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j:鈉離子電池層狀電極材料——高通量篩選

2021-03-01 知社學術圈

海歸學者發起的公益學術平臺

分享信息,整合資源

交流學術,偶爾風月

由於鋰的成本高昂並且資源不足,鈉離子電池因而得到了廣泛研究以便大規模應用。就電極材料來說,插入型材料比合金型和轉換型材料通常擁有更好的循環穩定性。然而Na+的離子半徑比Li +的離子半徑大55%,這就要求主體骨架具有更大的空間用於Na+的儲存和輸運,因而迫切需要尋找合格的Na+宿主材料。來自中國南開大學的周震教授等,開發了一種快速的「高通量」計算方法,以搜索大量在線「材料項目」資料庫中的層狀鈉基材料。他們通過計算所獲得的Na基層狀材料包含38種空間群,表明該篩選方法的可信度不受空間群影響。作者通過密度泛函理論計算,進一步研究了這些材料的儲能代表性指標,如平均電位、體積變化和鈉離子遷移率等,評估了候選材料在鈉離子電池中的潛在應用。發現資料庫中的一些材料,包括Na(CuO)2、 NaTiF4、 Na2Zr(CuS2)2、 Na3Co2SbO6 和 Na2Cu(CO3)2,體積變化和鈉擴散能壘均很低,可能適合用作'嵌入式'正極材料。作者希望此法也可以用於搜索其他基於鹼金屬離子和多價離子的層狀材料作為潛在電極,並希望以此加速新一代電池的開發。該文近期發表於npj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4: 13 (2018);  doi:10.1038/s41524-018-0070-2。英文標題與摘要如下,點擊閱讀原文可以自由獲取論文PDF。

An effective method to screen sodium-based layered materials for sodium ion batteries

Xu Zhang, Zihe Zhang, Sai Yao, An Chen, Xudong Zhao & Zhen Zhou

Due to the high cost and in sufficient resource of lithium, sodium-ion batteries are widely investigated for large-scale applications. Typically, insertion - type materials possess better cyclic stability than alloy - type and conversion-type ones. Therefore, in this work, we proposed a facile and effective method to screen sodium-based layered materials based on Materials Project database as potential candidate insertion-type materials for sodium ion batteries. The obtained Na-based layered materials contains 38 kinds of space group, which reveals that the credibility of our screening approach would not be affected by the space group. Then, some important indexes of the representative materials, including the average voltage, volume change and sodium ion mobility, were further studied by means of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omputations. Some materials with extremely low volume changes and Na diffusion barriers are promising candidates for sodium ion batteries. We believe that our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 could also be used to search for other alkali and multivalent ion-based layered materials,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battery materials.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媒體轉載聯繫授權請看下方

相關焦點

  • 莫一非&陳海龍AEM綜述:鈉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的計算研究
    從鈉離子電池的充放電原理可以看出,研發具有高比容量,高能量密度,循環性能好的正負極材料,是發展鈉離子電池的關鍵。理論計算模擬技術可以探究鈉離子電池電極材料工作的深層次機理,彌補實驗表徵手段的不足。其中,基於量子力學的第一性原理計算可以很好地從原子尺度解釋和預測電極材料的熱力學與動力學性能。
  • 廈大在鈉離子電池層狀金屬氧化物正極材料空氣穩定性研究取得進展
    、成本低廉及其獨有的電池安全特性等優勢,是未來風、光電等規模化儲能系統的重要候選者,因而對電池的循環壽命、功率特性及其材料的製造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儘管層狀鈉離子過渡金屬氧化物的體積能量密度較高,但其在充放電過程中材料結構相變可逆性差、電極/電解液界面不穩定以及空氣中暴露易發生化學變質等問題嚴重阻礙了其商業化的應用。
  • 劉金平&楊勇教授NC層狀鈉離子氧化物空氣穩定性機理研究
    研究背景 層狀過渡金屬氧化物是目前商業化鋰離子電池應用最為廣泛的正極材料體系。作為鋰離子電池在儲能電網等大規模儲能領域的潛在替代者,鈉離子電池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在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中,層狀過渡金屬氧化物由於具有安全、豐度高、成本低廉、過渡金屬離子選擇性多以及製備方法簡單等諸多優點,是鈉離子電池最具有應用前景的正極材料之一。
  • 上海矽酸鹽所在鈉離子電池材料設計方面取得進展
    ,極大地提高了電極材料的儲鈉容量,為進一步設計新型高比容量電極材料提供新思路。以鈉離子電池材料為例,鈉離子電池中金屬有機電極材料的儲鈉位點主要集中在表面豐富的官能團(C=O、C≡N),可通過官能團和結構骨架共軛環內的單雙鍵重排機制實現電子穩定存儲。
  • 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挺「錳」 有望取代鋰電池
    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挺「錳」 有望取代鋰電池科技日報南京12月6日電 (通訊員 崔玉萌 記者張曄)鋰離子電池應用越來越貼近百姓生活,但地球上鋰資源十分有限,且開採成本高。開發一種替代電池成為各國科學家努力的重要方向。
  • npj: 有機太陽能電池供體-受體材料
    ,有機太陽能電池的能量轉換效率已經超過了17%。近日,武漢大學閔傑研究員課題組在開發高性能有機太陽能電池光伏體系的研究過程中,利用機器學習在合成新材料之前建立化學結構、供體/受體匹配體系和光伏特性之間的關係,並對新材料結構以及供體/受體材料配對進行效率預測,建立了分子結構、供體/受體對與性能之間關係的多種可預測模型,可對供體、受體材料以及活性層供體/受體對進行快速的評估和篩選,並據此評估並確定了最優算法模型來指導設計高性能的有機光伏材料體系
  • 鈉離子電池材料設計可能再進一步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物理所)科研團隊與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法國波爾多大學等合作,提出了一種簡單的預測鈉離子層狀氧化物構型的方法,並在實驗上證實了該方法的有效性,為低成本、高性能鈉離子電池層狀氧化物正極材料的設計製備提供了理論指導
  • 北京大學劉永暢&李平綜述鈉離子電池中靜電紡絲電極材料研究進展
    SIBs的可逆充放電是通過Na離子在陰極和陽極材料之間的穿梭實現的。值得關注的是,鈉離子比鋰離子更大、更重,通常會導致SIBs反應動力學緩慢;此外,鈉化過程往往會引發電極材料的大體積變化甚至不可逆的結構失效,惡化電池的循環穩定性。因此,開發合適的電極材料以適應快速穩定的Na離子嵌入/脫出成為推動SIBs產業化發展的研究熱點。
  • 我國科學家研究鈉離子電池材料獲進展
    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物理所)科研團隊與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法國波爾多大學等合作,提出了一種簡單的預測鈉離子層狀氧化物構型的方法,並在實驗上證實了該方法的有效性,為低成本、高性能鈉離子電池層狀氧化物正極材料的設計製備提供了理論指導
  • 基於高通量計算篩選發掘新型光電半導體材料
    光電半導體材料可廣泛應用於電池、照明、傳感、探測等領域。考慮到當前的能源危機和源於傳統化石燃料的環境汙染問題,清潔高效、廉價易得的新型光電半導體材料亟待發現。
  • KAIST提出以硫化銅為電極材料 助推鈉離子電池商業化
    (圖源:KAIST官網)蓋世汽車訊 鋰離子電池(LIBs)自面市以來,已被廣泛應用於各種電化學儲能應用,包括行動裝置、電動汽車和儲能系統(Ess),是最受歡迎的可充電電池類型之一。但是,隨著需求的增加,其價格在過去幾年也有所上漲。
  • 【中國科學報】鈉離子電池材料設計可能再進一步
    近日,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物理所)科研團隊與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法國波爾多大學等合作,提出了一種簡單的預測鈉離子層狀氧化物構型的方法,並在實驗上證實了該方法的有效性,為低成本、高性能鈉離子電池層狀氧化物正極材料的設計製備提供了理論指導。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科學》。
  • . | 鈉離子電池電極/電解液界面的調控策略與展望
    然而,相對於大量研究的電極材料而言,當前人們對於構建穩定、高效的鈉離子電池「電極-電解液」界面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對鈉離子電池界面基礎理解和調控策略的研究還處於初期階段。鈉離子電池界面層的基礎理解、調控策略與展望論文從鈉離子電池「電極-電解液」界面的基礎視角出發,對界面相主體本身的初始形成機制、化學成分與結構、生長演變過程和離子傳輸行為等方面進行了系統闡述與介紹。首先,熱力學驅動力解釋了界面相生成的根源、作用及其與電極電解液之間的關聯性。
  • 我國學者首次在《Science》發表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研究成果
    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科海鈉創始人兼董事長胡勇勝,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陸雅翔、以及來自法國波爾多大學和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科研人員組成的科研團隊,提出了一種簡單的預測鈉離子層狀氧化物構型的方法,並在實驗上證實了該方法的有效性,為低成本、高性能鈉離子電池層狀氧化物正極材料的設計和製備提供了理論指導
  • 《Science》發表鈉離子電池研究成果:鈉離子電池技術或將再進一步?
    該研究提出了一種簡單的預測鈉離子層狀氧化物構型的方法,並在實驗上證實了該方法的有效性,為低成本、高性能鈉離子電池層狀氧化物正極材料的設計和製備提供了理論指導。據悉,這是《Science》創刊百餘年來首次刊登鈉離子電池領域相關文章,不僅表明了國際主流科學界對該技術突破的重視,也佐證了我國鈉離子電池前沿技術已比肩國際最頂尖水平。
  • 進展|一種高容量鈉離子電池層狀氧化物模型材料
    由於鈉資源儲量豐富且成本低廉,室溫鈉離子電池在未來大規模儲能應用上表現出巨大的潛力,近兩年已經在低速電動車和儲能電站上成功實現了應用示範。O3層狀過渡金屬氧化物具備製備工藝簡單、比容量高、首周庫侖效率高和環境友好等優點,得到了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
  • npj: 載流子弛豫時間—機器學習高通量預測
    特別地,機器學習在新能源材料的探索上也在以驚人的速度發展。其中,對於高性能熱電材料的快速搜尋尤為引人關注。在與熱電性能密切相關的輸運係數中,載流子弛豫時間的預測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十分重要但又較為複雜的基礎科學問題。雖然人們可以使用簡單的形變勢理論或是全面考慮電-聲耦合來預測弛豫時間,但這兩種方法都只能處理原胞較小的材料體系。
  • 低成本、高性能鈉離子電池技術獲進展
    其中,鋰離子電池雖然已佔據全球電化學儲能規模市場的80%份額,但由於其資源的稀缺性和較高昂成本,產業發展面臨「天花板」,資源儲量豐富、成本低廉的鈉離子電池便成為了極佳的補充。然而,鈉離子電池的性能因受到可用電極材料的限制,尤其是以層狀氧化物材料為主的正極材料的限制。
  • 鈉離子電池使用層狀氧化物材料的合理設計
    鈉離子電池使用層狀氧化物材料的合理設計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8 14:49:45 中國科學院胡勇勝團隊聯合哈佛大學等多所國外頂尖高校研究團隊,提出了一種鈉離子電池使用層狀氧化物材料的合理設計方法。
  • 【中國新聞網】中國科學家研究鈉離子電池論文獲Science在線發表
    「然而,鈉離子電池的性能卻受到可用電極材料的限制,尤其是以層狀氧化物材料為主的正極材料的限制。」他解釋說,鈉離子層狀氧化物具有O和P兩種構型,但目前的技術手段僅可實現對合成出的材料進行物理表徵以確定具體構型,無法直接預測材料的堆積結構,這嚴重阻礙了層狀氧化物正極材料的性能設計和新型正極材料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