應用加速
【中國新聞網】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兩項清潔能源技術產業化應用加速 2020-12-29 中國新聞網 孫自法 【字體:大 中 小】
-
【中國新聞網】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組建一年收穫多項成果
【中國新聞網】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組建一年收穫多項成果 2019-01-11 中國新聞網 孫自法 方忠表示,建設運行管理委員會、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的召開,標誌著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建設又邁出堅實的一步,作為展示中國凝聚態物理領域對外開放和前沿科學研究的重要窗口,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將為物理學及相關交叉學科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中科院物理所作為組建單位,將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把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建設好。
-
【中國新聞網】中國科學家研究七鰓鰻揭示脊椎動物演化過程---中國...
【中國新聞網】中國科學家研究七鰓鰻揭示脊椎動物演化過程 2014-12-01 中國新聞網 張素 張彌曼表示,中國的內蒙古地區、遼西地區已相繼發現了大量的七鰓鰻化石,其中包括保存完好的幼年個體。她呼籲外界支持化石保存和科學研究,「七鰓鰻是還活著的人類遠祖,對七鰓鰻的研究或許能為人類繁衍提供有益啟示」。
-
城市新聞網:中國第一個自己的火星飛行任務已經開始
中國希望成為太空旅行的主要力量。現在已經邁出了第一步:隨著周四長徵五號火箭的發射,中國將有可能在美國之後作為第二個登陸火星的國家。城市新聞網(cs-xw.com)消息:中國發射了一枚宇宙飛船火箭,使其首次登陸火星。
-
【中國新聞網】中國科研人員揭示腫瘤代謝新機制
【中國新聞網】中國科研人員揭示腫瘤代謝新機制 2015-04-03 中國新聞網 楊保國 吳蘭
-
中國電力新聞網1~8月好新聞集錦 每月10篇_中國電力新聞網
中國電力新聞網1月好新聞推出10篇精品 網站連結:http://www.cpnn.com.cn/ggtz/201504/t20150407_794253.html 1.習總點讚核電 電力改革再揚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