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引
1887年義大利社會經濟學家帕拉圖在研究資本主義的義大利社會財富分布狀況時,發現小數人佔有著絕大多數的財富,而絕大數人卻只佔有少量財富處於貧困狀態,
從而得出「關鍵的少數和次要的多數」的資本主義社會財富不均勻分布規律,也叫做8020法則。
01
他還把這一規律用坐標圖描繪出來,得到一條累計的百分比曲線,後人為紀念他,把這一條曲線稱為帕拉圖曲線,故排列圖又稱帕拉圖。
更多時候人們叫叫柏拉圖,於是有人想到柏拉圖式的XX。
小夥子你的思想有點危險啊!
關於8020法則的推導有如下:
百分之八十的結果,來自百分之二十的原因
百分之八十的結果,來自百分之二十的時間與精力
百分十八十的公司利潤來自百分之二十的客戶
這句話也可以這樣說:
百分十八十的公司利潤來自百分之二十的員工
看到最後一句似乎有人估計有人開始:
類似的推導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入,然而上述推導告訴我們一個事情,抓重點。
如哲學上所說:抓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
02
到了上世紀50年代,美國的質量管理專家朱蘭,把帕拉圖原理應用到質量管理波動中來,指出影響產品質量的諸多因素中,起主要作用的只是其中少數幾項。
於是有了一個觀點:Vital Few, Trivial Many(重要的少數,瑣細的多數)。
因而帕拉圖法成為質量管理的常用手法之一。
帕拉圖法又稱排列圖法或主次因素分析圖法。
它是一種從諸多質量問題或影響產品質量諸多因素中尋找出主要質量問題或主要影響因素的有效圖解方法。
03
了解這些之後,接下來我們學習如何繪製帕拉圖:
1、決定數據的分類項目,分類的方式有:
A、按結果分類:
a、不良項目別;
b 、場所別;
c、時間別;
d、工序別;
B、按原因分類:
a、材料別(廠商、成分等);
b 、方式別(作業條件、程序、方法、環境等);
c、人別(年齡、熟練程度、經驗等);
d、設備別(機械、工具等);
2、決定收集數據的期間,並按分類項目在期間內收集數據;
要從問題發生的狀況考慮,從中選擇恰當的期限(如:一天、一周、一季或一年為期)來收集數據
3、依分類項目別,做數據整理,並作成統計表
4、按數據大小排列畫出柱狀圖;
5、繪製圖線。
6、繪累計比率:
現在繪製柏拉圖的工具比較多,比如ECXEL,MINITAB軟體都可以,但是重點是,軟體只是在給我們繪製圖形時帶來方便,如果不了解質量工具本身構成,那麼軟體也發揮不了它應用的作用。
04
注意事項:
1、帕拉圖的橫軸是按項目別,依大小順序由高到低排列;
2、次數少的項目太多時,可考慮將後幾項歸納成「其他」項;
其他項不應大於前幾項,若大於時應再分析,有時改變層別或分類的方法,也可使分類的項目減少。通常項目別包括其他項在內,以不要超過4-6項為原則。
3、前三個項目往往累計影響度可達70-80%,如能針對前三項做改善,便可得到70%以上的成效;
結尾留一個伏筆:用過EXCEL製作柏拉圖的會遇到下面圖一和圖二兩種情況:
請問那種柏拉圖是正宗的。
歡迎下方留言板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