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清中藥資源「家底」 助力中醫藥產業發展 雲南陸良縣開展中藥...

2020-11-23 大眾網

  「吃米帶糠,吃菜帶幫;男不離韭,女不離藕;若要皮膚好,蓮藕加紅棗……」在通向小百戶鎮楊梅山樣地的路上,曲靖陸良縣中藥資源普查隊隊長孟醫生一邊火眼金睛盯著路邊的花花草草,一邊跟隨行的普查隊員普及中醫藥知識,一路說說笑笑,緩解隊員們採集中草藥標本的辛苦和勞累。

  陸良縣有著深厚的中醫藥文化底蘊,中草藥資源豐富,中醫發展較好,水平較高。但境內到底分布著多少種藥用植物,長什麼樣子,有哪些功效?卻是信息不對稱,缺乏準確數據支撐。

  陸良縣本輪普查任務,重點是摸清縣域內野生藥用植物資源種類及重點藥材的蘊藏量、人工栽培品質和中藥材市場、重點品質藥用部位及種質資源的「家底」。

  為實施好這次中藥資源普查工作,自2019年7月,普查工作組就為野外普查準備好所需設備和資料文獻,並製作野外防蛇、蟲香囊等應急藥品。今年5月至今,普查隊每到一個樣地,便開啟嚴謹的「普查」模式。他們認真定位找樣地、拉樣方、樣線調查、發現拍照、對樣記錄,再挖出整株植物。為避免出土的植物變曲卷或蔫掉,影響標本製作,他們還要及時用吸水紙等材質作根莖保護處理,這才算完成普查工作的三分之一。晚上回到辦公室,他們要加緊整理當天採集到的鮮株,通過壓制、乾燥,再整理、再縫製等精細步驟,製作成再現藥材原貌的臘葉標本,力求做到植物特徵齊全,工作量不亞於野外普查採集。

  受今年的疫情影響,當季沒有及時採集到的樣本,普查員們近期總是趁天氣晴好,接續上山「嘗百草」,而秋冬時令採集到的一些中草藥材更加珍稀可貴。

  截至10月底,涉及陸良縣板橋、芳華、小百戶、活水、龍海等國家要求的7個鄉鎮44個樣地,現已完成42個,採取到740餘份植物標本、140餘份藥材標本、40餘份種子標本。目前已初步建立了陸良縣中藥材資源資料庫和動態監測點,修訂和完善普查技術規範和相關組織工作方案,為研究制定本地中藥資源保護利用發展規劃,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中藥資源,促進和優化陸良縣中醫藥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珍貴的原始資料和科學依據。

  雲南網通訊員 李志瑤 王鑫 記者 蔣貴友

  責任編輯:董明強

相關焦點

  • 雲南陸良:摸清中藥資源「家底」 助力中醫藥產業發展
    將採集回來的中草藥標本進行處理陸良縣有著深厚的中醫藥文化底蘊,中草藥資源豐富,中醫發展較好,水平較高,像孟天浩這樣的「老中醫」有很多,縣醫院、中醫院的「名老中醫」聲名遠播,今年11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趙淳全國名老中醫專家傳承工作室在縣中醫院設二級工作站,全縣各鄉鎮中醫館網點俱全;陸良縣自97年以來連續23年被授予「全國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
  • 【中醫藥扶貧】中藥資源調查助力雲南瀾滄脫貧
    2016年初,「中國工程院雲南瀾滄院士專家服務站」成立,5年間,先後有200多名院士專家來到瀾滄縣,為脫貧攻堅工作把脈問診,獻方施策,並為當地近2000名農民開展技能培訓,紮實做好定點扶貧工作。  瀾滄縣處處是茂密蒼翠的思茅松,生態環境良好。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等專家通過實地考察後,提出「要通過發展中藥資源產業,推進地方精準扶貧。」
  • 傳統中藥也能數位化!組分實驗室助力打造京津冀中醫藥技術產業高地
    主持人:去年2月,天津中醫藥大學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獲批立項正式運行。實驗室在做哪些工作?如何助力京津冀中藥產業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來聽記者趙徵的報導。
  • 湖南武岡中藥資源普查發現鐵皮石斛等10餘種名貴藥材
    【天地網訊】  武岡市中藥資源普查至5月11日,歷時一個月的野外普查已收穫藥用品種100餘種,其中包括野生天麻、鐵皮石斛等名貴中藥材10餘種。從野外調查區域現段階情況來看,普查專家認為:武岡市野生中藥資源品種蘊藏是豐富的,隨著普查範圍進一步擴大,有望收穫更多驚喜。
  • 20日本草新聞|中醫藥管理局領導蒞臨中國中藥公司中藥研究院調研
    ,科技司中藥科技處主任科員呂澤,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全軍中醫藥研究所所長肖小河,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副院長魏勝利等一行蒞臨中國中藥公司中藥研究院(以下簡稱「中藥研究院」)進行考察,中藥控股董事長、國藥中藥總經理吳憲,國藥中藥副總經理、中藥研究院副院長王繼永陪同調研。
  • 天津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推進京津冀中藥產業協同發展 加注...
    作為全國中醫藥系統第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由科技部、天津市政府共建的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於2020年2月正式立項運行,基於中藥成分、藥效評價、作用機制、安全性評價、製劑與工藝、智能製造、臨床評價七大核心技術平臺。
  • 雲南醫藥健康職業學院:傳承神農文化,續寫中藥神話——中藥學專業
    讓中國藥與中國夢一起騰飛,雲南醫藥健康職業學院中藥學專業等你來!  人才需求  「中國藥,中國要!」我國中藥藥用資源極為豐富,全國藥用資源共12800餘種,用量較大的藥材均能人工栽培,是世界上最大的藥材生產國。
  • 上海中醫藥大學創新中藥研究院院長林國強院士榮獲上海市「一帶一...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中醫藥大學創新中藥研究院院長林國強申報的《中泰天然藥物國際聯合實驗室建設》項目入選上海市2020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項目。  2019年3月,上海中醫藥大學和泰國朱拉蓬皇家學院、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曼谷創新合作中心共同建立中泰天然藥物聯合研究院,中國總部設在上海中醫藥大學創新中藥研究院
  • ...浙江省特色中藥資源保護與創新利用重點實驗室落戶浙江農林大學
    近年來,「健康中國」和中醫藥的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並明確指出要提高中醫藥防治重大疾病和疑難疾病的水平,要把科技創新擺在中藥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讓中藥現代化成為引領中國邁向科技強國建設、助推「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力量。
  • 《中醫藥法》實施三年來中藥材和中藥飲片質量穩步提升
    在《中醫藥法》實施三周年之際,中國中藥協會近日舉辦專家視頻交流會,總結回顧三年來中醫藥法的實施情況。中國中藥協會會長黃璐琦院士在會上介紹,《中醫藥法》實施三年來,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中藥材和中藥飲片質量穩步提升。
  • 2019年中藥與植物藥國際論壇深圳舉辦 推動中醫藥國際化
    鄭小紅 攝   中新網深圳4月25日電(記者 鄭小紅)國家藥典委員會秘書長張偉25日在此間表示,近年來,中醫藥逐步走出國門,通過開展多邊或雙邊的國際合作,中藥材和中藥飲片標準被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所認識並接受。
  • 國家藥監局發文:改革中藥註冊分類-產業·期貨-新聞-上海證券報...
    尊重中醫藥特點,遵循中藥研製規律,將「安全、有效、質量可控」的藥品基本要求與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獨特的理論體系和實踐特點有機結合。根據中藥註冊產品特性、創新程度和研製實踐情況,改革中藥註冊分類,不再僅以物質基礎作為劃分註冊類別的依據,開闢具有中醫藥特色的註冊申報路徑。
  • 依託智能製造振興中醫藥產業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助力健康中國建設,需要傳統中醫藥行業在藥理解讀、生產控制、質量保障等方面努力創新,依託智能製造振興中醫藥產業。  我國傳統中藥生產存在「三高、三低、不適宜」的問題,即能耗高、汙染高、成本高;工藝水平低、生產效率低、藥材利用率低;相當大比重的工藝與裝備不適宜現代中藥生產。
  • 全國首個中藥礦物藥國際研究院在滬成立
    新民晚報訊(記者 易蓉)硃砂、雲母等礦物經過特殊加工炮製,是能起到預防和治療疾病作用的中藥藥物,《本草綱目》上記載的礦物藥總數達到340種。礦物藥物如何發揮功效,如何令礦物藥物更安全,如何將中醫智慧更好地在大健康產業中得到轉化?
  • ...衛藥」科技內涵──探訪天津中醫藥大學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
    去年2月,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領銜的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得到科技部和天津市政府批准,標誌著在國家重點實驗室布局中有了中醫藥一席之地,中醫藥現代化研究有了首個國家級創新基地。在抗擊疫情的關鍵階段,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組建應急攻關團隊,相關研究成果在救治患者、促進康復全療程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形成中國特色治療方案作出重要貢獻。
  • 3200多種植物具藥用價值 中藥資源種類佔全國1/6
    10月13日,世界中醫藥健康論壇在神農架舉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醫藥領域院士、專家和企業代表等400餘名嘉賓,循著炎帝神農嘗百草的足跡,相聚在美麗的香溪河畔,聚焦中醫藥文化傳承,共謀大健康產業發展。
  • 探訪天津中醫藥大學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津版「國之重器...
    記者來到天津中醫藥大學新校區,走進中醫藥研究院藥學部儀器室,溫暖撲面而來。此刻,室溫恆定在22.3℃,一排排大型色譜儀、質譜儀中間,幾個身著白大褂的身影正埋頭操作實驗。天津北方網訊:昨日上午10時,氣溫逼近-10℃,寒風卷著落葉呼嘯在大地上。記者來到天津中醫藥大學新校區,走進中醫藥研究院藥學部儀器室,溫暖撲面而來。
  • 「專業介紹」中藥學類-中藥資源與開發
    為提高學生選擇專業的自主性,滿足學生自主發展的需要,根據中藥類專業人才培養要求,結合學校人才培養定位和教育部「雙一流」學科建設,實施中藥學類專業「大類招生,後期分化」的培養模式改革。將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中藥製藥專業,按中藥學類大類招生。
  • 許建秦:加快推進陝西中醫藥產業由大轉強
    他表示,陝西應遵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整合全省中醫藥資源,建立長效協作創新機制,促進我省由中醫藥大省向強省的轉變。 通過深入調研,許建秦認為促進我省由中醫藥大省向強省的轉變,是我省面臨的重大課題。他表示,目前我省中醫藥產業發展主要存在三方面問題,一是中醫藥工作聯席會議制度體系亟待完善。
  • 中科靈芝:走中藥現代化之路 展示現代中藥魅力
    近年來中醫藥頻頻走出國門,走向國際,形成了一股中醫藥熱。中醫藥是我國的傳統醫藥也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在西醫西藥為主流的當下社會,要讓中醫藥得到市場的認可,需要中醫藥有科學的理論依據以及現代化的生產方式。同時也要求中醫藥企業及相關產業鏈在中藥現代化道路上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