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更斯號(Hygens)登陸泰坦15周年

2020-12-06 starxGo星空志

美東時間2005年1月14日9時,惠更斯號泰坦(土衛六)著陸器進入其大氣層。

土衛六是土星類似行星的衛星中的第六顆,也是最大的,其半徑略大於水星行星的半徑,但質量不到其一半。

這不僅在尺寸上令人矚目,而且因為它是太陽系中唯一一個擁有濃密大氣層的衛星,而大氣層在其表面上支撐著天氣系統和液體。

自1655年荷蘭天文學家克裡斯蒂安·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發明天文學家以來,天文學家就已經知道它了,因為它濃密的橙色霧氣很難研究。只有在2005年初從卡西尼-惠更斯號研究任務中沉積了探針後,研究人員才對土衛六的表面情況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泰坦上的惠更斯號

如今,人們已經了解到,土衛六的大氣層比地球的大氣層密度稍大,主要由氮,甲烷雲和各種有機顆粒的霧組成。它的表面有粗糙而光滑的斑塊,過去似乎被火山作用所刷新,具有活躍的特徵,例如帶電的沙丘和冷液態碳氫化合物的深湖。

這些液態烴池激發了人們的猜測,即泰坦上可能發生複雜的有機化學甚至生物化學。

NASA正在計劃在未來幾年內向這個奇特的小世界飛行,以期進一步了解其大氣,天氣系統,甚至可能是一個獨特的生物圈。

相關焦點

  • 「惠更斯號」探測器登陸「土衛六」10周年
    原標題:「惠更斯號」探測器登陸「土衛六」10周年     中新網1月16日電 據外媒報導,2015年1月14日是「惠更斯號」探測器登陸「土衛六」10周年。「土衛六」是土星最大的一顆衛星。  2005年1月14日,「惠更斯號」探測器成功登陸土衛六,其降落過程歷時兩個多小時,其間打開了3個降落傘進行減速。這是人類第一個登陸土衛六的探測器。  「惠更斯號」在著陸後與環繞土星運行的「卡西尼」號探測器進行了近十分鐘的聯繫,最終因電池耗盡而結束了歷史使命。
  • 惠更斯登陸土衛六(組圖)
    惠更斯登陸土衛六(組圖) 點擊進入>>> 「惠更斯」號離開「卡西尼」號飛船,飛向土衛六的想像圖「惠更斯」號進入土衛六大氣層的想像圖「惠更斯」號登陸土衛六的想像圖  7年前就已飛離地球  17國科學家共同參與  耗費33億美元巨資  美國國家宇航局、歐洲航天局和義大利航天局聯合實施  著陸後只能工作半小時
  • 「惠更斯」成功登陸土衛六
    1月14日17時左右,人類首枚探測器———「惠更斯」號在脫離「卡西尼」號航天飛船22天之後,終於進入土衛六「泰坦」的大氣層,再經約兩個半小時的旅途後,已於19時50分左右在「泰坦」赤道附近區域成功著陸。
  • 「殺入」滅霸老家的第一位地球來客,惠更斯號和卡西尼號本是一體
    不過在泰坦上 還有一位伴隨著妮妮的 很久以前來到泰坦的地球來客 已經在泰坦上度過13年的 惠更斯號
  • 歐洲惠更斯號探測器已經開始登陸土星衛星(組圖)
    北京時間12月24日,「卡西尼」從1200千米的高空再次掠過泰坦(土衛六),這是它和「惠更斯」分離前最後一次掠過它。  「卡西尼」所攜帶的子探測器—「惠更斯」號,於美國東部時間12月24日午夜(北京時間2004年12月25日中午)與「卡西尼」號成功分離,據NASA報導,分離過程十分順利,「惠更斯」開始獨自踏上登陸土衛六的歷程。2005年1月14日,「惠更斯」將以每小時2萬公裡的速度衝入土衛六大氣層,並最終在土衛六表面南緯10°,東經160°附近區域著陸。
  • 15年前,惠更斯號著陸土衛六時,發生錯誤旋轉,現在終於揭開了!
    15年前歐空局惠更斯號探測器創造了歷史,它降落在土星衛星土衛六的表面,成為第一個成功降落在太陽系另一個世界的探測器。然而,在下降過程中,探測器開始以錯誤的方向旋轉,但15年了,一直是一個謎,現在的研究測試終於揭示了其原因。
  • 歐空局發布視頻 重溫惠更斯號登陸土衛六Titan的時刻
    美國宇航局(NASA)的卡西尼號探測任務將在今年9月15日迎來正式終結。
  • 第1863回:卡西尼和惠更斯號,旗艦級空間探測器
    兩具探測器由泰坦四號B型運載火箭搭載,於1997年10月15日一同發射升空,並於2004年7月初抵達土星軌道,隨後在同年12月25日分離。卡西尼號自入軌後持續運作超過13年,直到2017年9月15日進入土星大氣層焚毀;惠更斯號則於2005年1月14日成功於土衛六的阿迪立地區著陸並傳回數據,是首具在外太陽系天體完成登陸的探測器。
  • 「惠更斯」登陸土衛六:見證40億年前的地球
    在此之前,英國《衛報》剛剛評出2005年科學界最應關注的10件大事,「惠更斯號」和「深度撞擊號」兩項宇宙任務分列第一和第二位。而「惠更斯號」成功登陸土衛六,更被很多科學家認為是人類在宇宙探測方面所取得的最偉大成就之一。
  • 1997年10月15日 「卡西尼-惠更斯號」發射升空
    1997年10月15日 「卡西尼-惠更斯號」發射升空2017-10-15 00:00 來源: 科普中國 1997年10月15日1997年10月15日,「卡西尼-惠更斯號」發射升空。「卡西尼-惠更斯號」探測器的科學目標包括探測土星環和土星磁層的三維結構和動態性能;確定土衛六的表面成分以及地理學歷史,根據土星雲層的觀測,研究土星大氣動態性能;研究土衛六的雲層和陰霾隨著時間的變化;了解土衛八的表面黑暗物質的特性和起源。卡西尼軌道器為圓柱體,三軸穩定,質量為2125kg,直徑為4m,高為6.8米。採用了3個RTC供電,壽命初期功率為880W,末期功率為628W。
  • 太陽系內或許存在著外星生命,探訪神秘的泰坦星
    此行兩顆探測器身負不同的任務,卡西尼號的任務是環繞土星飛行,成為土星的一顆衛星。而惠更斯號的任務是深入土衛六大氣層,進行實地考察。卡西尼·惠更斯號歷經7年,卡西尼-惠更斯號終於到達土星,惠更斯號與母探測器分離,飛往
  • 卡西尼—惠更斯號:我的故事先講到這裡--中國數字科技館
    這就是我,「卡西尼—惠更斯號」探測器。現在,就請你跟隨我的日記,和我一起重溫這段激情歲月吧。日,在美國佛羅裡達州的卡納維拉爾角,「泰坦4號」運載火箭搭載著我和「惠更斯號著陸器」成功發射,前往土星系統,開始了長達7年的旅程。
  • 在遙遠的未來,土星的衛星「泰坦」,有著孕育生命必要條件
    之後12月25日釋放出惠更斯號探測器在2005年1月14日穿越了泰坦濃厚的大氣層,降落在了泰坦星的表面。帶給了我們更多關於泰坦的畫面,而現在人類對於泰坦的認知多數都來自於卡西尼號探測器和惠更斯號探測器曾傳回的資料。
  • 模擬登陸登陸土衛六
    十年前,2005年1月14日,「惠更斯」號探測器成功軟著陸土衛六泰坦星,土衛六是土星衛星中最大的一顆。
  • NASA視頻模擬「惠更斯號」著陸器下降及著陸到土衛六的過程
    據外媒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近日發布了「惠更斯號」(Huygens)著陸器下降及著陸到土星最大衛星——土衛六(Titan)的模擬視頻
  • 十多年前惠更斯號就在土衛六上軟著陸!
    土衛六是太陽系中,唯一擁有濃厚大氣層的衛星,相對於我們的地球來說,土衛六的環境還是太惡劣了,平均溫度-180℃,難以孕育生命;早在2005年,NASA的惠更斯號就在土衛六上軟著陸,傳回的數據未發現生命存在。
  • 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泰坦),它會成為下一個地球嗎?
    也被稱為「泰坦」。泰坦衛星泰坦比水星和冥王星大,土星的泰坦衛星是除了地球和火星外,唯一同時擁有堅實地表和濃厚大氣層的星球。如果泰坦不是繞其他星球的軌道運行,我們會毫不猶豫地把泰坦稱為一個活躍的行星。我們知道一旦說到泰坦,就會非常興奮,它就像是一個謎,隱藏在它迷霧重重的大氣層中。
  • 悲壯的土星使者 飛奔20年的卡西尼號探測器飛入土星大氣層焚毀
    卡西尼號全稱卡西尼-惠更斯號(Cassini–Huygens), 1997年10月15日卡西尼號發射於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40號太空發射複合體。它在1998年4月26日和1999年6月4日接近金星,並進行了兩次重力助推調整。
  • 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泰坦),它會成為下一個地球嗎?
    也被稱為「泰坦」。卡西尼號的相機透過薄霧只能看到一部分泰坦的面貌,斑駁的地方看起來很像陸地和海洋。在抵達泰坦之前,所擁有的圖片表明,泰坦是一個漆黑,可怕,寒冷的星球,宛如暮色下的地球。年的聖誕節卡西尼號開始了它的旅程,人類之前從未企圖登陸這麼遠的星球,直到惠更斯號探測器最終到達泰坦星。
  • 卡西尼-惠更斯號探測器與土衛之間的那些事,必需了解!
    2004年聖誕節那一天,卡西尼惠更斯號到達了土衛六的附近這一次惠更斯號會脫離獨自進入土衛六進行觀測,惠更斯號外觀就像是一個貝殼,如果加上一條尾巴的話,還會像流著藍色血液的海洋生物,它和卡西尼號分離開之後直到2005年的1月14日才抵達土衛六準備著陸。