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看待今日央視宣布我國啟動「中國10萬人基因組計劃」

2020-09-24 黃樹嘉

我今天下午第一時間看到這個研究計劃的時候,正在買東西,第一反應是:可惜了!

以下是我的愚蠢看法,各位請吐槽

它應該算是目前國內最有上層優勢的一個大規模中國人群基因組研究項目——新聞裡說的是首個重大國家計劃。

但說實話,據我所知自十三五之後,國內這兩年裡並不乏這類研究項目。例如,福建廈門的基因大數據項目、江蘇揚子國投的百萬人群基因組項目,還有華大基因、諾禾致源、貝瑞和康、安諾優達等的各類大型基因科技公司所啟動的大規模人群項目等少則幾千,多則幾十萬,所以準確地說這個項目不是世界上最大規模的人類基因組計劃(即便拋開國內的不講,美國也早有百萬人群,英國也早已啟動10萬人的基因組計劃——GenomicEngland)。

但國內的這些項目,它們要麼是在自下而上地推行著,要麼就是組織較為鬆散複雜,利益不容易分配和平衡,說實話它們都很艱難。而那些自下而上推動的也很難有國家經費的支撐,只能靠企業自費研究。

今日宣布的這個「中國10萬人基因組計劃」,據我所知,應該是第一個上了央視的國字輩項目,這其實很了得,背後也有大科學家和院士領頭。然而,很可惜的是,它的側重點卻是在健康人群隊列上!

我並不是說,那樣不對,只是在這2-3年內一定有大幾千、上萬甚至幾萬的漢族人健康隊列出來。所以在漢族人健康隊列上,幾年後它很可能會失去先發優勢,科學價值可能不高了,從結果上看,最多就是跟風——我認為作為重大國家計劃是應該會考慮科學的先發價值的。 當然作為醫學和疾病研究的背景數據肯定依然有用——不管如何背景數據能夠越多自然會越好。

我認為,有這個資源何不在搜集一定量的健康樣本後,乾脆集中精力研究一個/兩個特定的疾病隊列,那樣是否更具有領先意義?

這個項目的推進速度是4年完成。按照目前國內的基因測序通量,雖然1年完成10萬人的基因組測序沒有問題,但前期的樣本搜集應該要消耗不少時間,我臆測,包括搜集樣本、知情同意和測序要花2年時間,然後2年完成所有分析。這個壓力其實不小。所以後續進度如何拭目以待吧。

對於這個項目我覺得唯一的看點是裡面提到的9個少數民族,這是目前的空白,而且短時間內估計很難有其它項目能夠填補這個空白。它對於廣大少數民族同胞來說意義更大。而且,它對於我們如何更好地認識漢族人與少數民族之間的遺傳差異和關係都有重要的價值。但不知到時具體樣本數目是幾何。

以上,便是我的愚見,甚至是狂妄自大的說辭。

相關焦點

  • 央視曝光:我國啟動世界最大規模的人類基因組計劃
    央視曝光:今天(28日),我國啟動「中國十萬人基因組計劃」,這是我國在人類基因組研究領域實施的首個重大國家計劃,也是目前世界最大規模的人類基因組計劃。於無聲處聽驚雷!央視這條看似低調的信息,其中卻飽含深意,讓人看到了極大的信息量:要知道,基因是DNA上有遺傳效應的片段,人類的生、老、病、死等都與基因有關。而這次啟動的「中國十萬人基因組計劃」,就是要繪製中國人精細基因組圖譜。
  • 我國啟動世界最大規模的人類基因組計劃
    我國啟動世界最大規模的人類基因組計劃 胡薇 發表於 2018-05-10 14:37:02 剛剛,北京傳出重磅消息:我國將利用四年時間破譯人類基因,研究疾病健康和基因遺傳關係
  • 英國完成「10萬人基因組計劃」精準醫療加速發展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此外,2018年10月3日,英國政府宣布將在未來五年內開展五百萬人基因組計劃,並表示從2019年起,全基因組測序將輔助重病患兒、但獲得數據後,這個項目的意義才剛剛開始,如何讓更多團隊參與分析和應用開發,如何讓這些數據的價值最大化,這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美國科學家於1985年提出人類基因組計劃,1990年正式啟動,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和中國科學家都參與了這一預算達30億美元的人類基因組計劃。2000年6月26日,六國科學家共同宣布,人類基因組草圖的繪製工作已經完成。
  • 人類基因組計劃進展
    這幾年,不同規模的基因組計劃經常見於報導,目前這些計劃進展如何呢,現在就扒一扒現在這些人類基因組計劃進展。1. 人類基因組計劃(Human Genome Project, HGP)人類基因組計劃起始於20世紀80年代左右,主要目的就是攻克癌症。
  • AI技術運用基因測序 助力基因組計劃
    新年伊始,號稱引領全球基因組學的英國政府宣布在接下來五年內將完成「100萬人組基因計劃」;美國政府也在兩年前宣布啟動為期十年的任何18歲以上美國人都可以參與的「all of us」基因組計劃;2016年12月中國啟動「中國十萬人基因組計劃」……各國政府紛紛啟動了自己國家的大規模基因組計劃,開始朝著精準醫療的目標邁進。
  • 中國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
    至此,人類基因組計劃距離正式啟動過去了14年,比原計劃提前了兩年多。1990年,人類基因組計劃在美國正式啟動。9年後,中國獲準加入了人類基因組計劃,成為參與這一計劃的惟一發展中國家。在一次訪談中,人類基因組計劃中國聯繫人楊煥明教授說:「人類基因組計劃應該說是1953年4月23號(應為25日)開始的。」
  • 人類基因組計劃欲改變未來醫療—新聞—科學網
    據悉,該項目規模堪稱世界之最,科學家將歷時4年開展創新研究來解碼10萬個人類基因組,如病患個人DNA密碼。同時,該項目也得到了英國首相的承諾,以此來確保NHS(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以及英國的研究和生命科學領域處於全球現代醫學發展的前沿。 專家表示,了解一個癌症患者或某種罕見病患者的基因組,將會更好地幫助科學家和醫生了解疾病如何發展。
  • 中國啟動十萬人基因組計劃:繪製國人精細基因組圖譜
    中國啟動十萬人基因組計劃:繪製國人精細基因組圖譜 今天(12月28日),我國啟動「中國十萬人基因組計劃」,這是我國在人類基因組研究領域實施的首個重大國家計劃,也是目前世界最大規模的人類基因組計劃。
  • 大科學計劃概述:人類基因組計劃
    經過約3年的討論,美國政府於1990年10月正式啟動了這項將耗資30億美元、為時15年的計劃,預期在2005年完成人類基因組全部序列的測定。這一計劃還包括對一生活費列模式生物體基因組的全測序,如大腸桿菌,酵母,擬南芥、線蟲、果蠅和小鼠等,因為對這些處於生物演化不同階段的生物體的研究是認識人類基因結構與功能不可缺少的。
  • 2000:中國完成人類基因組計劃分配任務
    、阿波羅登月計劃及人類基因組計劃。    早在1987年,我國在「863」計劃中就開始設立人類基因組研究課題。1993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批准了「中華民族基因中若干位點基因結構研究」的重大項目,中國人類基因組計劃(HGP)正式開始實施。1996年,我國又啟動了「重大疾病相關基因的定位、克隆、結構與功能研究」,標誌著這一計劃已進入實質性發展階段。
  • 人類基因組計劃是我的生命
    於軍到達紐約的那一年(1984年),正好遇上美國乃至世界的生物學界醞釀一件前所未有的大事—啟動「人類基因組計劃」。這一計劃旨在測定人類基因組的全部DNA序列,一次性解決分子生物學家夢寐以求的結果:了解人類所有與癌症相關的基因。這是在美國總統尼克森提出「向癌症開戰」近10年後,由一代具有遠見卓識的科學家們推動下發起實施的。
  • 我國科學家啟動「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
    科技日報記者 劉志偉 通訊員 熊奇12月30日,全球首個 「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Protist 10,000 Genomes Project,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發布 吳言攝原生生物是生物五界(植物界、真菌界、動物界、原生生物界和原核生物界)之一,主要是由單細胞真核生物組成的一大類群,包括單細胞真核藻類和原生動物等,已描述的物種數超過6萬種,未知種類難以估量。
  • 中科普瑞發布國內首個十萬人甲基化組計劃 -- 表觀星圖計劃
    消費日報網訊深圳市中科普瑞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普瑞」)與美國Illumina公司(NASDAQ:ILMN)在中科普瑞深圳坂田雲裡總部舉行籤約儀式,雙方針對「建立中國人DNA甲基化基準資料庫」達成了戰略合作。同時,中科普瑞發布國內首個十萬人甲基化組計劃 --「表觀星圖計劃」(Epigenetics Atlas Project)。
  • 於軍:人類基因組計劃是我的生命
    於軍到達紐約的那一年(1984年),正好遇上美國乃至世界的生物學界醞釀一件前所未有的大事—啟動「人類基因組計劃」。這一計劃旨在測定人類基因組的全部DNA序列,一次性解決分子生物學家夢寐以求的結果:了解人類所有與癌症相關的基因。這是在美國總統尼克森提出「向癌症開戰」近10年後,由一代具有遠見卓識的科學家們推動下發起實施的。
  • 地球生物基因組計劃正式啟動
    地球生物基因組計劃正式啟動 擬十年內解讀150萬種複雜生命遺傳密碼 2018-11-06 科技日報 劉霞 【字體:大 中 小】
  • 「國際人類表型組計劃(一期)」在滬啟動
    原標題:上觀新聞  國際基因組計劃,許多人耳熟能詳,而表型組,卻似乎是個陌生名詞。  中科院院士金力用一個例子展示,表型組研究意義或許就在你我身邊——人體耳垂上出現的摺痕,往往與其冠心病易感性存在強相關。換句話說,研究表明,具有這一身體特徵的人,家族中這一疾病發病率較高。
  • 世界第一個茶樹基因組測序計劃在昆啟動
    ——世界上第一個茶樹基因組測序計劃已在昆明正式啟動。此舉,將為雲南省利用高科技實現對普洱茶的全新研究和推動做大做強中國普洱茶產業帶來光明前景和產生重大影響。 據介紹,首創開展的對雲南大葉茶的全基因組測序,是繼人類開展人類基因組測序計劃、水稻基因組測序計劃、血吸蟲基因組測序計劃、家蠶基因組測序計劃、黃爪基因組測序計劃、大熊貓基因組測序計劃等大規模全基因組測序計劃項目之後,由我國科學家獨立啟動的一項首次對樹木開展的全基因組測序。同時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首次最大的一次樹木基因組測序項目。
  • 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開啟基因組研究時代
    在基因組測序研究方面,令人印象最深刻的當屬我國參與了1990年正式啟動的"人類基因組計劃"。 "人類基因組計劃"與"曼哈頓原子彈計劃"、"阿波羅登月計劃"一起,並稱為人類自然科學史上的"三大計劃",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創舉之一。我國作為六個參與國家: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之中唯一一個發展中國家。
  • 從基因組草圖到精準醫療 人類基因組計劃在路上
    當我們今天大談基因測序與健康話題時,別忘了人類基因組計劃才完成不過15年。   2000年6月26日,時任美國總統柯林頓在白宮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鄭重宣布,由來自美國、英國、德國、日本、中國和法國的上千名科學家共同參與的「人類基因組研究計劃」已經完成人類基因組草圖。他在評價這一歷經10年時間完成的科學成果時說,這是「開闢新紀元的成果」「人們將世世代代記住這一天」。
  • 人類基因組計劃
    人類基因組計劃與曼哈頓原子彈計劃和阿波羅計劃並稱為三大科學計劃,是人類科學史上的又一個偉大工程,被譽為生命科學的「登月計劃」。人類基因組計劃由美國科學家於1985年率先提出,於1990年正式啟動的。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和我國科學家共同參與了這一預算達30億美元的人類基因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