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辨誤:老狗學不會新把戲?

2020-11-22 中國日報

1. You can't teach old dogs new tricks.

正譯:上年紀的人學不了新玩意。

誤譯:你無法教老狗新把戲。

解析:翻譯是一種跨文化交際,譯者要注意英語和漢語詞語所包含的不同的文化意義。原句是一句英語諺語,在英語中dog是一個中性偏褒的詞,luck dog(幸運兒),top dog(優勝者),clever dog(聰明人)等都可以指人,如果某人買彩票得了頭獎,你說He is a lucky dog,一點也沒有貶義或嫉妒的含義,等於說「他真走運」或「他真是福星高照」;Every dog has its day意為「凡人自有出頭日」,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是指「濟人之急」,like a dog with two tails常指「(某人)非常高興」。這些說法中的dog並沒有貶義,因為在西方狗被認為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本文討論的原句顯然講的並不是狗而是人,而在漢語裡把人稱做「狗」是不能接受的。「狗」字在漢語中幾乎總含有貶義,如:狗東西、狼心狗肺、狗頭軍師、狗仗人勢、狗嘴裡吐不出象牙等等。所以原句可譯做:上年紀的人學不了新玩意。(注意:不要譯成「……接受不了新鮮事物」,因為原句沒有批評老人思想保守的意思。其實些句倒有點「教不會80歲姥姥學吹打」的意思。

2. As luck would have it he was caught by the teacher again.

正譯:不幸的是,他又被老師逮個正著。

誤譯:正如幸運所有的那樣,他又一次被老師逮個正著。

解析:「正如幸運所有的那樣」是照字面死譯,意思不清楚。As luck would have it是一個常見的短語,這裡的luck(原意為「運氣」)實際上是中性的,該短語表示「碰巧」,可以指「走運」,也可以指「背運」,「不走運」。其含義是不是指「幸運」,完全取決於上下文,在As luck would have it, no one was in the building when the bomb exploded.這一句中是褒義:幸虧炸彈爆炸時大樓裡沒有人。在原句中則含有「倒黴」的意思。「幸運」一般要說as good luck would have it/ by good luck.所以原句應譯做:不幸的是,他又被老師逮個正著。

3. You look darker after the holiday.

正譯:度完假你看上去結實多了。

誤譯:度完假你看上去黑多了。

解析:dark譯成「黑」似乎天經地義,沒有什麼錯,但是根據漢語文化的美學觀點,中國人以皮膚白為美,而「黑」帶有貶義,可是在英語文化中說某個人dark,常常是一種讚美,因為黝黑的皮膚象徵健美。(注意:darky卻是美國對黑人汙辱性的稱呼。)所以原句不妨譯為:度完假你看上去結實/健康多了。再舉一個例子:She has been a widow only for six months.譯成「她才當了六個月的寡婦」總有點不妥,原因是「寡婦」在漢語文化裡積澱了很重的貶義。在中國介紹某人時肯定不會說「她是個寡婦」,而英語說She is a widow卻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所以這一句最好譯成:「她丈夫去世才六個月。」

4. He explained his silence by his absence at the battlefield.

正譯:他解釋說,他之所以沒有吭聲,是因為發生事情時他不在現場,到前線去了。

誤譯:他說,他所以那時沒有表態是因為他不在場,到前線去了。

解析:原句短短的一個簡單句含有三個名詞,其中兩個是抽象名詞(silence和absence),因而簡練,結構緊湊,但要正確翻譯需要弄清楚各個抽象名詞所代表的內容之間的相互關係。誤譯就沒有交代清楚。Silence譯成「沒有表態」倒也未嘗不可,但是his absence(他不在場)是指的什麼時候卻不清楚,誤譯的意思好像是說該表態的時候不在場,既然不在場,當然談不上表態,恐怕也無需解釋。His silence說明該表態時他是在場的,只是沒有吭聲,那麼absence又是指的什麼時候呢?從邏輯上看,只能是需要對之表態的那件事發生的時候,而那時候他在前線。可見explained, silence, absence涉及到三個不同的時間,其實際先後正好和這三個詞在句子裡的順序相反。發生事情時他不在場,不了解情況沒有發言權,所以後來對該事表態時他只好沉默,也許別人不理解他為什麼沉默,所以後來在另一個場合他對自己的沉默做出解釋。弄清這個關係後,正確的翻譯也就不成問題了:他解釋說,他之所以沒有吭聲,是因為發生事情時他不在現場。英語大量採用抽象名詞,句子的結構往往很簡單,但必須要正確分析句子的邏輯關係才能翻譯好。誤譯出自一本指導翻譯的書。這就告訴我們,翻譯來不得半點馬虎。

5. The long exhausting trip proved too much.

正譯:這次旅行曠日持久,令人筋疲力盡,我們終於受不了了/我們終於累垮了。

誤譯:這次曠日持久的疲勞旅行證明了許多東西。

解析:一般而言,prove首先是一個及物動詞,例如:They proved her innocence.(他們證明她是清白無辜的。)Facts proved he did it all by himself.(事實證明這都是他自己幹的。)prove是否永遠是及物動詞呢?原譯之所以為誤譯,就是把句中的prove當作了及物動詞,認為too much是prove的賓語,所以得出了「證明了許多東西」的譯文。請大家看下面這兩句:(1)It proved a waste of time.(2)He will prove the winner.如果說第一句譯成「這證明是浪費時間」尚馬馬虎虎(譯文裡的「這」指代不清楚,其實指某個做法或某件事,確切些應譯成「事實證明這樣做的結果是浪費時間」)。第二句譯成「他證明了勝者」則顯然叫人不知所云。其實,這裡的prove是一個不及物動詞,其意思是「表現得,證明是」,第二句的意思為「(事實將證明)他最後會成為勝者。」最初人們一般說prove to be ...,現在to be常會被省略。(需要注意這樣的省略,類似的用法turn out to be中的to be現在也常常省略。)也有人認為這裡prove應看成是系動詞,其後的a waste of time和the winner是主語補語。原句中的prove也屬於這種用法,不過其確切翻譯還要考慮上下文,從邏輯上說還有個too much for whom的問題,假定講的是「我們」,那麼原句可譯成:這次旅行曠日持久,令人筋疲力盡,我們終於受不了了/我們終於累垮了。

相關閱讀:

「情人眼裡出西施」翻譯辨誤

翻譯選詞解析:慎用「自由」

最「表裡不一」的英語成語翻譯辨誤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該如何翻譯?

(來源:滬江論壇,英語點津編輯)

 

相關焦點

  • 最「表裡不一」的英語成語翻譯辨誤
    [誤譯] 眼睛盯著看的壺永遠不會開。 [正譯] 心急鍋不開。2. Better safe than sorry.[誤譯] 安全比遺憾好。[正譯] 最好不要去冒險。3. Good wine needs no bush.[誤譯] 好酒不需要做廣告。[正譯] 酒好不怕巷子深。
  • 家中老狗遲遲不肯咽氣,原來是家中有條嗜血大蜈蚣
    母親黃桂蘭對家裡老狗的感情很深,早就把它當成了半個兒子去看待了。幾年前,黃桂蘭腿腳還好,在村口大池塘邊上種了許多菜。老黑就天天跟著黃桂蘭去澆菜,仿佛一個忠誠的保鏢!有一回,黃桂蘭不小心滑進了池塘,差點要淹死,幸好老黑及時拉了黃桂蘭一把,這才沒鬧出人命。從此,母親便視老狗為家人,常常拿自己的夥食貼補黑狗。
  • 翻譯神器帶起"最炫文言風" 女漢子安能辨我是雌雄
    「女漢子」翻譯成文言文是什麼?「安能辨我是雌雄」!   繼「人艱不拆」「喜大普奔」「不明覺厲」聚合的一輪造詞風潮後,網友們又藉助翻譯軟體,掀起了另一種文字玩法,將流行語翻譯成文言文,或具美感,或有喜感。   當文言文已遠離大多數人的生活時,這股小風潮,從某種程度上帶動了年輕人對文言文的熱情,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回望,獲得不少點讚。
  • 80本翻譯書籍推薦,CATTI、MTI和實戰翻譯指導
    葉子南《高級英漢翻譯理論與實踐》,這本書既有理論也有大量的翻譯練習,翻譯難度較高,不過書籍很值得推薦,適合MTI備考。2. 劉宓慶《新編當代翻譯理論》,這是一本概論性書籍,主要論述包括翻譯理論模式、翻譯過程解析、可譯性、翻譯美學、翻譯技能技巧等問題,側重理論,輔之以實例。3. 謝天振《中西翻譯簡史》,主要介紹中西方翻譯史上的主要事件,主要代表人物以及主要翻譯思想和理論。
  • 俗語「三九四九,凍死老狗」,有道理嗎?今年冬天會很冷嗎?
    很多人由此想起了這句俗語:三九四九,凍死老狗。因此,古人格外關心冬天的氣候、氣溫問題,並加以總結,諸如上文的俗語由此衍生。先說「三九四九」。在我國民間,有「交九」一說。所謂「交九」,指的是冬至以後,第一個壬日開始計算,將這天以後的八十一天,劃分為九組,按照次序,第一個九天叫做「一九」,第二個九天叫做「二九」,以此類推,最後的一組稱之為「九九」。
  • 辨仿簡答(3):低仿商代鉞與鳥
    (一)仿商玉鳥佩藏品:商玉鳥佩(圖1)藏友:木蘭花藏源:《古玉學步(95):多色瑕紋斑斕花 聯璧特色現齊家》評帖辨邀:幫看一下辨識:仿品。圖2(3)至於「自然出水出油,籽料無疑」、「沁色自然」、「牛毛紋真的」等皆是自誤判斷,切莫一誤再誤。搽油不是出油、髒色不是真沁、劣料新工不會產生千年入埋的「牛毛紋」。仿工技術:低級。
  • 老話:老狗成精,雞不過五年,狗不過八年,若違背會招來邪祟?
    不過有一句老話「老狗成精」一直流傳,除了這個還有一句話是「雞不過五年,狗不過八年」,據說違背會招來邪祟? 而「老狗成精」這句話的由來也是因為於此。在古代,人們的思想大都是封建守舊的,所以對於一些有悖常理的事情他們就會將其視作不詳。在古人的思想裡。家裡飼養的那些家犬禽畜要是活得太久,就會發生不好的事情,他們會成精變成邪祟。
  • 微信回應引擎誤翻 翻譯非正式英文詞彙會出現誤翻
    近日有網友發現,用微信自帶的翻譯功翻譯流量明星英文名或拼音時,會出現許多奇奇怪怪的翻譯內容。例如「You are so Kris wu」就被翻譯成「你真可愛」,「You are so caixukun」則被翻譯為「你真是個傻蛋」。
  • 微信回應引擎誤翻 各種奇怪的符號能翻譯一句話
    3月3日消息,有網友發現使用微信翻譯「you are so+人名」這種句式往往會出現奇怪的結果,詳情如下圖所示。對此騰訊微信團隊官方微博作出回應,微信方面表示,這是由於我們的翻譯引擎在翻譯一些沒有進行過訓練的非正式英文詞彙時出現誤翻,導致部分語句翻譯出現問題,目前正在緊急修復中。
  • 文言文翻譯「神器」走紅 翻譯結果被評有「喜感」
    把流行語、歌詞翻譯成文言文,又有怎樣的喜感?近日,多款文言文翻譯神器在網絡走紅,成為眾多網友爭相「把玩」的工具。如此「神器」到底好不好用?學生和老師對此又持怎樣的看法?  文言文翻譯器躥紅網友玩瘋了  「誰知道『女漢子』翻譯成文言文咋說?竟然是『安能辨我是雄雌』。」1月6日,鄭州網友「貝蒂」朋友圈裡的微信,瞬間引來數十條回復。
  • 翻譯課堂教學的語用學研究
    2008 年,基於教育部項目的相關研究,筆者成功申報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翻譯課堂教學的語用學研究」,結合自己的本科翻譯教學實踐,將教育部項目的科研成果移植到翻譯教學研究中,提出「翻譯課堂教學的關聯—順應研究路向」。該研究從認知語用學的理論視角,嘗試構建翻譯教學研究的新範式,旨在探討教師譯者、學生譯者、原文作者、譯文讀者之間動態的跨文化交際活動的語用機理,探索他們的動態思維過程。
  • 每日英語翻譯:請原諒我誤拆你的信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每日一句英語>正文每日英語翻譯:請原諒我誤拆你的信 2013-01-31 14:56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
  • 農村人說:「8年老狗6年雞,必定要成精」啥意思?有道理嗎?
    不過在眾多的老話中,有一句卻讓人想不通「8年老狗6年雞,必定通人性」是啥意思?有道理嗎?再來說說雞,一般來說,養的雞不會超過五年,為啥這樣說呢?一方面是超過五年的雞不能下蛋了,另一方面五年的雞肉吃起來不鮮美,自然很少見到超過六年的雞。
  • 每日學翻譯 英語翻譯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每日一句英語>正文每日學翻譯 英語翻譯 2013-02-20 16:14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
  • 多處交通標誌英文翻譯有誤,設立標誌部門應儘快更正
    天津市民反映稱,本市一些道路的交通指路標誌上存在英文翻譯錯誤。被訪市民認為,中英文雙語交通指路標誌的管理單位應全面排查道路的交通標誌牌面,以免因翻譯錯誤令人產生誤解。昨天上午,記者在河西區大沽南路柳苑公寓1號樓附近看到,在機非車道隔離帶的斷口處,立著一個立柱式交通指路標誌,牌面上寫的臺兒莊南路的「南」的英文翻譯少了字母「u」,錯寫成「Soth」。在西青區外環西路的阜錦道到津同橋路段,記者在由南向北方向的道路中央看到,先後有3塊大型懸臂式指路標誌。
  • 微信回應翻譯烏龍:翻譯引擎訓練不完善,正在緊急修復
    昨天,有網友發現微信聊天中的翻譯功能出現了一些奇怪的現象:在英文原文中出現部分流量明星的名字時,奇怪的內容就會出現。例如,在對「You are so caixukun」進行翻譯時,得到的結果為「你真是個傻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