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科學探索獎」在北京發布,江西有位女科學家非常亮眼

2020-11-18 榮哥分享

美女,30歲,科學家。

大部分人很難將這三個詞聯繫在一起,特別是這三個高光亮點集中在一人身上。

不過有個江西人卻做到了!她就是黃芊芊。

江西美女青年科學家黃芊芊

11月14日,2020年第二屆「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50名獲獎人員將獲得總計1.5億,每人300萬元獎金,江西籍青年科學家黃芊芊是50名科學家裡面最亮眼的一個,不僅是最年輕,也是最漂亮的一個女科學家。

這次獲獎青年科學家共50人,其中女科學家只有5人,從科學探索獎官宣消息中知道,黃芊芊是獲獎人員中年齡最小的一位,才30歲。

有人會疑慮這個科學探索獎含金量高不高,不會是一般的獎項吧,這樣想就大錯特錯。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該獎項:科學探索獎是由騰訊基金會發起和支持的,雖然是騰訊發起,但是騰訊並不參與評選,而是由超過800名中國兩院院士,還有百位其他國家的院士共同參與評選,今年更有13位諾獎獲得者、圖靈獎得主、菲爾茲獎得主參與,評選人員陣容之強大,世界上也極為罕見。評審非常嚴格,是國內科技大獎中含金量最高之一的獎項。

如果這樣還不夠清晰的話,來看看世界最受矚目的「諾貝爾獎」,該獎是瑞典著名企業家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設立的基金會在1895年發起成立,歷經一百多年發展,2017年獲獎獎金高達900萬法郎(約合740萬人民幣)。

「科學探索獎」是騰訊基金會發起人馬化騰,北京大學教授饒毅(著名學術打假人),攜手楊振寧、毛淑德、何華武等著名科學家,於2018年11月9日共同發起成立,基金會投入10億元啟動資金資助該獎項,重要性、權威性一目了然。

黃芊芊,生於1989年,江西上饒人,高中時期就讀於上饒市一中,2006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畢業後沒有像很多人一樣選擇出國留學,而是繼續留在北大深造,5年後獲得北京大學理學博士學位,先後獲得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學生新人獎,中國電子學會優秀博士論文,北京大學學術十傑等多項獎勵和榮譽。

2017年,入選中國「未來女科學家計劃」,全國只有四人。2019年被福布斯雜誌評選為中國30位30歲以下精英榜。30歲獲得IEEE(電子電器工程師學會)青年成就獎。

黃芊芊的學術科學研究方向是:後摩爾時代超低功耗微納電子器件及其在邏輯電路、新型計算等領域的應用。

研究領域主要貢獻有:研製出的新機理超低功耗器件,打破了國際上矽基隧穿器件的亞閾擺幅記錄,器件綜合性能為國際上同類器件最高。與中芯國際合作研製了世界上首個基於現行標準CMOS工藝平臺的互補隧穿器件集成技術。

黃芊芊研究的是當今最前沿的科技,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像她這樣的女科學家,在全世界也是屈指可數。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之立刪。


好了本文就說這些,喜歡的朋友歡迎點讚加關注,也可以在討論區留言發表你的看法。

關注我 帶你了解更多江西資訊

相關焦點

  • 5位青年女科學家獲得2020年「科學探索獎」
    11月14日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5位青年女科學家獲獎一起來認識一下她們↓↓最年輕的獲獎者黃芊芊在現場這樣分享了自己科研路上的學思歷程為5位青年女科學家點讚2020年「科學探索獎」的50位獲獎人來自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等九大領域均是經過層層篩選的科學「實力派」平均年齡不到40歲35歲及以下獲獎人6位他們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騰訊基金會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獎金並且可以自由支配獎金的使用「科學探索獎」還將為青年科學家
  • 20人擬獲第十七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付巧妹在列
    日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官網發布了《第十七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2020年度未來女科學家計劃擬獲獎名單公示》。公示稱,經「第十七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2020年度未來女科學家計劃」評審委員會評審,共產生20名第十七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擬獲獎人選、5個第十七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團隊獎擬獲獎團隊、5名2020年度未來女科學家計劃擬入選者。
  • 9位女科學家獲2015年「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
    既有屠呦呦科學家榮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也有更多默默無聞的女科學家在科技領域內取得越來越突出的成就。 12月22日,第十二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頒獎典禮在京舉行,有9位青年女科學家獲獎,名單如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教授彭新華、浙江大學神經科學中心教授胡海嵐、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研究員王玲華、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研究員吳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授李贊、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麗華、南京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郭旺珍、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吳蓓麗、第四軍醫大學神經外科教授楊倩
  • 第二屆科學探索獎在北京頒獎,青島籍女科學家李婧獲300萬元獎金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14日北京訊 今天,第二屆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全國9大領域的50位獲獎青年科學家現場領獎,每人將獲得騰訊基金會300萬元獎金,並可自由支配獎金的使用。該獎項「天文和地學領域」的獲獎者李婧為青島籍女科學家。
  • 吳蓓麗校友獲「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
    吳蓓麗校友獲「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清華新聞網12月28日電 12月22日,第十二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9位取得重要研究成果的青年女性獲此殊榮。清華大學校友、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吳蓓麗名列其中。今年36歲的吳蓓麗祖籍蘇州吳江,在無錫長大。
  • 第二屆科學探索獎50位獲獎者
    圖為騰訊公司副總裁、科學探索獎項目負責人王嫵蓉在介2020年9月25日,第二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公布。圖為騰訊公司副總裁、科學探索獎項目負責人王嫵蓉在介紹2020「科學探索獎」情況。9月25日上午,騰訊公司副總裁、科學探索獎項目負責人王嫵蓉在北京的科學探索獎媒體溝通會現場表示。 經過9個月的評審,2020年第二屆科學探索獎從1238名提名者評選出了50名獲獎者。每位獲獎者將在未來五年內得到300萬的獎金,並可自由支配獎金的使用。
  • 2020年騰訊「科學探索獎」在京頒獎,鼓勵50位青年人探索科學...
    【獵雲網(微信:ilieyun)北京】11月14日報導今日(11月14日),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隆重舉行,來自九大領域的50位獲獎人依次從饒毅、潘建偉、鄔賀銓、程泰寧等發起人手中接過獎盃,繼續他們探索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無人區」的徵程。
  • 50位青年科學家獲第二屆「科學探索獎」
    本報電 (記者劉嶢)第二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近日正式揭曉,50位獲獎青年科學家每人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騰訊基金會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獎金,並可以自由支配獎金的使用。今年的「科學探索獎」50名獲獎人中,有48人擁有教授或同級職稱,38人有海外一流高校、研究機構學習或工作的經歷。同時,今年該獎項首次對港澳地區放開申請,港澳地區共有59人申報,最終3人獲獎。
  • 第六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頒獎
  • 2020年「科學探索獎」在京頒獎,鼓勵50位青年人探索科學「無人區」
    11月14日,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隆重舉行,來自九大領域的50位獲獎人依次從饒毅、潘建偉、鄔賀銓、程泰寧等發起人手中接過獎盃,繼續他們探索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無人區」的徵程。
  • 「科學探索獎」鼓勵青年人探索科學「無人區」
    今年5月20號他走了,留下了一句話:深空探測看當代,行星科學靠未來。」在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上,天文和地學領域獲獎人魏勇說。14日,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來自九大領域的50位獲獎人依次從饒毅、潘建偉、鄔賀銓、程泰寧等發起人手中接過獎盃,繼續他們探索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無人區」的徵程。獲獎者每人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並且可以自由支配。
  • 北京大學7位教師、6位校友獲2020年「科學探索獎」
    11月14日,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來自9大領域的50位獲獎人依次從饒毅、潘建偉、鄔賀銓、程泰寧等發起人手中接過獎盃。獲獎者每人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騰訊基金會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北京大學共有7位教師、6位校友獲獎,13位北大人在各自領域脫穎而出。
  • 西電李贊教授獲2020年「科學探索獎」
    11月14日,北京釣魚臺國賓館,2020年騰訊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隆重舉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學院李贊教授便是50位獲獎者之一。「科學探索獎」是國內首個由網際網路企業設立的科技公益項目,囊括「生命科學、數學物理學、天文和地學、化學新材料、信息電子、能源環保、先進位造、交通建築、前沿交叉」這九大最熱科學領域,由騰訊基金會投入10億元人民幣作為獎項啟動資金,今年是第二屆。科學技術是推動現代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且其超前性對生產力發展具有先導作用。
  • 1位遂平籍科學家獲「科學探索獎」,獎300萬元!是你同學嗎
    2020年「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來啦!11月14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50位國內科學家攜家眷走過紅毯,聚集在2020年騰訊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上。他們是本屆「科學探索獎「獲獎者,每人將由騰訊公益基金會拿到300萬元獎金。本屆獲獎者的平均年齡約40歲,最年輕的獲獎者僅30歲。
  • 2020「科學探索獎」揭曉,深圳南科大有科學家上榜
    9月25日,第二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正式揭曉,50位青年科學家每人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騰訊基金會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獎金,並且可以自由支配獎金的使用。據「科學探索獎」管理委員會透露,本次獲獎人名單較去年更為多元化,其中女性獲獎人增至5位、35歲及以下獲獎人6位(最年輕獲獎者僅30歲),港澳地區首次放開申請後,亦有3位科學家獲獎。
  • 獲科學探索獎,300萬獎金自由支配!這個青島嫚厲害了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25日訊 今天,第二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公布,全國9大領域的50位青年科學家經層層選拔,脫穎而出,每人將獲得騰訊基金會總計300萬元獎金,並且可以自由支配獎金的使用。 值得驕傲的是,該獎項「天文和地學領域」的獲獎者李婧是土生土長的「青島嫚」。
  • 50位科學家獲獎,「科學探索獎」將改變什麼?
    來源:觀察者網50位科學家獲獎,「科學探索獎」將改變什麼?文/柳葉刀 編輯/冬曉本文由觀察者網科工力量團隊原創寫作11月14日,第二屆「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50位青年科學家獲獎。該獎項由馬化騰聯合饒毅、楊振寧、施一公、潘建偉等科學家共同發起,目的旨在鼓勵年輕學者從事基礎研究。
  • 2019「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名單出爐,這十位女性真乃女中豪傑
    「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旨在表彰獎勵在科學領域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女性青年科學家,激勵她們繼續從事科學事業,在科學技術領域取得更加豐碩的研究成果,於2004年由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以及歐萊雅聯合設立。
  • 女科學家可能越來越少
    9位女科技工作者在第十二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典禮上。12月22日,第十二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頒獎典禮在京舉行,9位青年女科學家獲得該獎項。@中科院之聲 在微博上發布這條新聞後,有網友評論質疑這些女科學家是靠「關係」拿獎的;也有人問,她們一天工作多長時間,有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家人?23日,《環球時報》微博發布了「她們說: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一文,介紹了9名獲獎女科學家的簡歷,令對她們學術成就的質疑不攻自破。
  • 科學探索獎50位青年科學家在釣魚臺國賓館公布獲獎理由
    入秋以後,釣魚臺國賓館銀杏大道成為"網紅打卡點",金秋的北京,遊人如織,紛紛被金色的銀杏治癒。釣魚臺國賓館就矗立在銀杏的掩映之間。人們在和銀杏合影留念的同時,也來瞻仰這座有800多年歷史、接待了1300餘位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的超星級賓館。能在釣魚臺國賓館舉行活動和設宴,那絕對是國內活動的天花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