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推進京津冀中藥產業協同發展 加注...

2021-01-09 瀟湘晨報

內容提要:昨天10時,天津中醫藥大學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藥學部綜合儀器室內,研究員楊文志正帶領著十幾名老師和學生進行藥物製備和成分標準的分析鑑定。

圖為提取製備實驗室。張立攝 天津北方網訊:昨天10時,天津中醫藥大學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藥學部綜合儀器室內,研究員楊文志正帶領著十幾名老師和學生進行藥物製備和成分標準的分析鑑定。

記者看到,在一個半米來高,宛如四層儲存櫃的儀器中,整齊排放著20多個小試管,內中注入的就是各種人參屬中藥的提取物。「大家所熟知的人參,不僅能入藥,在功能性食品甚至護膚品中也應用廣泛,但由於用料部位不同,藥理作用存在差異,比如人參須、人參葉的活性成分肯定不如人參根莖更有效,而這項實驗就是通過不同藥材中的活性成分的測定,對藥物標準起到整體質量評價。」楊文志說。

作為全國中醫藥系統第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由科技部、天津市政府共建的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於2020年2月正式立項運行,基於中藥成分、藥效評價、作用機制、安全性評價、製劑與工藝、智能製造、臨床評價七大核心技術平臺。目前,聚焦中藥行業關鍵問題,該實驗室經過多年發展已逐漸成為面向京津冀乃至全國的一流中醫藥研究高地,並形成了組分中藥配伍理論及方法、組分中藥物質基礎研究、組分中藥成藥性評價及轉化、組分中藥智能製造應用基礎及示範四個穩定的研究方向。

「實際上,自培育期以來,我們就致力於以現代中藥前沿技術和共性關鍵技術轉移轉化為重點,支撐促進京津冀中藥產業一體化協同發展。」據天津中醫藥大學中醫藥研究院院長、組分中藥實驗室辦公室主任張俊華介紹,近年來,京津冀三地正進行資源優勢整合,以創新驅動促進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為落實京津冀一體化戰略,重點實驗室原創性提出中成藥二次開發策略,以「中藥大品種培育」為主要內容,共同組建「現代中藥協同創新中心」,目前已完成30餘個中成藥品種二次開發研究,還有上百種中成藥二次開發正在推進。此外,由天津中醫藥大學張伯禮院士牽頭,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參與,河北安國「中藥數字都」提供建設基地的京津冀三地合作共建的「中藥檢測中心」正在加緊制定中藥飲片質量標準,為不同藥材品質的鑑別提供標準化規範化的「明白紙」「口袋書」。近年來,天津中醫藥大學培養的中藥學博碩人才,為京津冀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高地和智力支撐。

作為該實驗室的主任和學科帶頭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表示,以實驗室為依託平臺,天津中醫藥人將持續助推中醫藥在防治新冠肺炎過程中發揮作用,不斷完善組分中藥理論和關鍵技術,穩步推進中藥製造從「經驗製藥」向「科學製藥」迭代,在中藥組分、優化配伍、控制療效方面不斷突破,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提供有力科技支撐。(津雲新聞編輯孫暢)

【來源:北方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衛藥」科技內涵──探訪天津中醫藥大學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
    去年2月,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領銜的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得到科技部和天津市政府批准,標誌著在國家重點實驗室布局中有了中醫藥一席之地,中醫藥現代化研究有了首個國家級創新基地。在抗擊疫情的關鍵階段,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組建應急攻關團隊,相關研究成果在救治患者、促進康復全療程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形成中國特色治療方案作出重要貢獻。
  • 探訪天津中醫藥大學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津版「國之重器...
    去年2月,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領銜的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得到科技部和天津市政府批准,標誌著在國家重點實驗室布局中有了中醫藥一席之地,中醫藥現代化研究有了首個國家級創新基地。在抗擊疫情的關鍵階段,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組建應急攻關團隊,相關研究成果在救治患者、促進康復全療程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形成中國特色治療方案作出重要貢獻。
  • 傳統中藥也能數位化!組分實驗室助力打造京津冀中醫藥技術產業高地
    主持人:去年2月,天津中醫藥大學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獲批立項正式運行。實驗室在做哪些工作?如何助力京津冀中藥產業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來聽記者趙徵的報導。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津版「國之重器」 提升「衛藥」科技內涵
    去年2月,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領銜的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得到科技部和天津市政府批准,標誌著在國家重點實驗室布局中有了中醫藥一席之地,中醫藥現代化研究有了首個國家級創新基地。在抗擊疫情的關鍵階段,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組建應急攻關團隊,相關研究成果在救治患者、促進康復全療程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形成中國特色治療方案作出重要貢獻。
  • 天津將再添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張伯禮任主任
    5月20日,科技部網站發布《科技部 天津市人民政府關於批准建設省部共建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通知》。世界最大中藥組分庫儲備6萬多份中藥組分據了解,作為該實驗室一大特色,天津中醫藥大學擁有目前世界最大的中藥組分庫,現已儲備了6萬多份中藥組分。
  • 天津濱海新區十年城變與京津冀協同發展再思考
    在過去的十年裡,這個被認為受眾多政策垂青的地方,創造了GDP平均年增速超過20%的成績,並一躍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三極」,並因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提出再次迎來輿論的密集關注。2014年,糾結了十幾年的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終於進入實質性階段。
  • 2015.02:京津冀協同發展產業合作路徑研究(馬俊炯)
    ,強調要將京津冀協同發展提到國家重大戰略層面,京津冀地區發展迎來重要的戰略機遇期。   一、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無論是從全國生產力布局,還是京津冀自身發展來看,推動三地產業協同發展迫在眉睫。   首先,推動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是優化國家區域發展布局、形成新的增長動力的必然要求。
  • ...浙江省特色中藥資源保護與創新利用重點實驗室落戶浙江農林大學
    更好的推進傳統中藥與現代生物技術的融合發展?——浙江農林大學中藥學研究團隊的專家們一直在努力著。  近日,從浙江省科技廳獲悉,由浙江農林大學牽頭申報的「浙江省特色中藥資源保護與創新利用重點實驗室」被認定為省級重點實驗室,該校邵清松教授擔任實驗室負責人。
  • 走,去京津冀看看協同發展新氣象
    京津冀三地緊密聯動、高效協同,「一加一大於二、一加二大於三的效應」日漸顯現。北京,正在蝶變。他表示,中科曙光將以天津為中心發展先進計算,把京津冀建設為先進計算高地,助力高端製造、生命科學等新興產業發展。在雄安市民服務中心,海綿綠地、智能路燈、生態停車場、人臉識別的無人超市、無人駕駛汽車……各種創新元素,共同搭建起「智慧城市」的雛形。打造京津冀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既要依靠自主創新,也要向改革要答案。
  • 京津冀產業協同規劃 初稿形成
    京津冀產業協同規劃 初稿形成 2021-01-13 11: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兩翼輻射打破局限京津冀協同發展呈現新格局
    當前,我國城鎮化發展已經走入下半場,逐步形成了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成為帶動全國發展的重要引擎。其中,京津冀城市群是中國北方經濟的重要核心區,概念由首都經濟圈發展而來,北京、天津、保定、廊坊為城市群中部核心功能區。
  • 京津冀協同發展將資源環境承載力作為剛性約束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先後到天津、河北調研,強調要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2014年2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考察工作時發表重要講話,全面深刻闡述了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重大意義、推進思路和重點任務。
  • 中藥製藥共性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聘任清華大學教授羅國安、王義明為高級科學顧問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10日訊9月4日,中藥製藥共性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為國重室)高級科學顧問聘任儀式舉行,魯南製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國重室主任張貴民出席儀式。羅國安提出,國重室要以轉化科學為主導思想,把實驗室的研究成果應用到車間的生產設計上,科學、嚴謹地實現研究成果與生產設計可操作性的動態轉化,在中藥研究工作中合理地將共性技術科研思想進行轉化;將質量參數與工藝參數結合,進一步實現化學信息與藥理藥效信息的結合,從而在中醫藥產業取得長足進步和發展。
  • 京津冀區域大氣汙染協同治理如何推進?專家提出這些建議
    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柴發合《京津冀區域大氣汙染協同治理進展、挑戰及下一步措施》的報告中指出,未來京津冀區域大氣汙染的協同治理,要進一步強化區域聯防聯控,重點推進晉冀魯豫交界地區的產業結構升級,同時要重點強化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減排。
  • 走進中藥製藥共性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藥製藥共性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通過專業的儀器對製藥的全過程進行監控,這種監控使得神秘的中藥變得更加數據化、可視化。未來更多的新藥也將在這些科研工作者的手中一一呈現。主講人關永霞:中藥製藥共性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 「創新天然藥物與中藥注射劑國家重點實驗室」即將投入使用
    10月25日,工作人員在實驗室利用部分已經調試好的設備分析檢測藥物有效成分「創新天然藥物與中藥注射劑國家重點實驗室」即將在江西贛州投入使用,實驗室依託江西青峰藥業有限公司,是科技部批准建設的第三批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
  • 摸清中藥資源「家底」 助力中醫藥產業發展 雲南陸良縣開展中藥...
    「吃米帶糠,吃菜帶幫;男不離韭,女不離藕;若要皮膚好,蓮藕加紅棗……」在通向小百戶鎮楊梅山樣地的路上,曲靖陸良縣中藥資源普查隊隊長孟醫生一邊火眼金睛盯著路邊的花花草草,一邊跟隨行的普查隊員普及中醫藥知識,一路說說笑笑,緩解隊員們採集中草藥標本的辛苦和勞累
  • 2020京津冀產業鏈協同發展對接活動舉行 打造京津冀三地互嵌耦合的...
    》,共同規劃「十四五」三地協同發展產業鏈,11月19日,由京津冀三地工信(經信)部門共同主辦的2020京津冀產業鏈協同發展對接活動在北京舉行。對接活動以「精準定位 融合發展 構建京津冀產業鏈新格局」為主題,以研究梳理產業鏈,完善產業發展定位,謀求三地產業協同為重點,積極搭建三地工信(經信)部門之間,工信(經信)部門與智庫專家、園區企業、投資機構之間基於重點產業鏈合作的對接交流平臺。
  • 許建秦:加快推進陝西中醫藥產業由大轉強
    中藥產業產值約400億元,全國排名第十八位。中藥研發源於臨床實踐,但醫院原創能力不足,診療方案中「秦藥」參與度低。」省政協委員許建秦作的大會發言獲得了與會委員的稱讚和陣陣掌聲。 1月17日,陝西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召開。陝西省政協委員、陝西省中醫藥研究院(省中醫醫院)院長許建秦就加快推進陝西中醫藥產業由大轉強作大會發言,會後,接受了陝西網記者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