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魚「吞食」自己孩子,並非飢餓而是保護,我們誤會太深了

2020-12-06 騰訊網

文化是,或者說應該是,對完美的研究和追求;而文化所追求的完美以美與智為主要品質。—阿諾德

魚類,是最古老的脊椎動物,全球已知的品種有36000多種,新品種魚類還在不斷的被發現,平均每年以約150種的速度增加,十多年已增加超過1500種。

大部分魚類要麼在淡水中生活,要麼在海水中生活,極少數洄遊魚類在淡水和海洋兩種環境中來回遷徙。

魚類對於我們來說很熟悉,是一種常見的美食,而黑魚物美價廉很受人們的喜愛。

自古以來關於黑魚的傳說有很多,傳說黑魚是「孝魚」,那麼為什麼說黑魚是孝魚呢?

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黑魚的的問題,了解黑魚為什麼被稱之為「孝魚」,首先要了解他的生活方式,其次了解大黑魚對於小黑魚的教養方式。

第一、黑魚的生活方式,它有幾個名字、它的分布範圍、它的身體特徵、它的覓食方式、它的適合生長水溫、它的產卵季節等。

第二、黑魚對於小黑魚的教養方式,黑魚教養小黑魚方式很有一套,小時候很寵愛,但是小黑魚稍微大一點,就基本放任不管,小黑魚能獨自捕食的時候,大黑魚就會趕走它們。

黑魚雖說很普遍,但是你並不一定了解它,了解它的生活方式,才能知道大黑魚對於小黑魚的良苦用心。因為它的遊速沒有鱤魚快,它的敏捷度沒有鱸魚好,但是黑魚卻是分布卻是最廣泛的肉食性魚類,它的成功不是偶然。

一、了解黑魚

了解一個人要先了解他的生活習慣;了解他的口味;了解他的人生經歷,從而真正理解它,了解黑魚也是如此:

黑魚的別名:黑魚是烏鱧的俗稱,屬鱸形目。又名烏魚、生魚、財魚、蛇魚、火頭魚、黑鱧頭等地方不一樣名字不一樣,光頭老家黑魚也叫火頭魚。

黑魚的分布:黑魚在我國地理分布非常廣泛,除西部高原地區外,全國均有分布,分布十分廣泛。

黑魚的顏色:黑魚一般偏黑色比較多,水質不同偶爾有其他顏色,腹部有花紋狀白色或者米黃色花紋。

黑的鱗片:黑魚的全身上下布滿了大小不同的魚鱗,局部地方會出現不同的斑紋。

黑魚全身都有鱗片覆蓋

黑魚的嘴巴:黑魚的嘴巴很大,嘴角稍微翹起,頭部側扁,整體像圓筒狀,有細小密集的牙齒,能夠咬住獵物後防止獵物逃脫。

黑魚呼吸方式:黑魚的呼吸器官除了鰓以外,還有一個輔助呼吸的器官(鰓上器),黑魚可將頭部伸出水面直接呼吸空氣中的氧氣。

黑魚的體型:黑魚呈現圓筒狀的,整體比較圓潤。它的魚鰓裂大連接嘴巴。

黑魚的魚刺:黑魚魚刺比較少,只有中間一根脊骨,脊骨旁邊有排刺,以及連接背鰭和魚鰭的少許魚刺,沒有雜亂的魚刺,這些魚刺都可以剔除,黑魚很適合有孩子的家庭食用。

黑魚身上的魚刺可以剔除,很適合小孩子吃

黑魚喜歡的環境:黑魚比較喜歡在淺水區活動,因為它需要來回浮出水面呼吸,在過深的水域浮出水面不太方便。並不是說深水區沒有黑魚,只是相對來說比較少。

有水草的淺水區黑魚比較多,因為水草茂密處、或者荷葉的下面、或者能夠躲藏的地方,這些地方便於黑魚潛伏。

黑魚的泳速:黑魚體型笨拙,遊泳能力不是很好,泳速較慢,但是十分兇猛,爆發力非常強。

黑魚的遊泳速度相對於其他肉食性魚類來說很慢

黑魚的食譜:黑魚食譜非常廣泛,只要能夠吞下的活物都是它的獵物。各種魚類、蛙類等,有些大黑魚甚至能夠吞食小型水鳥。

黑魚的捕食方式:黑魚泳速較差,主要靠潛伏捕食,潛伏在水草處,以及障礙物處,獵物一旦靠近,黑魚瞬間衝出,張開大嘴咬住獵物。

黑魚適合的水溫:黑魚在0~41℃的水溫下都可以生存,16~30℃最適合,溫度低於6℃時,遊動緩慢,覓食能力下降。水溫接近0℃時,黑魚會進入淤泥內、茂密的水草內、石頭縫內等越冬。

黑魚的產卵季節:南北方差異不一樣,黑魚的產卵季節不一樣,南方在5-7月,北方在6-7月。

黑魚在以前的話比較稀有,但是現在來說很平常的魚類。從這裡不難看出黑魚的聰明之處,雖說笨拙但是它比較有力氣,有耐力,靠潛伏一樣能吃好,並且吃得飽。在說它們養幼崽的方式,也和這個生活習性息息相關。

現在市場上黑魚一般為養殖黑魚

二、黑魚養育後代的方式

黑魚捕魚後代的方式相對於其他魚類來說差別很大,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黑魚是「孝」魚的故事。

黑魚媽媽每次生魚寶寶的時候,都會失明一段時間,這段時間,魚媽媽不能覓食,

如果沒有東西吃會餓死的,所以魚寶寶自己爭相遊進魚媽媽的嘴裡,直到魚媽媽復明的時候,她的孩子已經所剩無幾了,所以後來人們叫黑魚為「孝魚」

其實這是無稽之談,黑魚眼睛也不會失明,沒有科學道理,黑魚寶寶進入大黑魚嘴內是躲避危險的方式,因為有些危險躲避不掉,只能採用這種方式躲避。

光頭小時碰到過這種情況,農田邊有一個小水塘,裡面有兩條黑魚帶一群小黑魚,池塘內的水所剩無幾,光頭和幾個小朋友從家裡拿出來洗臉盆,把水舀出來抓黑魚。抓到大黑魚後沒有發現小黑魚,回到家把大黑魚放在水缸裡面,大黑魚竟然吐出了小黑魚,原來它感受到危險後,把小黑魚含在嘴裡,也是保護小黑魚的一種方式。

黑魚浮出水面

黑魚築巢:黑魚不像其他魚類產卵後就不管了,它們會自己築巢,給小黑魚一個安全的環境。

黑魚很喜歡水草多的地方築巢,黑魚夫妻用牙齒把水草咬斷,形成一個圓形亮水區(一般在淺水有泥底的水域)。

黑魚越大巢穴越大,黑魚越小巢穴越小,並沒有固定大小。

黑魚的產卵:黑魚產卵前,雌雄黑魚共同銜取水草或植物碎片構築魚巢。

巢的大小視其個體大小而定,巢略呈環狀,卵產於巢中,卵為黃色。

雄魚潛伏於魚巢中,或巢的附近守護魚卵,在魚卵的孵化期,黑魚的攻擊性非常強。

黑魚守護:只要有青蛙或者小魚靠近,都會受到黑魚的攻擊。

很多釣魚人,在這個期間回去釣黑魚,因為這時候的黑魚容易上鉤。

因為它們不會距離巢穴很遠,也不會因為危險離開巢穴,一旦有動靜,黑魚就會發起攻擊。

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不允許外來力量傷害到它的魚卵。

以前光頭也這麼釣黑魚,後來不釣了,畢竟黑魚是冒著生命的危險去守護自己的後代!

黑魚在淺水區護崽

黑魚放牧:小黑魚孵化3-5天後已經可以離巢穴遊動,這時候巢穴就廢棄了。

小黑魚成群遊動覓食,覓食浮遊生物,大黑魚一直跟隨守護,防止其他魚類對小黑魚造成傷害。

只要有魚類靠近小黑魚,大黑魚都會去驅逐它們,防止小魚受到傷害。

這時候大黑魚卻是很少吃東西,無時無刻都在照顧小黑魚。

15天左右後小黑魚已經可以捕食小魚小蝦,大黑魚對於它們的照顧就沒那麼上心。

也有可能是鍛鍊它們野外生存的能力,小黑魚25天左右大黑魚對它們基本放任不管。

黑魚能夠自己捕食後,大黑魚對於小黑魚放任不管,甚至驅逐

黑魚的驅逐:黑魚的領地意識非常強,一般來說在非繁殖季節,附近水域只有一條黑魚。

即使它們自己的孩子也不行,在小黑魚能夠獨立捕食的時候,大黑魚甚至會驅趕小黑魚。

讓它們去其他地方活動,一般水域附近只有一條黑魚活動。

說到這裡大家作何感想?光頭覺得:黑魚小時候對於小黑魚的愛很濃烈,不惜付出生命的代價也要守護小黑魚,但是黑魚有點自理能力後,對於小黑魚的守護明顯變小,等到小黑魚有自理能力後就會驅逐它,這對於我們來說是不是有所啟示呢?

大個體黑魚

綜合:黑魚雖說相對於其他肉食性魚類來說比較笨重,但是它有它自己的生存方式,相對於其他魚類來說,黑魚的分布更廣,更能適應環境,不被環境所淘汰。

黑魚越是了解它越感覺他的不同之處,它的生存方式是:無限放大自己的長處,採用潛伏的方式捕獵。不會拿自己遊速慢的短處捕獵,這是它的聰明之處。

另外一個是它教育幼崽的方式,小時候對於幼崽很呵護,這是大愛。幼崽長大以後,越來越疏遠,小黑魚有能力捕食的時候,它們會自動遠離,或者驅逐小黑魚。不讓小黑魚擠佔自己的生存空間,這就成了恨。

讓小黑魚有自理能力,能夠自己養活自己,能夠尋找到自己的生存方式,能夠找到自己的領地,怪不得黑魚相對於其他肉食性魚類分布更廣。

民間傳說:小黑魚會心甘情願被大黑魚吞食,也就是所謂的「孝魚」,其實是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在一些不可抗拒的危險下,大黑魚會把小黑魚含在嘴裡,從而保護小黑魚,而不是吞食小黑魚,真相令人感動,我們誤解了它。

相關焦點

  • 人人都喜歡吃的「黑魚」,在河流中令其他的魚兒聞風喪膽
    但是黑魚只是我們對於它的俗稱,它的學名叫做烏鱧[lǐ],是鱧科魚類家族當中分布最廣泛的存在,而且它們的繁殖能力也是十分的驚人,也因此成為了中國吃貨們的美食。黑魚的食性極其的複雜,不僅吃各種魚類,就連各種甲殼動物、甚至是青蛙、老鼠、鳥之類它能夠吞下的都是它的食物,就連自己的同類也會被它吞食。
  • 路亞黑魚雷強操作技法實戰解讀
    黑魚的遊動速度緩慢,但捕食一般不追趕獵物,而是隱藏於水草或其他隱蔽物附近,並高度注視四周的動靜,一旦發現有魚類等適口活餌遊經附近時便迅速出擊,一舉捕獲。黑魚的攝食量大,往往能吞食其體長一半左右的活餌,胃的最大容量可達其體重的60%上下。黑魚還有自相殘殺的習性,能吞食體長為本身三分之二以下的同類個體。其食量大小與水溫有密切的關係。
  • 民間把黑魚稱之為「孝魚」,野釣碰上該不該放生?
    民間為何總把黑魚稱之為「孝魚」傳說黑魚在產卵後眼睛會失明一段時間(也有一種說法是眼睛被蒙上一層白膜,視力下降),期間不能捕食。可能小黑魚仔知道媽媽是為了自己才看不見的,於是紛紛跑到媽媽嘴裡甘願成為食物。
  • 黑魚捨身救母的行為你會效仿嗎
    郭德綱老師說他有四不吃,說的就有產子之後的黑魚,黑魚產子之後頭昏眼花,看不見道,這母魚就得活活餓死。而小魚苗主動遊到母魚嘴裡,餵自己的老娘,因為它孝順,所以郭德綱老師不吃。小黑魚主動捨身餵母被人們稱為孝順,可是大家卻不知道,母黑魚遇到危險就會把小黑魚含到嘴裡,釣魚的時候都是公黑魚主動上鉤來保護妻兒。
  • 水庫養魚裡沒有放黑魚,黑魚哪裡來的?一般的水庫都會有黑魚嗎?
    黑魚的叫法各地方叫法不盡相同,有叫烏魚的,在我們這邊土話就稱呼為柴魚。也許是因為它的肉質比較粗糙,肌肉纖維吃起來比較柴的緣故吧!黑魚屬淡水魚肉食類魚種,和桂魚、黃丁魚、鯰魚之類的肉食魚種一樣,主要是以小魚小蝦或病殘腐屍類魚為食,生命力特強。因此,在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湖泊江河水庫都有蹤跡存在。
  • 雄性黑寡婦蜘蛛傾向與剛吞食配偶的雌性交配
    黑寡婦蜘蛛攀爬在蜘蛛網上,科學家最新觀測發現雄性更傾向於選擇剛吞食過性伴侶的「肥胖」雌性進行交配,不僅可增大繁殖概率,更重要的是可避免被雌性吞食  【搜狐科學消息】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科學家最新研究顯示,雄性黑寡婦蜘蛛更傾向選擇「
  • 成年黑魚如果死亡,它的幼魚還能活嗎?為什麼?
    黑魚是一種兇猛的淡水魚,同時也是一種非常美味的食用魚,在我國的一些地方,黑魚又被稱為「孝魚」,常用於晚輩給長輩祝壽的賀禮。但是,兇猛的黑魚其實也有「柔情」的一面,它們在繁殖期會成雙成對地在自己的卵附近,兢兢業業的守護者自己的後代。那麼問題來了,如果黑魚死了,小黑魚自己能不能存活呢?我們簡單的來聊一下這個問題。
  • 印度恆河黑魚泛濫,防止水葬和洗澡,網友:黑魚不能吃?
    我會大膽地承認,我愛的不是旅遊本身,而是陪伴我一起旅遊的那個人!文章分類|旅行見聞文章字數|979字,閱讀約2分鐘印度恆河黑魚泛濫,阻礙了水葬和沐浴。網友:黑魚不能吃嗎?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世界各國之間通過旅遊的聯繫和交流日益增多,每個國家都在注重經濟發展和旅遊,中國也不例外,中國有著五千年燦爛的文明,不僅非常重視文物的保護,而且也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外國遊客帶著對中國文化的好奇,紛紛來中國旅遊。同時,中國經濟好轉後,人們也喜歡出國旅遊。為了釋放工作壓力,人們把出國旅遊當成一種愛好。
  • 黑魚是種什麼魚?它打出了一張「苦情牌」,令廣大路亞人不再釣它
    黑魚,雖說也生活在我國各淡水區,但比其他淡水魚少見,而又比更兇猛更大的魚多一些,因而,它成了路亞人從路淡水魚到路大型魚的晉級之路。本期《漁課堂》,我們就來聊聊黑魚的那些事,其中,也有一些釣友不願路黑魚的原因。
  • 幫助孩子克服恐懼的「黑色」繪本
    因此,當孩子說自己害怕的時候,家長首先需要做的,是去承認和共情孩子的這個情緒。接下來可以詢問孩子害怕什麼,以及害怕的原因。然後給予孩子耐心的傾聽和陪伴。家長也可以對孩子說,當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我也會害怕。但是沒關係。一切都會過去的。我們可以和自己的影子做朋友,說不定有些時候,我們的影子還可以保護自己呢。
  • 黑魚的生活習性
    黑魚暴烈而兇悍,素有「水中霸王」之稱,實乃魚塘一害。2、黑魚系兇猛肉食性魚類。幼魚期,以食水中浮遊動物為主,成魚則專吃小魚、小蝦、水中昆蟲、泥鰍和小青蛙。3、生命力極強,耐低氧,適應環境能力強。個體大、生長快,最大體長可達2米,體重可達100千克池塘水乾枯後,黑魚鑽進溼泥土中,能存活兩三個月不死,一旦有水又可復活如初。
  • 孩子汗多 煲太子參浮小麥黑魚
    孩子比成年人出汗多是正常現象,但如果白天安靜狀態下也愛出汗,或者動輒大汗淋漓,一天要換多次衣服,同時還伴有體質虛弱、反覆上呼吸道感染、臉色蒼白、怠倦乏力、食欲不振、聲低懶言、生長發育追不上同齡人時,應引起重視。這種情況可能是氣虛失攝引起的自汗。
  • 黑魚來襲?安徽六安河上黑魚密布,當地人:太多了
    他們中的一些人用蘆葦,另一些人用手杖釣魚,他們一下來,就和釣魚朋友小王在第一條線上釣到了一條3斤多的大黑魚,這條黑魚是用手杖釣到的。漁夫用「崩尖子」捕魚的方法把一條大蚯蚓掛在鉤子上,沒想到,一條大黑魚在第一根杆子上被釣到了。然而接下來的幾個釣魚朋友卻目瞪口呆,他們本來想張嘴釣,桂魚橫排,誰也沒想到黑魚會爆炸!
  • 腦梗的「禍根」被發現,並非喝酒,而是它,真不能小瞧
    現在人生活質量越來越好,血管疾病卻越來越多,其實多半是自己「作」出來的,與平時不良的壞習慣有密切聯繫比如「多葷少素,暴飲暴食」等。想要預防腦梗,我們一定要先了解大腦最「害怕」的是什麼?只有在根源上杜絕,才有助於降低腦血管堵塞的風險,希望你不要小瞧。
  • 魚塘裡橫掃一切的黑魚,連食人魚都不怕,它們的天敵是什麼魚?
    養魚塘裡最怕的就是黑魚,如果丟幾條黑魚,那這塘魚就白養了!當然這有點誇張,但黑魚的出現絕對會影響魚獲!黑魚的兇猛可以稱之為淡水魚王,一對一食人魚也不落下風,那麼自然界還有它的天敵嗎?黑魚的繁殖能力極強,但卻沒有泛濫,因為黑魚會捕食自己的幼魚,它六親不認
  • 蠢萌狗狗為何記不住自己的名字?並非它們笨,而是教育方法出錯了
    雖然寵物犬和主人的感情很好,但是對自己的名字卻感到十分陌生,畢竟沒有經常使用的名字和一個陌生的詞彙是一樣的。狗狗經常更換名字一些隨性的朋友會隨口叫自家狗子,但每次的稱呼都有些不同,就算是聰明的孩子也總會有分不清楚的時候
  • 俗話說:「虎毒不食子」,但這種魚有時候不得不將孩子「一口悶」
    有句俗語叫做:「虎毒不食子」,無論是人還是動物,都會對自己的子女愛護有加,可是聽一些人說,這種魚為了生存,有時候不得不將自己的孩子一口悶給吞進嘴裡。這種魚就是我們說的黑魚,它的學名叫烏鱧,在湖北,安徽那邊,有些地方叫它財魚。
  • 常態環境中,毀掉孩子視力的元兇並非手機電視,而是這四種因素
    與此同時,專家們也指出在大多數家庭中,父母對於孩子近視的問題存在著較大的誤區,有些父母單純地以為只要避免孩子接觸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就可以改善孩子的視力,而事實上影響孩子視力的主要因素,並非是簡單的與電子產品的接觸。
  • 黑魚市場銷量反彈 珠三角地區黑魚收購價有望回升
    受淡水魚市場大環境回暖的影響,這兩年相對萎靡的黑魚市場也有了一些好轉,目前廣東省內黑魚數量很多,而廣東省外除了江西黑魚有一定的存量,湖南安徽浙江山東等省的存量很零散,隨著廣東省外黑魚陸續消耗,四五月份黑魚價格回升的可能性很大。
  • 「恐怖」黑魚入侵北美,中國胃拯救美國人?
    不過,正如微博上 @Hui-K 指出,這條廣為流傳的微博配圖並非黑魚(烏鱧),而是斑鱧,兩者同屬不同種,在顏色、斑紋和體型上都有所區別。黑魚,北美「魚斯拉」?黑魚(學名Channa argus),屬於鱧科鱧屬,原產地在中國、俄羅斯和朝鮮半島。我國的鱧屬魚類有7種,其中黑魚分布最廣,養殖最多。本來在國內,黑魚還有「孝魚」的好名聲,而到了異國他鄉,黑魚便聲名狼藉了。2002年,黑魚首次在美國的新聞報導中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