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學:ZnO納米線和石墨烯量子點的超靈敏聲波溼度傳感器

2020-09-09 材料分析與應用

成果簡介

柔性電子設備通常基於有機聚合物基底。本文,湖南大學Jianhui Wu等研究人員在《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期刊發表名為&34;的論文,研究利用氧化鋅納米線(NWs)和石墨烯量子點(GQDs)複合傳感層,研製了一種柔性、透明、超靈敏的超薄玻璃基ZnO/玻璃表面聲波(SAW)溼度傳感器。

與文獻中報導的基於柔性聚合物的SAW器件相比,它顯示出更大的有效機電耦合係數和信號幅度。歸因於ZnO NW的大比表面積,GQD的大量親水官能團,以及GQD和ZnO NW之間的p–n異質結的形成,開發的ZnO /玻璃柔性SAW傳感器顯示出40.16的超高溼度靈敏度kHz /%RH,以及出色的穩定性和可重複性。這種柔性且透明的SAW傳感器在彎曲角度為30°的彎曲表面上時,溼度傳感和人體呼吸檢測已經被進一步證明用於可穿戴電子應用,使用完全無機材料的超薄玻璃基設備。

圖文導讀

圖1.(a)H 2 O分子在複合傳感層上的吸附機理示意圖。

(b)基於ZnO NW和GQD的SAW傳感器的製造過程示意圖。

(c)器件包裝在聚醯亞胺柔性印刷電路板(PCB)板上,並安裝在1毫米厚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上。

(d)用於溼度感測的測試系統的示意圖。


圖2.沉積在柔性玻璃基板和敏感複合膜上的ZnO薄膜的特性


圖3. 厚度為2.7μmZnO膜的柔性ZnO SAW器件的透射光譜(S 21,紅線)和反射光譜(S 11,藍線)與波長λ的關係:(a)λ= 20μm;(b)16微米;(c)12微米;(d)ZnO NW和GQD塗層前後SAW傳感器的典型透射光譜(λ= 12μm)。


圖4.(a)傳感器在彎曲狀態下的照片。(b)柔性溼度傳感器(λ= 12μm,D7)在未彎曲和彎曲的條件下以30°角的頻率偏移。

圖5.(a)腕上柔性SAW溼度傳感器和霧化器模擬環境溼度變化的實驗裝置示意圖。

(b)對于波長為16μm的柔性聲表面波傳感器,共振頻率偏移是環境中相對溼度的函數。

(c)用於手腕呼吸檢測的柔性聲表面波的實驗裝置示意圖。

(d)在SAW裝置波長為16μm的呼吸下經過五個循環後,柔性SAW溼度傳感器中的諧振頻率變化。


小結

總之,一種高度靈活且超靈敏的ZnO /玻璃SAW溼度傳感器,其中包含ZnO NW和GQD的複合敏感層。柔性SAW器件實現了3.5%的大有效機電耦合係數和45 dB的大信號幅度,比先前報導的相同配置的ZnO /聚合物SAW柔性器件高約400和180%。由於ZnO NW的比表面積大,GQD的大量親水性官能團以及在GQD和ZnO NW之間形成p–n異質結,因此複合傳感層可以顯著提高柔性SAW器件的靈敏度。所有這些都可以顯著增強水分子的吸附。超高溼度靈敏度為40。獲得具有優異穩定性和可重複性的16 kHz /%RH。進一步證明,當柔性SAW傳感器以30°的彎曲角度連接到彎曲表面時,它們的功能良好,而性能沒有明顯下降。最後,我們展示了可穿戴應用於溼度傳感和人體呼吸檢測,揭示了在人機互動(HMI)、空間定位和個人保健方面的潛在應用。


文獻:

相關焦點

  • 湖南大學:ZnO納米線和石墨烯量子點的超靈敏聲波溼度傳感器
    本文,湖南大學Jianhui Wu等研究人員在《ACS Appl. Mater.Interfaces》期刊發表名為"Ultrathin Glass-Based Flexible, Transparent, and Ultrasensitive Surface Acoustic Wave Humidity Sensor with ZnO Nanowires and Graphene Quantum Dots"的論文,研究利用氧化鋅納米線(NWs)和石墨烯量子點(GQDs)複合傳感層
  • 用橡皮泥「玩」出超靈敏石墨烯傳感器
    Coleman經常在該校先進材料與生物工程研究(AMBER)實驗室嘗試各種新材料,就在一次隨手混合黏彈性化合物與石墨烯的意外中,開啟了打造超高靈敏傳感器的新機會。這也我們開啟了一項為期30個月的超高靈敏傳感器研究計劃。」
  • 超靈敏「電子鼻「:傳統傳感器的300倍
    原標題:殘次石墨烯可造超靈敏「電子鼻」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的科學家日前開發出一種能夠分辨出單個氣體分子的超高靈敏度「電子鼻」。這種新型氣體傳感器對氣體分子的吸收能力比傳統化學傳感器強300倍。   讓人不可思議的是,用來製造這種高靈敏度「電子鼻」的材料竟是此前被認為殘次品的、存在缺陷的石墨烯。
  • 第十三屆全國化學傳感器學術會議會議指南(大會日程安排)
    GSH與Cys/Hcy的螢光探針楊贇山曾榮今湖南科技大學P53碳量子點螢光探針及其對丙酮的選擇性檢測葫蘆脲與疊氮基共功能化石墨烯用於構建超靈敏電致點擊化學傳感器韋天香韋天香,戴志暉南京師範大學P69于欣豔李繼山湖南大學P73微波輔助製備碳量子點螢光及其應用於茶多酚含量的檢測
  • 中美科學家:超薄石墨烯「三明治」式的微型靈敏磁場傳感器
    該最新研究成果論文,題為:「超淨石墨烯霍爾傳感器的磁場檢測極限」,發表在今天的《自然通訊》上。論文第二作者、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王雷(Lei Wang),開發了一種三明治技術,研究團隊通過將石墨烯夾在六方氮化硼片之間來創建了這種微米級的霍爾效應傳感器,從而使該器件可在比以前的霍爾傳感器更大的溫度範圍內工作。
  • 美研發石墨烯半導體量子點能實現單分子傳感器
    有一種「石墨烯半導體量子點(graphene quantum dots)」能實現單分子傳感器,也可能催生超小型電晶體或是利用半導體雷射器所進行的晶片上通訊;美國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日前即發表了該校進行這種技術研發的相關計劃。
  • 華中科技大學:三維高定向雷射組裝ZnO納米線
    作為優異的功能性材料,一維半導體納米材料包括納米線、納米管、納米帶等可在眾多微納集成器件和系統中發揮重要作用。因此,將一維半導體納米材料高精度組裝至二維乃至三維微/納米結構中是構建微納集成功能器件的關鍵。然而目前針對半導體納米線的組裝仍面臨著製造工藝複雜、精度低和定向性差等的長期存在的問題,嚴重限制了一維半導體納米材料功能結構和器件的開發與應用。
  • 美國陸軍資助石墨烯"高十萬倍的靈敏度" 的微波輻射傳感器研究
    美國陸軍研究人員稱,這種新的微波輻射傳感器是微波輻射熱計,據稱可導致熱成像,無線電通信和電子戰方面的"重大改進" 。美國陸軍研究辦公室的 Joe Qiu博士說:"根據該項目開發的微波輻射熱測量計非常靈敏,能夠檢測到單個微波光子,這是自然界中最小的能量。
  • 挑戰量子點技術!新型柔性半導體製備方法更簡單
    最近,美國能源部所屬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們展示了一種半導體,稱為「金屬滷化物鈣鈦礦」,它能從單根納米線發出多種鮮豔的顏色,解析度小到500納米。關鍵字量子點、柔性半導體、納米、光電背景前不久,筆者在《基於石墨烯和量子點的圖像傳感器:應用前景廣闊!》一文中為大家介紹過量子點技術,或許許多朋友還有印象。
  • 氧化石墨烯/碳納米線圈複合材料,用於高性能溼度傳感器
    ,並在QCM傳感器上對其進行了改進1成果簡介 設計高性能的溼度傳感器以快速準確地檢測相對溼度(RH)在各種應用中很重要。必須同時考慮高響應性和快速可逆性。本文,浙江理工大學高俊闊等研究人員,基於石英晶體微天平(QCM)傳感平臺,利用商品化的氧化石墨烯作為傳感材料,並添加了商品化的碳納米線圈來阻止氧化石墨烯層的堆疊。所製造的新型傳感器具有超高響應(4618 Hz / 97%RH)和快速可逆性(2s)。這項工作不僅擴展了商業碳材料的應用,而且實現了具有商業潛力的高性能溼度傳感器的開發。
  • 石墨烯/量子點混合技術製備超光波譜範圍圖像傳感器
    來自光子科學研究所(簡稱ICFO)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一種全新的圖像處理晶片,藉助於新型的納米石墨烯和量子點混合技術,首次讓數字相機能夠成功同時捕捉來自紅外/紫外線和可見光部分的圖像, ICFO的研究人員採用金屬、PbS膠質量子點(CQD)半導體材料部署於單層石墨烯,並且利用這種混合式系統放置於CMOS
  • 石墨烯四大應用領域全解讀
    主要集中在如下四個領域:  (一)傳感器領域。石墨烯因其獨特的二維結構在傳感器中有廣泛的應用,具有體積小、表面積大、靈敏度高、響應時間快、電子傳遞快、易於固定蛋白質並保持其活性等特點,能提升傳感器的各項性能。主要用於氣體、生物小分子、酶和DNA 電化學傳感器的製作。
  • Interfaces綜述:紙基氣體、溼度、應變傳感器研究進展
    然而,由於環境刺激的複雜性(氣體、溼度和應變往往共存和相互作用),以及紙張本身的親水性和柔性,高性能紙基氣體、溼度和應變傳感器的發展仍面臨許多挑戰。例如,紙基氣體傳感器的氣敏性能易受紙張的吸溼性和外界應力影響;儘管紙基溼度傳感器的響應通常很大,可以免受其它氣體的影響,但仍易受紙張的柔性和外界應力影響。因此,對該研究領域的系統總結和對比分析是有必要的。
  • 浙江理工大學:氧化石墨烯/碳納米線圈複合材料,用於高性能溼度傳感器
    本文要點: 碳納米線圈和氧化石墨烯生產了新型感測複合材料,並在QCM傳感器上對其進行了改進 1 成果簡介 設計高性能的溼度傳感器以快速準確地檢測相對溼度
  • 浙理工:氧化石墨烯/碳納米線圈複合材料,用於高性能溼度傳感器
    本文要點: 碳納米線圈和氧化石墨烯生產了新型感測複合材料,並在QCM傳感器上對其進行了改進成果簡介 設計高性能的溼度傳感器以快速準確地檢測相對溼度(RH)在各種應用中很重要必須同時考慮高響應性和快速可逆性。本文,浙江理工大學高俊闊等研究人員,基於石英晶體微天平(QCM)傳感平臺,利用商品化的氧化石墨烯作為傳感材料,並添加了商品化的碳納米線圈來阻止氧化石墨烯層的堆疊。所製造的新型傳感器具有超高響應(4618 Hz / 97%RH)和快速可逆性(2s)。這項工作不僅擴展了商業碳材料的應用,而且實現了具有商業潛力的高性能溼度傳感器的開發。
  • 超靈敏磁力傳感技術顛覆傳統反潛理念
    新型超靈敏磁力儀之所以能克服傳統磁異常探測技術的缺陷,是因為運用超導量子幹涉儀陣列相關的新技術、新算法。 構建了超導量子幹涉儀陣列。超導量子幹涉儀的基本原理是基於超導約瑟夫森效應和磁通量子化現象,能測量出相當於地球磁場一百億分之一的微弱磁場,是常規磁異常探測器靈敏度的數百倍甚至數千倍,能夠更容易捕捉到潛艇對地球磁場造成的微弱變化。
  • 突破理論極限 中國科學家提出超靈敏納米探測新技術
    突破理論極限 我科學家提出超靈敏納米探測新技術  最新發現與創新  納米粒子或病毒分子的靈敏探測技術,對環境監控、醫學診斷和防恐安全等諸多領域有明顯的實用價值。如,在大氣汙染物中,相比微米顆粒(PM2.5),納米懸浮顆粒可穿透人體肺部細胞和血腦屏障,對健康的威脅更大。而目前,靈敏度最高的光學傳感器可檢測10納米的微粒,已逼近理論極限。近日,湖南師範大學教授景輝,提出了一種突破靜態腔探測理論極限的新方案,利用旋轉環形光學微腔,可使靈敏度達到目前最好的靜態腔的3倍,從而探測到更小的納米顆粒。這一結果日前發表在美國光學學會的旗艦期刊《光學》上。
  • 湖南大學特聘教授段鑲鋒:石墨烯為超級電容器提供重要啟發
    在2019未來科學大獎高峰論壇——「新分子製造」研討會上,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終身教授、湖南大學特聘教授段鑲鋒進行了一場《Van der Waals Heterostructures beyond 2D Materials》的演講,講述了二維材料以外的異質結構。
  • 每周一問 | 碳量子點和石墨烯量子點有何區別?
    1.碳量子點和石墨烯量子點有何區別?從廣義上說,石墨烯量子點是碳量子點的一種。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碳量子點根據碳源不同,製備方法不同,結構也千差萬別。特別是通過熱解或氧化sp3碳結構的小分子前驅物製備的碳點(又叫從下而上法),往往並不具或只有很小的有類氧化石墨烯的sp2共軛島嶼結構,而更類似於大的碳簇。因此,從結構上來說我們可以把石墨烯量子點歸為具有石墨片層結構(晶格間距0.32nm)以及較大的網狀sp2共軛島嶼結構的碳量子點。
  • 普渡大學開發出石墨烯光電探測器新技術 實現非局部光電探測
    普渡大學、密西根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研究團隊聲稱,已解決阻礙石墨烯高性能光學器件的發展問題,石墨烯高性能光學器件可用於成像、顯示、傳感器和高速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